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4784300000035

第35章 五味生活篇(12)

班超的妹妹班昭很希望哥哥能回家安度晚年,就上书皇帝,指出哥哥为朝廷立了大功,朝廷应该让他回来。信中有这样的几句话:“班超与一块去西域的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现在已过花甲之年,体弱多病,头发斑白,双手、双耳越来越不灵活,眼睛不亮,要在边境视察,必须依靠手杖……如果西域发生猝不及防的暴乱事件,班超的气力,已经不能顺从心里的意愿了。这样的话,对上会使国家利益受损,对下会破坏忠臣费尽千辛万苦所取得的成果,真是教人太痛心了呀!”

汉和帝看到班昭的书信,既体会到班超的不易,又觉得让他继续留在西域对朝廷不利,就传下一道旨意,调班超归汉。

班超终于落叶归根,回到中原了。但他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月,病情就恶化起来,终于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两败俱伤

◎成语释义

在争斗中,双方都受到损害,没有一方获得好处。俱:都。

◎成浯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韩魏两国打了—年多的仗,却还是打成了个平手。秦惠王觉得这仗老这么打下去,终非了局,想出兵干涉此事,于是召集满朝文武进行讨论。大臣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应该出兵,有的说应该观望。秦惠王一时难以决定。

楚国的陈轸听说了此事,就给秦惠王讲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一次,勇士卞庄子看到两只老虎掳获了一头牛,就想拔剑出手,为百姓消灭虎患。

“有一个旅店的伙计忙阻止他,说道:‘现在这两只老虎正在吃牛肉,吃得香时,一定会争夺食物,一争食就会互相争斗。相斗之后,力量大的那只会受伤,力量小的那只会丧命。到了那时,你只用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就行了。你虽然只需刺杀那只伤虎,却会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威名。’

“卞庄子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便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结果两只老虎果然争斗起来,而且一死一伤。卞庄子大喜,提剑将那只伤虎杀死。”

陈轸讲这个故事,其实是以两只老虎来比喻韩、魏两国,建议秦国等韩、魏两国实力衰弱之时,再发兵进攻,那样就会像卞庄子刺虎一样,获利很多。

秦惠王听后非常高兴,就采纳了陈轸的意见,决定按兵不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出兵,争取最大的利益。

■量力而行

◎成语释义

形容做事情要考虑自己能力的大小。量:估量,考虑。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2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发动人马,联合齐、鲁两国进攻许国。发兵的理由是许庄公不听命于周天子,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关键是发兵的三国都想称霸中原。

郑、齐、鲁的军队团结一致,一路势如破竹,兵临许国的都城之下。双方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互有伤亡。最后,三国联军攻破许国的都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见势不妙,拔腿就逃。

郑、齐、鲁三国获得胜利后,共同商量对许国的处置问题。齐国国君釐公认为,应该把许国交给鲁国来管理,但鲁国的国君隐公坚决不答应。最后,齐釐公说:“攻打许国的主张是郑国提出来的,而且郑国出兵最多,出力也最多。既然鲁君不爱惜土地,宁愿弃许而去,就由郑国来管辖许国吧!”

郑庄公之所以讨伐许国,就是想占领许国。他听到齐国的意见,虽然心花怒放,但还是讲究礼数,先推让一番,最后才提出意见,把许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别来管辖。

《左传》在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后,进行评论道:“郑庄公的做法与礼法相合。他是因为许国不讲礼法才发兵征讨的。许国投降后,他就怀着仁德之心宽恕了许国,并按照各人的德行进行妥善的安置。他依据自己的力量来处理事情。根据时机行动,不连累到后人。这样来做,真可谓懂得礼数啊。”

■流言飞语

◎成语释义

社会上流传的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话。飞:同“蜚”,凭空而来的。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成语故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觉得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的功劳很大,就加封他为魏其侯。而皇后王氏的同母兄弟田蚡因为资历太浅,只任郎官一职。

景帝死后,汉武帝即位。王皇后成了太后,他一再为弟弟说情,要汉武帝赏他个爵位。武帝恪守“非立功者不封侯”的祖训,不愿意对舅舅特别照顾,但实在拗不过母亲,才勉强封舅舅为武安侯。

几年之后,窦太后逝世,田蚡被拜为当朝宰相。朝中的权臣大多是些势利小人,从此不再理睬窦婴,只有将军灌夫依然与窦婴交往。

公元前131年,田蚡与燕王之女结婚,文武百官都前去祝贺,想趁机拍马屁者也不乏其人。席间,田蚡敬酒时,客人们纷纷离座,伏拜在地,表示承受不起。可是窦婴起立敬酒时,只有少数官员离座,大部分人都无动于衷,不给窦婴面子。

灌夫一见这种情况,非常生气,借故斥责那些大臣。田蚡见灌夫如此大胆,竟敢对自己请来的客人大放厥词,顿时恼羞成怒,将灌夫扣押,并将其族人全部逮捕。

窦婴见灌夫得罪了当朝宰相,只怕性命难保,就找到汉武帝苦苦求情。汉武帝见窦婴为友乞怜,不由得动了怜惜之念。王太后得知后,逼迫武帝站在田蚡一边。武帝没有办法,只得将窦婴关入大牢。

没过多长时间,武帝判灌夫灭族之罪。窦婴听说好友遇难,心中难过不已,又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就想绝食自杀,永离尘世。可是没过多久,有人向他传递消息,说皇帝不想杀他。他觉得既然能够出狱,又何必寻死,就恢复进食。

然而这时候,有许多毫无根据、对他不利的诬陷之辞传入宫中。汉武帝以为这些话都是真的,一怒之下将窦婴斩首。可怜一代能臣,竟死于几句流言飞语!

■柳暗花明

◎成语释义

比喻眼看事态已经没有发展的余地,忽然又绝路逢生,出现转机。暗:翠绿的颜色。明:亮丽的色彩。

◎成语出处

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语故事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因为仗义执言,得罪了权贵,所以被削职为民。他取道隆兴,回到故乡山阴,在家呆了三年。

当时,陆游一心想报效祖国,灭尽金人,却只能在家闲坐,心中抑郁难平,非常痛苦。这样几乎过了—年,他的心境终于开朗起来,就到附近各处看看山水,排解愁苦。他从小在农村生活,所以非常喜欢村民,对乡村也总是怀着喜悦之情。

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陆游一个人出外闲游,到离家二十里之外的西山去玩。到西山需要翻越好几座小山头。陆游不怕辛苦,拄着拐杖顺着小河边的山坡慢慢往上走,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绕过了一道又一道河流。

最后,陆游走到一个地方,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前面再无路径。正当他打算返回时,忽然拐了一个弯,发现前面的山谷中有一块绿柳成荫、鲜花灿烂的平地,一座小村庄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陆游非常高兴,走入村中。当地的村民们天性淳朴,对他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陆游对这次出游有着很深的印象,回到家里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游山西村》。

■戮力同心

◎成语释义

众人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戮力:合力,并力。

◎成语出处

《墨子·尚贤中》:“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成语故事

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据说,他是个暴虐无道之人,而且非常好色。天下百姓在他的压迫之下,日子越过越穷,真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夏朝属下有一个诸侯国,叫做商,位于夏朝领土的东面。商的国君汤非常贤明,他联合各地诸侯国,积极训练军队,准备抓住有利时机,推翻夏桀的统治,拯救万民。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奴隶伊尹才能出众,为了吞灭夏朝,他将伊尹破格录用,君臣二人同心合力,把商国治理得蒸蒸日上,日趋强盛。

既然国势强盛,与夏朝决战的时机也就成熟。于是商汤整顿军队,决意一举灭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了一道誓师文告。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坏事做绝,天都不能容他。现在,上天将贤士伊尹赐给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治理天下。你们一定要奋勇战斗,帮我灭掉夏朝,让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

夏商两军交锋后,由于商军士气高涨,而夏军毫无斗志,心虚胆怯,所以商军得胜。商汤得了天下,自立为王,将桀流放到南巢。

■论功行赏

◎成语释义

评定功绩,然后给予封爵和赏赐。论:评定。行:施行。

◎成语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将项羽打败,统一天下。他登基称帝,建立了西汉政权,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汉高祖觉得众将浴血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应当评定诸位大臣们的功绩大小,然后再给予封官和赏赐。

汉高祖权衡了一番,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准备封他为酂侯,赏赐他最多的封户。群臣听到汉高祖的意见,都愤愤不平起来,纷纷说:“平阳侯曹参攻打了无数城池,身受七十多处创伤,他的功劳最大,应该重重封赏。至于萧何,虽然有功,比起曹参来还要略逊一筹。”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的意见却与汉高祖相同。他对同僚说道:“诸位大臣的看法非常不妥。曹参转战各地,攻城略地,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情。

“皇上与项羽大军打了五年的仗,经常损失军队,也曾几次孤身而逃。而萧何经常派遣军队到前线进行补充。他这么做并非奉了皇上的旨意,而是主动为之。在汉楚两军在荥阳对峙时,军粮不足,萧何又用车船将后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来。

“如果失去一个曹参,汉室的损失并不大,可是如果失去了萧何,皇上怎能坐上今日的龙廷!我们绝不能让一时的功勋凌驾于万世的功勋之上。所以萧何的功绩,应当是天下第一,理应大大封赏,裂土分茅。”

刘邦觉得鄂千秋真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于是评定萧何为第一功臣。群臣听了鄂千秋的话,也不与天子争执了。

■明察秋毫

◎成语释义

原意是指目光敏锐,连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都看得非常清楚,意思是说只注意小处,看不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洞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成语故事

一天,齐宣王向孟子询问,请教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建立霸业之道。孟子从侧面回答,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德治国。齐宣王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凭着道德统一海内。孟子说应当先使百姓生活安定,并指出齐宣王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齐宣王听不懂孟子的意思。

孟子说:“您看到屠夫杀牛时,因为看到牛浑身发抖,宁愿杀一只羊来代替。此种善心就是统一天下的资本。尽管百姓未必明白您的仁爱之心,会说您是个吝啬之人,但您又何必把百姓的糊涂话放在心上呢?”

孟子接着说:“有人说‘我力举三千斤,却没有力气将一根羽毛拿起;我能看清秋天鸟兽新长出来的绒毛,却对眼前的一车柴草看不清楚’。您对这种说法相信吗?”齐宣王笑了,说自己当然不信。

孟子又说:“那么,您为什么不把善心推而广之,不但使它对禽兽有益,而且让它对百姓有益呢?其实,拿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一分力气都不肯使,看不见一车柴草,是因为根本没用眼睛去看。百姓生活不能安定,是因为您不愿意向他们施以恩惠。所以,您不以德治国,是您不愿意如此,而不是没有这种能力。而要想统一天下,需要的是王道,需要的是仁政啊!”

■名落孙山

◎成语释义

名次排在孙山之后,表示投考或选拔时没有被录取。孙山:人名。

◎成语出处

宋代范公偁的《过庭录》:“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成语故事

宋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孙山,他和乡里一位老人的儿子结伴而行,要去省城参加科举考试,也好谋个功名富贵。

到了省城,两人很顺利地找到考场,然后参加考试。考完后,两人不知道自己考没考中,就耐心地等待发榜。过了几天,榜文张贴出来。孙山非常焦急,挤在人群中看来看去,却总是看不到自己的名字。

他心中懊恼到了极点,想不到这几年下的苦功算白搭了。正当他心灰意冷之时,突然在末行看到自己的名字,原来是考取之人的最后一名。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被录取了,成为举人了。

可是与他一起来应试的同乡却没有考取。他回去对那人说明了情况,对方立刻低下头来,表现出出一副难过的样子,并提出在省城待几天。孙山看他这副样子,觉得让他在省城散散心也好,于是一个人回到了家中。全乡人知道他考中了,都到他家来祝贺。

同乡的老人听说孙山回来,却不见儿子返家,就向孙山打听他儿子考没考中。孙山是个诙谐才子,幽默地吟了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里的“解名”指的是榜上举人的名字。意思是,我孙山是举人中的最后一名,你儿子的大名还排在我的后面呢。言外之意,自然是说他儿子没有考中。

老人向来知道儿子的水平远远不如孙山。听孙山一说,觉得孙山都考到最后一名,自己的儿子榜上无名当然不足为奇,便平心静气地离开孙家。

■名正言顺

◎成语释义

做事时只有名分正当、理由充足,才能讲通道理,而且理直气壮。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成语故事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接受了鲁定公的任命,做了中都宰。他当官没几天,就做了很大的成绩。到他五十六岁的时候,国君见他的能力这样强,感到朝廷中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就封他为大司寇,代理相国之职。孔子非常高兴,仅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就把鲁国治理得蒸蒸日上,鲁国风貌得到了很大改观。

齐景公见到鲁国变得强大起来,终日担忧。于是,他挑选了很多能歌善舞的美女,送给鲁定公,想让他从此不理朝政,沉溺于淫乱之中。鲁定公果然是个好色之徒,得到这些美女就如同得了胜金胜银的宝贝一样,荒疏了政务。

孔子对鲁定公的这种做法非常不满,他认为,鲁定公要是能在祭祀活动中遵循礼法,把祭祀后的烤肉分给大夫,就说明他还是兴邦定国的大志,自己就留下来继续辅佐他。结果,到了那一天,鲁定公并没有这样做。孔子气坏了,生气地离开了鲁国,往卫国而去。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国君请先生治理国家,您会先做什么。”孔子认真地说:“我若在卫国掌了大权,首先应当”正名’。”子路觉得老师过于迂腐,参与政务没必要“正名”。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就教训子路说:“名分不正,就道理不通,道理不通,事情就办不成功,事情办不成功,就很难兴起礼乐教化,很难兴起礼乐教化,刑罚会不当,刑罚不当,老百姓不知如何做才对,就连手脚也不知放到何处了。这样一来,岂不危险!”

■冥顽不灵

◎成语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