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4784300000015

第15章 国运兴衰篇(9)

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大势已去的处境之中。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成语故事

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了争夺天下,打了好几年的大仗。项羽自恃勇冠三军,显得不可一世,渐渐失去人心。而刘邦则重用人才,并提出要为死去的义帝报仇,所以众诸侯纷纷归附。

后来汉王部将韩信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也就是现在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楚军被韩信围得水泄不通,粮草将尽,又无救兵,形势万分危急。项羽十分忧虑,却想不出退敌之策。一天深夜,他在帐中正在苦恼,忽听四面八方传来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失色,慌忙问道:“汉军竟然如此骁勇,把楚国全部攻占了吗?为什么敌营中有那么多楚国人在唱歌呢?”

其实,这是刘邦的一条计策。他命汉军的士兵们演唱楚歌,也好使楚军军心涣散。结果,因为楚军大多数来自楚地,他们听到家乡曲调,以为楚地全部失守,于是想念起故乡,作战能力大大降低。

不光士兵们听了楚歌后想家,项羽在帐中听到楚歌也是心乱如麻。当天夜里,项羽带领一哨人马突围南逃,刘邦派兵紧紧追赶,要将项羽的人马斩草除根。项羽逃到乌江边上,觉得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

■肝脑涂地

◎成语释义

指肝血脑浆涂抹满地。原意是指死得凄惨,后来表示忠诚不贰,不顾惜任何牺牲。

◎成语出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于野,不可胜数。”

◎成语故事

汉高祖五年,刘邦终于消灭了项羽的主力部队,迫使他在乌江自刎。刘邦打下天下后,他决定在洛阳建都,表示自己要继承周朝的礼乐,使万里河山固若金汤。

这时,有人向刘邦报告,一个叫娄敬的人说一定要见他。刘邦是个敬贤之人,立刻接见娄敬。娄敬刚一入宫,就直接地说:“听说您想在洛阳建都,是不是想和延续八百年的周朝比一比高下呢?”刘邦点了点头,说:“这正是我的想法,我想建立一个与周朝一样强盛的国家,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兵灾之苦。”

“陛下,您错了!”娄敬的一句话,让刘邦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接着说:

“您怎么能和周朝相比呢?周朝以德行来治理天下。可是您从丰沛起兵,打了很多仗,其中大的战争有七十场,小的战争也不下四十场。由于屡次交战,天下百姓的肝脑都涂满了土地,男人的尸骨散落在荒郊野外,数目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如今,生者的哭声还未中断,伤者还没有养好伤。想一想吧,您怎能与周朝相提并论呢?

“我觉得,您在洛阳建都非常不合适,还是把国都建在秦地的长安方为稳妥。那里环山伴水,易守难攻,可以屯驻百万雄兵,真称得上是‘天府’之地。”

刘邦听了娄敬的话,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就把都城建在了长安。后来,西汉王朝果然发展得非常强盛,延续了二百多年。直到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时,才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水至清则无鱼

◎成语释义

比喻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出处译文

“你这个人性子比较急躁,待人过严。要知道,水太清澈了,就没有大鱼;当领导的太精明了,底下的人就怨恨。”

◎成语故事

汉明帝十六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三十多年,联络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同汉朝和好,汉和帝即位后封他为定远侯。汉和帝十一年,班超已经七十岁,他在西域写信给和帝,要求回国,他妹妹也写信给汉和帝,请求让班超回来。

汉和帝终于另派中郎将任尚接替他,班超得以回到洛阳。在交接时,任尚向班超询问西域的情况,并请教如何开展工作。

班超说:“我年老失智,你肯定能当大任,功业要超过我。你一定要我讲,我就说几句吧。西域人不懂中原文化,他们的风俗习惯跟我们也不一样,有些人生性野蛮,很难教养。而边境的士兵也大都因为犯了法才送到西域驻守。

“依我看,你这个人性子比较急躁,待人过严。要知道,水太清澈了,就没有大鱼;当领导的太精明了,底下的人就怨恨。你应当宽容别人的小错,不要在小是小非上去纠缠。”

回到洛阳不久,班超去世。对于班超的这些劝告,任尚没有放在心上。他对左右说:“我本以为班超有什么高见,结果都是些平常事理。”他不听班超的忠告,采用欺压办法,以致丧失人心,使自己与西域人以及手下的关系越来越坏。

这样一来,西域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朝廷,任尚受到惩处。后因邓太后采纳了班超儿子班勇的意见,西域才与汉朝恢复了关系。

■包藏祸心

◎成语释义

本意是指心中藏有不良企图,后来也用它形容外表和善,心怀恶意。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公子围受哥哥楚王之托,去郑国访问。郑国非常弱小,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对楚国使者极力巴结。毕竟,有了楚国的保护,别的强国就不敢任意欺凌郑国了。郑国的大夫公孙段为了国家利益,决定把女儿嫁给公子围,表示两国的友谊牢不可破。

公子围对这门婚事一口应承下来,其实他心中另有诡计。在迎亲时,公子围带来了很多兵马,想带进城去夺取郑国的政权。没想到郑国大夫子产一下子就看透了公子围的心机,因此拒绝他进入京城。

子产派子羽去对楚国的客人说:“本国的都城非常狭窄,无法容纳公子那么多的随从,如果一定要结亲,就请在城外举行仪式吧!”

公子围很生气,就叫太宰伯州犁向子羽答复道:“哪有在野外举行婚礼的先例呢?我们临来之前已经在祖庙里向祖先祭告过了,如果在城外娶亲,岂不是对我们楚国进行羞辱?这样做也显得郑国太小气了。况且不要忘了,我是楚国的大夫!假如我真的在野外结婚,回国后将被人瞧不起,再也没有做大夫的资格了。所以贵国的安排恕我难以接受。”

子羽的脸色当场就变了,他正颜厉色地说道:“不错,我们郑国是个小国。可是国家弱小并不是错误,如果依赖大国而不进行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通过联姻来使楚国保护我们,可是楚国却包藏祸心,来打郑国的主意,我们又怎能不作一点警惕!”

公子围看到郑国早有防备,自己实在讨不到便宜,只好答应不带兵甲进城,郑国这才允许他进城迎亲。

这年的正月十五日,公子围进入郑国京城,与公孙段的女儿结婚,婚后马上离开郑国回去了。

■朝秦暮楚

◎成语释义

比喻人反复无常,也可比喻生活极不安定,早在此,晚在彼。

◎成语出处

北宋晁补之的《北渚亭赋》。

◎成语故事

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从这一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全国为止,共有254载的岁月。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你争我斗,到处爆发战争。比较大的诸侯国有七个,即秦、魏、韩、赵、楚、燕、齐,他们有“战国七雄”之称。在这七个国家当中,以秦国和楚国的势力最为强大。

秦、楚两国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位置,经常打仗。当时,一些小国为了更好地生存,时而为秦国效力,时而向楚国靠拢,不知道它们到底忠于哪个国家。许多说客也是这样,时而替秦国出主意,时而向楚国献计策。北宋才子晁补之,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朝秦暮楚”。

■何足挂齿

◎成语释义

哪里值得放在口头上。用来比喻事情很小,微不足道,根本不值一提。足:值得。

◎成语出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秦的暴政,各地人民纷纷响应。一时间,全国各地,到处是造反的声音。消息传入京城,秦二世恐慌得不得了,急忙召集博士、儒生等人,共同商议军情。

秦二世问他们:“现在那些乱民攻占州郡,意图搅乱天下,你们看应该怎么办呢?”他的话音刚落,有三十多位儒生齐声说道:“这些乱民竟然不顾朝廷的恩德,起来造反,真该千刀万剐,陛下应该派遣雄兵对他们进行讨伐!”

儒生叔孙通没有说话,他偷偷地看了秦二世—眼,发现皇帝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意识到皇帝对儒生的这些“派兵讨伐”的话非常反感。

于是,他快步走到皇帝跟前,恭恭敬敬地说:“陛下,他们说的话一点道理也没有,现在天下统一,百姓们过的是太平日子,谁还愿意造反!那些起来闹事的人,不过是一些鼠窃狗盗之辈,根本不值得挂在嘴上。陛下何需调动人马,只要严令州郡长官将他们捕获就完了。所以说,陛下根本不需要为这点小事而忧虑。”

秦二世听了这番话,心里才高兴起来,立即传下一道旨意,将那些说陈胜造反的人都抓入监狱。

叔孙通明明说的是一派胡言,却得到秦二世的宠信,官封博士,成为炙手可热的红人。

■如狼牧羊

◎成语释义

比喻酷吏欺压人民。

◎成语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成语故事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

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来,宁成贿赂高官,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逃出以后,他在乡间买了一千多公顷的田地,雇佣了几千家的贫民为他耕种。没过几年,宁成凭着对农民所收的租子,很快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

汉武帝可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后来又想起用他当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反对,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山东当过小官,当时宁成是济南都尉,他这个人残暴无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让这个人去做官,否则百姓会怨声载道。”

汉武帝当时听从了劝告,没有提拔宁成。不过没多久汉武帝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出入关的百姓听说宁成到了那里当官,一个一个都不寒而栗,说:“我宁愿去面对一只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宁成。”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释义

比喻压制言论的方法会带来极大危害。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上》。

◎成语故事

西周末期,当朝天子周厉王残暴无道,人民对他非常不满意,到处宣扬他的暴行。

一次,老臣邵公对厉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谏他说:“您瞧您都做了些什么呀,把朝廷的政务处理得一团糟,现在人民对你的统治越来越反感了,居然到处宣传您的恶行!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啊?”

没想到周厉王听了,把头点了一点:“邵公啊,你说得有道理,老让人民议论我,确实不行啊!”于是他马上调来军队,传:“谁敢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就给我抓起来开刀问斩!”

周厉王为了将百姓的言论监控起来,专门从卫国请来一个巫师,让他对人民进行监视,如果一旦发现谁宣讲了对天子不利的话,就马上杀了他。周厉王这么一干,人民都不敢随便乱说话了,两个熟人如果在路上碰面,只能互相递个眼色,擦肩而过,谁也不敢跟对方聊个天,打个哈哈。

看到自己的政治成果,周厉王非常高兴,得意地对邵公说:“你看看,我能让人民都不说话,现在社会上哪还有人议论我呀?”

邵公见天子竟然如此愚钝,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防备人民的口,比防备河流泛滥还危险呀。河流是不能堵住的,将河流堵塞,河水就会形成洪水,吞没良田,毁坏房屋,形成大祸;人的嘴巴同样也不能堵上,不让人家说话,带来的灾祸比河水泛滥还要可怕得多呀!

“要想真正治理河流,正确的办法是疏导,使河水畅通无阻,流入大海;要想真正治理国家,正确的办法是让百姓畅所欲言,大胆说话。所以圣明的君主在听政时总是让大夫卿士随意发表意见,还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然后才对朝廷政务进行决断。

“老百姓愿意说的都是闷在心里的话,你不让人民说话,到底能管多久的用?我看这样做是不行的,您还是调整自己的作法,回到正路上来吧!”

邵公说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可周厉王说什么也不肯听,整日任意而为。三年以后,人民终于起来造反,拿起武器把他赶出了京城。厉王见返回都城无望,只得跑到晋国的彘地藏身,了此余生。

■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释义

比喻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遭受了一定损失。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故事

据小说描写,三国时期的刘备能够娶到孙夫人这样的美女,完全是遵照诸葛亮的安排。

刘备费尽周折,用巧计取得荆州全境。东吴都督派鲁肃过江索取,说东吴在赤壁之战中立了大功,荆州应归东吴所有。刘备漂泊半生,好容易有了荆州这块落脚之地,说什么也不给。

后来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甘夫人逝世,心头一转,就想出一个夺取荆州的计策:假说孙权要把妹妹许配给刘备,孙刘联姻,共同对抗曹操,只是要刘备过江招亲。等刘备来到东吴,就把刘备扣留为人质,用他来交换荆州。

荆州位居长江上游,对东吴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孙权为了得到荆州,就采纳了周瑜的计策,派吕范到荆州说亲。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猜出这是东吴的奸计,但为了保持孙刘联盟的稳固,还是劝刘备过江应付,并派大将赵云保护他去。

刘备到东吴后,按照诸葛亮的计策,结交东吴老臣乔玄。在乔玄的帮助下,刘备很快得到孙权母亲吴国太的欢心,真的与孙权的妹妹结婚,婚后两人如胶似漆,感情很深。

周瑜得知孙刘两家的婚姻居然弄假成真,气得要死,但还是觉得如果把刘备留在东吴,他照样可以夺取荆州。

而赵云则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求见刘备,骗他说曹操要率领五十万军队夺取荆州。刘备恐怕荆州有失,就要辞别孙夫人而去,孙夫人深明大义,愿意和刘备一起回荆州。于是他们谎称到江边祭祀刘备父母,向荆州方向逃去。

孙权得知后,恐怕刘备回到荆州难以控制,就命令陈武、潘璋率领五百精兵将他们追回。陈、潘二将刚刚离去,大将程普说他二人见了孙夫人必然不敢动手。孙权勃然大怒,取下随身宝剑,命令蒋钦、周泰用这把剑杀死刘备和孙夫人,将人头提来见他。

刘备和孙夫人昼夜赶咯,终于到了柴桑,突然徐盛、丁奉闯出来,不让他们再往前走。孙夫人很生气,把他们训斥了一顿,喝令驱车前进。徐盛、丁泰怎敢得罪孙权的妹妹,只好让开大路。刚过不久,陈武、潘璋匆匆赶到,将孙权的命令告诉了徐盛、丁奉。徐盛、丁奉怕孙权办他们个失职之罪,就与陈、潘二人一起,紧紧追赶刘备。

他们追上刘备后,孙夫人又斥责道:“你们这帮人,为何挑拨我们兄妹不和?我母亲已经同意我们回去,就是我哥哥来,也不能拦阻我们。”说完话,孙夫人下令继续驱车前进。

这时,蒋钦、周泰也赶到,说孙权有令,先杀孙夫人,再杀刘备,违令者斩。于是,他们又合兵一处,继续追赶刘备。

刘备等人来到江边,正要寻船过江,忽然后面追兵赶到。

眼看形势十分危急,只见江边芦苇中有几十条小船飞快划来,领头一只小船的船舱中,有一人走出,正是军师诸葛亮。刘备大喜,急忙和孙夫人等上船,渡过江去。刘备和孙夫人上岸不久,周瑜就率领军队追来。这时,埋伏在路边的关羽、黄忠和魏延带领军队杀出,把周瑜打得大败,吴军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