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全书:影响一生健康的2000个生活细节
4784100000063

第63章 保健疗疾,从细节开始(4)

扭伤后48小时之内如果采用热敷则可使血管扩张,局部出血、肿胀更严重。正确的方法是,扭伤后48小时内应冷敷,这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肿胀。冷敷的方法是:在塑料袋内装入冰水或冰块放在扭伤部位,或将扭伤处直接浸在冰水中。如无冰水,也可以用冷水,但需要频繁更换。

在扭伤48小时后,扭伤处的小血管出血基本停止,即可用热敷,以促进血管扩张,帮助渗出被吸收,促进肿消退。热敷的方法是:用热毛巾、热水袋或产热中药袋放在局部,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温度不宜太高,同时可以配合局部按摩和关节活动。

外伤手术后莫吸烟

外伤手术后吸烟对伤口愈合很不利。人在吸烟时,烟雾微粒会不断被吸入体内,部分烟碱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从而引起末梢血管持续性地收缩,使局部供血量减少,由于缺氧、缺血,而使伤口修复减慢。所以,外伤及手术后病人不宜吸烟。

打针后用手揉摩不科学

许多人在打针后,喜欢用手在针眼处不断揉摩。这是不科学的。

首先,日常人们的手指上沾有不少肉眼看不到的各种致病细菌,手不停地揉摩针眼,细菌就会由针眼进入皮下组织或血管,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发炎。

其次,当针刺破皮肤或血管时,人体有一种物质能自动将破裂处的血液凝集成血块,防止继续出血。如果不断地揉摩,血块就不易凝集,反而加重皮下出血。

正确的做法是:用消过毒的干棉球在局部轻轻压迫1~2分钟,待针眼皮肤不出血即可。

患瘙痒症如何处理

对于瘙痒,几乎人人都采取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搔抓。

虽然搔抓可暂时得到一些缓解,然而越抓就越痒。况且我们的指甲中的污垢和细菌或其他微生物都可通过搔抓而侵入到破损的皮肤,很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皮肤瘙痒时也不要用热水烫洗,更不要使用碱性肥皂,忍无可忍时则可用手轻轻拍打瘙痒部位,也可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皮肤经常瘙痒时应及时就医。还应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少吃或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家庭用药

家庭用药的误区

1.时间错位。

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有的药日服2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每隔8小时1次,然而病人往往选择在三餐时服药,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药物疗效。

2.药量过大。

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如果超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然而有的人随意加大剂量,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不但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还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药量偏小。

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非但不能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反而会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4.时断时续。

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的发展。

5.疗程不足。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略有缓解便停止服药,就可成为慢性感染。

6.当停不停。

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止用药,否则会引起毒性反应如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

7.突然停药。

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如停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8.随意换药。

药物显示疗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如随意换药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很难找出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9.多多益善。

科学地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常可增强疗效,但如果配合不当会产生拮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

l0.小儿用成人药。

小儿肝肾功能差,解毒功能弱,因此应了解药物的性质及注意事项。如氯哌酸可引起小儿关节病变并对软骨的发育造成影响,应禁用。

11.以病试药。

有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使用。这样经常会导致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时机,病情恶化,难以救治。

自我药疗不可大意

很多人在生病以后,往往都是自己到药店买点药来解决问题。但是专家提醒,不是什么病都可以自己解决的,自我药疗一定要多加谨慎。

可以自我药疗的疾病是有范围的,是指那些自己容易做出准确诊断的小毛病。对那些重大疾病、疑难杂症如高血压、高血脂、急性腹痛等,病人不可想当然地自我诊疗。即使是老病号,也不能轻率地自己给自己开药,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对症用药。小孩、老人和孕妇用药,就更要慎之又慎,切不可自作主张。

自我药疗还要注意时间限制。在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服用。为了安全起见,国家审定的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中,一般都会用黑体字标明最多服用天数。如感冒最多只能用7天,解热镇痛药最多只能吃3天,如果3天后症状仍不缓解,就应去医院进行诊治。用药不仅要注意时限,还要注意其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等等。

此外,药品存放超过一定期限,就会失效变质,不能再用,否则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

吃西药也要“忌口”

大家都知道,服用中药时有“忌口”,其实在服用西药时同样也有“忌口”。如果在服用药物时又吃了不合适的食品,不仅会降低药效,还有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无论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要注意“忌口”。

如服热性药时应配食热性食物,服凉性药时应配食凉性食物,否则就会影响药效。如果服用发汗解表药时,应忌食生冷、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药物不易发散。

服滋补药人参时应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有破气作用,可抵消补气作用;人参也不能与牛奶同服,否则会使两者的有效成分相互抵消。

服钙片最好避免食菠菜;服苦味健胃药不要喝糖水:服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忌食醋;服优降宁忌食酱油,以防降低药效;服多酶片、蛋白酶合剂忌饮茶;服抗生素不宜食用牛奶制品,以免降低药效;服利福平、氯霉素、咖啡因等忌喝牛奶;服阿司匹林时如果吃炸薯条,那么药效呈现就比较慢;服氨基比林忌食腌制食品;服降脂类药不宜吃含动物脂肪性食物;服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时需少吃盐;服抗凝血药物要少吃动物肝脏及含维生素K的食物;服维生素K忌食猪肝、绿叶菜、黑木耳;等等。

慎重对待打针吃药和输液

有些人认为,打针、输液比吃药作用快,效果明显,因而一旦生病就要医生为其打针或输液。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到底打针好还是吃药好,要视患病的种类和病人的病情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临床上,医生在选择给药物途径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药物的性质。

有些药物只能通过注射给药,如青霉素、胰岛素等,口服这些药物无法吸收。

2.患者本身状态。

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而无法吃药,有抽风、心跳、呼吸停止、休克等需立即控制病情,但又无法吃药,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需要通过打针和输液来治疗。

3.所患疾病。

若患肠道寄生虫、肠道细菌感染等疾病时,服药的效果往往要优于注射,价格也低。当患感冒时,中药的效果比西药要好得多,中药一般是要求口服的。

输液虽然有药物直接入血、作用更快、药液分布均、疗效好等优点,不过输液也有不少缺点,如果使用不当,危害往往要大于口服药所带来的危害。如输液时药中含有致热源,会立即引起人寒战、高热等,即常说的输液反应;如输液常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作载体,大量液体进入体内,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尿毒症病人盲目输液,会使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应遵医嘱

服用药物治病,都要达到一定的治疗剂量。只有达到一定的治疗剂量,才能保持血液中有效的治疗浓度,才可奏效。如果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不愿意吞药片、药粉,或只用了医嘱药量的一半或更少,就会使得血液中有效药物浓度不足,延长病程,甚至使病情加重。所以,有病必须按医嘱足量用药,必要时按身体重量的每千克体重药量计算,科学用药,不可盲目减量。

有些病人或家属,因治病心切,选择药物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不遵照医嘱,自作主张更换药物,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如果频繁更换药物,未能很好控制病症,致使正常治疗效果不佳,不得不增强药量,有的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为每一种药物治病时,均需要不同的时间显效,如药物尚未显效或初步显效时就误解药物,于是频繁更换药物,结果哪种药也不显效,同时容易使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这就是发生病情不能控制,甚至转入正规治疗时,药效不显著被迫增加药量的原因。

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最好是不要随意更换药物,如果实在要更换也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频繁而又杂乱地换药。

还有的人在服药时,觉得病情好得差不多了,于是自行停药,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药物治疗必须有始有终,不可自行停药。有些病经过药物(或打针,或服药)治疗,虽然已经初步控制了症状,但病变组织尚未彻底治愈,此时中断治疗,往往原病复发加重、延长病程,不得不重新用药,且药量往往加大,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用药的浪费,严重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因此,用药治病,必须克服害怕打针、不愿吃药情绪以及麻痹大意思想,临床症状消失后,宜再巩固性治疗1~2天或延至数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

选购非处方药要注意的事项

现在,由于非处方药的推出,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但药品是特殊的商品,选购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以下几点是选购非处方药时要特别注意的:

1.不宜忽视对症吃药。

选用非处方药前,首先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明确自己所患疾病,如果自诊不明,就不要盲目购用药品。若用药后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他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2.不宜购用不合格药品。

选购药品时要仔细看看外包装有没有药准字批号、注册商标、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条码标志、药品名称、药物组成、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专有标志、说明书、有效期或失效期等,若缺项就不能购买。

3.不宜乱买替代品。

有些药品的功效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针对某一病症时有疗效,而针对另一病症时就可能无疗效。因此不能仅凭药名买药,必须弄清楚了再购买。

择时服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

要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按量服药外,适时服药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一般情况下,饭前服药容易吸收,发挥效应较快,饭后服用则吸收和发挥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苦味健胃药、制酸药等则宜在饭前服用;催眠药、利尿药则应该避开病人的睡眠时间,以便使其发挥疗效。

饭前服药,一般于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一是苦味健胃药,如大黄制剂,可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二是胃壁保护药,如胃舒平、多酶片,可使药充分作用于胃壁;三是制酸药,如小苏打片,胃空时,易于生效;四是肠道抗感染药,如磺胺,此时服药使药物通过胃时,不至于过分稀释而影响吸收。此外,一些滋补药物,为使吸收加快,也应服于饭前。

饭后服药,一般于饭后15~30分钟服用。如泻药、驱蛔虫药,一般在服后8~12小时才生效。同时,考虑到人们多在早晨排便的规律,故应在睡前服药。睡眠药或带有安定及含帮助入睡成分的药物也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为维持血中的有效浓度,有些药需要一定间隔时间服用,如磺胺类及抗生素类。

总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所服药的治疗作用,减少其副作用,应按时服药,以发挥疗效。

老年人用药要有五先五后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这样既可治病,又没有副作用。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选择用药进行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往往要小于西药,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要急于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不少中老年人在刚得病以后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会好得更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非要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新药、特药,一般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很多新药由于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而最终被淘汰,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有些人在生病以后喜欢多服药,一旦有恙,便大瓶小瓶、大包小包地取药,一把一把地吃药。其实,这种用药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1.药非良物,与毒相“通”。

药是医生治病的“常用武器”,但医生并不把药看成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的东西。即使只服用一种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得承担它的不良毒副作用,何况服用多种药了。

2.多药并用,危害深重。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发生十分复杂的变化。轻者会降低药物的作用,重者则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随便多服药物是不可取的。

曾有学者统计10000多人因多种药并用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发现用药5种以下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lO种者为lO%,11~15种者为28%,16~18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竟高达58%。结果显示,随着同时服用药物品种的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服药时应站立

站着服药易吸收,特别是片剂或胶丸,并且每服1片应停顿1分钟以上,服后喝温开水不应超过100毫升。

坐着或躺着吞服药丸后,药剂回粘附在食管壁上,而这些药剂会在10~15分钟内被破坏,所以极少能达到最佳的吸收部位。

医生建议应站着服药,并且服药后应饮1茶杯水。但是,对于卧床病人来说很难做到。因此,卧床病人在服药后咬几口香蕉充分咀嚼后吞下,可使它把药物粘附包裹起来。由于香蕉柔软平滑,易携带药物通过食管顺利进入胃内。

莫直接对着瓶口喝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