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23

第23章 宗教神话(3)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而印度的佛教刚刚兴起之时,就要求教徒剃光头。佛教认为,头发代表着世人心中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我们常说的“三千烦恼丝”就是这个意思。剃发就意味着斩断三千烦恼丝,完全脱离了凡尘,一切的私心、杂念和烦恼全都没有了。所以,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就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去除烦恼之根,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除此之外,佛教剃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印度教派林立,并且都没有剃发的规矩,所以佛教为了区别于其他教派,就以剃光头作为标记。久而久之,光头就成了佛教徒典型的标志了。

可能有人会问,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有损伤是要背上大不敬的罪名的。那么和尚剃光头,岂不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其实,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又由于出家人是“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的方外人士,他们剃发是红尘之外的事,与俗世无关,所以封建传统是限制不了的。

趣味链接:为什么出家人自称 “方外人士”呢?

僧人、道士这些出家人都自称是方外人士。这方外是什么意思呢?

在《管子》、《诗经》中所记载的方外,是指区域之外、中国之外(即夷狄之地)的意思。《庄子》:“彼游方之外者也。”其中的方外是指浮世之外,或超越世俗的世界。但这些似乎与出家人不搭界。

“方外”是个合成词,从单字来解,“方”就是“道”的意思,也指世俗秩序或邦国律法。平常百姓皆在世俗秩序及邦国律法约束之内,故都是方内之人。而在此世俗价值体系规范之外者,就是方外之人。

依佛教、道教思想理念而言,僧侣、道士都是出家人,摈弃了世人固守的道德规范,不能用世俗的规律加以约束,因此都可称做方外人士或尘外之士。

015 ■ 和尚僧衣的颜色为什么不全都一样呢?

僧衣是和尚身份的标识,若问你和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一时肯定答不上来。细心的人会发现,不同僧侣的服装颜色是不同的。不同寺院的出家人站在一处,着装色彩斑斓,迥然不同,这是佛教在中国不同民族间传播的结果。

佛教在中国汉族、藏族、傣族等民族间,流传近两千年,在各族中形成了不同的佛教系统。由于各族佛教系统不同,僧人着衣的颜色也就不一样。单说汉族这个中国最大的民族中,佛教徒着衣就有好多种颜色。佛教对僧衣的颜色是否有严格的规定呢?答案是肯定的。

佛教对僧衣颜色的规定,主要有两条,一是不许用上色(天子所喜好的颜色)或纯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避免贪图穿着。在佛界里这叫做“坏色”或“点净”。

虽然要避开上色和纯色,但僧衣颜色仍有许多选择的余地。早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时,多选用赤色作为衣色,当时有僧侣“披赤衣”的说法。到了三国时期,僧衣的颜色受到道士服色的影响,而逐步趋向于缁色(即黑色之中微有赤意),因而也称佛教徒为“缁衣”或“缁流”。

唐宋时,以紫色袈衣为最贵,当时武则天就赐给沙门法朗等九人紫色袈裟。另一方面,也因执著于赤色而以朱红袈裟为最尊贵。唐宋以后,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僧衣的服色有了统一的规定,按照当时佛教所分的三大类,即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类,规定禅僧穿茶褐常服、青绦和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常服、绿绦和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常服、黑绦和浅红色袈裟。

到了近代,佛教僧衣的颜色没有一定的规制,大多以褐、黄、黑、灰等为主色。

趣味链接:什么叫“衣钵相传”?

“衣钵”是佛教僧人的随身之物,“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钵”即僧尼所使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

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三衣”和“钵”为信,传给接班人,称为衣钵相传。《坛经·行由品》记载:“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世常以衣钵相传指师徒之间以技术、学问相传授。

衣钵相传也写做衣钵相承,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中写道:“《韩非子》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衣钵相传”这个佛教用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有很大影响。金人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016 ■ 和尚头上烧灼的疤点在佛语里叫什么?

和尚的光头形象已经广为人知,可是和尚的光头上,为什么还有几个用香头烧灼出的小圆点呢?这些小圆点在佛语中又叫什么呢?这种疤点在佛语里叫“蒸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戒”,俗称“烧香疤”。

凡新遁入空门者,佛门例行的仪式就是,由佛教长老为新来的小和尚剃度和烧香疤。剃度是一进佛门就有的,但烧香疤却不是想有就有的。小和尚在受戒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老和尚认为他合格了,就会给他点上戒疤加以认可。所烧香疤数目不等,或三,或六,或九,或十二,视僧侣道行的深浅而定,随着觉悟和道行的不断精进,疤点就会越烧越多,但总数不会超过十二个。但也有人认为烧香疤是为了区别喇嘛与汉僧,是对汉僧的一种歧视。

烧香疤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僧人受戒当天,其他和尚用手紧按着受戒者的头顶,使其固定不动,佛教长老用艾草做成黑色小粒艾绒,放在受戒僧徒头皮上,迅速点燃,或用燃香直接灼烧其头顶。这样疤点就出来了,烧戒仪式也就完成了。

据说烧戒源于梁武帝时期,普遍流行于元代。据考证,元代高僧志德传戒时,给弟子燃香于顶,约定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后成为惯例。烧戒疤是中国佛教独有的一种特色,并不是佛教原有的规矩。佛教发源地的印度从不烧戒。日本和尚甚至可以娶妻生子,更无烧戒之说。

趣味链接:和尚点香疤的数量有多少?

香疤,不仅和尚头顶上有,身上的某一部位也有。头顶上香疤数量不等:有1点,有2点,有3点,有6点,有9点,有12点,点越多表示越虔诚。

017 ■ 什么是“叩等身礼”?

“叩等身礼”是藏传佛教信徒最虔诚的祈祷方式,也是对佛最高的敬礼,世人常称其为“顶礼”、“五体投地”或“五轮投地”。

“叩等身礼”的常见方式是,双手合十高举,触额部、口部和心部各一次,然后双膝跪地,全身俯伏,两手前伸,额触地面。这一连串动作,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比如合十,代表领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心,代表心、口、意都与佛合为一体。叩拜时,心发虔诚,口诉祈求。

“叩等身礼”是由“叩长头”和“等身礼”两部分组成的。“叩”就是叩首,也就是磕头的意思,这是叩等身礼中最主要的一种礼仪。所谓“叩长头”就是在佛殿经堂或佛像前磕头几百、几千,甚至几万次。

而行“等身礼”的方式则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围绕着寺院或神山圣湖右转磕头。每磕一次,齐手指尖处画一条横线,下一次脚尖对齐上一次画的横线,再磕再画,一直到绕完一圈为止。如果寺院周长是三千米的话,成人磕一圈大约需要一千七百多次。

还有一种是头朝寺院或神山圣湖,也就是以寺院或神山圣湖为圆心磕头一圈。与上面一种方式几乎相近,但移动方式不同,每磕一次头,移动和自己身体宽度一样的距离。如果要绕完一个周长三千米的寺院,成人大约需要磕六千多次。

因此,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因磨损而淌出鲜血,而这样则越发表现出了对佛的虔诚。如今,在各大寺院经堂的地板上,这些叩拜信徒因虔诚拜佛而留下的凹陷痕迹犹在。

趣味链接:什么是佛教的课诵制度?

课诵,又叫功课,是佛教寺院定时念经、诵咒、礼拜、梵呗歌赞、忏悔、祝祷,期望以此获得功德(善的报应)的日常宗教活动。

在印度佛教的早期,每天除了为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外出乞食以外,僧人还要进行宗教修行,其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听佛陀说法或相互讨论教理;一是修习禅定。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佛陀所说的佛法也被记录下来,于是礼拜供奉佛像和诵读经典的仪式也随之产生。佛教传入中国后,非常重视诵读佛经,认为诵读佛经会积累功德。

据说现在学校里所说的上课,最初就是借鉴佛教的这种说法而来的。

018 ■ 佛教舍利究竟为何物?

佛教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火化了他的遗体,助他升入了天堂。而在弟子们清理火化的灰烬时,从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弟子们相信这些烈火都烧不坏的舍利,一定有佛祖的法力在里边。于是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舍利被散失、湮没、毁坏,所留存下来的已经非常有限了。

1987年,法门寺的地宫被发掘出来,在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一颗世界上唯一的佛指舍利也因此与世人见面了。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裹着,高四十点三毫米,重十六点二克,其色略黄,稍有裂纹和斑点。

据史料记载,唐时,佛指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自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只是佛指舍利因受液体浸泡千年而变得颜色微黄了。

趣味链接:佛教的念珠

念珠也是由梵文的音译得来,又称佛珠或数珠。是众僧念经诵法时用来计数的,通常由香木制作而成,也有用玛瑙、珍珠或玉石制成的。从念珠种类上看,大致分九种:一千零八十颗、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三十六颗、二十七颗、二十一颗、十八颗、十四颗。

019 ■ 和尚不准吃肉的规定始于何时?

大多数人都知道,和尚是不能吃肉的,和尚吃肉,是佛教所禁戒的。实际上,不是所有和尚都必须不吃肉,不吃肉只是某些僧人的禁忌。佛经《戒律广本》中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

其实,佛教传播的早期,僧侣是可以吃肉的,他们可以吃“三净肉”,即非亲眼所见、非亲耳听到、非亲自宰杀的动物都可食用。南传佛教依循小乘佛教戒律,出家人也可以食肉。另外,藏传佛教也不忌荤辛。

佛家禁止吃“荤”是因为佛经里“荤”字不读hūn,而读xūn,即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并没有提到肉食。有的经书上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即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佛教认为吃了“荤”,会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严加查禁。

禁食鱼肉荤辛的饮食方式,是中国汉族佛教文化特有的戒律之一,据传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提出来的。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自称“三宝奴”。竟然先后四次,从金銮殿上逃到同泰寺,要当和尚。

萧衍对《大般涅经》烂熟于心,他看到经书里规定:“戒杀生”,于是他就以帝王身份倡行戒杀与素食。僧人们在梁武帝的带动下,也严格吃素食,并以素食招待客人。时间一长,吃素就成了僧人们的习惯,而且逐渐成了寺院里的一种必须遵守的戒律。

隋唐以后,僧人均以大悲心为怀,视食肉与杀生会同遭果报,有违菩萨行,故而内地僧侣严禁一切肉食,每天以饭、粥、豆腐、芜菁及大锅菜为餐。吃素就成了汉族佛教出家人的主要特征之一了。

趣味链接:和尚化缘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吗?

和尚化缘的行为主要是基于佛教理念,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当然,那些为了佛事而举办的募化活动,也可以称为化缘。可是僧侣为什么要化缘呢?

这是因为,按照佛教戒律规定,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另外,佛门僧侣的梵文意译就是“乞士”的意思,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所以和尚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的形象就出现了。

化缘既是僧侣修行的必要课程,也是供大众建立功德的一种行为。僧侣借化缘虔诚修行,教化大众,结交因缘,还可减少寺院的经济压力。而大众接受化缘捐献钱物,是因为他们相信这种行为预示着人的功德不断增长,有助于得到长寿福庆。

020 ■ 佛语所说的“大千世界”指什么?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这“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呢?这一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大千世界”是对人类社会的统称,源自佛教术语。据《华严经》卷四说:以须弥山(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座山,在它周围四方有东胜神、南赡部、西牛贺、北俱庐四个洲,人类就住在南赡部洲)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和七山八海,叫做一个世界。累计一千个世界,叫做“小千世界”;累计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累计一千个“中千世界”,才叫做“大千世界”。因此以“千”为单位,经过三次累计而来,准确的叫法应是“三千大千世界”。 宇宙中有无数“大千世界”,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术语逐渐通俗化,世人常用来形容广大而丰富多彩的世界。

趣味链接:佛藏是指佛教徒的收藏吗?

佛藏是《大藏经》的简称,是一部汇集了佛教一切经典的百科全书,古时也称《一切经》。又由于《大藏经》的内容主要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藏”有容纳、收藏的意思,系印度梵语的意译。

佛藏之中,“经”的内容是佛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言教;“律”是佛为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规则;“论”是佛教弟子们解释和研究教义的著述。

佛教三藏的分类起源很早。相传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为了永久地保存他所说的教法,就齐集所有的教徒,在一起通过会谈的方式,把他所说的话逐字逐句统一固定下来,并结集出版,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佛藏。

021 ■ 佛教为何钟情于莲花?

“莲”在佛教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佛经中,佛国即为“莲界”,寺庙即为“莲舍”,和尚的袈裟即为“莲服”,和尚行法手印即为“莲花合掌”,甚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穿成。佛教为何对莲如此钟情呢?

佛经认为,莲花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可是凡夫俗子有几个能做到出自尘浊而不被污染呢,故而佛教就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让人们修持,练就自己的觉悟和定力,以达到脱离尘浊的目的。而“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与佛教希望天下众生不受尘世污染的愿望相一致。所以佛教独钟情于莲花。

另一方面,佛教诞生于印度,印度自古就有爱莲的风气。莲花是印度的国花,被视为神的象征。如今在恒河流域出土的印度最早的艺术品,就是一尊头戴着莲花,莲神合一的裸体女神像,据鉴定,这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除此之外,最早记载关于印度莲花女神的《吠陀》文献中也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