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45

第45章 百喻经(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10)

每月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对慈孝父母、恭敬三宝、尊事长上、修六度等行的人,降善赐福;对不修善持斋、惟造恶业的人降以不祥,减禄除算。也是斋日。

每月二十三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

每月二十九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

每月三十日,四天王亲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

以上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通称为六斋日。

北京的广济寺每月十五、三十都有男女居士来此喝斋粥,场景动人。

这些“时分”是在提醒信者按照时间惯例行事。

(五十八)二子分财喻

昔摩罗国①有一刹利②,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

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分,盘、瓶亦复中破作二分。所有盆、瓨亦破作二分,钱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财物,尽皆破之而作二分。”

如是分物,人所嗤笑。

如诸外道偏修分别论③。

论门④有四种⑤:

有决定答论门,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是决定答论门。

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爱尽者无生;有爱必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

有问人为最胜不?应反问言:“汝问三恶道,为⑥问诸天?若问三恶道,人实为最胜,若问于诸天⑦,人必为不如。”如是等义名反问答论门。

若问十四难⑧,若问世界及众生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始如是等义,名置答论门。

诸外道愚痴,自以为智慧,破于四种论,作一分别论,喻如愚人分钱物,破钱为两段。

[注释]

①摩罗国:为佛陀时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恒河之北,迦毗罗卫城之东,都城为拘尸那揭罗。据《摩奴法典》载,此种族为刹帝利族后裔。释尊于双树间入涅槃时,拘尸那揭罗城摩罗族五百人悲号不止,遂抬圣棺,安于天冠寺,供养七日后焚烧,与波婆国摩罗族各得一分舍利而建塔供养。

②刹利:即刹帝利,意译地主、王种。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智度论》三十二:“刹利者,王及大臣也。”

③分别论:由多方面分别解说一切法之论。为上座部七论之一,内容与北传的《法蕴足论》相似。上座部为部派佛教之一派,小乘十八部之一。此一部派,于公元前三世纪,由印度传入锡兰等地,后改称南传上座部,至今仍盛行。七部论目前在南传佛教地区仍有重要影响。

④论门:区别论的法相义理的名目。

⑤四种:依问题性质,问、答方式有四种;“四记问”与“四记答”相对。《智度论》二十六:“佛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义答,三者反问答,四者置答。”《佛地论》六:“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默置记。”所述均与本篇的“决定答论门(以肯定方式回答)、分别答论门(分析解剖后之回答)、反问答论门(先反问对方,再回答)、置答论门(舍置不答,默然)”相同。

⑥为(w?i):连词。还是。

⑦诸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其他还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为诸天。

⑧十四难:指外道问十四难句,佛不答。问:“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即对外道十四难问,佛采取“四记”之“置答”。

[今译]

从前摩罗国有一位大臣得了重病,他知道自己不久人世,便嘱咐他的两个儿子:“我死之后,你们要妥善地分配我留下的财物。”

大臣死后,两个儿子遵照他的遗教,把财产分成两份,可是哥哥说弟弟分得不公平。

这时有一个愚蠢老人,对两兄弟说:“我教你们分财物,一定能分得公平。你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破开,分作两份。怎么破开呢?衣裳从中间撕开,盘子、瓶子从中间砸开,盆子、缸子从中间破裂开,钱也锯成两半,这样一切财物就都一分为二了。”

如此分物,为人所笑。

就像各种外道,钻进分别论而不顾其余。

区别论的法相义理的名目有四种:

一、决定答论门,比如人都必有死,这就是决定答论门。

二、分别答论门,比如死者必有下一世生,应当分两种情况:漏尽而没有贪爱的,后世便不转生;执著恩爱之情而难离舍的后世便转生。

三、反问答论门,比如问,人是不是最为殊胜,就应当反问:“你是问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比还是与诸天比?如果是与三恶道比,人就是最优胜的;若是与诸天比,人不如诸天。

四、置答论门,比如问佛十四个极难的问题,诸如世界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始等一类问题,舍置不答,这便是“置答论门”。

一些外道愚痴,自以为具有智慧,毁弃四种论,采取另一种分别论。这种分别论正像前面说的那个蠢人一样,把财物和钱都掰成两半。

[点评]

四记的理论大约出现在公元五世纪。由玄奘翻译的世亲菩萨的《俱舍论》有如下论述:

一、一向记,问:一切有情皆当死否?

答:一切有情皆定当死。

二、分别记,问:一切死者皆当生否?

答:有烦恼者当生,非余。

三、反诘记,问:人为胜劣?

答:为何所方?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下,应记人胜。

四、舍置记,问:五蕴与有情为一为异?

答:有情无实故,一异性不成。

四论中的“舍置”(置答)颇有实用性,不妨学用。

置答就是对无理的提问置弃不答。外道曾经问佛“神魂是断还是常”、“如来死后是有还是无”之类无理问题,佛皆置而不答。

在学术会议上我也碰到过无理的质问:“儒学能使GDP增长否?”“传统文化能否让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仁智礼义信是否有助于高科技发展?”此时唯以沉默。

(五十九)观作瓶喻

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蹋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

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

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

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①。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②。

诸佛大龙出③,雷音遍世间。

法雨④无障碍,缘事故不闻⑤。

不知死卒至,失此诸佛会。

不得法珍宝,常处恶道穷。

背弃放正法。

彼观缘事瓶,终常无竟已。

是故失法利⑥,永无解脱时。

[注释]

①非常:同“无常”。

②业:佛教中一般解释为造作。人的身、口、意造作善法与不善法,名为身业、口(语)业、意业。业生灭相续,必感苦乐等果,果是业果,结果的因谓之业因。业虽由人的身口意所造,但受烦恼的支配。《大智度论》卷九十四称:“烦恼因缘,故起诸业。”这样就构成惑(烦恼)、业、苦(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大龙出:言大地(高位阶)菩萨以愿力权现大龙之相。

④法雨:以雨比喻佛法。佛法滋润众生,令众生由迷妄而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以至开花结果。

⑤“缘事”句:缘事,相信因果报应;“缘事故不闻”意为相信因果报应,不去听闻法音。

⑥法利:佛法的功德利益。

[今译]

譬如说,有两个人来到陶匠的工作间,看陶匠用脚踏转轮做瓦罐,看得入了神。

后来一人离去,到法会会场,吃到美味佳肴,还得到施主馈赠。

另一人观看陶匠做瓦罐,他说:“我看完再走。”就这样时间一点点逝去,直到太阳落山,还没看够,失去了美食与馈赠的机会。

蠢人也如此,一天到晚,忙于家务事,对于“无常”毫无感觉。

今日做此事,造明日之业。

大地菩萨出,法音遍世间。

法雨降天下,缘事故不闻。

死期忽来到,不能闻佛法。

法珍宝既失,恶道途无尽。

背弃于正法。

正像观瓶人,终不得圆满。

因此失法利,永无解脱时。

[点评]

本经偈颂部分的最后一句中出现了法利一词,利有利益的意思,但不同于俗人所理解的利益。佛教原始教团允许个人拥有的私产,不过三衣(三种场合穿的袈裟)一钵,外加坐具、净水袋、剃刀等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以此过少欲知足之生活。关于私利,还有很多禁忌:不许储蓄金银;托钵所得之食物若有剩余,不许留至翌日;布施赠与的园林精舍为教团所共有(信众可向比丘布施僧房,但房间大小、位置等均有限制,该比丘逝后或舍弃不居时,则复为僧伽之共有物)。

可见,法利主要指精神,而非物质。

(六十)见水底金影喻

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

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亦复不得。

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时投水,欲挠泥取,疲极不得。”

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悉在树上,所以知之,影现水底。其父言曰:“必飞鸟衔金,着于树上。”

即随父语:“上树求得。”

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①阴中,横生有我想。如彼见金影,勤苦而求觅,徒劳无所得。

[注释]

①无我: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无我分两类,即“人无我”(人空,人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法无我”(法空,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

[今译]

从前有个蠢人,来到水池边,看见水底有黄金的影子,他大喊一声:“有金子。”就跳下水池拨扒开泥巴找金子,筋疲力尽却未找到。

他上岸来坐下休息,一会儿水清澈了,又发现黄金影子,于是又跳进水池,扒开泥巴找,还是没有找到。

他父亲找儿子,见到儿子便问:“你在干什么,疲惫成这样?”

儿子说:“我看见水底下有金子,两次跳进水池,想扒开泥巴找金子,累得要死也没找到。”

父亲观察水里金子的影子,知道金子在池边的树上,因为水池里出现金子的影子,便告诉儿子:“一定是鸟衔来的金子,置于树杈上了。”儿子按父亲的话,爬上树找到了金子。

愚痴的凡夫俗子也是这样缺乏智慧。他们在“无我”的荫覆下,硬是生出“有我”的想法。如同那蠢人看到池底有金子的影子,跳进水里辛苦寻找,徒劳而无所得。

[点评]

这个寓言批评了“横生有我想”的蠢人。

《大智度论》说: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意思是,小乘判断经文真伪的方法是看经文中有没有提到无常、无我、涅槃,提到了即为佛所说,否则即为魔所说。

无常印,说的是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解,执着于有我,所以佛通过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念,是故名其为“无常印”。

无我印,说的是世间生死及一切法,都因缘和合而生,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解,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故名其为“无我印”。

涅槃印,说的是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故名其为“涅槃印”。

(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

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欲造万物。”

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

不用天语,便欲造物。

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如似毗舍阇鬼。”

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①所造,非梵天能造。

诸佛说法不着二边②,亦不着断③,亦不着常④,如似八正道⑤说法。诸外道见是断见常事已,便生执着,欺诳世间,作法⑥形像⑦,所说实是非法。

[注释]

①自业:自作自受。一般称受到自身恶业所招感之苦果为自业自得。

②二边:边是端的意思。可以指有与无二边,也可以指常、断二见。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故总称边见。“边见”是十使(十惑)之一,也是五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一。

③断:偏执地认为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不复再生。佛教认为这是一种邪见。

④常:偏执地认为众生的五阴之身今世虽灭,后世一定复生,相续不断。佛教认为这是一种邪见。

⑤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⑥作法:出家修行者日常行、住、坐、卧必须遵守的礼法。

⑦形像:指佛、菩萨之肖像,泛指画像、木像、金像、石像、泥录像等。

[今译]

婆罗门教的信徒们都说:“大梵天王是世间之父,能造万物,是万物的造物主。”

有一个弟子说:“我也能造万物。”

这实在太愚蠢,自以为有智慧,他向大梵天王扬言:“我要造万物。”

大梵天王对他说:“不要有这种想法,你不能造万物。”

这弟子不听大梵天王的话,便动手造物。

大梵天王看到他的弟子所造之物,对他说:“你造的这人脑袋太大脖子太小;手太大胳膊太小,脚后跟太大脚太小,像癫狂鬼。”

从这个道理可以推断,每一个人与五道众生都是自业自得,依自己的业力感受果报,也不是大梵天王所能造的。

诸佛说法,不执著于二种偏见——不执着于断见,也不执着于常见,佛说法都是像“八正道”那样的正见。各种外教见到一些类似断、常的表面现象,就生执著之偏见,还欺骗世间见识浅陋的人,规定礼法、自造形象,说的却并非正法。

[点评]

本寓言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造物问题,二是正见与邪见问题。

在造物问题上,佛教与基督教不同:佛教不追究终极造物主,基督教则把上帝视为造物主。佛教认为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并非被某神造出来的。佛教利用因明驳斥“世界有造物主”的立论,驳斥过程可简约如下:如果确立“万物由造物主所造”的命题,必然遇到这样的两难,造物主也在万物之列,造物主造万物等于造自己,造物主只是造自己而已,并没有造包括造物主在内的“万物”!

佛教与基督教也有一致之处,即反对妄谈造物,反对自以为是地盲目造物。硬要造,一定会受到惩罚。

一部佛教史几乎就是正见与邪见的斗争史。断见与常见都是偏于极端的邪见。持断见者认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如著名外道范缜所说的“人死如灯灭”。范缜用理性的方法阐释神学的问题,驴唇不对马嘴。

持常见者认为人死之后仍是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只不过一切都重新开始。这同样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妄说。

(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曰:“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

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

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

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

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只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①。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②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刬③除常见之病。

[注释]

①心识:心与识之合称。小乘俱舍宗主张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宗则以心、识二者为别体,有一识、二识,乃至无量识之别。“心”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是诸法产生之根本体。

②念念:即刹那,意谓极其短暂的时间。

③刬(chàn):全部,一律。

[今译]

从前有一个人患有重病。医生占卜后告诉他:“你要经常吃山鸡,病才能好起来。”

病人买一只山鸡吃下,之后就不再吃了。

后来医生见到他问:“你病痊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