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43

第43章 百喻经(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8)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氎种种杂物。

驼既死已,即剥其皮。

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

其后天雨,二人顽痴,尽以好氎覆此皮上,氎尽烂坏。

皮、氎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氎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①者,喻于白氎;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②最上妙因③,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注释]

①不杀:不杀戒。小乘把不杀生作为第三戒,大乘把不杀生作为第一戒,在大乘戒律中,杀生属于最重的犯戒行为。大乘禁止断丧有情之生命,小乘则特别重视人命,以杀人命之戒称为杀人戒,略作杀戒。

②佛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土佛经所说:“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③妙因:不可思议的行因(“行”义同“业”。善业为乐果之因,恶业为苦果之因。成实论业因品曰:“业是受身因缘。”又曰:“万物从业因生。”)

[今译]

譬如说,有一商人,各处奔波做生意,路途上,骆驼突然死去。骆驼所载都是一些珍宝、细软、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各种杂货。

骆驼死去,随即把皮剥了下来。

商人停止前行,坐在两个徒弟身边嘱咐说:“你们照看好骆驼皮,别让它受潮腐烂。”

后来下大雨,两个蠢货拿出所有的上好木棉布,盖在骆驼皮上,结果贵重的木棉布全部烂掉。

人们都知道骆驼皮和木棉布的价值相差很大,因为愚蠢的缘故,而用贵重的木棉布去覆盖廉价的骆驼皮。

世间有些人也如此。高贵的木棉布比喻不杀生戒,骆驼皮比喻财货,下雨潮湿使东西腐烂比喻放纵自己,败坏善行。不杀生戒是修佛的法性之身的极妙真因,然而不去好好修持,只知道拿些钱财去造庙修塔,供养众位僧人,舍本逐末,自然就会流转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道之中,自己无法出离生死。正因为如此,所以修行者要精进修习,重视持不杀戒。

[点评]

故事发生的时代木棉布很珍贵,价格远在兽皮之上,所以用木棉布比喻最重要的不杀戒。用天雨使物品潮湿腐烂比喻自我放纵、败坏善行,极巧妙。一般我们只见到潮湿腐烂的结果,而见不到腐烂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肉眼看不清其中的具体变化。人心变坏的过程也如此,我们只见到恶的结果,至于如何变恶的,只能粗究很难细说。修行能防微杜渐,恐怕这正是人要修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十三)磨大石喻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

用功既重,所期甚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①,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②。方求名誉,憍慢③贡高,增长过患④。

[注释]

①名闻:名声广闻于世间。

②胜果:声闻、缘觉二乘之果及十地菩萨之果,通称胜果。

③憍(jiāo)慢:自大高傲。憍,同“骄”,骄横放纵。

④过患:烦恼。

[今译]

譬如说,有一个人,磨治一块巨石,花很大气力,费很多时间,成品却只是一只供人玩赏的小石牛。

做功甚多,所得甚微。

世间有些人也如此。磨治巨石比喻做学问,勤奋辛苦;做小石牛,比喻追求名声,互相争论是非。

做学问的人,应该精心探讨高妙的义理,以博学多识,付诸实践,以远大的理想去求得声闻、缘觉二乘及十地菩萨的胜果。刚刚得到一点名誉就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只会增加过错而已。

[点评]

治学与名声联系得越紧密,最终的成果越见小。反过来说,治学者越看重名声,学问的品位就越低。这是因为,求名声必躁,躁必然导致憍慢,而憍慢是治学之大敌。《成唯识论》卷六把憍分为八种:

(一)因元气盛而产生的“盛壮憍”;

(二)因血统尊贵而产生的“性憍”;

(三)因财物丰足而产生的“富憍”;

(四)因行为放荡而产生的“自在憍”;

(五)因自己长寿而产生的“寿命憍”;

(六)因天生聪慧而产生的“聪明憍”;

(七)因好行小惠而产生的“行善憍”;

(八)因容貌端庄而产生的“色憍”。

(四十四)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①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

诸佛说言:“三界无安②,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注释]

①三时:晨朝、日中、黄昏或正法、像法、末法;又指过去、现在、未来。此处指前文所说的“求时”、“获时”、“失时”。

②三界无安: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中,不能求得真实的安宁。《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卷上·世俗品》:“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

[今译]

譬如说,有个人,因为太饥饿的缘故,一口气吃七张煎饼。当他吃到六张半饼时,觉得肚子饱了。

他懊恼后悔,用手打自己,说道:“现在我吃饱,完全是因为最后这半张饼的缘故。但是前面吃的那六张饼,全都是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张饼就能吃饱肚子,就应该先吃这半张饼。”

世间有些人也如此。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却愚痴地将苦乐颠倒,硬是生出一种快乐的幻想。像那个蠢人对于半张煎饼生出饱的想法一样。世人无知,常常把富贵当作快乐。人们在追求富贵的时候很辛苦;追求到富贵,要守护住它也很苦;后来丢失了富贵,想到曾经富贵现在却丢失那就更苦了。——求时、获时、失时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像衣服遮盖身体、饮食填充肚子,让人感到满足,其实这是在辛苦中,强硬生出的快乐幻想。

故诸佛说法:“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没有真正的安宁之乐,实际上都是大苦。世间凡人产生相反的感觉,硬是生出快乐的幻想。”

[点评]

世间凡夫俗子的心理活动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源,不外爱与见两种。在佛教中,“爱”往往带有贬义,有“贪物”、“染着”之意。《唯识论·述记》干脆把爱定义为“耽染为爱”(耽:沉溺于欢乐)。蠢人后悔没有以最后半张饼充饥,节省前面的六张饼,是典型的贪物染着。如果说“爱”是思想的执著,“见”则是视觉上的迷惑。倒见,是颠倒了事理真相的妄见,众生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为无明使然。

(四十五)奴守门喻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

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

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

大家①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

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②,莫着六尘③。守无明④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⑤觉⑥、意⑦,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注释]

①大家:此指主人。

②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根门。

③六尘:又名六境、六贼,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

④无明:烦恼的别称。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亦为愚痴的别名。

⑤正念:八正道之一。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

⑥觉:梵语菩提Bodhi,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又作觉者(buddha,佛、佛陀)。

⑦意:思量。六根之一。

[今译]

譬如说,一人要出门到远方去,行前吩咐仆人说:“你要看好门,要用绳子把驴拴好。”

主人走后,邻近村子里在演戏,仆人很想去听,坐立不安。于是他把门板卸下,用绳子捆在驴背上,驮到演戏的地方,听人家演奏。

仆人走后,家里财物被贼偷得一干二净。

主人归来,问仆人:“家里的钱财衣物都哪里去了?”

仆人回答:“主人走时,交代我的是看好门、驴子和绳子。除此之外,我就不知道了。”

主人又说:“留你看门,就是让你看守财物。财物都丢失了,仅留一扇门有什么用?”

迷恋于生死的愚蠢人,成为爱欲的奴仆,也是如此。如来告诫人们,经常看护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一个大门,不能让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像盗贼一样劫夺一切善法;要看守好无明这头驴,不被贪、爱所缚。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教,贪求名声与利养。表面显得清白,于静处坐禅,实际却心猿意马,贪着五欲,被色、声、香、味等所迷惑扰乱。无明覆盖这些人的心,贪爱似绳索缚住这些人的手脚,使正念、觉、意三昧,三十七道品等法财、法宝,丧失殆尽。

[点评]

学佛除了学佛教的经、律、论之外,还要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光背诵佛经是驱逐不了无明的。修行者应从法财(佛法、教说等)、法宝(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中汲取养分,这些精神教法是滋润心田,长养慧命的食粮。

不禁想起一件事,我的一个同僚反对今人从唐宋八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她的理由是“洗尽铅华”(文章越直白越好),我对她说:“洗尽铅华确实是写作之至高境界,但必须先涂抹铅华,然后再洗。否则,一脸苍白,本无铅华,‘洗’又从何谈起?”

(四十六)偷犛①牛喻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

偷者对曰:“我实无村。”

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

答言:“无池。”

又问:“池旁有树不?”

对言:“无树。”

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

对曰:“无东。”

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

对曰:“无中。”

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不?”

对言:“实食。”

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②,以天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注释]

①犛(máo):通“牦”。

②善神:八部众中护持正法的神。

[今译]

譬如说,有一个村子,全村人合伙偷一头牦牛,一起把牛吃掉。

丢失牦牛的人,跟踪而来,叫来村里人,打听失牛的下落,问:“我的牛在不在你们村子里?”

偷牛人回答:“我们这里并没有村子。”

失主又问:“你们村里有个池塘,你们是不是在池塘边一齐吃牛的?”

村人说:“我们这里没有池塘。”

失主又问:“池塘边有没有树?”

村人说:“没有树。”

失主说:“你们是不是在村子东边偷牛的?”

村人说:“我们这里没有东边。”

失主又问:“你们是不是在中午偷的牛?”

村人说:“我们这里没有中午。”

失主说:“尽管可以没有村子,可以没有树,天下怎么可能没有东西方向,没有时间呢?可见你们说的全是谎话,完全不可相信。你们是不是偷了牛,吃掉了?”

村人说:“的确是吃了。”

破戒的人也如此。掩盖自己的过失,不肯坦白,结果死后堕入地狱。天上护持正法的神用天眼观察,什么都隐藏不了的,像这伙偷牛吃的人,是不可用假话欺骗人的,拒不认罪是行不通的。

[点评]

失牛人使用佛学中常用的反问答(反问于对方,而迫使对方回答)的方法,步步为营,咄咄逼人,抓住偷牛者话语上的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终逼迫恶人就范。反问答的方法属于因明学。佛教称逻辑学为因明。因明是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根据已知事件推演出未知事件或抓住对方思路混乱、界说不清之处予以驳斥。

因明有八门,第一门能立(指理论圆满,证明确切,于实质与形式双方皆无过失之立论)为因明第一要。能立可使立论圆满而无懈可击,可令问难者与证义者同时服膺。

(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①,以为发饰。

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

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

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

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

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

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残害,作众恶业,不习心行②,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阎罗王。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鸳鸯鸣。

[注释]

①优钵罗华:睡莲,亦作青莲花。花瓣青而叶狭长,近下处稍圆,向上渐尖。因佛眼似其叶形,故经中多以此比喻佛眼。

②心行:指人的心理活动。

[今译]

从前某国在节日、法会庆祝活动时,所有的妇女都要在头上戴优钵罗花作装饰。

有个穷人,他妻子对他说:“你如果能弄到优钵罗花给我戴上,我就做你的老婆;如果弄不到,我就不和你过了。”

这位穷人平常会学鸳鸯叫,就来到王宫花园的水池处,发出鸳鸯鸣叫的声音,乘机偷优钵罗花。

这时看管池子的人觉得有动静,就问:“池子里是谁呀?”

这位穷人失口回答:“我是鸳鸯。”

看管池子的人捉住他,要把他送到国王那里。在半路上他跟着鸳鸯一唱一和地对叫起来。

守池人说:“你先前不这样叫,现在叫有什么用!”

世间的蠢人也这样。一辈子杀生害命,制造各种恶业,不修心行使它向善的方向发展,临死才说:“我现在要做好事。”小鬼还是把他带到阎罗王那里,此时就是要做好事,也来不及了。正像那个蠢人在将要送到国王那里时才模仿鸳鸯鸣叫。

[点评]

看来这个穷人第一次做小偷,“技术”尚未纯熟。如果小偷更灵活些,就可以把优钵罗花戴在老婆头上。幸亏小偷犯傻,致使偷窃未得手。“犯罪未遂”总比“犯罪得手”强些。

(四十八)野干①为折树枝所打喻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

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

遥见风吹大树,枝柯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②来树下。

愚痴弟子,亦复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注释]

①野干:一种狐狸。

②寻:不久。

[今译]

譬如说,有一只狐狸,蹲在树下,树枝被风吹断,打在它脊背上。它随即闭上眼睛,不想再看到树。

它离开这里,跑到一个空旷的地方,一直到天晚,也不肯回。

它远远看到大树枝干被风吹得上下摇动,它说这是在“唤我”,不久又来到树下。

愚痴的弟子们也如此。已经出家,得以亲近师父和长辈,只是因为受到一点批评和斥责就逃走。后来遇到坏人一次次欺负他,才又重新回到师父那里。像这样来去反复,就是愚蠢、迷惑的表现。

[点评]

野干鸣与狮子吼是对偶的词汇。

释迦牟尼生下来之后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似“狮子吼”。后来佛陀说法时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百兽降伏,俨然狮子王。

野干(狐狸)恰恰相反,猥琐小气,不明事理。于是人们用“野干鸣”比喻那些修行未臻成熟而妄说真理的人。

(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

一小儿言:“此是仙须。”

一小儿言:“此是罴毛。”

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

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①。”

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