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时人往往会丢失“我”。一位北京某部门副局级“干部”,有权之后以非法所得贿赂上司,得到一张保护伞。利用职权贪墨数百万公款,培植党羽,公开养二奶。如此卑劣之人竟然扬言自己比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水平高,他已经完全不认识自己了。
(三十六)破五通①仙眼喻
昔有一人,入山学道,得五通仙,天眼②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伏藏,种种珍宝。
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余处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宝?”
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国。”
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复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③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④及不净观,便强将来,于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注释]
①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加“漏尽通”,则为六通。
②天眼:五通之一,六通之一。以此眼能照见地及地下六道中远近粗细等诸物,称为天眼通。
③头陀:梵语dhūta,意译抖擞,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包括:着粪扫衣、乞食、日受一食、住冢间、树下住、露地住、常坐不卧等)。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
④修四意止:即四念住。三十七道品(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分为七科,其一是“四念住”,即一、观身不净,观察和觉了身内肠胃赤白痰等不净,身外眵泪涎唾等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二、观受是苦,观苦乐等感受皆是苦,破除乐想的颠倒;三、观心无常,观察和觉了心境生灭无常,破除常想的颠倒;四、观法无我,观察和觉了五蕴等法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所以无我,除破我想的颠倒。
[今译]
从前有个人,到深山里去修行,修炼五种神通,获得天眼通,能看到地下埋藏的各种宝物。
国王听后非常高兴,就对他的大臣们说:“如何才能让这个人长期留在我国,不到别的地方去?好让我能得到藏在地下的更多宝物。”
有个愚蠢的大臣,跑到那个仙人住处,把他的双眼挖出来,拿来见国王,说道:“我现在已经把他的双眼挖出来,他再没有办法逃到别处了,能长久留在我国。”
国王对愚蠢的大臣说:“我所以要把仙人留在这里,就是希望他能发现地下埋藏的所有宝物。你现在把他双眼挖出来,他还有什么用呢?”
世间有些人也和愚蠢的大臣一样。见到其他专修苦行的头陀,在深山老林、荒郊旷野、树下、坟墓间修习四意止和不净观等各种苦行,就强拉到自己家里,好生供养。这样就毁了这些苦行头陀者的善法,不能继续成就道果,丧失道眼,也就失去了道眼的妙用,一无所得。这就像那愚蠢的大臣白白毁掉五通仙人的双眼一样啊。
[点评]
《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将眼睛分为三类:
肉眼 只能看见显露无碍的有形物质;
天眼 除能看见显露的有形物质外,还能看见被掩蔽或埋藏的物质;
慧眼 又作圣慧眼,能透视物质、精神的一切内部,甚至看出其中的道理。
本喻的受害者属于第二类——天眼。
(三十七)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喂食。
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①,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②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注释]
①具足之戒: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三百四十八戒。
②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
[今译]
从前有一个牛倌,养有二百五十头牛,他常赶着这群牛到水草充足的地方,让它们随时吃不同地方的嫩草。
有一回,一只老虎吃掉他一头牛。
这时牛倌思忖说:“反正已经失去一头牛,不足二百五十头的整数了,我还要这些牛做什么?”于是就把牛一齐赶到悬崖边,把牛一个个推下去,全部杀死。
愚蠢的凡夫俗子也是这样。他们按着佛教仪轨受具足戒,却在犯一条戒律时不但不惭愧,不以清净的心进行忏悔,反而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已经犯一条戒,不成具足戒了,何必还要守戒?”于是把戒都破了。如同愚蠢的牛倌把牛杀尽,一头不留。
[点评]
佛教中有他摄、自摄与他力、自力的区别。
他摄指由佛菩萨等他力摄持,成就行法,取得证果;
自摄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等三业,使不放逸;
他力指藉佛、菩萨之力达到解脱;
自力指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摄持而证得果位。
本文用二百五十头牛比喻比丘二百五十戒,用牛倌杀牛比喻那些稍有挫折便破罐破摔的行为,揭示他们缺乏自摄、自力的缺陷。如果没有佛菩萨指点,他们遇到一点小坎坷都迈不过去。
(三十八)饮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
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嗔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
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①,饮五欲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嗔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
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②汝六情③,闭其心意④,妄想⑤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注释]
①渴爱:比喻凡夫俗子希求爱乐迷情,如渴者求水。
②摄:摄散乱之心于一处。
③六情:即六根,眼、耳、鼻、舌、身(触觉器官)、意(思维器官)。
④心意:唯识宗把心分为心、意、识三部分,心意是其中的意,心在思维量度的时候称其为意。
⑤妄想:由于执著而无法如实认知事物,产生谬误的分别(思维、想法)。
[今译]
从前有个人,行路时感到口渴力乏,看见木筒里流淌着清净的泉水,随即过去就着木筒大喝起来。
喝足水,他便指着木筒说:“我已经喝足,水不要流淌了。”
虽然说了这样的话,可水还是照流如故,他很生气,说:“我已经喝足,叫你别再流淌,为什么偏要流淌?”
有人看这一情景说:“你真愚蠢痴呆!一点也没有智慧。你喝足水为什么不离开,却叫水别再流淌?”说完,牵他手让他离开。
世间有些人也如此,因为迷恋生死,如渴而爱水,于是饮用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咸水。当对五欲之快乐感到厌倦时,就如同蠢人喝足水,便说:“你们这些色、声、香、味、触不要再来骚扰我。”但是五欲还是不断地出现在眼前。待发现五欲又来到眼前,又埋怨起来:“我说过让你们消失了,要你们别再出现,怎么又来了,又让我见到了?”
当时有一位有智者对他说:“你想要离开五欲,应当收敛六根情识,关闭趋向五欲的门,勿生妄想,便能得到解脱。何必非要眼不见心不烦才能不贪恋呢?”像那个把水喝足之后就要求水不再流淌的蠢人,完全没有差别。
[点评]
唯识宗的经论中经常出现心、意、识,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只是侧重面不同罢了:心在起集拢各种精神作用(业)的时候称其为心(心王),心在思维量度的时候称其为意,心在区别不同事物的时候称其为识。一切现行法都是由心(阿赖耶识)产生的。诸法由心而来,反过来骚扰心,使心不得清净。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通过修行,祛除杂念,让心归于一呢?——这便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三十九)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①好?”
主人答言:“用稻谷■②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
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始平好。
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坼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③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注释]
①是:原本作“见”。
②■(yì):破碎的麦壳或稻谷壳。
③圣人:与儒家所说的圣人不同。佛教中的圣人指佛、菩萨或硕德高僧。也称圣者。
[今译]
从前有个人,到别人家里,看到他家的墙壁涂抹得很美观,地面也平整、清洁,觉得很好。他便问那家主人:“用什么东西涂抹得这么漂亮?”
主人回答:“用碎稻谷壳泡在水里,等它发酵后,再调和泥土抹墙,所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随即蠢人就思忖:“与其纯粹用稻谷壳,还不如掺和稻米,那样做墙壁岂不更加白净,墙面也更加平整好看吗?”
于是他用稻米和泥,涂抹他的墙壁。希望墙面平整,反而凸凹不平,墙壁到处都有裂缝。浪费稻米,却没得到一点好处。不如把这些稻米用来施舍,还可以积下功德。
一些凡夫俗子也是这样。听到圣人说法,修习诸善、行善积德,到命终身死后,可以转生天上,得到解脱,于是他便自杀,希望早些生天。这样做,白白送命,一无所获,正像那个蠢人。
[点评]
此喻与画蛇添足相似,都是讽刺多此一举而弄巧成拙的蠢人的。
《百喻经》主要讽刺三种人:
第一种——痴人。痴人无智,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做清楚明晰的判断,故而迷惑妄取,起诸邪行。
第二种——贪人。贪人总是渴望得到五欲、名声、财物等,而且从无厌足。见到自己所好之物便起爱着之心。蕴从取生,祸由取得。
第三种——嗔人。嗔人不懂得知足,总是发泄不满。嗔属于欲界的烦恼,在色界、无色界中是没有的。嗔从违逆而来,是修学佛道的第一障碍,也是第一难治之病,所以譬喻经中出现次数最多。
(四十)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
有一医师,多诸方术。
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
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扰,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①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
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注释]
①无常:三法印之一。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难住,刹那生灭的。
[今译]
从前有一个人,头秃得一毛不生,冬冷夏热,再加上蚊子、虻虫叮咬,日夜不得安宁,他为此很是苦恼。
有一医生,能医治很多种病。
当时秃人到医生家里,请求医生:“我求求大夫给我治好秃头病。”
正巧医生也秃头,他摘下帽子示意他说:“我也害秃头病,也很苦恼。假如我能够治好秃头的话,应该早就先把自己治好了。”
世间有些人也如此。他们被生、老、病、死困扰,希望找到一个长生不老的地方。听说有修行人和婆罗门等,是世界闻名的好医生,能治疗众人的病苦,就跑到他们那里,对他们说:“希望为我解脱无常,生、老、病、死等各种忧患,永远处于安乐,长存不变。”
当时婆罗门等就回答说:“我们也受无常,生、老、病、死等的忧患,到处求找长存之处,但始终不曾得到。现在我们若能使你得到,我们总该自己先得到,之后才会让你也得到。”这正如那个患秃头的病人一样,白白自找劳苦,秃头病始终无法治愈。
[点评]
这篇经文中的治秃一语双关:一意为治秃头病;另一层意思是在批评不守戒律的修行者。佛经中常常把破戒无行的修行者称作“秃人”、“秃居士”。如《涅槃经》卷三说:“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又说:“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
出家人除去须发的目的是除去烦恼,那个秃头人却因为秃头而烦恼——自相矛盾。秃头人只注意到秃头使自己的头失去屏障,冬天冷夏天热而且蚊虫可以直接叮咬头,可是他不知道,正因他没有头发这个藏污纳垢之所而比有头发的人干净些。
(四十一)毗舍阇鬼①喻
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平。
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嗔忿乃尔?”
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着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挂碍。”
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
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
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②,获得道果③。
[注释]
①毗舍阇鬼:啖人精气及五谷精气(五谷,禾麻黍菽麦)的饿鬼、癫狂鬼。
②离苦:典出《最胜王经》卷二:“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
③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是为道果。
[今译]
从前有两个饿鬼,共同拥有一个小箱子,一根手杖,一双木屐。两个鬼互相争夺,都想把它们占为己有。两个鬼吵闹不休,争了整整一天没有摆平。
此时有一人看到他们争吵,便问他们:“这箱子、手杖、木屐有什么奇特之处?你们为争夺这些东西,互不相让气成这样?”
二鬼回答:“我们这个小箱子能变出衣服、食品、床褥、卧具等等,一切生活用品都能从这里得到。持有这根手杖,作对的仇人都会服从我,不敢再跟我作对。穿上这双木屐,能让人自在飞行,没有任何阻碍。”
那人听完,对二鬼说:“你们离我远些,我来给你们公平分配。”
二鬼听罢,远远躲开。这人即刻抱起小箱,提起手杖,穿上木屐,腾空而去。
二鬼惊愕,竟然一件东西也没有得到。
那人在空中对二鬼说:“你们所吵闹争夺的东西,我已拿走了。现在我让你们再没有什么可争吵的。”
二鬼比喻众魔和一些不知正法的外道;箱子比喻布施,人天等五道众生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都能从这箱子里取得。手杖比喻禅定,它能降伏一切邪魔、烦恼的怨敌。木屐比喻护持戒律,必定让你升至人、天善道中;争夺箱子的邪魔外道,比喻从烦恼中强求好的果报,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如果能修习善法及布施、持戒、禅定等,就能解脱痛苦,证得涅槃的果报。
[点评]
道果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要教义,也叫道果法,主张断除一切烦恼,证得一切智,从而达到涅槃境界。
道果法把修行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抛除“非福”(恶业、坏事),专心于善业,争取来世进入三善趣(天、人、阿修罗)。
第二个步骤是断除“我执”,摆脱轮回,达到超脱。
第三个步骤是苦修,通过苦修体悟人空与法空,断除一切“见”,真正领悟佛法,获得解脱果。
藏传佛教至今仍保持“道果法”的修行特征,只是苦行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常见的自苦方式是长跪(一步一跪,每一跪都要认真完成从头着地到直身的全过程)。
(四十二)估客驼死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