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33

第33章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 后秦鸠摩罗什译)(7)

人们所看重的,是身体、生命、财产。这三样东西都不足吝惜,也不可轻视。身体不足吝惜,是因为它无常、会变坏、不坚实。愚昧迷惑地吝惜它,以为所属于自己,贪爱不舍,因而产生不善的因缘,之后堕入恶道,所以不足吝惜。不可轻视的原因,是因为有此身体,遇到圣贤,曲身跪拜,奉迎施礼,之后可得永不毁坏的金刚宝身,所以说不可轻视。

生命不足吝惜。人为活命有杀生、强盗、放荡等恶行,有口犯妄语等四种罪过,心生贪吝怨恨等邪见,之后堕入地狱,所以说不值得吝惜。而也不可轻视,因为有了生命,遇到圣贤,可以听其讲佛法,领会佛法的微妙义理,终生修行,之后可获得长寿无尽无穷。所以说也不可轻视。

财产不足吝惜,是因为财产是属于五家的:盗贼、水、火、县官、恶子,这五家忽至,片刻财产尽失,所以说不足吝惜。但也不可轻视,是因为遇到善缘,进行布施,进行种种供养,无有遗漏和吝啬,之后得到无尽宝藏,可用来接济穷人,救度贫困,所得无穷无尽,所以说不可轻视。

要修立福德,都应该诚心求取佛道,不应只索取人间、天上的果报。为什么呢?就像种谷物,只求其果实,茎秆与枝叶,虽然果实未成熟,自然会得到的。行布施修福业也如此,立下誓愿,遵从仪轨(礼法规矩),只求成佛,涅槃之道尽管没有修成,但人间及天上的福乐、金轮圣王、天帝释、梵天王自然一起降临,也像种植谷物,不用刻意期待茎秆与枝叶,那些自然可得。所以,不应只求人间、天上果报的福乐。

[点评]

——身体、生命、财产不足吝惜

——身体、生命、财产不能轻视

这是一个悖论。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答案。那些学佛之后轻生的人把“身体、生命、财产不足吝惜”当做金科玉律,而那些过于在乎身体而忽视精神、灵魂的人是把“身体、生命、财产不能轻视”奉为唯一圭臬。这两种倾向都是有害的。

(二十九)三坚要①喻

昔者天竺有一住处,有十万沙门。五万余人已得阿罗汉,六通清彻,诸漏已尽②。余有五万人,或有得下三道③者,或未得者。

有一长者,欲求人天中福乐自恣。来诣塔庙施设饭食,供养众僧。时有一上座④,得六神通大阿罗汉⑤也。其人极老,须白齿落,形体枯朽,于十万人中最为上首。为此长者咒愿毕,饮食已竟,行澡水讫,便语长者言:“檀越今施,方得大罪。”

于时会中未得道者皆谓上座老故出此狂言耳。上座答曰:“其事实尔,非狂言也。”众人问言:“此人种福,云何得罪?”上座答曰:“汝等识其一,未识其二。此人种福,复受人天中乐;于受乐中,大生憍慢,自谓为足,不求解脱,睹佛不奉,见经不读,见沙门无虔敬之心,放逸自恣。食福既尽,当堕恶道,无量阿僧祇劫⑥,罪毕乃出。所以得种大罪者,因受世俗大报故也。若拟心圣道而为此福者,后受报时终无此报也。

[注释]

①三坚要:三种坚法,身、命及财。修道者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

②诸漏已尽:即漏尽,一切烦恼皆断尽。

③下三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

④座:原作“坐”。

⑤大阿罗汉: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⑥阿僧祇劫:无数劫。阿僧祇,梵语asa■khya之音译,意译不可算计,或无央数;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

[今译]

从前者天竺有一个修行之处,有十万沙门。五万多人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熟练掌握六种神通,并祛除了各种烦恼。其余五万人,有的已得下三道,有的连下三道也没有得。

有一长者,想求得人间、天上的福乐以便随心所欲。他来到塔庙,供上饭食,供养众僧。当时有一位上座僧人,是已经得到六种神通的大阿罗汉。此人很老,须白齿落,形体枯干衰弱,在十万僧人中地位最高。他为施主长者唱诵咒语祝愿,吃过饭,洗了手,便对长者说:“今天施主布施,正是得大的罪报。”

当时法会中未有得道的,都以为上座年高,故意出此狂言。上座说:“事实是这样,并非狂言。”有人问:“这个人种下福因,怎么反得罪报?”上座回答:“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人种下福因,又享受人间、天上快乐;在享受中滋生骄慢,自我满足,不求解脱,看到佛不供奉,见到佛经不诵读,见到沙门没有虔敬之心,随心所欲,放荡不羁。他享受福分已尽,将堕入恶道,经过无数劫,罪报结束才得出离。之所以种得大罪过,是因为受到世俗的巨大果报。如果出于诚心求圣道而做功德的话,以后受的果报就永远不会受这样的报应了。”

[点评]

佛教有一个优良传统,专业术语叫做“自恣”,不是恣意妄为的意思,而是佛教独有的一种提高修养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自恣日,比丘当众揭发自己的过错,忏悔之后自生喜悦,故称自恣。颇似儒家的自省。自恣的本意是放纵,为所欲为,佛家把忏悔之后的状态看做很得意,认识很深刻。

长者得大罪报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自恣的精神,洋洋得意,自以为是。

(三十)卖酪自存喻

昔天竺国有二贫人,营生计俭,常卖酪自存。二人各头戴酪瓶,诣市欲卖。时值天雨,道路泥滑。一人有智,自思惟言:今日泥雨,道路难行,我或倾倒,瓶破失尽;今并出苏①,若我当倒,所失无几。一人少智,全持诣市。中路泥滑,二人俱倒。一人愁忧涕泣,宛转卧地;一人都无愁色,亦不懊恨。有人问言:“汝等二人酪瓶俱破,所失亦等,彼此无异。何故一人独愁,涕泣懊恨;一人静然,都无恨色?”一人答曰:“我所持酪都未出苏,今日瓶破所失荡尽,是以懊恨,不能自胜。”一人答言:“我所持酪,先已出苏。今瓶虽坏,所失无几,是以坦然,无所恨也。”

瓶喻身也,苏喻财物也。有人悭贪,吝惜财物,贪求现利,不念非常,身瓶顿坏,财物失尽,喻若彼人忘失苏酪,懊恼追恨,悔无所及;有人深信后世果报,所有财物并用惠施,身瓶虽坏,丧失无几,亦如彼人酪瓶虽坏,所失甚少,其心坦然,无所追恨。

[注释]

①出苏:从乳酪中撇出酥油。苏,通“酥”,酥油。

[今译]

从前天竺国有两个穷人,谋生办法很少,平常以卖乳酪为生。二人各自头顶着乳酪瓶,要到市场去卖。正赶上下雨,道路泥泞湿滑。其中一人聪明,他思忖:今日下雨,路滑难行,我如果跌倒,瓶子摔破,乳酪就流失了;现在把酥油撇出来,如果我摔倒,损失就不大了。另一人缺心眼儿,带着未撇去酥油的乳酪到市场。中途路滑,二人一起摔倒。一人忧愁哭泣,躺地不起;另一个人面无愁色,也不懊恼悔恨。有人问:“你们二人乳酪瓶子都摔破了,损失是一样的,彼此没有差别。为什么一个独自忧愁,哭泣懊悔;一个平静,全无悔恨?”其中一人回答:“我所带的乳酪全都没有撇出酥油,今日瓶破,所带的货物都损失了,所以懊恨,不能自控。”另一人答言:“我所拿的乳酪,事先已撇出酥油。现在瓶子虽破,损失无几,所以坦然,没有什么怨恨的。”

瓶子比喻身体,酥油比喻财物。有人贪婪,吝惜财物,贪求现实利益,没有想到万法无常,如瓶的身体一旦损坏,财物尽失,就像那个人忘记从乳酪中撇出酥油,懊恼悔恨,追悔不及;有人深信后世果报,所有财物都用于布施,如瓶之身虽毁坏,损失却不大,就像那个人乳酪的瓶子虽坏,损失甚少,心境坦然,无可追悔。

[点评]

佛教经论中用“瓶”比喻身体的典故很多。《智度论》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贫人,一心供养佛、法、僧。他年满十二岁的时候,天神怜悯他,给他一件宝器,名叫德瓶。

德瓶对他说:你需要什么,德瓶就给你什么。果然年轻人想得到什么,德瓶都满足他。这样他就有了象马车乘,七宝也都有了。客人纳闷,问:“你先前贫穷,今日怎么如此富贵?”年轻人回答:“天神赐我德瓶,德瓶能出各种物品,所以我富贵了。”

客人要求年轻人演示,年轻人答应,向德瓶呼唤宝物,于是出现各种宝物。年轻人得意忘形,站在德瓶上跳舞,瓶子禁不住踩踏破碎了。

德瓶的故事说的是一两千年前的事,那时的瓶多为陶器,易碎。以瓶喻身,十分贴切,值得玩味。

(三十一)五百贾客入海求宝喻

昔有五百贾客乘船入海,欲求珍宝。值摩羯鱼①出头张口,欲食众生。时日少风而船去如箭。萨薄主②语众人言:“船去太疾,可舍帆下沉。”辄如所言,舍帆下沉,船去转駃,而不可止。萨薄主问楼上人言:“汝见何等?”“我见上有两日出,下有白山,中有黑山。”萨薄主惊言:“此是大鱼,当奈何哉?我与汝等今遭困厄,入此鱼腹,无复活理。汝等各随所事,一心求之。”于是众人各随所奉,一心归命,求脱此厄。所求愈笃,船去愈疾,须臾不止,当入鱼口。于是萨薄主告诸人言:“我有大神,号名为佛,汝等各舍本所奉,一心称之!”时五百人俱发大声称“南无佛”。鱼闻佛名,自思惟言:今日世间乃复有佛,我当何忍伤害众生?适思惟已即便闭口,水皆倒流,转远鱼口,五百贾人一时得脱。

此鱼前身曾为道人,以罪故受此鱼身。既闻佛名声,寻忆宿命,是故思惟,善心即生。

此明五百贾人但一心念佛,暂称名号,即得解脱弥天之难;况复受持念佛三昧③,重罪令薄,薄者令灭,如此之应,未足为多。

[注释]

①摩羯鱼:摩羯,又作摩伽罗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为与鳄、鲨鱼、海豚等同类。或为假想中之鱼。印度神话中,以之为水神之坐骑,爱神所执之旗上亦附有摩羯鱼图,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羯宫。其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则呈鱼形。

②萨薄主:商主。萨薄,巴利语sabhā,意为商业、贸易。

③念佛三昧:禅观(坐禅以观念真理)之一,念佛时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指以念佛为观想(观察想念)内容的一种禅定,亦即观念(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

[今译]

从前有五百商客乘船入海,寻求珍宝。赶上鲸鱼伸出头张开口,想吃人。那天风小但船驶如箭。商主对众人说:“船行驶得太快,可以不要帆,把帆降下来。”大家按他说的,落下船帆,但船却行驶得更快,停不下来。商主问舱楼上的人:“你看见了什么?”舱楼上的人说:“我看见两个太阳升起,下方有白色的山,中间有黑色的山。”商主大惊,说:“这是鲸鱼,该怎么办呢?我与你们今遭危难,如果进入鱼腹,断不能活。你们各向自己侍奉的神,诚心祈祷求救吧。”于是众人各向自己所尊奉的神,诚心祈祷皈依,请求解脱这种危难。但是祈祷越诚恳船速越快,再不立即停下来,就要进入鱼口。于是商主对众人说:“我信奉伟大的神,号名为佛,你们各自舍弃原来所尊奉的神,一起称诵念佛吧!”当时五百人一起大声称诵“南无佛”。鲸鱼听到佛的名号,思忖道:今日世间又有佛出世,我怎能忍心伤害这些人呢?这样一想过,便闭上嘴。水都倒流了,船转而远离了鱼口,五百名商客立刻脱险得救。

这条鲸鱼前世曾为僧人,因有罪过转生而受鱼身。听到佛名,忆起前世,所以思考之间,起了善心。

这个故事表明:五百商人仅仅诚心念佛,暂时称诵佛的名号,就能从天大的危难中解脱出来;何况受戒持念佛禅(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重罪可以变轻,轻罪可让它灭除,得到这样的报应并不算多。

[点评]

呼叫或默念佛的名号叫做“称念”。净土宗很重视“称念”,这一宗认为,如果俗务繁忙,没有过多的修持时间,一天称念千百次“南无阿弥陀佛”,就得超度,死后可入净土。由于千百次过于烦琐,后来演化为称念十次甚至一次也是有效的。净土宗在日本甚为流行,其门槛低,简单易行。

有人总以为称念是一种形式,心中有佛也是一样的。这就如同心中孝敬父母却无形式(实际行动)一样,最终归于无效。

(三十二)劫尽烧因缘喻

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风风相次,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违纽①。是人脐中生千叶金色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加趺坐②。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为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是梵天王于诸淫嗔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佛转法轮,或名梵轮。是梵天王,坐莲花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莲花上结加趺坐,说六波罗蜜。闻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释]

①违纽:梵名Vi■■u,又作韦纽天,毗纽,毗瑟纽。意译遍净。大自在天之别名,生于劫初大水中,有一千个头、二千只手,从其肚脐中生大莲花,莲花上化生梵天王。骑乘金翅鸟迦楼罗,妻为吉祥天女。

②结加趺坐:即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两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据说结跏趺坐不易疲劳,故为佛之常姿。

[今译]

“坏劫”处处是大火燃烧时,一切都归于空无。由于众生功德因缘和合的力量,吹来十方的风;大风一阵接一阵,能带来大水;水上有一个长着一千颗头、二千只手足的人,名叫违纽。这个人肚脐中生出千叶金色莲花,莲花放射光明,像一万个太阳当空照耀。花中有个人,盘膝而坐。这人又发出无限的光明,名为梵天王。梵天王心中生出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又生出天、地、人。

这个梵天王把各种淫邪嗔怒已断绝干净。因此说:若有人修习禅定,行为清净,断除淫欲,就叫做“行梵道佛转法轮”或“法梵轮”。这个梵天王,坐在莲花上,所以诸佛顺随世俗,也在莲花上盘膝而坐,讲说六波罗蜜。闻听此法的人,必能悟得无上正等正觉。

[点评]

“无上正等正觉”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在佛教中“究竟”指对事物极尽其意。佛能展示至高无上之真理,故称之为究竟法身。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所以称之为“究竟涅槃”。

宗教的究竟与哲学或科学的终极并非一个概念。基督教的“究竟”是生(天、地、万物、人如何生),佛教的“究竟”是死、灭、无、空(涅槃);哲学的终极是探求物质起源的目的与原因,科学的终极指的是作为存在的物质最初的形态及其演变。对基督教、科学、哲学的“终极”全然无知,就无法正确理解佛教的“究竟”,当然也就不能完整深刻地理解这篇经文。

(三十三)贵人为比丘因缘喻

昔有一贵女人,面首端正,仪容挺特,出家修学,得应真道。于城外林树间独行,道逢一人,见此比丘尼颜貌端正,意甚爱着①。当前立而要之,口宣誓言:“若不从我,不听汝去!”比丘尼便为说恶路②不净之法:“头眼手足,有何可贪?”彼士夫便语比丘尼言:“我爱汝眼好。”时彼比丘尼右手挑其一眼,示彼男子,满脸流血。彼男子见之,欲意便息。比丘尼手捉一眼,还到佛所,以复眼本处,向佛具说,因是结灭③。

从是以来,不听比丘尼城外住及聚落外独行也。

[注释]

①爱着:梵语rāga。爱,恩爱、亲爱;着,执著、染着。执著于恩爱之境而难以分离之情。属于三毒中贪欲之烦恼。

②路:同“露”。

③结灭:烦恼灭除。

[今译]

从前有一个尊贵女人,相貌端正,仪容出众,出家修行,已证得阿罗汉果位。她在城外树林里独行,路上遇到一人,此人见比丘尼容貌端正,心里十分爱慕。此人在前面拦住比丘尼,发誓说:“你若不从我,我就不让你走!”于是比丘尼为他讲说人体中都是些脓血、大小便之类不净之物的道理:“头、眼、手、脚,有什么可贪恋的呢?”那个男子便对比丘尼说:“我喜欢你好看的眼睛。”当时比丘尼就用右手挖出一个眼珠,给那男子看,血流满面。这个男子见状,淫欲之意随即止息。比丘尼手捧一眼球,回到佛那里,佛使眼睛复原,她向佛细说事情经过,因此烦恼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