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29

第29章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 后秦鸠摩罗什译)(3)

⑧舁(yú):原本作“众”。共同抬东西。

⑨虚心:诚心、一心。

⑩遂:原本作“远”。

{11}“政值”句:政,通“正”。波斯匿王,参阅前经第十一篇注释④。

[今译]

迦叶的父亲名叫尼俱律陀,摩竭国人,为婆罗门种姓。因前世的功德,在世时大富大贵,他的珍奇宝物在其国家数一数二,比国王财富只少千分之一而已。夫妇孤独,没有子嗣。他家附近有一个大树神。那时他们夫妇为了得子,祈求这位树神,三生都来祭祀,岁岁不绝。因为所求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心生怨恨,气急败坏地给树神定了期限,告诉树神:“我们将尽心尽力供奉七天,如果仍不验证,就砍了你,弃至路边,用火烧你。”树神听到这话,甚为惊恐,不知用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得子,就上报天界的息意天王,向天王说明事情原委。息意天王就带树神到天帝释那里,把他的情况详细说于天帝释。天帝释就以天眼观察欲界之中,没有发现适合做他儿子的。帝释便告诉梵天王,对事情做了详细说明。梵王就用天眼观看其管辖的地域,看见一梵天即将寿终,便告诉说:“你可转生阎浮提,给摩竭国尼俱律陀婆罗门做儿子。”那位梵天回答:“婆罗门有很多邪见,我若转生人间,也不给他做儿子。”梵王回答:“那位婆罗门前世有大功德,欲界众生没有能够做他儿子的。你若前往投生,我会命令天帝释保护你,不让你中途堕入邪见。”梵天说:“好吧,不违背您的圣明教诲。”这时天帝释回到欲界,将这一情况都转告树神。树神大喜,回来转告长者:“不要忧愁恐惧,不要忿怒怨恨。再过七日,你就有儿子了。”如其所言,七日过后,他的妇人便觉有孕。怀胎满十月,其子降生。身体是金色的,而且发出光明。

占相师占卜说:“此儿前世有功德,有广大的威德道行,志向高洁远大,不贪恋人世俗务。如果将来出家,必会成就圣道。”父母闻之,又很愁忧:真怕儿子长大,抛弃我们出家。用什么方法可以阻止他出家呢?又思忖道:欲界所重视的在于美色,应当为他选择端庄大方的美女,把他的心拴住。待到迦叶长到十五岁,要为他娶妻。迦叶听到,甚为愁忧,对父母说:“我的志向喜欢清净,不需要女色。”迦叶推辞再三,父母的回答不变。这时迦叶对父母说:“我不娶凡人为妻。若能得到紫金色女子,而且相貌端正无比,这样的我才会娶。”他之所以这样说,是故意让娶妻的事办不成。于是迦叶的父母召集诸多婆罗门,让他们在全国巡视,发现有身体呈金色的女子,端正美丽的,就迎娶回来。于是诸婆罗门想出计谋,铸出一具金女神像,容颜端正,微发光芒。他们抬着神像,从一个国都到另一个国都,高声大呼:“女人们凡看到这个金女神像并礼拜供养她的,将来出嫁时能得好丈夫。他身体金黄色,相貌美好,聪明无比。”村落或国都的所有女人听到有人长声高呼,莫不专注于此,都出来奉迎金女神像,礼拜供养。只有一个女子,身体呈金色而且相貌端正美好,她独处闺房,不肯出迎。众女劝她说:“凡见到金女神像的都能如愿,为什么只是你不出迎?”她回答说:“我的志趣闲适清净,别无所求。”众女又说:“虽然无所求,看上一看,有什么损失呢?”这时众女便与这女子一起来到金女神像前。此女一到,她的光色就明亮净洁起来,映照到金女神像上,金女神像顿失光芒,金色不再显现。于是,婆罗门见此,回去向长者报告,详说了这一情形。于是长者即派媒人到这个女子家,表达长者之意。那个女子的父母先前也听说过迦叶的名字,恭敬接受了请求,当即表示同意。那个女子听说,甚为忧虑,父母所逼,事不由己,只好嫁到长者家。

到家后与迦叶相见。二人对面,意志都很坚定,虽为夫妇,却完全没有恩爱之情。女子便向迦叶立下誓言:“我与君分居而睡,约定互相不接触。”当时夫妇各住一屋。迦叶的父亲趁迦叶外出,秘密派人拆毁一间房子,强让他们共居一室。虽共居一室,却还是不同床。迦叶的父亲又派人拿走一个床,强让他们同床。于是夫妇虽然共用一床,妻子再一次向丈夫发誓:“我睡觉的时候你经行,你睡觉的时候我经行。”有一天,妻子睡觉时一只胳膊垂地,有一条大毒蛇要咬她。迦叶见到,生怜悯之心,用衣服裹住手,放到床上。一下子惊醒妻子,妻子发怒,对迦叶说:“我有誓约在先,为什么冒犯我?”迦叶说:“你胳膊落在地上,毒蛇要咬你,所以我才救你,不是故意的。”那时毒蛇还在旁边,迦叶指给她看,妻子才省悟。于是夫妇商量:“我们为什么不出家修道?”说罢夫妇二人辞别父母,一起出家,到山泽修行。

当时有个婆罗门带着五百弟子也住在此山,见到迦叶夫妇,便生出诽谤说:“按照出家的规矩,应该恪守贞洁,怎么能夫妇相随呢?”于是迦叶便离开妻子,用五百两金买来百衲衣,住在另一处林间。妻子跟随那个婆罗门,求做弟子。婆罗门的五百弟子见这个女人相貌端正,天天奸淫她。这个女人没有自由,不堪忍受,就报告了师傅。师傅为之警告约束弟子,让他们节欲。

迦叶后来遇佛出世,听闻佛法,接受教化,证得阿罗汉果位。又听说妻在外道梵志那里,便带着她拜见佛。佛为她说法,也证得阿罗汉果位,她头发自然落去,僧衣披身,成为比丘尼,巡游进行教化。那时正值波斯匿王举行大会,众比丘尼得以进入王宫,教化各位夫人,让她们斋戒一天。国王晚上回宫,呼唤众夫人,说她们正在持守斋戒,没有愿来的。国王大怒,问下人:“是谁教众夫人斋戒的?”下人回答:“某某比丘尼。”国王便把她叫来,让她九十天里替代众夫人被宠幸。这都是昔日的因缘、誓愿所追还的报应,即使得到阿罗汉果位,也是不能免除的。

[点评]

这个故事描述了大迦叶从出生到结婚,再到出家的过程。可以看出他非凡的慧根与坚定的持念。

大迦叶妻子的遭遇很有意思,她本欲保持贞洁,做不到,而迦叶却做到了,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或许这也是一种男女之别吧。

(十)兄好禅弟好多闻喻

昔有兄弟二人,出家学道。兄常念行禅,精专修道,得罗汉果,六通清彻。其弟常念广学多闻,好卖名声,欲己自荣。其兄常晓喻弟言:“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既得人身,宜慕时为。”弟语兄言:“须得广学,具足三藏①,堪任人师,尔乃行禅。”兄复为弟广宣非常②之义:“出息不反③,便属后世。”弟故执其本意不肯随教。

未久之间,弟得笃疾,良医数十不能加救。医知其必死,小小④舍去。弟便恐怖,自知当死,语其兄言:“在昔愚短,不用兄教,今将命终,知适何道⑤!”涕泪交流,向兄悔过。未久之间,其人命终。

兄即入定,观其所趣,见处长者胎。彼长者家接近寺庙,兄便数诣此家,求作善知识⑥,欲度其弟故。长者儿始年三岁,便持布施,为作弟子。至四岁,乳母抱诣师所住寺。寺在山上,累石作道。乳母抱儿不坚失手落地,头侧石上,脑出而死。儿临终时,便生恶念,恨其抱不坚,以致此祸。因起嗔恚,命终径堕大地狱中。兄复入定观之,见生地狱,于是慨叹:“此必了矣。地狱苦切,难可度也。诸佛尚不能奈何,何况我乎!”

此喻人者,名声不能修禅,后堕恶道,虽父兄之亲不能救也。

[注释]

①三藏:指经、律、论,是佛典的总称,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后来弟子分类结集为三大部类,故称三藏。

②非常: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佛说:“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

③出息不反:出息,指呼气;入,指吸气。生死无常,呼气之际犹不能保证是否可安然至吸气,即出息不待入,形容无常之迅速。辅行七之三引智度论谓:“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往生要集卷上:“经言出息不待入息,入息不待出息。”

④小小:少少、稍稍(渐渐)。小,通“少”。

⑤何道:六道轮回的哪一道。

⑥善知识:指让其家供养僧,修习善根。

[今译]

从前有兄弟二人,出家学道。兄常想修习禅定,专心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位,六种神通掌握得很透彻。其弟常想博学多闻,以便卖弄名声,抬高自己的声望。其兄常启发开导弟弟说:“修得人身很难,佛世更是难逢。既然修得人身,就该珍惜时光。”弟弟对哥哥说:“必须博学,充分掌握经、律、论,堪任人师,再修行禅定。”兄再次为弟弟详尽宣讲无常的大义:“一口气上不来,就转生来世了。”可弟弟固执己见,不听他的教导。

不久,弟弟得了重病,请来几十个名医都救不了他的命。医生知道他必死无疑,一个个离去。弟弟害怕,自知会死,对哥哥说:“过去我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不听兄的教诲,今将命终,不知会转生何处?”泪流满面,向兄表示悔过。不久,他便死去。

哥哥进入禅定,观察弟弟去处,见他投生于一位长者夫人的胎中。那位长者家离寺庙很近,哥哥便数次来到此家,请求他们供养,以结善缘,为的是超度自己的弟弟。那时长者的儿子三岁,便持布施之物,做他的弟子。至四岁,乳母抱着他到师傅所住寺庙。寺在山上,累石修成路。乳母抱儿子没抱好,失手落地,孩子头碰到石头上,脑浆迸裂而死。儿子临终时,心生恶念,恨乳母没有抱好自己,招致此祸。因此起怨恨之心,死后直接坠入大地狱。哥哥又一次进入禅定仔细观看,看见弟弟在地狱,于是慨叹说:“这下完了。地狱苦极了,难以济度。诸佛尚且不能度他,何况我呢!”

这个故事比喻,喜好名声不修禅的人死后堕入恶道,就是父兄这样的至亲也不能济度他。

[点评]

弟弟堕入恶道不是因为行恶,而是因为心起恶念,一个恶念竟至于此,不乏夸张,但恶念害人却是千真万确的。

(十一)罗云珠喻

罗云珠者舍利弗弟子也。本曾夺辟支佛食,以是罪故生饿鬼中,无量劫受苦。毕饿鬼身,生人中,五百世受饥饿罪。以末后身值佛在世,出家学道。服三法衣①,游行乞食,无肯施者,或五日,或七日不得。

目连悯之,乞食持与,适入钵中,为大鸟搏去;舍利弗乞食施之,适入钵中变成泥土;大迦叶乞食施之,适持向口,口即时合,无有入处。佛以食施,以大悲②力故,即得入口,气味特殊。复以种种方便,兼为说法。

时罗云珠闻上妙法,悲喜交集,一心入思维,得应真道。

[注释]

①三法衣:法衣,又作法服、僧衣。在印度,规定比丘有僧伽梨(至王宫及上街时穿)、郁多罗僧(礼诵、听讲、布萨之际穿)、安陀会(日常生活及就寝时穿)等三衣(即袈裟)。

②大悲:梵语mahākaru■ā。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悯心。小乘有部以大悲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则以大悲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大悲为四无量心之一,如《华严经》所说之十种大悲心及《宝雨经》所说佛之三十二种大悲心。

[今译]

罗云珠是舍利弗的弟子。他前世曾因抢夺辟支佛的食物,因这一罪过转生饿鬼道中,无数劫受苦。饿鬼道劫数已满,转生人间,五百代受饥挨饿。最后一次转生人间正值佛在世,于是出家修行。他穿着僧衣,巡游乞食,没有人施舍给他,有时五日,有时七日,不得食物。

目连可怜他,把乞的食物给他,饭刚刚进入钵盂中,被大鸟叼走;舍利弗把乞来的食物分给他,食物刚入钵中就变成泥土;大迦叶把乞来的食物分给他,刚送到嘴边,嘴就闭合,饭进不去。佛施给他食物,因为佛大悲之法力,立即可以入口,味道特别好。佛又以种种巧妙方法为他说法。

当时罗云珠听到至高无上的妙法,悲喜交集,一心入禅,得阿罗汉道。

[点评]

“大悲”是“大慈大悲”的略语,指佛或菩萨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心,即广大无边之慈悲,含有“摄受众生,拔苦与乐”之义。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与“大慈大悲”不谋而合,说明人类具有不分种族、肤色的一致性。

(十二)龙升天喻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雨落人中,皆为润泽;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

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今译]

有龙升天,降下大雨。雨落在天宫,就变成七种宝物;雨落人间,都成为滋润万物的甘露;雨落在饿鬼身上,就变成大火,使其全身燃烧。同样是一种雨,落在不同的地方就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两方面的事实表明:万物没有固定的内质,其性质由罪孽或功德感化而形成。

[点评]

何止雨水,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内质。以被人们广为赞美的科学技术为例,科学技术有给人类带来福祉的一面,但也有带来祸害的一面。如果一味褒奖或纵容,一定会被其所害。

(十三)于僧净地大行喻

外国有住处,众中有一道人,当众僧净地大行①。更有一道人,性多嗔恚,便以舌舐②之,用示众人。虽欲彰人之罪,不知自恶其口。

此明人好言他恶,其喻若是:唯知彰人之罪,不知自毁其行也。

[注释]

①净地大行:净地,比丘住而无罪之地;大行,此指解大便。

②舐(shì):舔。

[今译]

外国有一个修行之处,众僧中有一僧人,当着众僧面随地大便。还有一个僧人,常怀怨恨,用舌头舔给大家看。他的本意是揭示别人的罪过,却不知道那样做会弄脏自己的口舌。

这个故事说明,人总是喜好说他人的不是,就像这个故事所说的:就知道揭别人的短,不知这样做败坏了自己的德行。

[点评]

修行不局限于出家人,只要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必须适当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一)不违反法律;(二)不违反道德;(三)合乎惯行或口头契约。比如,男人留短法、女人留长发,以示区别,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惯行,有利于敦正风化,使社会和谐。违反了惯行不犯法,甚至也不缺德,但总让人感到缺乏教养。

(十四)与贵人蹹唾喻

外国小人事贵人,欲得其意。见贵人唾地,竞来以足蹹①去之。有一人不大健剿②,虽欲蹹之,初不能得。后见贵人欲唾,始聚口时,便以足蹹其口。贵人问言:“汝欲反耶?何故蹹吾口?”小人答言:“我是好意,不欲反也。”贵人问言:“汝若不反,何以至是?”小人答言:“贵人唾时,我常欲蹹唾。唾才出口,众人恒夺,我前初不能得,是故就口中蹹之也。”

此喻论议时要须义出口,然后难③也。若义在口、理未宣明,便兴难者,喻若就口中蹹之也。

[注释]

①蹹:通“踏”。

②健剿:健剿,勇健轻捷;剿(chāo),轻捷。③难:诘难。

[今译]

外国的仆人们侍奉贵人,想表达顺从之意以讨其喜欢。看见贵人吐痰,争相用脚踩踏,去掉痰迹。有一人不强健敏捷,虽想踩踏,却争不到机会。后来看见贵人欲唾,尚未出口时,便抬腿踏贵人嘴中的痰。贵人质问:“你想造反不成?为什么踢我嘴?”仆人回答:“我是好意,不是造反。”贵人问:“你若不反,为什么这样做?”仆人回答:“贵人唾时,我常想踩踏。但刚出口,每每被众人抢功,我一次机会都得不到,所以出此下策,趁唾在口中抬腿踏您的痰。”

这个故事比喻,辩论时要等对方把意思讲完,然后责难他。如果人家意思尚未说出来,道理还未表达出来就反驳,那就像抬腿踏贵人嘴中痰的仆人一样啊。

[点评]

辩论或交谈的规矩是让人家把话说完,但现在很少有人做到这一点。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无形中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当然事情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现在人们发言时普遍忽视一个重要问题——节省别人的时间。讲话重复、啰嗦,不得要领,对方不耐烦,也是抢话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有一句话叫“沉默是金”。佛教很重视沉默。“拈花微笑”的故事至今传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