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28

第28章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 后秦鸠摩罗什译)(2)

从前,目连与诸弟子一起下耆阇崛山,到王舍城乞食。目连在途中仰望天空,不由得发笑。他的弟子问:“为什么发笑?”目连回答:“你们想知道的话,须到佛那里,可以再问。”

乞食毕,回到佛那里。弟子再次问目连先前为何发笑,目连回答:“我看见天空中有一个饿鬼,身体极长,相貌丑陋凶恶。有七枚热铁球,从他口中吞下一直穿过身体。穿过身体,再次吞入口中,全身烈火燃烧,痛苦难忍,挣扎不已,摔倒爬起,起来再摔倒,我见此发笑。非独我看见,佛也看见了。”弟子问:“是什么原因,受这般苦?”目连回答:“你们自己问佛好了。”弟子即时向佛请教,问佛其中的因缘。这时佛回答说:“这个饿鬼,前世曾是一个沙弥。当时遇到灾荒,以豆为食。这个沙弥为众僧分饭,分到他师傅那里,他偏心多分给师傅七颗豆子,因此罪过,转生为饿鬼,遭受这般苦难。”佛说:“我也常见这一景象,之所以我不说,是怕人们不信,反而承担极大的罪责。”

这个故事比喻荒年豆子匮乏,因为偏心多分给师傅,并不是为自己,罪孽尚且这样重;何况佛说般若时不相信,还诽谤呢?那个罪可是重于五逆的,要受地狱中最大的苦。

[点评]

只因偏心多分给师傅七颗豆子,就堕饿鬼道,似乎有些罚不当罪——偏向师傅终究也体现出一种爱心。但这只是比喻而已,如此重判,也许为了更好地警世吧。

末尾提到:诽谤的罪重于五逆,会堕入阿鼻地狱。佛教的“诽谤”指下列两种情况:

(一)不信大、小二乘之法,疑惑而诽谤之;

(二)不信大乘经典为佛所说而诽谤之,或见人读诵、书写、受持大乘经典而怀轻贱、憎嫉之心。

离开佛教话题,推而广之,现在有些人不把诽谤当成罪过,随便骂孔子,骂老子,以此为能。他们只顾一时痛快,全然不管后果,可悲复可怜。

(七)喜根①喻

在昔过世无量尘数之劫时,有菩萨名曰喜根,于大众中讲摩诃衍②。文殊师利③时为凡人,出家修道,专精苦行,行十二头陀④,福度一切。遇值讲法,因而过听。喜根菩萨说实相法⑤,言淫、怒、痴⑥与道不异,亦即是道,亦是涅槃。文殊尔时闻而不信,即便舍去。到喜根弟子家,为说恶露不净⑦之法。喜根弟子即时难曰:“无所有者,法之真也。诸法皆空,云何当有净与不净?”头陀比丘默然无对,含嗔心内,遂成愤结。

时喜根弟子说七十偈,赞实相法。头陀比丘闻一偈,嗔恚生一增;竟七十偈,嗔恚七十增。说偈适竟,地即劈裂,无择泥梨⑧于是悉现,头陀比丘即堕其中。过无量劫,罪毕乃出,然后乃知不信妙法其罪重也。后为比丘,专精学问,得大智慧,解空第一。

此喻明佛说般若,不信诽谤。今虽有损,后大益也。

[注释]

①喜根:菩萨名。

②摩诃衍:指大乘法。

③文殊师利:参阅本书第一经第六十七篇注释⑦。

④十二头陀: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故称十二头陀。十二规则包括穿衲衣(又称粪扫衣,穿着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自行乞食、常坐不卧等。

⑤实相法:即诸法实相,又名真如、法性、实际等,于诸经论中,对一切诸法之真实体相。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

⑥淫、怒、痴:即贪、嗔、痴。

⑦恶露不净:指人身不净。恶露谓身上不净之津液、脓、血、屎、尿等。有关恶露不净,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又《无量寿经》卷下:“生、老、病、死皆苦,且恶露不净,故无可乐者。”

⑧无择泥梨:泥梨,即地狱;无择地狱,为阿鼻地狱之古译。

[今译]

在过去无数劫之前,有位菩萨名叫喜根,在大众中讲述大乘佛法。当时文殊师利还是凡人。他出家修道,专心苦行,遵守十二条规则,用功德济度众生。正遇喜根讲法,就过去听。喜根菩萨讲说诸法实相,说到淫、怒、痴与佛法没有不同,淫、怒、痴就是道,就是涅槃。当时文殊听了不相信,当即离去。他来到喜根弟子家,为他说人身不净的道理。喜根的弟子当时就责难说:“本无所有,是佛法的真谛。诸法自性皆空,怎么会有净与不净?”修行头陀的比丘默然无语,内心含恨,形成一个郁结。

当时喜根的弟子说七十偈,赞颂诸法实相。头陀比丘听到一段偈语,怨恨增长一次;待到听完七十段偈语,怨恨增长了七十次。偈语刚说完,地面就劈裂开,无择地狱在此完全显现,头陀比丘即堕入其中。过了无数劫,罪孽毕才出来,这才知道不信妙法的罪有多么重。后来,他又做了比丘,专心于学问,得到大智慧,在众弟子中成为“解空第一”。

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在佛说般若时不相信而且诽谤的人。当时虽有损害,以后会大有益处。

[点评]

这篇经文理论性极强,多施些笔墨加以说明。

本文中的文殊师利是凡人,尚未有达到真如的境界,妄把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视为真实存在,所以没有看透淫、怒、痴。声闻、缘觉二乘悟得人我空无之理,了知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但小乘未达成法空之理;大乘菩萨悟得诸法空无之理,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实体。当时文殊师利是凡人,连小乘的证悟都未取得,当然要出现误会了。

“空”(梵语■ūnya)相对于“有”,是佛教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佛认为一切存在之物都不存在自体、实体,主体、客体,都是空的。空是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诸法皆因缘所生,无实在之自体(无自性),故无实性,无实性,即谓之空。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地、水、火、风)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

起初,空分为“人空”(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法空”(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没有实体之存在)两种。小乘主张人空,大乘主张人、法皆空。后来汇为一趋——指谓事物虚幻不实,理体空寂明净。《观佛三昧经》:“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往生要集》中本:“色即是空,故谓之真如实相。空即是色,故谓之相好光明。”

“无我(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两种)”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中,即有“无我印”。大乘对“空”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

那种把空绝对化的理解并非佛教本意。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而且兼及“不空”,故称“不但空”、“中道空”。在大乘看来,空并非虚无,“观空”(用空的视角观察万物)的目的恰恰在于发现真实之价值。反之,将“空”视为绝对的虚无,会被大乘批评为“恶取空”(相当于“否定一切”、“怀疑一切”)。在佛教发展史中,像这样修改教义使其更合理的事情很多,佛学称其为“不了义”、“方便义”,就是为了让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修改旧说或提出新说。“观空”就是一种不了义,就是《天台仁王经》疏中所说:“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境,内外并寂,缘观共空。”

喜根说淫、怒、痴(贪、嗔、痴)与佛法没有什么不同,它就是道,就是涅槃,这话听起来有些令人费解,然而用“观空”的概念加以理解,答案自出:用空的眼光看事物,从空中找出实在的意义。用观空的视角看淫、怒、痴,它不存在——这就是佛法!

英雄所见略同。庄子不也说过“道就在便溺中”之类的话。道无所不在,佛法同样是无所不在。巧妙利导“教弟子使入一相智”,乃是为了把人从不净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这就意味,我(主体)与法(客体)还是可能摆脱空虚,成为“意义”的载体。既然诸法自性皆空,怎么会有净与不净之分呢?

世界的本质如何是一件事情,人心如何感悟世界是另一件事情。一切修行都是修行心性,人是改变不了世界本性的。为什么儒家的圣人从不讲“无”,老子却反复讲“无”呢?王弼给予了深刻的回答:圣人以“无”作为自己的人格本体(其实佛也如此),故不讲。老子没有达到圣人高度,仍以“有”作为自己人格的本体,所以总是讲“无”。

佛教的修行之法与儒家、道家的修行之法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通过修行把“实相”空了,获得轻盈而又充实的自我,就像大浪淘金,仅把精华留下来,其余的都抛弃。

(八)木师画师喻

昔北天竺有一木师,大巧,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带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看客,唯不能语耳。时南天竺有一画师,亦善能画。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画师既至,便使木女行酒擎食。从旦至夜,画师不知,谓是真女,欲心极盛,念之不忘。时日以暮,木师入宿,亦留画师,令住止①,以此木女立侍其侧,便语客言:“故留此女可共宿也。”主人已入,木女立在灯边,客即呼之,而女不来。客谓此女羞,故不来,便前以手牵之,乃知是木,便自惭愧,心念口言:“主人诳我,我当报之。”

于是画师复作方便,即于壁上画作己像。所著被服,与身不异,以绳系颈,状似绞死。画作蝇鸟,着其口啄。作已闭户,自入床下。天明,主人出,见户未开,即向中观,唯见壁上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谓实死,即破户入,以刀断绳。于是画师从床下出,木师大羞。画师即言:“汝能诳我,我能诳汝。客主情毕,不相负也。”

二人相谓:“世人相诳惑,孰异于此!”时彼二人信知诳惑,各舍所亲爱,出家修道。

[注释]

①止:原本作“正”。

[今译]

从前北天竺有一个木匠,手很巧,做了一个木偶女人,相貌端正无比,世上无双,衣带装饰与世间女子一模一样。它也能走来走去,也能斟酒待客,只是不会说话。当时南天竺有一画工,也善于绘画。木匠听说,做好菜好饭,请画工来家做客。画工来到,木匠就让木偶女子给他斟酒端饭。从早到晚上,画工不知道是木偶,以为是真女子服侍他,色欲攻心,念念不忘。天色渐晚,木匠回屋睡觉,也挽留画工住下,让这个木偶女子站立身边侍奉,对客人说:“特意留下此女与你共宿。”主人回屋,木偶女子站在灯的一边,客人呼唤她,她不来。客人以为此女害羞,才不来,便前去牵她手,这才知道是木偶。画工很是惭愧,思忖后说:“主人骗我,我一定报复他。”

于是画工构思,在墙壁上作自画像。画中人的穿戴与自己丝毫不差,用绳子勒着脖子,像是吊死鬼。还画上苍蝇与飞鸟,正用嘴叮啄。画毕关上门,自己躲在床下。天明,主人起床,见门未开,向里面看,只见客人吊死在墙壁上。主人非常恐惧,以为他真死了,就破门而入,想用刀割绳子。这时画工从床下出来,木匠很羞愧。画工说:“你能骗我,我也能骗你。客主之间的情分了结,现在我们拉平了。”

二人都说:“世人互相欺骗,与此有何不同?”当时,这两个人确信世间充满欺骗,各自抛弃亲爱之人,出家修道了。

[点评]

木匠戏弄人不对,画工“以骗易骗”错上加错。双双出家修道,不失一策,但非上策。他们以为世界上光是骗子,没有诚实可言,实在是大错特错。他们的错误不在于误认为世人皆骗,而在于没有严于律己。若能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也许木匠继续做木工,画工继续作画,人生意义更大些。

(九)大迦叶妇因缘喻①

迦叶父者名曰尼俱律陀,摩竭国人也,出自婆罗门种。宿命福德,生世大富,其珍奇宝物于彼国第一,比国王财富千分少一耳。夫妇孤独,乏无儿息。近在舍侧有大树神。时彼夫妇为欲有儿,故求彼树神,三生②祭祠,岁岁不绝。故其所求,永无本末,其人遂忿,便急与之期,告树神曰:“我更尽心,七日相事,若复无验,当剪伐③汝,弃都道头,以火烧之。”树神闻其言,甚大惊怖,不知何方令得子息,即便上告息意天王④,具以事情向天王说。息意天王即将树神诣天帝释,以其所告白天帝释。释即以天眼观欲界中,未有堪任为彼子者。帝释便告梵天王⑤,具以事情向梵王说。梵王即以天眼观视其界,见一梵天临当寿终,便告之曰:“汝可下生阎浮提⑥,为摩竭国尼俱律陀婆罗门作子。”梵天对曰:“婆罗门者多诸邪见,我若下生,不能为其作子。”梵王答曰:“婆罗门宿时大德,欲界众生无有堪任为作子者。汝若往生,吾当敕天帝释,令拥护汝,不使中道堕邪见也。”梵天曰:“诺,不违圣教。”时天帝释即还欲界,具以此意告敕树神。树神欢喜,还告长者:“勿忧勿惧,勿见嗔恨。却后七日,必令有子。”如其所言,七日已满,其妇人便觉有娠。满十月已,其子乃生。躯身金色⑦,而有光明。

相师占曰:“此儿宿福,有大威德,志力清远,不贪世务。若后出家,必登圣道。”父母闻之,复大愁忧:恐儿长大,弃吾出家。以何方便当制止之?复自思惟:欲界所重,遂在美色,当为择取端正好女,以系之耳。至年十五,欲为娶妇。迦叶闻之,甚大愁忧,语父母言:“我志乐清净,不须妇也。”迦叶辞至三,父母答如初。于时迦叶语父母言:“我不用凡女人为妇也。若能得紫金色女,端正无比尔乃取之耳。”所以然者,欲必令此事不可办故也。于是其父母召诸婆罗门,令循行国中。其有女子身体金色具足,女相端正殊好尔乃取之。于是诸婆罗门设权策,铸作金女神,颜貌端正,光色微妙。舁⑧天像行,从国至国,高声大唱:“诸有女人得见金女神礼拜供养者,后出嫁时当得好婿,体黄金色,颜貌殊妙,智慧无比。”聚落国邑诸有女人闻此唱者,莫不虚心⑨,皆出奉迎,礼拜供养。唯有一女,躯体金色,端正殊好,独处闲室,不肯出迎。诸女谏曰:“其有见金女神者皆得如愿,汝何以独不出迎?”答曰:“吾志闲净,不好余愿也。”诸女复曰:“虽无所愿,暂共一观,当复何损?”尔时诸女遂共此女出到金女神前。此女既到,光色明净,映夺金女神光,金不复现。于是诸婆罗门见已,还报长者,具足广说。于是长者即遣媒到其女家,宣长者意。其女父母先亦闻迦叶名,敬承往意,遂相然可。彼女闻之,甚大愁愦,父母所逼,事不获已,遂⑩便适长者家。

既到与迦叶相见。二人相对,志各凝洁,虽为夫妇,了无恩情。其妇遂与迦叶结誓:“我与君等,各处异房,要不相触。”尔时夫妇各处一房。其父伺迦叶出时,密遣人坏去一房,唯令与妇共同一室。虽共同室,而复异床。其父寻复遣人持一床去。于是夫妇虽共同床,其妇更与夫誓:“我若眠时君当经行,君眠时我当经行。”时其妇卧,一臂垂地,有大毒蛇欲来啮之。迦叶见已,有慈悯心,持衣裹手,举着床上。寻时惊觉,便大嗔怒,语迦叶言:“我先有要,如何相犯?”迦叶报言:“汝臂落地,毒蛇欲啮,是故相救,非故触也。”毒蛇故在边住,指而示之,其妇乃悟。于是夫妇自相与议:“我等何不出家修道?”时夫妇二人遂辞父母,俱共出家,山泽行道。

时有婆罗门将五百弟子亦住此山,见迦叶夫妇,便生毁谤言:“出家之法宜各贞洁,何有夫妇共相随理?”于时迦叶便舍其妇,以五百两金贸致衲衣,别处一林。其妇即依止婆罗门,求为弟子。婆罗门五百弟子见此女人形色端正,日日行淫。此女人不得自在,遂不能堪,便告其师。师便为之戒约弟子,令节其所欲。

迦叶后值佛出世,闻法受化,即得罗汉。闻其本妻在梵志边,便将来诣佛。佛为说法得罗汉,头发自落,法服在身,成比丘尼,游行教化。政值波斯匿王大会{11},诸比丘尼便得入王宫里,教化诸夫人,皆令持一日斋。王暮还宫,命诸夫人,皆云持斋,无肯来者。王便大嗔怒,语使人言:“谁教诸夫人斋?”使人答言:“某甲比丘尼。”王便呼来,令九十日代诸夫人受淫欲。此皆是昔之因缘、誓愿所追还也,故使虽得罗汉,不能相免。

[注释]

①“大迦叶妇”句:原本此篇正文前有题“迦叶本身因缘事”,现题从原本目录。

②三生:即三世转生。

③伐:原本作“罚”。

④息意天王:佛经所说欲界第二重天(忉利天)的三十三位天王之一。

⑤梵天王: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弃,又称娑婆世界主。

⑥阎浮提:即南赡部洲或阎浮利地。

⑦金色:金色表示深肤色的土著族,强调不是白肤色的雅利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