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秦汉卷
4767200000048

第48章 东汉文化科技的辉煌(3)

两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发展很快,东汉的绘画和雕刻都非常著名。东汉六位著名画家是赵歧、刘褒、张衡、蔡鱼、刘旦和杨鲁。张衡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还是优秀的画家,史载他善画神兽。蔡鱼则有画作《讲学图》、《小列女图》传世。

当时,贵族、地主们的宫殿、住宅、庙宇、陵墓的墙壁上,到处都有壁画;一般漆器、陶瓷器、丝帛等工艺品上,也有各种图画。其内容大多是描绘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们的豪华生活,有宴会、狩猎、舞乐、角抵等各种场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四川、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地汉墓里发现了很多壁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景帝子鲁恭王在山东曲阜修建的灵光殿。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先是太古裸体粗犷奇怪的神话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黄尧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兴亡。凡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国君的贤愚,政事的成败,莫不绘载。主题之外,饰以天文、万物、神怪、异事,是一组色彩鲜明、情态生动的巨幅图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彩绘帛画,长29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8厘米。帛画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面左右分别绘扶桑九日和嫦娥奔月两个神话故事(喻为天界),中绘贵妇出行图,下绘宴饮图(喻为阴间)。主题之外,饰以飞龙、异兽、巨磬、特钟等,以石青、朱砂、石绿绘制,线条流畅挺拔,人物情态自若,着色庄重典雅,鸟兽栩栩如生,显示了两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东汉是画像石艺术的鼎盛时期,现存以山东最多。长清孝堂山石祠和南武阳石阙画像石是东汉前期画像石的代表作,嘉祥武梁祠是后期的代表作。孝堂山祠石刻(阴刻)以线条来勾画形象,清晰圆熟;武梁祠石刻(阳刻)是平面的浮雕,多为历史故事、神仙传说及奇禽异兽,技法高超。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浮雕艺术。山东画像石又尤其集中在济宁。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周天游曾说:“中国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佳天下。”有朋友从山东济宁回来,送我汉画像石原拓精选两幅,一是“二鹭食鱼”,一是“鸾凤呈祥,珠联璧合”。均造型准确、气韵生动,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强大,民族的浩然之气。

此外,东汉墓中还发现大量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成都等地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其画像题材广泛,包括官吏出行、狩猎、战争等,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刻画精细,线条流畅;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等。

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也很有成就。现存东汉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肃武成雷台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铜马、铜俑最有代表性,包括铜马40匹、铜奴婢28件等。这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一件非常优秀的作品。有一匹天马,凌空飞驰,头微左扬,三足高举,一足踏一飞燕,燕展翅疾飞,显得形姿矫健,阳刚灵动。

(第六节)“四大发明”我第一

说到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国,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成就便是“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其中,造纸术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它诞生的年代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发明人(也有学者认为,更正确的说法应是“革新人”)就是东汉的宦官蔡伦。在美国人麦克·哈特制定的“光荣榜”上,蔡伦与穆罕默德、牛顿、基督、释迦牟尼、孔子、保罗、谷腾堡、哥伦布、爱因斯坦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十大最有影响的人,蔡伦列第七位。他可是咱的正宗老乡——湖南衡阳人啊!

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改进推广是在东汉时期。在造纸史上,东汉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蔡伦正是这个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此项技术的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推广者。

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蔡伦(公元61?—公元121),字敬仲,东汉桂阳人(今属湖南衡阳耒阳)。年少净身入宫,和帝时为中常侍,后加位尚方令。元初元年封为龙亭侯(三百户),数年后又升任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安帝亲政,以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知难逃其咎,为之耻,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自杀。曾总结前人经验,始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造纸,后世称“蔡侯纸”。

蔡伦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从小随父辈种田;但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时,15岁的他即被选入洛阳宫,读书识字,表现出色。一生在宫里为官达46年。早先担任小黄门、黄门侍郎等职。因在宫廷斗争中立有大功,加之革新造纸术之大贡献,一度官尊九卿(中常侍地位与九卿等同,随从皇帝左右,“豫参帷幄”,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高达二千石),但最终仍是死于宫廷斗争(曾帮助窦太后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和帝在位期间,他自然是飞黄腾达;而继和帝之后即位的安帝(和、安之间还有个殇帝,但在位极短暂即夭亡)系宋贵人亲孙,故他便犯有大罪)。在主管尚方期间,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是其下属部门。他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又极富创新精神,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他的最大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

过去,人们书写使用的只是甲骨、竹木简,或者是在布帛、兽皮、树叶之类上写字,要么笨重不好搬移,要么保存不了太久,而且成本高,很难普及。蔡伦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在总结西汉以来制造粗糙麻纸之经验的基础上,并受蚕妇缫丝漂絮的启发,大步改进造纸工艺,在京都洛阳发明和革新了用树皮、麻头(麻屑)、破布(麻布)、破鱼网等作原料,制造了适合书写的优质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其造纸术方面的贡献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走向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经蔡伦革新的先进造纸术,其工艺的主要流程是:随处可得的原料——沤、煮——漂洗——锉切——舂捣——稀释成浆——加入纸药——抄捞成纸——压榨去水——分纸张——烘、晒干燥——整纸成捆。

蔡伦革新的造纸术,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纸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工艺上也有比较大的进步,并且这些造纸原理和工序在今天仍没有什么根本改变;再说,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了出来。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以求的廉质优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牍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3到4世纪,纸已基本取代落后的简帛,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造纸术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到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最先是传入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前后),由朝鲜传入日本。唐朝天宝十年(公元751),一些造纸工匠把它带到了阿拉伯。12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又把它带到了欧洲。又经过400多年,造纸术传入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由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

我们只需将中西文明历程稍加比较,即可发现这一伟大发明的巨大作用。根据麦克·哈特的看法,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不如西方世界先进,至少是差不多;因为那时中国没有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方却有纸莎草纸。但在公元后的1000多年间,中国的成就却超过了西方。根据许多标准来看,七、八世纪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最为先进(其实不光是唐朝,从东汉、大唐、两宋直到明朝前期,中国一直居世界文化科学的一流地位)。因为蔡伦革新了造纸术,再加上后世继承者的不断改进,有了优质的书写材料,当然还由于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比如“四大发明”的另三项),中国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快就赶上了西方。但是在15世纪以后,西方又超过了中国;因为当时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古腾堡(他被麦克·哈特排在“光荣榜”上第八位)的天才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的技术,而中国仍在使用刻字印刷术。另外,他们此前已引进中国的造纸术,也促进了一系列的进步。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偏颇,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七节)旷古全才张平子

一个人,假若既是社会科学(我们如今一般说的大文科)大师,同时又是自然科学(我们如今一般说的大理科)巨匠,这样的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堪称天地造化、人中龙凤。就是放眼全人类古往今来,恐怕也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只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有个达芬奇,近代俄国有个罗蒙诺索夫;在中国,也只有东汉的张衡和北宋的沈括。张衡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辞赋家、诗人)、政治家、画家、史学家、训诂家,而且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地震学家、发明家、数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曾为张衡墓碑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张衡(公元78—公元139),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属河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年少即“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善属文,通五经、天文、历算、机械制作。早期曾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安帝时拜为郎中,再迁太史令、侍中。永和初为河间相,拜尚书,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上下肃然,政绩突出。尝作浑天仪,又作地动仪,为世界最早测候地动的机械装置。与尚书郎周兴提出当时最为科学的《九道法》,可惜最终未为朝廷采纳。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之作32篇,《灵宪》乃系统阐述其浑天说(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无限性、天地的结构、五星的运动、日月的角直径、月食的原由、星官、流星和陨星等),《算罔论》则是数学著作。文学著作今传者有《西京赋》等,收入《文选》。其名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说明他还是个道德高尚之士。

张衡17岁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阳(即西、东二京),在太学里用功读书,并结识了对天文历法亦有研究的青年学者崔瑗。朝廷听说他很有学问和本领,便召他上朝为官。其中太史令一职是要负责观察天文地理的,而这个工作也正好符合他的研究兴趣和特长。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反复的观察和研究,他断定地球是圆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的光源是借太阳的照射而反射出来的。他又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认识到了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他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心。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在近1900年前能得出这样的科学结论,不能不使后来的天文学家感到钦佩。张衡还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并用铜制作了一种测量天文宇宙、演示天球星象运动的仪器,叫做“漏水转浑天仪”,上面刻着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星相仪”、“宇宙仪”了。

东汉时期,中国正处于公元前后,地震发生频繁,有时候一年要发生一、两次大地震。有些特大地震竟波及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倾斜倒坍,造成人畜伤亡,损失惨重。张衡记录了历次地震的现象、时间,并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发明了一个能预测地震的先进仪器,叫做“候风地动仪”。该仪器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类似酒尊,如圆筒,直径8尺,倒扣在地,尊上有个隆起的合盖。尊壁四周刻铸了8条龙,龙头分别朝着8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分别蹲着8个铜制的蛤蟆。蛤蟆的嘴大张着,对准龙嘴。因尊内有一根高而细的铜柱(张衡称之为都柱),在接受到地震产生的震波后,就向波源方向倾倒。一旦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把铜球吐进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作出地震的警报。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对准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原理,这就是说明华夏大地的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久久西部地区都没有回音。人们对张衡的发明产生了怀疑,甚至曾经嫉妒他的人还风言风语起来。过了多日,有人才骑着马来向朝廷报告,离京城洛阳1000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确实闹了大地震,还出现了山体崩塌。他们之所以隔了这么多天才赶到宫里,只因路程太远了,而且那边的路也不好走。于是,大家都觉得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实在是太玄妙了,“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佩服他得很。地动仪在世界科技史上要先进了1700余年!

关于候风地动仪,在《后汉书·张衡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自19世纪以来,即有人力图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根据史书记载来复原这项伟大的发明。此后经过几十年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王振铎终于科学地解决了它从外形到结构的全部复原问题。

张衡的神奇而先进的机械发明,另外还有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能飞行数里的木鸟等。在数学上,张衡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早在近1900年前他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后人感到惊叹。

在中国,后世人将张衡与三国马钧同称为“木圣(发明家之祖)”,就像称司马迁是“史圣”、杜甫是“诗圣”、陆羽是“茶圣”一样。为纪念他的功绩,国际上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今河南南阳张衡墓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