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生意就是做心理学:商场必备新经济时代的制胜宝典
4760300000022

第22章 流行与消费心理(3)

流行性消费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或社会风尚变化的影响,从而引起了消费者的从众购买心理。消费者购买这种流行产品,有着很强的个人目的,比如,引人注意、美化居住场所、让自己显得很有品味等。流行性消费与冲动购物一样是受感情因素影响的。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知道,流行产品的购买行为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需求,是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购买欲望。它不一定是在一时冲动下产生的,大部分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和比较。这是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然需求,也是消费者实现自我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流行性消费的出现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心理需求。

流行性消费有着自己的特点,当产品或服务流行起来后,会有大批的消费者认可和购买。这个时候,产品或服务会被大量需求。但流行性消费会有一定的周期性,在维持比较短暂的一段时间后,就会从市场上消失。比如“呼啦圈”等。

很多流行性消费不但能在本领域内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对其他产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有一年十分流行红色服装,这在当时引起了纺织业的红色热潮,连雨伞都以红色为主。还有诺基亚也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它所引领的手机换壳热,不仅为诺基亚手机的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引得竞争对手纷纷效仿,甚至已经扩展到了手机之外的其他消费领域。

在家具行业,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一阵流行“胡桃木”的颜色,在那个时间内,很多装修中的家具都选用这种颜色,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居世界里,“胡桃木”的颜色风靡一时。在当时,这是一种显档次的颜色。

手机换壳热和胡桃木颜色的流行,都是消费者对时尚的一种认可和追求。因此,企业只有成功地把握消费者的求新、求变、突出个性、展现自我、与时代同步的心理需求,才能成功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这些购买行为则往往会成为时尚的开端。

流行性消费使消费者更有目的性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当看到别人买到好的、新奇的东西时,他们也要千方百计地得到。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其实是一种小孩子的心理,但在年轻人中却并不少见,这也是流行性消费能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动因。

人们在进行消费选择时,由于对选择对象情况的无知,或一知半解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时,就想借助于群体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作为自己参照的标准,这就是消费过程中从众行为的表现。

现在的消费时尚有三种方式:

1.由上到下。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更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有很多商品都是由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上层人士率先实行,然后逐渐向下传播,最终形成流行的时尚。如明星手饰、发型。

2.由下到上。首先由最下层消费者接受使用,最后演变成一种时尚,被社会各阶层的人所接纳。如牛仔服。

3.横向流行。由某一地区的某一阶层率先推出,形成流行时尚。如品牌服装。

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时尚分为两方面,一是“新”和“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另一方面,是时尚有时间性,在一定的时间过后,这种时尚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时尚。这也是很多消费者的生活样式。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心理定势。什么才是心理定势呢?心理定势就是在时尚背后推动时尚形成和流行的、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心理定势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同中求异,另一个是异中求同。

我们来说一下同中求异。同中求异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满足已有的生活样式,想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而产生的。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倡导时尚潮流,引领生活方式的先锋人物。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勇于创新、处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佼佼者。

那么异中求同又是指什么呢,举个例子来说。当每个人都穿西服的时候,你穿着中山装,这个时候的你站在人群中,会有一种什么感觉,是不是会觉得每个人看自己的眼光都不同?这就是异中求同的原因所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我的个性,与他人无关。在当今社会,我们是提倡个性的。但个性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大多数人接受,不会用看精神病人的眼光去看你。所以异中求同也是时尚之所以成为流行生活样式的真正原因。

每件商品的流行都有着一定的因素,比如服装流行的方面有很多,款式、面料、颜色,这些都可能成为流行的因素。

在生活中,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流行产品包围着,也许一时的诱惑不足以让你动心,但同事、同学间的攀比,却让你非跟随流行不可,可以说很多人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流行消费的。

不得不说,流行消费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变化,多数人的眼中,流行消费是有面子的体现,它已经从单纯的购买行为,变为自我展现的手段,让购物变得更有目的性。

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善于关注流行的趋势、洞察时尚的走向,这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很多经商的人都知道一个经营道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就是一种对时尚的利用。在经营时,企业要把握住消费时尚与流行的心理定势,真正明白消费者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心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多种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消费习惯,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也在购物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消费习惯具有群众性。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消费习惯,这说明这种消费习惯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和条件。消费习惯是经过了长时间购物逐渐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日常消费品:消费者相信习惯

我们常说的消费习惯包含两方面:一是消费心理,另一个方面是消费行为。当这两方面统一时,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习惯。假如,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产生兴趣,于是购买,在感到满意之后,就逐步形成了习惯性的兴趣、购买和消费。反复的消费行为加强了对某种消费品的好感,而经常的好感、购买,必然促使某种消费行为成为习惯。

所以,消费习惯就是基于习惯心理的经常性消费行为。与消费习惯相近的还有一个消费风气,两者在消费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意义。消费习惯一旦出现,就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重复出现。如“过年”是一个全民性的辞旧迎新活动,中秋节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赏月活动。消费风气则以商品为中心,当某种商品生命周期结束时,消费风气也随之消失。

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消费习惯,而这些不同的消费习惯对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有着极大影响:

1.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起到了强化消费偏好的作用;

2.消费习惯让消费者购物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稳定性;

3.消费者会因消费习惯而使购物时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放慢脚步。

消费者受消费习惯的影响,会大大延缓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变化速度,并使之难以改变。这对于消费者适应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会起到阻碍作用。比如,一个老年人,很多年都用一个品牌的牙膏,当你向他推荐另一种牙膏时就会很困难。因为这是他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即使这个品牌的牙膏更适合他使用。

另外,对不同的消费品,消费者也会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在常用消费品中,人们仍以习惯性购买行为为主。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人们会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这是很多消费者都具有的一种消费习惯。这是因为这些消费品为日常用品,一般价格较低,人们在购买时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比如舒肤佳香皂、高露洁牙膏、金龙鱼调和油等都是人们经常购买的商品。这是因为人们在需要这种产品时,往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些品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这些品牌已经深深扎根,先入为主了。人们在购买香皂时,会首先想到“舒肤佳”这个品牌,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并且很多人都在沿用这个习惯。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会受到消费者当时所需或一些特殊产品品牌的影响。比如,我们去旅游,到了新疆,就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烤羊肉串。在寒冷的天气里,就会想到“波司登”羽绒服。这些都是受消费者的当时需求或当地品牌而产生的购买行为。

当然了,有些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没有更多的选择。比如一款新上市的服装,这种样式的服装只此一家。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只好购买。

我们所说的消费者习惯性购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消费者所需求的是日常消费品,这些消费品价格低廉,消费者以方便和习惯来进行消费。我们知道,很多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在购买商品之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企业在研究消费偏爱的同时,还要让自己的产品的相关因素处于稳定状态。比如,一个企业产品上市后不断地更换价格,这样会失去很多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知道哪一个价格才是该商品的真实价格,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大件消费品:消费者相信理智

在一些比较贵重、耐用的消费品和奢侈品中,消费者仍以理智性消费为主要消费方式。

在生活中,除了日常用品外,还有一些大件需要购买,但是这些大件价格很贵,所以很多消费者不会随意购买。比如电视、空调、汽车等,对这些贵重的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在消费时,会经过长时间的比较,然后才会下决心购买。因为这种消费品要消费者经过长时间的资金积累才能够实现购买,因此在购买时会更为慎重,很少出现因冲动而购买的情形。

当今社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经变得很成熟,尤其是贵重物品的购买更是如此。对很多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好、耐用,这是必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价位。比如空调的品牌有很多,款式也不少,在看电视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信息,但真正到了购买的时候,还是要向亲朋咨询一下,找出性价比较高的品牌购买。

在实际生活中,购买大件商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产品的售后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会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倾向于该品牌。这一点不难理解,毕竟任何人买东西都希望有个保障。总之,现在很多消费者对待贵重耐用消费品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购买前,会经过仔细比较和考虑,在进行综合衡量后,才会做出最终购买决定。

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用最真诚的态度,将最真实可信的商品信息提供给顾客,为顾客的最终购买决策提供信息。对消费者而言,假如你提供的信息可信,顾客会为你带来更多的生意;如果你提供的信息不可信,那么下次他就对你敬而远之,甚至他的亲朋好友都不会来购买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