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势
4760200000007

第7章 审势(7)

因此,对各种预兆的捕捉、分析,有赖于领导者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敏感性。否则,预兆再多,甚至大祸临头,也可能麻木不仁。

正确地预测市场行情,必须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仔细调研,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就需要从种种迹象上对市场存在的未来的社会需求状况做出分析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目标更要强调适应需求的变化。对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美国旅馆大王,世界级的巨富威尔逊的创业的经验可给我们以启示。

威尔逊在创业之初,全部家当只有一台分期付款赊来的爆米花机,价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决定从事地皮生意,如果说这是威尔逊的成功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他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

当时,在美国从事地皮生意的人并不多,因为战后人们一般都比较穷,买地皮修房子、建商店、盖厂房的人很少,地皮的价格也很低。当亲朋好好听说威尔逊要做地皮生意,都异口同声地反对。

而威尔逊却固执己见,他认为反对他的人目光短浅。虽然连年战争使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美国是战胜国,它的经济会很快进入大发展时期,到时买地皮的人一定会增多,地皮的价格会暴涨。

于是,威尔逊用手头的全部资金再加一部分贷款在市郊买下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低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威尔逊亲自观察了以后,还是决定买下了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他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城市人口会日益增多,市区将会不断扩大,必然向郊区延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后来的事实正如威尔逊所料,不出三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大马路一直修到威尔逊买的土地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价格倍增,许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但威尔逊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后来,威尔逊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兴隆。从此以后,威尔逊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馆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留心身边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机会并没有贴标签,但他偏爱有心人。天下未暑我先热,万人无冷我先寒。凡是眼光独到的商家对市场行情的“冷”和“热”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因而能够出人意料地“突然成功”。

实际上,商情的“冷”和“热”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两者可以逆向转化。比如前些年出现的地产热、服装热、炒股热等,都给我们带来很大启迪,即成功属于最早行动起来的人,成功源于“冷”期而非“热”期,大机会往往隐藏于被常人忽视的“冷门”之中。

占领市场要有未来眼光,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充满生机,长盛不衰。

因为昨天的“热门”可能瞬息变成了今天的“冷门”;今天的“冷门”明天也有可能变为“热门”。

一旦你能够识别变化来临前的信号,你就应该去仔细分析这种变化的方向,弄清事情将以什么方式变下去,你要懂得在变化的形成阶段看出它的趋势和形态,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你的事业的趋势和形态。你还要分清哪些是真正的发展趋势,哪些是虚张声势,从而趋利避害,等到变化发生了,便能能够善加利用。

对商场外的大环境,你若是能够预测到环境的变化,那么你必定能获益匪浅。还举一个李嘉诚的例子,号称“塑胶花王”的亿万富豪李嘉诚在他的塑胶花生意正处顶峰的时候,就预感到塑胶花很难再有大的发展,最后必将被真花市场所取代,于是,他毅然投资房地产,成功地避开了市场危机,建立了自己的“李氏王国”。而那些坚持生产塑胶花的老板,后来大多亏损,有的甚至破产。

如果你是一个睿智的人,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能够感知并了解社会大环境变化的信号,那么你就能预测到将会发生的变化,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自己减少损失甚至获益。

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开发了T型汽车,这种汽车集中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具备十分优良的特点,又由于它的声誉好,价格低廉,能够满足各阶层的需要,一时间,福特公司的T型车几乎垄断了汽车市场,对它的需要量一直不断上升。人们对福特汽车的赞扬声此起彼伏。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发生了变化。居民的消费倾向朝着商品的内在品质化发展,这是消费倾向的一种细微变化,但是福特公司并没有敏税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时,美国另外一家主要的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逐渐发展起来,它增加了产品系列,增加了产品的品种,使不同阶层的人士都能挑选自己喜欢的汽车,以适应不同的市场。

对于通用汽车的竞争,老福特一直采用不置可否的态度,它仍然坚持自己的那一套,认为顾客买车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自己的钱袋,而不是其他。然而,公众并没有领福特的情,他的低价位政策并没有吸引顾客。福特公司销售业绩不断下降。1936年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中,福特的销售量从第一落到第三。与此相反,通用公司则继续采用已有的政策,它每两三年就改变自己汽车的样式,生意越做越大。

直到今天通用公司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商。

福特的失败在于它忽视了人们消费心理这一细微变化,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汽车已经从中产阶级的奢侈品成为大众可以消费得起的商品。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从仅仅是代步工具转向自己的个性的延伸,而福特固执地按照统一的模式生产汽车,不符合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当然被顾客所拒绝。

聪明的商人,首先能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随机而动,适时进退,并能把握市场变化趋势,抓住苗头,长于推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商机预测。如本文引子部分,从那位房地产经纪商人例子可以看出:冷静观察能让人看到未来趋势,果敢行事让人在市场变化后迅速做出决断。而只有敢于做出决断,才能避免失手。

做生意就要准确掌握各地的市场行情,准确确定行情,然后确定未来趋势。

法则十二:视点高远,审势而变

引子

温州商人在中国加入WTO后迅速地取得了普遍的成功,令人不得不赞佩温州人的经商天赋和经营智慧。他们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和市场,始终致力于扩大企业的张力和扩张企业的生存空间。

做得多说得少是温州商人的禀性使然,他们不是等待中国加入WTO后才顺应时变,而是早就在学着当WTO的学徒了。

的确,对于温州企业家当中的有识之士来说,他们早已明白中国加入WTO只是早晚的问题,因而便更为热心地致力于加入WTO的准备。为了将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温州商人早就认识到必须按国际竞争规则行动,许多企业为此都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就率先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不经过这一层保险,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始终都跟不上潮流。

在温州,服装企业也都较早地开始重视国际认证。皮鞋行业也是如此。事实上,无论中国加不加入WTO,温州商人都在施展着浑身解数以求自己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为企业的生存环境扩充新路。

在人们豁然开朗地明白真正加入WTO后是怎么回事时,温州人却早在加入WTO之前已端正了对WTO的观念并采取了行动。正缘于此,当中国真正加入WTO后,温州企业成为能够最迅速地适应新形势的商业群落之一。

温州商人变中求存的智慧。先进的市场观念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温州商人进入WTO后的最佳武器。

在大海中四方遨游的大船,不能随时而变很可能会沉没,到了河里也可能搁浅。所以只有适合在一切环境中航行的航船才可能成为“万年船”。

商业也是这样,一时一地的顺利,并不代表永远一帆风顺。退一步讲,商海中如果也存在着万年船,比如像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松下、三菱等大企业集团,就他们的经营方式而言,若不能顺应时变,通用、福特也不能保证永不沉没。

就中国企业如何面对WTO的挑战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前两年的热点是如何适应WTO这个大环境。事实上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的好几年,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遗憾的是,有很多企业的发展眼光一直是有局限的,目光始终不能跨越国门,始终未能制定出一个适应更高远领域的生存策略,以致未出国门便被彻底击败,这就造成了21世纪初中国企业品牌的普遍流失。

中国加入世贸后,众多中国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意识滞后,市场环境外表上仍是买主和卖主两者在打交道,内在却有了很多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消除了进口关税这层保护网后,中国商家如何在大环境中尽快地取得生存和发展,是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时局是经营的脉博,两者会产生共振现象。”其意言简意深,表达出了一个深奥的生意经,即做生意同时局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一方面时局的变化会影响到生意上的经营;另一方面,可以从时局的变化之中寻找到无限巨大的商机。

胡雪岩有一句至理名言:“天变了,人应变。”其意是指时势、时局变化了,人也应该做出与之相应的改变与调整以顺应时势与时局。每一次经商,胡雪岩都能巧妙而又熟练地根据时势、时局的变化,把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再做出与时势、时局相适应的行动。

胡雪岩以人生之变求得新的出路,并以此成为一个大商人,说明:变则通,通则活。

现代商业在中国只是近20年来才开始重新萌芽和发展的,在短短20年中,中国企业要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从生存到发展,适应嬗变迅速的市场环境这一系列任务,中国商家无论时局如何、环境如何,都能获得支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利益,这谈何容易。

商道即为人道。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窄了,是我们的眼光太狭隘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是我们自己。

无路可走时,不能退却,而求变通。就是教我们学会在此路不通的时候,懂得变通。

商业活动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再不能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再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可能我们一生注定只能奔赴一个方向,如果总是沿着那条老路前进,当然有把路走烦、走厌、走绝的时候。如果试着往旁边跨几步,就会发现无数条路。

在商业活动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

很多人在经济低潮时期,生意难做了,便把责任推给大环境,自己则收敛刀枪,坐等形势好转,希望再回到调整以前的美好状态中。

其实,每一个时期的商业环境经济特点都不一样。《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所谓因敌制胜,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敌情制订或修订计划。就做生意来说,则要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态势和竞争对手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商业活动方向。

让我们的视线再回到温州人率先意识到质量认证问题这件事上。质量认证对中国人来说,它有些陌生,但在外国市场上,没有它却寸步难行。因此,早在几年前,在国内企业多数尚不了解质量认证是什么,甚或埋怨零售商或消费者无故找茬儿的时候,温州人已不将之视为多余的苦事,而是视之为打开国际贸易壁垒的金钥匙,为拿到它而努力不息。

在这一方面,温州商人是自觉的、不需强制的,已取得质量认证的企业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明显成绩,这给其他温州企业起到了垂范作用,为此大批温州企业都积极地争取通过各种质量认证,与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合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