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4692100000019

第19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五讲(2)

还有呢,《唯识论》上说四种涅槃: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和无住涅槃。

自性清净涅槃,是真如之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虽有客尘,终不能染。这个是自性清净涅槃。

有余涅槃,是二乘声闻、缘觉,圣人,他们虽然已经断尽见、思二惑,已经断了见惑和思惑,但是还有尘沙惑、无明惑,所以称为有余涅槃。

无余涅槃,是钝根的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灭智,称为无余涅槃。

还有无住涅槃,是“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即用即寂。”称为无住涅槃。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请佛住世”呢?因为唯有佛住世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真理,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佛法,“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没有人说呢,虽然你智慧很广大,也不能真正通达。法呢,事实上佛法,我们说“法”呢,法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佛陀出世也存在,佛陀不出世仍然存在。但是佛陀不出世的话,我们凡夫众生就没有认识真理的能力,不经过佛陀的开示,我们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一直在执著于生灭的妄心,认为那个就是我的心,所以只有佛陀出世,才有可能让我们认识真理,让我们在生灭的虚幻的身体之中,能够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能够了生脱死。所以我们祈请佛久住世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地。

犹如万物的生长,一定需要太阳,众生要脱离苦海,就一定要靠佛法。并且要能够“请佛住世”,常闻佛法,请佛住世,久住世间,所以我们就能够经常听到佛法。凡夫呢,正在听经的时候,就会好像有一点收获,好像有所觉悟,好像明白本心,见自本性,但是过不了三天就会忘得干干净净。听经呐,只要听一次,马上就开悟的呢,几乎没有,从古到今只有一个人:六祖惠能大师。

所以,不是说我们现在听了好像明白了,那你就真明白了,还不是的。所以真正的大彻大悟不容易,所以必须要请善知识久住世间,天天说法,来教化我们。然后天天熏习,就容易悟入。

所以佛经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天,阿难尊者请问佛陀,说,“佛陀啊,善知识在我们修行过程之中,是否能够起到一半的作用呢?”

佛陀就回答他说,“你错了。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是一半,而是全部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请佛住世”,要长久地熏习佛法。好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为了求佛法;好像赵州禅师八十岁了,还行脚、参访、学习,也是为了多闻佛法。所以说,道之根本依师法,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就是如法的长期地亲近善知识,“请佛住世”。

那么,如果不知道“请佛住世”呢?不接受善知识的教诲呢?那么善知识他就示现涅槃。

梁武帝那个时期,四川有一位已经彻悟的高僧叫做宝香禅师。他在四川那边住了很久的时间,教化众生很多年,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劝请大家要修行,要解脱。但是,他的法缘不太好,那些众生对他没有很多的信心。

当时,大家都很喜欢以杀生来祭祀,杀猪、杀牛、杀羊,然后拿到寺院里面来拜祭,拜佛也好,拜祖先也好,统统都杀生。那么宝香禅师就劝他们,苦口婆心劝他们不要杀生了,但是没有人听他的,禅师就很难过。

有一位四川的居士,有一次他就去到京城,去到金陵(南京)去办事,然后也就顺道去拜访国师(宝志禅师)。宝志禅师就问这个居士说,“四川的香贵不贵啊?”

这个居士就说,“四川的香很贱。”

其实宝志禅师他所问的是四川的众生、四川的人,尊不尊重那个宝香禅师。那居士他就没有听懂,听错了,没有理解,没有领悟。他就以为是卖的这个香,烧的这个一支一支的香贵不贵,所以他就回答说,“四川的香很贱。”宝志禅师他就回答:“噢,既然很贱了,为什么还不走呢?”那个居士听不懂,莫名其妙。

回到四川以后,就去问宝香禅师说,我拜见了宝志禅师,我们怎么怎么对答,并且就告诉他,最后宝志禅师说了一句话,“既然很贱了,为什么还不走呢?”

宝香禅师他就点点头说:“噢,我明白了。”

过了几天,这个寺院里面又有法会。当地的一些众生,又来做一个祭祀的法会,又杀了很多的鸡、鸭、鱼什么,杀了很多众生,来做祭祀法会。那么这一次宝香禅师很奇怪,一改常态,他这次就不劝大家不要杀生了。他就在寺院前面,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坑里面就灌满水。他也参加他们那个法会,拜祭完了也跟他们一起,坐在那个席上,大鱼大肉照吃不误。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以前宝香禅师劝我们都不要杀生,现在跟我们大家一起大吃大喝,觉得很稀奇了,都看热闹,围着他看热闹。

然后宝香禅师,从容不迫吃完以后,就起身走到挖的那个大坑面前,就开始呕吐。一张开口,吃下去的鱼,吐出来,到水里面又活了,在水里面游;吃下去的鸡、鸭,又活了,鸡就飞跑掉了,鸭子下水里面游。神通一现,大家看呆了。他就全部全部吐,吐完以后,禅师就站在那里面往生了,走了。

所以这个也就说明那些住世的善知识,关键是一切的众生要能够接受他的教化。否则,不接受,他就觉得没有什么法缘,就走了。

所以事实上要“请佛住世”,要请一切的大德莫入涅槃,不是说我们用一些名闻利养,用一些供养,就可以留得住的,也不是说给他提供很好的,五欲六尘的享受,就可以留得住的。不是那回事。

事实上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请大德住世莫入涅槃,那也就是说,我们以至诚心、恭敬心、清净心,来接受大德善知识的教诲,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如法修行供养,才是最好的供养。

所以李炳南老居士,他晚年的时候,他的那些学生,就为了祈请他老人家久住世间,就想了一个办法,就劝请他讲《华严经》。《华严经》很长,讲完一遍要用很多年。所以就可以“请佛住世”。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能够尽未来际都祈请佛住世。佛,有六即佛,天台宗说六即佛。

第一是理即佛。理即佛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是没有显发,所以我们就劝他来信仰佛法,让他能够知道自心是佛,这个就是“请佛住世”了。如果不学佛法,不知道自心是佛,即是涅槃。

第二是名字即佛,就是我们刚刚皈依,刚刚听闻到佛法,虽然知道自心是佛,但是如果不能够保持观照,不能够常生智慧,就旋知旋迷。听法的时候好像知道了,遇到环境,在生活中间又迷失掉了,又跟普通的凡夫一样了。那个时候,就是涅槃。“贪瞋痴起佛灭度,戒定慧生佛出世。”所以要劝他修观行,常起观照,这个就是“请佛住世”。

第三是观行即佛。十信菩萨虽然修观行,但是不修六度万行,未见自性,没有显发自性,所以就是涅槃。要劝修六度万行,明心见性就是“请佛住世”。

第四是相似即佛。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虽然修六度万行,相似的见性了、开悟了,但是不修加行即是涅槃。劝修加行,转似成真,即是“请佛住世”。所以三贤位后面呢,还有四加行,《首楞严》上说,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第五是分证即佛。那就是指登地以上的,初地欢喜地以上的大菩萨,修证未圆,仍在涅槃。请菩萨,登地以上的大菩萨,圆修圆证,即是“请佛住世”。

第六是福慧两足尊的究竟即佛。如果我们不祈请佛住世呢,就会示现涅槃。所以要“请佛住世”。

释迦如来临入涅槃之前,就为了观察众生得度的根机,就暗示侍者阿难陀说,诸佛如来,因为功圆果满了,所以可以得到金刚寿命。也就是说可以久住世间,意思就是暗示阿难,要赶快“请佛住世”。

但是阿难那个时候给魔干扰,所以就默然不言。佛陀说了三次,阿难都没有理睬。所以佛陀呢,后来就宣布了说,三个月以后呢,佛陀要示现涅槃了。

那么这样子的话,就是说,对于究竟即佛,我们要请他,请佛久住世间。我们祈请一切的善知识,如龙树菩萨一样,久住世间;如宝掌千岁一样,久住世间。

有一位宝掌千岁,这位禅师,他是西天竺中印度的人。他为什么会得到这个尊号呢?他生下来的时候,这个左手就紧紧地握着,不张开,一直到他七岁的时候,剃度出家了,这个手自动就张开了,所以称为宝掌千岁。

他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来到中国,到四川就登上峨眉山,就朝礼普贤菩萨。住在大慈寺里面,每一天都诵《般若经》,住世的寿命很长。后面又去游五台山;又游湖北的黄梅,到了双峰山;又到了庐山东林附近;后面来到了金陵。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南朝的宋齐梁陈中的梁朝,梁武帝这个时候了。

然后达摩祖师与梁武帝见面机缘不契,所以就一苇渡江。但是宝掌千岁呢,契悟了达摩祖师的禅法,真正大彻大悟了。后面又到浙江游历,到天台山那些地方游历,就作了一个诗偈,留在天台山那边。说,“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更尽佳山水。”

然后一直到了唐朝的贞观十五年,宝掌千岁又游历到了杭州的飞来峰,教化众生,作了很多的诗偈,有一首说,“行尽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称道人游。”

后面又到了那个浦江的宝岩寺。在唐朝的显庆二年正月初一,宝掌千岁忽然他就自己动手来塑一尊像,塑好以后问他的弟子慧云禅师说,“这个像像谁啊?”

慧云禅师说,“这个就像师父您自己。”

他就留一尊像来度化众生。然后就要示现涅槃,就跟那个慧云禅师和其他弟子说,“我住在世间已经有1072年了,现在化缘已毕。度化众生机缘这一期差不多尽了,要跟你们告别了。”

他就说了一个偈子:“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然后就安然入定,入涅槃了。

因为他前面有一个授记,“他生复来此”,所以五十年以后,有一位长老叫做刺浮长老,从云门来到宝掌千岁的这个全身塔。他入涅槃以后这个身体没有腐烂,一直就供在塔里面,这个塔一直就封起来了。五十年以后这个刺浮长者来到以后,他就顶礼,顶礼这个塔,并且就说,“塔门开。”

果然这个塔门自动就打开了,就见到那个宝掌千岁的身体都是阎浮桃金色,好像黄金一样。刺浮长老就用锡杖挑起这个黄金锁子骨,就到泰望山去建塔供养。

所以我们中国很多的地方,都有一些圣贤的一些圣迹留着,比方说宝掌千岁的塔,比方说泗洲大圣的塔,很多。

所以我们祈请一切的大德,我们尽未来际都祈请一切的大德,如宝掌千岁一样,长久住世,莫入涅槃,度化众生。

常随佛学愿

第八是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愿。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清凉澄观国师说,“前面的七愿都只是行愿,后面的三愿,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三愿,是既是行愿又是回向。”金刚乘里面说普贤七支供,是把礼敬诸佛和称赞如来就并起来,笫七就加一个回向。

那么第八常随佛学愿,是发愿同时也是回向,回向成办自利的佛陀果位,偏重于自利;常随佛学是偏重于“速成佛道”。第九恒顺众生愿,是发愿也是回向,令众生离苦得乐,广大的利他事业,所以“恒顺众生”就是修广大的利他事业。“普皆回向”就是回向的正体。

所以我们说,我们学佛关键的是三个部分:前行、正行和结行。前行的发愿、正行的空性、结行的同向,三者都很重要,如果有缺的话,功德就没有那么圆满。好像我们建造大殿,首先要绘好图纸,这个如发愿;然后是正式地建造,这是正行;结行呢,就是说已经造好了,回向,我们就是说,我们造好了,我们要先做检查验收才能用。同样的我们修行用功,也需要有这个三部分。

那么回向和发愿,看起来好像差不多,有什么不同呢?你看我们发愿也是说,我们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们到回向呢,也是回向给一切众生早成佛道,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其实差别是,第一个回向一定包含了发愿,但是发愿,不一定包含回向。第二个,回向之前,它的前面一定要有所修的善根,所修的善法,再引导这个善根,让它成熟增长广大。发愿不一定要有善根,不一定它前面有善根,它前面没有什么内容,他也可以直接马上自己发愿,发菩提誓愿。

那么回向的三大部分,《行愿品》上面,告诉我们的法门就是,“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法界。这里面我们“常随佛学”呢,首先是学佛陀在因地修行的六度万行的妙行;然后也是学佛成佛以后,在果地上所起的妙用,广度众生的妙用,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随本师学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

这是我们“常随佛学”举个例子,我们这个堪忍世界,普贤菩萨说,我们在堪忍世界要学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译为中文就是光明遍照,遍一切时处。有些经典上面是指法身佛,有些经典上面是指报身佛,在此地是指报身佛,也就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报身。

有一个问题了,既然《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举阿弥陀佛为例,而要举毗卢遮那佛为例呢?因为毗卢遮那佛是本师,不可以忘本。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那我们“常随佛学”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常随佛学”,学佛的什么?第二个是如何学?

第一个问题,我们学佛的什么呢?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是无量无边;值得我们学习的法门是浩瀚广大。但是总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向佛学习:第一是学佛的发心;第二是学佛的智慧;第三是学佛的行为,六度万行;第四是学佛的事业,自他二利的广大事业。四个方面来“常随佛学”。

第一,学佛的发心是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菩提心就是觉悟,菩提就是觉,觉悟心。觉,觉什么?觉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因是不生不灭的真心,菩提心;果就是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佛果。因果一定要相同,你要以生灭的心为因,要求不生不灭的果,这个是不可能的,这个是很难的,这个是已经走偏了。所以“从初发心”,就是指我们要学佛,最初发心,发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初发心,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就可以称为什么?称为信相菩萨。十信位,初信位的信相菩萨。

信心之相,依《起信论》有三种信心之相。我们看我们是不是信相菩萨了,你按那个标准衡量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个信自心本觉,这个是信佛宝;

第二是信自性真如,是信法宝;

第三是信自心本觉和自性真如二者和合,即是信僧宝。这个是“理体三宝,一心圆具。”但是仍然还要透过,我们仍然还要礼拜事相上的三宝,透过事相上的三宝,来启发我们自性的三宝。

依据《菩萨璎珞经》上面讲到十种信心之相。

第一是亲近善友,能够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第二是供养诸佛。

第三是修习善根。信仰三宝以后呢,要能够“众善奉行”。

第四是志求胜法。也就是说能够求证自性真如。

第五是心常柔和。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第六是遭苦能忍。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遇到苦的时候,遇到不顺的环境的时候,知道它都是生灭变异,都是虚幻的,所以逢苦不忧,因为他已经没有实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