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教育学
4691500000060

第60章 德育原则(1)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德育目标、德育的规律提出来的,也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具有指导作用。

德育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对经验反复认识与验证,从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原则。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言必信,行必果”,“听其言而观其行”,提倡知行统一,言行一致。17世纪英国教育家J。洛克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强调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行为后果中自动对行为加以调节,反对教育的外力干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则提出,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就是在总结中外教育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德育的性质、任务提出来的。它力求反映学校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强调遵循的德育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引导学生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行、意、行的统一过程以及学生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客观规律。从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来看,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本。而知与行的统一又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认识和觉悟。理论的学习要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国内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切实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问题。

闸北区苏家巷小学就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浦江两岸看沧桑”考察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师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讲读《旧上海的故事》这本书,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社会的对比,懂得今天生活多么幸福,而这幸福又多么来之不易。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黄浦江两岸进行实地访问考察,并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和上课。使学生通过对比新旧上海,看到今天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上海在腾飞,祖国在前进!考察结束后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的收获,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他们思考。指导学生通过日记和一些文艺形式来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发动他们自己收集其他资料,扩大活动成果,最后用主题班会的形式汇报收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整个考察活动从知事到明理到动情,达到培养爱国情感,陶冶爱国情操的目的。

(二)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生产劳动、社会公益事业、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活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经历情感体验,磨砺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的实践活动应该以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为标准来选择,避免实践活动可能产生的盲目性。

湖北宜昌金东方小学的300名孩子腰缠5斤沙包,负重上学两天,上课、吃饭都不离身,学校借助这种特殊的体验教育,让学生们学习感恩父母。

据金东方小学的德育教师9日介绍,考虑到沙包较重,这次的体验活动在该校4、5、6年级的300名学生中进行,每个班轮流体验,首批参与体验的是601班的36名学生。孩子们在体验最初,摸着怀中的“宝宝”,感觉非常兴奋。但两小时不到,大家就感到了沙包带来的烦恼:连走路都要用手扶着腰才行。

该校601班男生陈子山是双胞胎孩子,他主动给自己又加了一个沙包。他说,自己的妈妈当时怀的是两个宝宝,两个沙包才能有更真实的体验。一天体验下来,孩子们都不约而同的感叹妈妈十月怀胎的不易。

据金东方小学德育处主任邓艳介绍,以前学校也推出过如给父母洗脚、为父母做件家务事等感恩活动,但由于不少家长心疼孩子,活动效果并不理想,今年就想出了这种体验活动,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

(三)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引导学生把掌握的品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品德行为,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教师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行动;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二、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学生。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严格要求的尊重,容易变成无原则的迁就或溺爱;而没有尊重的严格要求,很可能变为苛求,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条件,严格要求意昧着对学生的信任和重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

青少年学生单纯、幼稚、积极向上,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是他们向上进取的力量源泉。教育者只有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健康成长。而且,教师的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信任学生、欣赏学生还能创造教育奇迹。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次,他用一块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美女像,给她取名为“盖拉蒂”。这尊雕塑实在太完美了,皮格马利翁逐渐爱上了自己的作品。把她当作有生命的人那样,和她说话、爱她。后来,他的热切期望终于发生了效应:少女雕像活了,变成一位真正的美丽少女,两人最终结为伉俪。

这个神话故事说明,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为了证明这一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然后,他们列出了一张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并告诉教师“这些孩子都是很有潜力的学生”。老师们看着名单,其中有的是一般学生,有的还是差生,甚感意外。但罗森塔尔强调:“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他们现在的基础。”打消了教师的疑虑并嘱咐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为开朗,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事实上,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决定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任,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眼神、微笑、言语等途径,将爱的期望传递给那些名单上的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后来,人们称这次心理实验为“罗森塔尔效应”。而罗森塔尔则用希腊神话中的主人公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这些学生的学业品行会明显提高呢?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教师的期待与赏识足以激励学生的行为。后来,人们称这次心理实验为“罗森塔尔效应”。而罗森塔尔则用希腊神话中的主人公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如罗素所说“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成为对善和美无动于衷的人。”所以,教师要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

(二)根据学校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对学生提出正确、明确、具体且有恒的严格要求

由于学生年龄小,意志品质不成熟、自制力较弱,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应当懂得“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必须是正确的,同时又是合情合理的。要求不但具有接受的必要性,同时又具有接受的可能性。同时,要求还要明确、具体。并且,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持不渝地贯彻执行,督促他们切实做到。还必须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一视同仁,确保要求面前人人平等。

(三)宽严适度,严爱统一

俗话说:“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对学生的爱要适度,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无原则地迁就和放任;严不能出格,严格教育不等于专制教育。对学生的严要以不伤害学生自尊为底线,要体现人性关怀,要讲究方式方法。总之,严是出于爱,爱寓于严中,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

三、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原则

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多用积极的、正面的事实和道理及优良的行为和榜样来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学生在正面鼓励中养成积极的心态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用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德来教育他们,让真善美来影响他们,能为他们优良品德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青少年学生有向往未来、要求进步的特点,他们一方面需要正面的榜样引领,另一方面需要被他人尤其是教师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所以,坚持积极引导、正面教育的原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保证。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一个人政治观点的确立,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跟他的认识分不开的。要提高认识水平,必须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就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在以理服人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一旦明白事理,就会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要求进步。

(二)多用正面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

青少年学生是正在成长的社会成员,他们求知欲强,爱学习,特别善于模仿别人的言行。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影响学生,能使学生的行为与榜样趋向一致,把学生的追求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由于教师教师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长,是学生最直接的经常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会给学生以更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积极引导、正面教育。正面教育不是靠人工净化的虚拟环境、简单的说教来实现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实现真正的正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以身作则。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这样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刻盯视着你”,这生动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罚是不同的评价,前者是肯定评价,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后者是否定评价,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谴责,使其受到否定并得到修正。两者虽然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但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教育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因为学生都是在周围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老师的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多表扬,少批评,可以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卡内基的成长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还是居住在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富有的家庭。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着他。接着她回来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继母的话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