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教育学
4691500000061

第61章 德育原则(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品德不断提高。

如前所述,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各种矛盾概括起来就是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矛盾。一个学生品德发展中积极的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了消极的一面,思想品德就得到了提高。相反,如果消极因素占主导,学生就会退步。学生的进步过程,也就是积极因素不断增长、消极因素不断削弱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珍惜并努力发扬学生身上的任何积极因素,逐步以正祛邪,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向正确方向发展。

(一)要用“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

全面地了解和正确地评价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任何个人都是优点缺点,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共存的统一体,学生当然也一样。对学生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既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又要恰如其分地提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换句话说,既要看到优秀学生的不足之处,也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就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二)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

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要起主导作用,还需要教师善于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学生积极的因素得以展示和发挥,并依靠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师是不能代替学生的道德实践的,学生的进步主要靠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而学生的自我教育要靠他们的进取心来启动。只有学生自己要求进步,并善于剖析和正确评价自己,知道在道德实践中怎样发扬自己的优点,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才可能更快地进步。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然后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最后帮助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确保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原则确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也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存在着年龄特征而且存在着个别差异,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一)走近学生生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杂的群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走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师除了平常多与学生接触来了解学生外,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在BBS、博客空间、手机短信上的相关信息来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既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被广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切忌德育的成人化,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这方面,孔子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一天,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对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那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原因,孔子解释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教师要学习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德育的一般化,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个别教育辨证地结合起来。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当中,他们的活动和交往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因此学生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特殊的作用。这一原则也是由我国德育目标决定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国德育的任务与要求,而只有在集体的生活和活动中才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同时,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也要求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学生集体是由学生个人组成的,学生个人在集体中生活,影响着集体的发展。而集体又影响着学生个人。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这一原则是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并坚持实行的。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

要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首先要把学生集体培养成为良好的学生集体。但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良好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开展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教师应结合班集体的实际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集体。

(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是学生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微观的社会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班集体是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十分重要的机构,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功能。在集体中,学生更容易形成守时守纪等公民道德,更容易养成集体主义精神,集体具有教化的功能。集体还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相互关爱、尊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学生作为其中的成员,能得到集体的尊重、关爱,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好的保护剂。学生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对此,马卡连柯曾给予高度评价:“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教师要把学生集体当做教育的主体,依靠学生集体教育个人,使集体与个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有一天,彼得连柯去工厂晚了。马卡连柯得知后,并没有立刻把他找来批评,而是采取“平行教育影响”的办法,把彼得连柯所属分队的队长叫了来,对他说:“你的队里有人上工迟到,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情形出现了。”

可是彼得连柯第二天又迟到了,马卡连柯仍然不把他本人找来,而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并责备他们说:“你们分队里的彼得连柯第二次迟到了。”事后,全分队的人都来教育彼得连柯,对他说:“你迟到了,就等于说我们全分队都迟到了!”在集体的影响下,彼得连柯很快就克服掉迟到的毛病。

(三)要加强个别教育,把教育集体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集体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班集体毕竟是由个别学生组成的集体,个别学生可以起到巩固、发展集体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碍集体发展、甚至瓦解集体的破坏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的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个儿童”。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要注意针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同时,通过对每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各种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保证学生品德沿着统一的方向循序渐进地发展。

这一原则是由品德形成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规律决定的,也是根据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规律提出来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各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然存在着教育影响取得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如果各方面要求不统一,就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或行为上的矛盾。只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求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防止各种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此外,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相互衔接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同阶段有其特殊的要求,但各种要求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注意教育要求的前后连贯,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

在学校中,学生要接受学校领导、团队组织、、教师和职工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所有教职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校要以德育目标为依据,使各方教育要求、步骤上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一支统一的教育力量。

(二)统一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统一德育的标准,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联动机制,及时或定期交流情况,共同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相互配合的方案,加强三者的沟通协调,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户籍人口136万,外来人口107万,有未成年人50多万。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三结合,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逐步构建起“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合力育人”的社会化大德育体系。每当新学期开学时,学校都把所在社区的交警、公安、居委会干部请到学校,研究新学期如何育人的问题;与居委会挂钩,定期帮助制作宣传板报;组织“文明天使”到大街小巷宣传文明公约;组建“小交警”向市民宣传交通法规;青年志愿者到社区维修家用电器,照顾孤寡老人;到农村和山区开展“手拉手”等活动。社区也充分利用资源,协助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骨干到居委会当见习干部,协助处理各种事务,在实践中锻炼。走出校门,依托社区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社区双向服务,形成了大德育的新格局。

(三)要加强学校和社会德育工作计划性,系统性与连贯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应注意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前后连贯,体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即便在同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也不能忽视前后的连贯性,而要逐步提高。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工作必须注重计划性,防止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断断续续。

思考与练习

1。德育有哪些功能?请结合当前实际说明为何要加强学校德育?

2。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德育工作应贯彻哪些德育原则?这些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是什么?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第三版。

2。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王蕙:《教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