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教育学
4691500000059

第59章 德育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是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了解德育活动是怎样一个客观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理论主要是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是制定德育原则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和认识德育过程的理论,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亦称为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德育过程区别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则是青少年的品德不断自主建构完善的过程,是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活动与素质发展的关系。但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又是密切联系、交互作用的。德育只有遵守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依赖德育。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同时,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这就是说,为实现德育过程的既定目标需要规定一定的德育内容,借助相应的德育方法。因此,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它们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施教和受教的活动,使各要素间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的变化。

构成德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德育过程的诸种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德育过程的发展。其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这一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不断得到提高。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德育过程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认识并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才能科学地组织德育过程,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中的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判断能力。要使学生形成某种思想品德,首先应该让他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即解决知的问题。因此,道德认识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思想品德的基础。

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道德判断时所引发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例如,当认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善行,就会产生满意、喜爱、自尊、自豪等积极情感;反之,则会产生不满、厌恶、憎恨、自卑、羞愧等消极的情感。情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情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中起着动力作用。

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或为了改正某些错误行为,往往要克服种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障碍,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坚强的学生能经受各种考验,坚定地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容易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即使有道德的认识也难有道德的行为。意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能使行为具有坚持性与坚定性。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产生的,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判断一个人是否形成某种品德或衡量其品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言行一致才算是真正形成了某种道德品质。

总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每一种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2、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品德的诸要素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因此,组织德育过程,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要素相辅相成,完整和谐地得到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3、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从总的发展过程看,德育过程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顺序而展开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行为习惯。但从某一具体的阶段看,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发展往往具有不平衡性,如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理通情不通”或“情通理不通”的状态就是四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是四要素由不平衡到平衡,又产生新的不平衡,再发展到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最适宜的开端来开展德育活动。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种开端即多端性的特点。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也不是外界单向灌输的结果。社会道德要求要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些这些矛盾,并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存在的各种矛盾向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方向转化。

1、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学生心理内部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基本矛盾,这种德育要求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往往高于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当这种要求被学生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学生内部的需要和动机时,就会和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发生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的产生是有不同的原因的。有些矛盾是由于学生认识水平不高而形成的,是学生认识上的知与不知、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而形成的矛盾。学生常常会因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一些与道德要求不相符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是“有错不知错”。当学生了解规则,提高认识,往往就能使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有的矛盾是由于学生道德能力不足而形成的,是学生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现思想或行为的偏差,是“控制不了犯错”。当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能使自己的言行达到道德的要求。总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变化(好或不好),都必须经过他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教育者认识并正确判断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积极转化的前提。

2、教育者要促使矛盾运动向积极方向转化,需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也就是说,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这一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这一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是学生自己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进取心,学生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并主动采取行动,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活动。学生一旦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就能很好地促使品德的发展。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后天环境机械决定的。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与交往,人认识周围世界,形成人的各种个性品质,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从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离开了社会性、实践性的活动与交往,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当然就不可能有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成长或发展的根源不在于单纯的外部环境,也不在于单纯的主体内部,而在于主体与其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在于这种活动或实践引起的矛盾和思考。可以认为,任何道德行为,任何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活动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道德规则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不仅如此,学生的品德也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受到检验。看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真正形成,不仅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而且要看其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内在的品德认识和情感外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的桥梁。总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组织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人际交往和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学生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品德。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能把学生封闭在“象牙在活动与交往中受到的影响也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并不之塔”中,积极有效的办法是教育者组织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健康的、积极的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的活动与交往。德育过程中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与其他的社会活动不同,它具有的特点是:(1)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展开的,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而不是盲目的、自发的;(2)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因而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中小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正面的影响对他们尤其重要。因此,应把组织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作为德育过程的基础。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首先,从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诸因素的的统一协调的发展。但四个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平衡,使学生品德形成出现反复。而且,与其他因素相比,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需长期培养、反复实践。此外,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往往需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到完全改正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不可能经过一两次说理教育或练习就有成效。

其次,从品德形成的动力看,学生品德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在各种思想矛盾交错出现和斗争时,有可能积极因素与主导地位,也有可能消极因素上升,因而会出现时起时伏,经常反复的情况。

再次,从品德形成的基础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到的,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是广泛的和多层次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这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最后,德育过程的长期性还由人类认识特点决定。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对德育的要求加以调整和补充,这也决定着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总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型的只能是波浪式曲折前进的,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