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4656400000012

第12章 运筹帷幄 以小搏大(1)

商场如战场,靠的是谋略和战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买与卖。善商者能巧妙运筹,以一搏十,这需要有一定的经营头脑和竞争手段,而不是一味的过于保守。李嘉诚的“搏”字功尤为突出,他在制定自己的商业计划时,决不步人后尘,而是着重以妙取胜,在这过程中他练就了一套以一搏十的竞争手段,因而他能成为商海中的强手。

1.低进高出,两头赚钱

所谓“人弃我取,低进高出”,原是商场上的一种常识,始作俑者是战国时期的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灭吴的大夫范蠡,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辞去官职,与美女西施泛舟五湖,经商致富,成了一位著名的商人。从那时至今已经2000年了。

“人弃我取,低进高出”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也就是如何把握市场脉搏。李嘉诚运用此法相当熟练。他往往火中取栗,但却能安然无恙且顺利赚钱。这样的“人弃我取,低进高出”,非有极高明的手眼,达到胸有成竹不可。

市场的脉搏,是精明的商人非常注意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应该讲,最成功的商战都是紧跟市场而进行的一场智慧之战。李嘉诚的发迹,是靠地产和股市,他的事业壮大,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急剧扩张的历史。李嘉诚的作风,一如赌场上的豪客。他的生意原则是赌但不是无目的赌,而是把握市场脉搏来一个“人弃我取”,“低进高出”。

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疯狂,成交活跃。李嘉诚借此大好时机,令长实骑牛上市。长实股票以每股溢价1港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就升值1倍多。李嘉诚第一步迈进股市就是典型的“高出”。

接着,1973年大股灾突然爆发,恒生指数于1974年12月10日跌至最低点。1975年3月,股市形势好转,开始缓慢回升,深受股灾之害的投资者仍“谈股色变”,视股票为洪水猛兽。

这时,眼光独到的李嘉诚,看到了股市的升值潜力,因此,在当时低迷不起的市价基础上,他亲自安排长实发行2000万新股,以每股3.4港元的价格售于他本人。

同时,李嘉诚还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这既讨得了股东的欢心,又为自己赢得了实利——股市渐旺,升市一直持续到1982年香港信息危机爆发前。长实股升幅惊人,李嘉诚后来赢得的实利远远超过了当年放弃的股息,进就是“低进”。

“人弃我取,低进高出”是李嘉诚搏击股市的基本原则,他在这方面的实战案例不胜枚举。

1985年1月,李嘉诚收购港灯时,就是抓住卖家置地公司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以比前一天收盘价低1元的折让价,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的股权。仅此一项,就节省了近4.5亿港元。6个月后,港灯市价已涨到8.2港元一股,李嘉诚又出售港灯一成股权,结果净赚2.8亿港元。这就是低进高出,两头赚钱。

天水围之役,也是一次典型的“人弃我取,低进高出”战术运用实例。当时,由于港府的“惩罚性”决议,使天水围开发计划濒临流产,众股东纷纷萌发了退出之意。

早就看好天水围发展前景的李嘉诚,从其他股东手中折价购入股权。于是,嘉湖山庄大型屋村的宏伟规划横空出世,长实成了两大股东中最大的赢家。1989年“六四”风波后,香港股市一度低迷。1991年9月,李嘉诚斥资近13亿港元,购入一个有中资背景财团的19%股权。稍后,此财团收购了香港历史悠久的大商行“恒昌”。4个月后,这个财团的大股东“中信泰富”向财团的其他股东发起全面收购,李嘉诚见出价尚可,便把手中的股权售出,总价值15亿多港元,净赚2.3亿港元。低进高出,关键在于扣紧市场脉搏,眼光准,出手时机适宜。李嘉诚每一次大进大出,几乎都能准确地把握时机,预测股市未来的走势。

这似乎很神奇,其实不然。大凡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大都与政治经济大环境有直接关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要研究这一规律,就要时刻关注整个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时势变化。一般股民坐井观天,眼睛只盯着股价变化表,而不探究大势的变化。这样,就可能被表象、假象迷惑,时有被套住之危,即使偶有所获,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李嘉诚经商语录: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忍耐心,提出自己意见前,更要考虑别人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创出新颖的意念。然而,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2.巧妙筹划,四两也能拨千斤

武林高手在与对手过招时,有时并不硬打硬拼,而是见招拆招,见势借势,以巧取胜,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做生意也是这样,生意场上的死拼硬冲,是不足取的,真正可取的是学会借力,尤其是在自己势单力薄时,学会以巧取胜。

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瞄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二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香港零售业。初时规模名气不大,远不可与怡和、置地、邓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战前,和记有下属公司20家,初具规模。

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到本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香港英资四大家族。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牛气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祈德尊掐准了香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多达360家,其中有84家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 “肠胃功能”却太差,以致“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大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以其获得弥补财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家非家族性集团公司。汇丰物色韦理主政。后来,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从未在一家巨型企业主政。又因为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乘虚而入,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他放弃九龙仓,必然要把矛头对准和黄。

收购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像收购九龙仓那样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意见不合,他们正企盼出现“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只要能照顾股东并为他们带来利益,股东就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避实击虚,去瘦留肥,这便是李嘉诚舍弃九龙仓而收购和黄的出发点。

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销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香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这对李嘉诚来说,是个福音。

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长实财力不足,蛇吞大象,难以下咽。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他停止收购九龙仓股的行动、获汇丰的好感就是为了得到汇丰的回报。这份回报是不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l000多万股九龙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5900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20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于是,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仍是韦理。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急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

“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10多亿美元的资产。”

和黄一役,与九龙仓一役有很大不同,李嘉诚靠“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策略,赢得这场香港开埠以来特大战役的胜利。

此役使李嘉诚博得了“超人”雅号,但他并不以为他有什么超人的智慧。他避而不谈他的谋略,而对汇丰厚情念念不忘,“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不可能成功收购和记黄埔。”事实确如李嘉诚所说的那样,但也可以看出其为人的厚道。

从商战谋略方面说,李嘉诚在入主和黄的过程中引人注目的是:

第一,他在实际收购和黄之前,早已做好了人事方面的铺垫,其收购九龙仓就是收购和黄的序曲,而收购和黄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树上开花”而已。

第二,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他停止收购九仓股的行动,获汇丰的好感就是为了得到汇丰在和黄一役中给予回报。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以出让1000多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在获利5900万港元的同时,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从而使收购胜算在握。

第三,由于事先做好了人事方面的铺垫,整个收购过程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重锤出击,没有硝烟弥漫,而是和风细雨,兵不血刃。故有人道:“李氏收购术,堪称商战一绝。”

李嘉诚经商语录:

商界一定要跟随时代发展,今天要谨记知识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3.点中死穴,蚂蚁撼大象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必将三分,可谓坐观天下之事,一旦得遇明主便出山相助,可谓厚积破薄发。得遇刘备之后他如鱼得水,尽显才华,尤其是导演火烧赤壁一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事隔近两千年,李嘉诚在商场上也导演了一出“火烧赤壁”的战役。他犹如诸葛孔明等待时机,蓄势而发,联合众华商财团合战置地,此役与“火烧赤壁”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被李嘉诚视为赶超目标、号称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

中环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地区。这里鳞次栉比地屹立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且一幢比一幢显得神秘莫测,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左右香港的经济气候,同时这里又是最容易受经济气候影响且波及面最大的“敏感地带”。

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它的圆形窗户面临风情万种的维多利亚海湾。它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显得更为神秘而又高深莫测。

这就是香港著名的怡和大厦。大楼各层中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国著名中心以及驻香港办事处。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旧称怡和洋行的怡和财团总部。

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