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开店必赚72招
4646500000011

第11章 转动价格的魔方50(2)

在高收入地区,小肥羊定价稍微高一些;在低收入地区,定价就稍微低一些,以正好能符合当地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为妥。例如,北京小肥羊的价格就比包头小肥羊的价格高出30%~40%左右,这符合两地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在价格差距中也包含了必要的物流成本。

当然,并非所有连锁餐饮业都实行差别定价,像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外国快餐的定价在全国各地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采取了统一定价的做法,这就与小肥羊的差别定价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它们如何解决各地市场购买力不均这个问题呢?它们通过快餐店的密度来调节或适应各个区域市场的差异。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某些连锁店的商品如果简单到全国各地一个价,就可能会造成有些地方产品好销,有些地方滞销,所以各地的价格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差别定价也有弊端,它容易导致窜货。当然,如果能够极力地避免窜货现象,你就可以大胆地采取差别定价的策略。

差别定价有下面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顾客差别定价

是指店铺按照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例如,某汽车经销商按照目标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较低价格把同一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价格歧视表明,顾客的需求强度和商品知识有所不同。

地点差别定价

是指店铺对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地点的产品和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使各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相同的。例如影剧院不同座位的成本费用都一样,却按不同的座位制定不同价格,因为公众对不同座位的偏好不同;火车卧铺从上铺到中铺、下铺,价格逐渐增高。

时间差别定价

是指价格随着季节、日期甚至钟点的变化而变化。长途电信公司制定的晚上、清晨的电话费用可能只有白天的一半;航空公司或旅游公司在淡季的价格便宜,而旺季一到价格立即上涨。这样可以促使消费需求均匀化,避免企业资源的闲置或超负荷运转。

总之,作为店铺经营者,不但要了解、掌握上面这三种表现形式,而且还要懂得差别定价策略不是你想实施就可以实施的。实际上,该策略也是有其适用条件的,即店铺应在对市场、产品、消费需求、消费心理和竞争态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与各种营销战略战术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取得店铺最高经营效益。

必赚招数

灵活巧妙地给商品定价,以善变的价格来取悦不同的顾客群体,这样才会使店铺生意兴隆。

第25招随行就市调价格

价格是商战中的重要武器,谁操作得当,随“市”应变,顺应顾客,谁就能取得胜利;谁忽视它,或者不得法,就会在商战中吃败仗。

产品价格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也可以说是相对静止的;而市场的变化、商品的需求却是随时在变化的,是相对动态的。为了增加赢利,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时,对原来的产品价格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当产品供过于求时,你就要将产品价格定得低些;当产品供不应求时,你也要懂得将产品价格定得高些,以获得更多的赢利,使产品的市场价值得到体现。

一句话,市场变了,价格就要随之作调整。对于这个道理,有着丰富经验的店铺经营者都深信不疑。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最好说明。

德国韦特蒙德城有一家叫奥斯登的零售公司。这家公司经营任何商品都很热销,资金周转非常快,平均只有17~19天,成为全韦特蒙德首屈一指的快速销售公司。这家公司的成功之处在于灵活的定价策略。

有一次,奥斯登推出了约10000套内衣外穿时装,这在德国其他大城市中,也还刚刚露面。这种时装一反过去内外有别的穿着特色,顾客感到新鲜,有极强的吸引力。奥斯登对这种时装定价之高,超过普通内衣价格的4.5~6.2倍。但照样销售见旺。后来,当德国各大城市相继大批推出这种内衣外穿时装时,奥斯登继续推出20000套这种时装,却将价格一下骤跌到只略高于普通内衣的价格。这个消息传到邻近城市,商贾、顾客都闻风而来,仅用了2天时间,就一销而光。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内衣外穿时装已经不那么吸引人时,奥斯登又以“成本价”出售,每套时装的价格还不到普通内衣的60%。这无疑是一些经济拮据的顾客尝尝内衣外穿时装的时候了,这种过时衣服在奥斯登仍然十分畅销。

由于奥斯登充分分析、了解市场行情,灵活的定价策略促进了销售,使畅销、平销、冷销的商品,都成了畅销货。

显而易见,定价是一门学问,它会直接决定着商品的命运。因此,对于定价你一定不能应付了事,而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价格一旦确定下来,也并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价格战的意义就在于价格“变”,经营就价格而言,就是不断追求调整和变化中的成功。

所以,在影响商品价格因素发生变化时,在店铺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时,你就要适时地对商品售价进行调整,这主要包括涨价和降价两个部分。

涨价调整

涨价就是提升原有的销售价格。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成本费用就相应增加;二是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

坦白地说,顾客是不希望涨价的。但涨价并不意味着销售量下降,有时涨价还会引起购物热潮。因此,只要涨价策略运用得当,就会增加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涨价不能硬涨,要懂得运用技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涨价要抓住适当时机。机会对于涨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旦错过了机会,价格就很难提高了。一般来说,提价最有利的时机是:当顾客皆知采购成本上涨时;季节性商品换季时;年度交替时;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时。

第二,要限制涨价幅度。价格不能一次提得太高,否则一旦超过了顾客愿意接受的范围,他们就会选择放弃。如果确实需要将价格调整得较大一些,可以采取分段调整的办法,总之一次涨价幅度不宜过大。从经济数据看,每次上调幅度不宜超过10%。

第三,尽量不要全部提价。商品提价可以分为全部商品提价和部分商品提价。全部商品提价时,会遇到顾客的抵制。因此,最好还是采取部分提价。

第四,要及时向顾客说明提价原因。如系采购成本上涨,就应如实地把商品采购成本的真实情况向顾客公布,说服顾客接受涨价的事实,或告诉顾客如何减轻涨价的负担(如选购代用品)

降价调整

降价是指调低原定的商品价格。降价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市场饱和,商品供大于求;通货紧缩,市值上升;采购的商品不恰当;定价太高,销售不畅;为了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销售策略的改变;商品本身的贬值。

毫无疑问,顾客都是希望降价的。而对于经营者来说,降价有可能会导致多销,当然也可能会引发滞销。所以,商品降价也需要一定技巧,为此你就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握好降价幅度。降价的幅度,对降价的促销效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次降价的幅度太小,就很难引起顾客注意,这样就不能起到促销的作用。反之,如果一次降价幅度过大,顾客就会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质量产生疑虑,同样也会阻碍商品销售。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来看,耐用消费品降价幅度一次最好不要超过10%,一般商品应在10%~40%之间,如果降价幅度超过50%,顾客就会对商品的质量产生怀疑。

第二,降价不要过于频繁。频繁降价会使顾客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果店铺频繁地搞商品降价销售,顾客就会认为降价销售的商品价格,就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如果顾客形成这样的印象,降价就失去了对顾客的吸引力。

第三,可灵活运用多种降价方式。例如,可以一次性出清存货,即店铺每年搞几次降价销售,如国庆节、春节等旺销期之后。同时,可以增强顾客对店铺正常价格政策的信任。

必赚招数

在进行产品价格调整时,既要认真分析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等因素,也要考虑产品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产品的寿命周期,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作出成熟的定价决策。

第26招薄利多销赢客源

几乎人人都知道“薄利多销”的生意经。对店铺经营者来说,薄利多销就是尽可能压低商品的销售价格,虽然单个商品的销售利润比较小,但销售额大了,总的经营利润也会更大。

薄利多销是指企业在商品定价时有意识地以相对低廉的销售价格刺激顾客的需要,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最优利润目的的一种定价策略。薄利多销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价格策略,如果应用得好,就可以使店铺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薄利”的“利”指的是利润,是单位商品销售后去除成本所得的纯收入。“薄利”是一个相对概念,指对于同类企业同质单位商品所获利润在数量上要少。在商品市场上,商店既面临着千百家同类商品经营者竞争的压力,又要接受顾客挑剔眼光的选择。作为店铺经营者,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你就要设法扩大商品的销路,在做到质优的前提下,以“薄利”策略达到多销的目的。

也许你会说,一旦采取“薄利”策略岂不是利润很低了吗?看上去或许是这样。其实,利润并不低。而能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店铺经营者的精明之处。

众所周知,晋商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而他们做生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质优价廉,薄利多销,以便赢得广大客户的欢迎。在做生意时,晋商往往辗转各地、四处奔波。他们不但从内地采购草原牧民需要的服装、铁锅、茶叶、布匹、白酒、红糖、瓷碗、壶、果品等物品,然后贱价抛售,而且还将布料扯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任牧民选购,从而使销售量大增,自然利润也因之增多。

晋商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常常不辞艰辛地去深入了解各地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准、市场容量以及产品规格、性能、价格等要素,然后采取以销联产、产销结合的办法,有时直接联系货源,组织生产加工。例如,祁县、平遥有些专门做茶叶贩运买卖的商人,他们干脆在福建武夷、安徽六安及湖南等地开设茶叶加工厂,自己加工包装成砖茶,然后加盖本公司的商标,到各地销售。而他们销售的方式,大都是采用薄利多销的。

晋商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信誉,因而客户只认商标,不加检验便大量购买,致使销路畅通、市场稳定、利润大增。如祁县乔氏在包头开的“复”字商号,做生意不随波逐流,不图非法之利,坚持薄利多销,其所售米面,从不缺斤短两,不掺假图利;其所用斗秤,比市面上商号所用斗秤都要略让些给顾客。于是,包头市民都愿意购买“复”字商号的米面,生意越做越好,收到了薄利多销、加快资金周转的效果。

无独有偶,日本的“绳索大王”岛村在刚开始做生意时,使用的也是质优价廉、薄利多销的方法:首先,岛村在麻的产地将5角钱一条长45厘米的优质麻绳大量买进来后,又几乎照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完全无利润甚至赔本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传向四方,订货单从各地像雪片般源源不断地飞来。

于是岛村又按部就班地采取了第二步行动,他拿着购物收据前去与订货客户说:“到现在为止,我几乎是1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如若长期下去,我只有破产这一条路了。”他的诚实感动了客户,客户心甘情愿地把货价提高到5角5分钱。

与此同时,他又与供货商说:“您卖给我5角钱一条的麻绳,我几乎是照原价出卖的,如此才有了这么多的订货。这种无利甚至赔本的生意,我是不能再做下去了。”供货商看到他给客户开的收据便大吃一惊,头一次遇到这种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供货商感动不已,于是答应以后每条绳索4角5分供货。

这样两头一交涉,一条绳索就赚了l角钱。他当时一年有1000份订货单,利润相当可观。几年后岛村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的“绳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