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总是宋词最关情
4642800000028

第28章 与众不同宋词人(6)

我们通过他的词来看看辛弃疾儿女情长的一面。他把一首表明志向、发泄怨气的词借惜春和女人盼得宠的心思,写得温柔委婉,却也义正词严,甚至还有点怨气冲天的味道,在风花雪月的背后是哀伤与愤怒。

先来看一首《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还能禁得起几番风雨,那暖人的春光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要匆匆归去了。因为太珍爱春光所以害怕花儿开得太早,更何况花开就有花落,不忍看到落红无数。春天呀,你的脚步能不能暂时停下来?听说春天已尽,不再回来。春天走的时候,连个道别都没有说。看来,只有画檐蛛网和飘飞的柳絮对春光最殷勤。

长门事,辛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用典故。为什么这样呢?我们知道,写诗也好写词也好,一般来说,是为了传播的、让读者看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自己的心思的。所以着述写文章的人一般都有个目标读者群,辛弃疾写词的目标读者群是哪些人呢?他设想的读者不是大众,而是中众,甚至就是小众——即那些和他一样故乡被金人占领不得已南渡的君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主流读者群,有影响力的人可不就是“主流”吗?辛词的特点之二就是很主流。

这些有影响力的君臣,既是官员又是知识分子,他们对“长门事”这样的典故,一般都能看得懂。再说写给这些人看的词,确实不能太浅薄和直白,他们需要含蓄、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官场至今还流行这一套逻辑,不是吗?

长门事这个典故,来自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序》,里面是这样说的:汉孝武皇帝的陈皇后,当时听到自己的丈夫孝武皇帝宠幸了别人,不再宠幸她,于是醋意大发,嫉妒得发狂。孝武皇帝发了脾气,下令把她关在长门宫,这下陈皇后明白了,皇帝是惹不起的,只能讨好、献媚。听说蜀郡有个叫司马相如的,文章写得天下人佩服,于是就送了一百两黄金,用来给相如、文君当酒钱,希望相如的文章能够帮她赢得皇上的重新宠幸。相如替陈皇后写了一篇文章《长门赋》,希望皇上悟到陈皇后的苦心,皇上看了司马相如的文章,果然明白了陈皇后的心思,重新宠幸这位皇后。

辛弃疾平白无故地突然写陈皇后被关在长门宫遭冷落的故事,为啥?实际还是在说自己的命运,目前和遭冷遇的陈皇后有区别吗?我一腔热血总想着收复失地,将金人赶出我中原,可是屡屡被排挤,被闲置,什么时候朝廷才能宠幸我、重新起用我?“蛾眉曾有人妒”,我的忠君之心,天地可鉴。可是我这样的人总被朝廷冷落。记得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辛弃疾想到自己的经历有点生气了,干吗呀这是,正直的官员想回到朝廷效力怎么就这么难。一百两黄金纵然可以买来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可我的“脉脉此情”又该向谁诉说呢?那些暂时在皇帝面前得宠的美人,你们高兴得太早,以至于翩翩起舞,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当年最受宠幸的杨玉环、赵飞燕最终不是被赐死就是自杀的下场吗?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在辉煌的时候,唐玄宗宠爱到夜夜不离身,可是太平日子没有多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幸蜀,途中六军不发,非要铲除红颜祸水杨玉环,唐玄宗此时连自己的命能不能保得住还难说,哪还有工夫去管什么爱妃呢,最终只得迫于将士们的压力,下令在马嵬坡将杨贵妃赐死。还有那个赵飞燕,汉成帝宠幸的皇后,后来被废为庶人,最终自杀而死。

“闲愁最苦”,被闲置,被皇帝弃置、冷落,那种内心感觉是最苦的。不需要爬上并且倚靠在危栏上,没看到吗,残阳正照着,烟柳断肠处。作者这里比喻南宋小朝廷的日子已经残阳了,“烟柳断肠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按照李之亮先生的说法(见《白话宋词三百首》,上强村民编,李之亮译,岳麓书社,2005年1月第2版),这首词作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调任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时,当时作者四十岁,距离北宋灭亡已经四十多年了。作者抱着满腔热情来到南宋,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尽管当时一路的转运使是较高的官职,但其所司仅仅是粮谷转运,与杀敌复国之事毫不相干。朝廷一味向金人妥协,这使得作者内心十分失望,所以在调官离任时,又发出这番感慨。

词的上阕以“惜春”发端,希望春天永驻,但是“春不语”,这是一种比兴,言自己希望江山永好,可朝廷对此却默默无语。随后作者以蜘蛛自比,讲到只有这微小的昆虫懂得挽留春光,体现了作者当时孤立无援的愁苦心情。下阕用陈皇后幽居长门,佳期再误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被闲置的境遇和希望得到朝廷重新起用而不得的烦闷。

全词虽然有怨有愁,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爱国激情,那些主和的小人虽然对他充满敌意,但对他这番义正词严的议论,也只是怀恨在心,不敢公然治罪。

连孝宗皇帝看了此词之后,都深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找他什么麻烦。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许孝宗皇帝太了解辛弃疾的性格,他就是这么正直的人。正如唐代白居易的诗所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放言五首》之三)我们再通过一首词《念奴娇》来看看辛弃疾侠骨柔肠的一面。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划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野外池塘边的花朵飘落了,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无端地,一阵东风把我这个行客的睡梦吹醒了,云母镶嵌的屏风内的寒气让人打冷战。想当年,我曾经到过这里,举着酒杯饮酒,还在那棵垂杨上系马呢。如今,物是人非。画楼空了,美人也已经不知去向,也许只有飞燕知道美人的去向吧。

听路人说,在这条繁华街道的东边,有人曾经通过帘底看到过那个美人的纤纤小脚。过去的遗憾如春江流不尽,如今的惆怅云山千叠。料想明朝如果和她在宴席上重见,那也是“镜里花难折”吧,就像镜中之花,根本摸不到手。也许我也该问问:近来又新添了多少华发?

这首词作于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辛弃疾从江西受召入朝任大理少卿,半路经过一个地方,想起当年和此地的一位女子的恋爱往事,忽然就不想走了,想抱着一线希望找找那女子。于是,就来到了当年女子住的画楼,可如今人去楼空。后来又惊喜地听说这女子并没有走远,只是搬到了街道东头住了。

按照一般人想法,辛弃疾此刻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欣喜若狂,马上去街道东头去找。但是,辛弃疾没有这样做,他想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找到了又怎么样?这个美人还是当年那个清纯的美人吗?自己都快入土了,岁月的风霜就不会在她的脸上爬满皱纹吗?

也许,当年的美人如今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妈,也许已经是婆婆了。“镜里花难折”啊!还有必要去找吗?旧愁没去,又添新愁,那又是何必呢?还有找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