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板为什么会发火
4642600000054

第54章 发火原因53:员工不能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竞争

达尔文的进化论,得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结论。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职场中,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的好恶,与上司关系等复杂因素。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

俗语说得好,“一山不能藏二虎”。在一个单位如果遇上一位资历、能力与你不相上下的人,无论他怎么善于伪装自己,也必然会成为与你明争暗斗的竞争对手。

刘铭和陈春是公司最得力的两名干将,又同在市场部工作。最近公司准备提升一名业务主管,陈春积极向老板写了很多自荐信,来证明她是升职的最佳人选;为了论述她升职后的宏伟蓝图的含金量,又大肆抨击她的前任上司的错误。

刘铭也向老板写了自荐信,简要地谈了升职后的工作设想,但只字未提前任上司的事。工作之余,刘铭又分别邀请几名副总裁共进午餐,较详细地谈了任职后的工作方案。

当老板考虑给刘铭升职时,刘铭突然发现自己签发的文件漏洞百出。她怀疑有人窃取了她的电脑密码,暗地里把文件给涂改了,但苦于没有证据,便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工作失误”的委屈。

果然,事隔不久,在一次中层人士会议上,制造“文件事件”的始作俑者陈春沉不住气了,借“文件事件”大肆发挥,终于暴露了她害人的不道德行径。

老板对此非常愤怒,将陈春赶出了公司。陈春的失败之处在于她并不清楚:没有老板会把一个心胸狭隘、与同事矛盾重重的人放到最重要的职位上。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看作是死敌,为了成为那个令人艳羡的成功者,也许你会不择手段地排挤对手:或是拉帮结派,或在上司面前历数别人的不是,或设下一个又一个巧计使得对方“马失前蹄”,但可悲的是,处心积虑的人有时并没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收获的只是一腔沮丧和悔恨。

竞争本来是一件有益的事情,竞争应该是公平的。采取一些卑鄙的、不道德的手段,那就是一种畸形的竞争了,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职场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共赢

职场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合作共赢,只有共赢才是真正的赢。一个职业人,进入职场伊始,就应当力求这样的结果。“互利互惠”才能“共赢”,这是与竞争对手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好办法。

在新时代的职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适当的竞争能够促进一个人快速成长,也能促进一个人各方面不断成熟起来。有了竞争对手,不是整天盘算着如何打击对方,而是从共赢和合作的角度,去追求携手共赢。

江仪在竞争记者部主任一职时败给了竞争对手苏乐,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就想调离记者部去做专职编辑,可又不甘心放下风云浪尖般的记者生涯。正在犹豫不决之间,忽然得到一项重要任务:负责一个重大选题的采访,并被任命为首席记者。

这就是记者部主任苏乐对待同事兼竞争对手的策略:“如果我不任命她为首席记者,不委以重任,部门里就会形成以她和我为中心的两个帮派。有了这样一个对峙的小团体,工作还怎么展开?我的目标就是让我这个部门做得更出色,取得更大的成绩,而不是打击我的对手。只有让我这个部门的人同心协力,我才能做得更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尽量对江仪委以重任,给他一些重大且富有挑战性的采访任务,让他有受器重的感觉。何况她还是整个部里最有实力的记者,工作能力很强,又有威望,处理得好,会成为我最得力的助手。”

果然,很快江仪就对苏乐心服口服,忠心辅助苏乐,办公室里的向心力也大大增强。苏乐也因此在事业上如鱼得水。

事物是相互消长、互为因果的。人们常因建设别人而造就自己,又因别人的造就而改变自己。在这种改变中,你如果不让别人赢,可能也会输掉自己。

职场竞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对我们每个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共赢”意识很重要。共赢的目标不是单赢,而是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强调能够与竞争对手合作,共同促进目标更快更好的实现。所以这种竞争是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相互配合、同心协力,最终取得共赢的结果。

成功缘于欣赏对手

程超去一家着名的广告公司求职,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测试,成了十位入围者之一。第二轮测试内容很简单:让每位入围者按要求设计一件作品,并当众展示,让另外九个人打分、写出相关的评语。

程超在评分时,对其中三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他们打了高分,并写下了赞语。令他意外的是,他入选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赏的那三位中只有一位入选!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该广告公司总裁的一番话使他幡然醒悟。总裁说:“入围的十个人可以说都是佼佼者,专业水平都较高,这固然是重要的方面。但公司更为关注的是,入围者在相互评价中,是否能彼此欣赏。因为,庸才自以为是,看不见别人的长处,若对对手视而不见,那就显得心胸太狭隘了。严格意义来说那不叫人才。落聘的几位虽然专业水平不错,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欣赏对手的眼光,而这点较专业水平其实更重要。”

面临时下就业日趋激烈的竞争,能否具有欣赏别人的眼光和接纳别人的胸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这样的眼光才能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这也正是复合型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

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彭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而成为公牛队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结束后,乔丹与皮彭紧紧拥抱,两人泪光闪闪。

当年,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推翻乔丹在公牛队的首席位置这一类话。但乔丹并没有把皮彭当作潜在的威胁而排挤,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处处对皮彭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彭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彭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并且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

从那以后,皮彭不再把乔丹当成对手,两人彼此欣赏对方,成了最好的朋友。

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成功缘于欣赏对手,欣赏对手的长处,以对手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以谋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欣赏、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结果的得与失,那么你的心,会因为这份平和而充满宁静和宽容。这样,在面对你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你也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同样美丽。

“成者王侯败者寇”并不适用于竞争激烈的职场,因为不论胜败如何,大家今后还是要在一起工作。试着让自己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心绪变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别人,这样无论成败你都是英雄。

老板发了火,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职场,在同样的竞争中,有的人遭到了失败,有的人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既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竞争,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竞争,这样,才能最终战胜对手,稳坐成功的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