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刚经讲话
4615800000014

第14章 庄严佛土无有住相分(2)

常随法师,恭敬供养,若过千秋,乃能得闻善根相应一四句偈。闻已随顺,不违不逆,不没不退,追随法师,益加恭敬。

恒自咎责,我以宿世障法罪故,不得闻法,非法师咎。今当亲近随从法师,令我一切障法罪业,皆悉消灭,是名为真菩萨心。

净土的庄严皆从因中修得,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黄金铺地,七宝楼阁行列,八味功德水充盈其间,都是法藏比丘以四十八愿的悲智所完成的。佛的净土在何处?《金刚经注解》:

佛土者,佛之妙性也,众生之真心也。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不著断灭,故名净土。

佛国净土在哪里?纳涵于众生和诸佛的真心妙性中,净土即在不染六尘,无人我四相,当下严熟成就。《维摩经?佛国品》说:

有一次佛陀正在说法。舍利弗心中有个疑惑,前来向佛陀请示。

“佛陀!为什么十方诸佛国土皆是殊严净妙,只有佛陀您的娑婆世界,却是丘陵、荆棘、砂砾、土石诸山,秽恶充塞其中呢?”

佛陀以脚趾按地,刹那,秽恶诸相皆隐没,百干珍宝严饰的净土涌出。

“舍利弗,我佛国土,原本净妙具足,为度下劣人故,才示现众恶不净。就如诸人天等,随福德业缘不同,食器饭色而有不同。因此,舍利弗!如果心地清净,便见娑婆世界万德庄严,无有恶浊。”

日月原本明耀高悬,盲人不见,不是日月的过失。我们要如何心地清净,庄严佛土?有三种方法:

(一)庄严世间佛土:造寺写经,布施供养。

(二)庄严报身佛土:于一切人,心存慈和恭敬,视一切众生如佛,和乐无诤。

(三)庄严自性佛土:息造作妄心,心常寂然不动,不向外求,即与道相契合。

其实佛土庄严与否,与我们的生死何干?我们要如何日日不离道,庄严自心,庄严家庭,庄严人我,乃至成就无量无边的佛土庄严?如果不先超度自己内心的砂砾、荆棘、坑谷、丘陵种种恶浊,如何能显现平掌如镜的黄金佛土?

(一)超度贪欲得富足。

(二)超度嗔怒得慈悲。

(三)超度愚痴得光明。

(四)超度冤亲得平等。

(五)超度妄想得寂静。

(六)超度啼哭得安乐。

安乐光明的国土,要先超越内心黑暗的妄想开始。心荡然洁净,自然六根所见所闻,都是念佛念法念僧的法音宣流。

三、发大乘心应无所住

《金刚经》重要的主旨之一,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掌握此意趣,即能独具慧眼,照见金刚宝山中的种种宝物。

经文中“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无法可授,无人可得,令众生知佛果性空,不应有能得的心,执求能得的法。佛果如是性空,佛土的庄严之相,更应不生可得之心。佛陀以佛果、严土为喻,向菩萨广说“应无所住”即是清净自心。《思益梵天所问经分别品》第三:

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槃。

心无所住,意不贪恋,生活中的穿衣吃饭,悲欢违顺诸境,于迎宾宴客中,尽露本色风光,随缘而住,免去许多业缘的钩牵,生死涅槃自不相干!

有一位无果禅师潜居山林,以参禅为定课,二十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持供养。由于长久来一直没有见性,因此打算离山去寻师访道,希冀能明了父母未生之前的面目。这对护法的母女,亲手缝制一件棉衣,并且包了四锭的银子,送给禅师作为路费。

禅师接受母女两人棉衣和钱银的供养,是夜仍坐禅养息。到了半夜,见一青衣童子,手持幡盖,带领着一列的鼓吹歌弦而来,放下一朵大莲花,殷勤请他乘坐莲台。禅师暗忖:我是禅门中人,未修净土善因,不应贪着此境。青衣童子又再三劝请,表示勿错过吉时良辰。禅师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入莲台上。不久,童子及诸乐人,便逐渐远去。

清晨时,禅师正准备启程,护法的母女匆忙赶来,手里拿了一把引磬,满腹狐疑问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吧!只是很奇怪,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剖腹时,却发现禅师的引磬,只是不明白,为何这把引磬会从马腹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闻语,不禁冷汗淋漓,于是作偈:

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无果禅师因不贪著胜境妙果,才得以免去入马腹的业报。吾人心若有所住,就不免贪求颠倒,若住于渴爱中,就堕入火咽饿鬼报;若住于嗔怨仇报中,当下身受修罗争斗苦;若不明事理,痴暗无知,宛如陷人畜生的业识茫茫中。

佛陀知众生心性和习气,因此用金刚坚利的剑戟,铲除我们心地满布的葛藤,不妄求神通妙法,于好恶美丑诸境不生住心。《金刚经》的三十二分,分分都探溯心的本源,让我们返璞归真,不再被世间的粉墨声色眩惑,做一个正观自在的逍遥人!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检查我们这颗心猿意马的心。面对无常的情感,能随缘不自苦恼人?面对人我的是非,能心平气和随缘消业?面对名缰利索,能超越安然?面对生死一刻,能否正念分明?只要能管理自己的妄心,就能勘破四大五蕴的牢狱,安住生活中种种的动乱!

有一个金碧峰禅师证悟后,能放下世间诸缘的贪爱,唯独对身边的玉钵爱不释手。每每人定之前,一定要先把玉钵收藏妥当,然后才能安心人定。

有一天,阎罗王因为他的世寿已尽,就差几个小鬼去捉拿他。禅师入甚深禅定中,小鬼们上山下海也遍寻不到他的踪迹。过了几天,小鬼着急不已,找不到禅师,要怎么回去向阎罗王交差?于是跑去找土地公,请他帮忙想个办法,让禅师可以出定。土地公向小鬼表示,禅师是个证悟的人,对世间的许多境缘都已放下,唯独对玉钵仍有贪爱,也许你们设法取走他的玉钵,他一动念,可能就出定了。

小鬼们依照土地公的指示,找到禅师的玉钵,顽皮的敲打玉钵,禅师心疼玉钵被小鬼们玩弄敲打,赶快出定要抢救。小鬼看到禅师现身,拍手笑道:“走吧!跟我们去见阎罗王。”禅师闻言,了知一念的贪爱要毁去他千古的慧命,立刻把玉钵打碎,再次入定,空中回响一偈: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

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人人心中有个放舍不下的“玉钵”,可能是财富、名位、爱情、权利等等,若不肯奋力粉碎搁置心头的玉钵,如何能有一个无所住,光风霁月的心灵桃花源?

四、法身无相不可丈量

佛陀用须弥山王微妙身相为喻,显示无相的法身是不可丈量的。因为须弥山王身虽大,还是有大小称量和形色的比较,但是法身之相非世间的大小、形色所能涵括得了。所以,经文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个“非身”是无相之身,有别于须弥山王的有相之身,也就是法身。

佛陀嘱付行者,不住授记,不住严土,不住得果。证得佛果者即得此“非身”的无相法身,此无相法身,也不可住著执取。《首楞严经》卷二: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毛端和须弥的大小之相,可以含摄融通,所谓一毛端现十方国土,一滴水见宇宙万象。

有一位信徒向无德禅师请教:“同样一颗心,为什么说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禅师并未直接回答,向信徒说道:“请你把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信徒依言默造了一座城垣。

“请你再默造一根鹅毛。”

信徒再次闭目默想。

“当你造城垣和鹅毛的时候,是借用别人的心,还是自己的心去构造的?你造城垣和鹅毛,既然是用同一颗心去造作的,可见心是能大能小呀!”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什么动作最敏捷?不是须弥山最大,也不是电光最快速,而是我们的心念,摄受三干法界和刹尘,毫厘大小不过是世俗谛的假名分别。佛陀于第十分抽丝剥茧为我们拆去授记相、严土相、佛果相的种种障碍。“应无所住”不是不积庄严刹土的福慧资粮,更不是执取无授记无佛果的断灭知见,而是要我们肯定自性本具足七重楼阁宝树的佛土,庄严自性的无相法身。

学佛人,不舍一善法供养,外在的供养固然有益众生,但身心圆明灵彻,无一玷染,才是最好的供养。物质有限,情意无量。真心四供养,能自他庄严。

(一)一炉清香,不如一瓣馨香。

(二)一束鲜花,不如一脸微笑。

(三)一杯净水,不如一念清明。

(四)一句佛号,不如一声赞叹。

佛的身相高大殊胜,是从不轻慢一切有情,慈愍一切含识而来,再名贵的沉香,比不上馨香恒久的芬芳;再清醇的水随物而染,比不上一念不动的清明;千丛万束的鲜花终有谢尽,哪里比得上微笑的温暖;万亿佛号的力量,更比不上一句赞叹,令众生增上善根的功德。

习题:

1.然灯佛授予佛陀什么妙法?

2.为什么“心净即国土净”?

3.为什么“心无所住”是真正发大乘心?

4.为什么真心的供养胜过物质布施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