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眼光决定命运
4602700000021

第21章 眼界要开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5)

2001年年底,当史玉柱向外界宣布他已经基本还清巨人集团债务后,曾向媒体表示:“明年我们就要推出一个新产品,产品将介于药品和保健品之间。而生物制药将成为我们未来的主营。”此时,谜底终于揭开,新产品的名字体现了史玉柱对保健品一贯的运作风格和对“金”这个字眼的偏爱。

分析界称,在美国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保健品市场中,维生素产品占了2/3,而中国虽然试水者甚众,但是响当当的品牌不多。这恐怕是让史玉柱又下决心的原因。

2002年11月23日,青岛健特生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出重要事项公告称:以史玉柱为幕后人物的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脑白金产品销售市场,不再从事脑白金产品业务,并将其所拥有的脑白金商标所有权和复合型脑白金及制作方法技术转让给无锡健特,其中商标转让价款为1.46亿元。

11月25日,上海健特通过报界就史玉柱将脑白金商标和技术转让做了几点说明:

1.关于脑白金的销售情况

2002年脑白金的销售呈现良好的势头,1至2月更创下了历史新高,3至10月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有稳步的增长,今年1至10月的销量已超过去年1至12月的总销量。

2.关于脑白金明年的销售策略

脑白金明年的销售策略已经制定,青岛健特也比较认同,即使转让成为现实,各项计划以及广告投放也都会基本按原计划实施。

3.关于史玉柱与脑白金的关系

即使此项转让成功,史先生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此目。

4.关于新产品

我们现在正推出一种由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复合维生素产品,该产品是中国营养学会研制成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我们主要负责推广此项成果,现在刚刚在部分省市推向市场。

5.关于脑白金商标和技术转让的原因

转让脑白金的商标和技术,主要出于上市公司考虑到产品的完整性以及全面整合销售系统的要求。目前双方只是达成意向,还需要有关部门审批。

近两年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的广告几乎挤爆了电视荧屏。脑白金这一产品也热销大江南北。凭借着脑白金成功复出,并赚得亿万身家的史玉柱对“一手带大的孩子”为可如此绝情呢?

史玉柱一向是充满争议的焦点人物,这次卖掉脑白金可谓又出惊人之举。此举令业内外人士都感到疑惑,史玉柱这样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刚刚因“还钱”和脑白金被媒体说来道去的史玉柱再一次成为媒体的焦点,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到底史玉柱又在干啥?一时间,众说纷纷,流行的说法大致有三种:

一:淡出脑白金,早有预谋

据业内人士分析,史玉柱早有抛弃脑白金的预谋。史玉柱的助手巨人投资公司控股的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也表示过,“史玉柱早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健特将逐步淡出脑白金市场了。”虽然广告的攻势依然,脑白金如今却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光。以经营脑白金为主的健特生物在今年第三季度脑白金销售旺季,主营业务不过比第二季度增长几百万元。与此同时,脑白金今年来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一项产品,2002年3月14日,《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了《脑白金真相调查》一文,史玉柱和脑白金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真相》一文称,迄今,找不到任何严肃的学术文献支持“脑白金”与“脑白金体”的说法引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尴尬,史玉柱今年年初曾充满信心地对媒体宣称“其实现在的情形是,脑白金还在上升势头,我坚信今年我们脑白金销售肯定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而对于目前脑白金在市场上的销售,史玉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脑白金的市场地位正逐渐萎缩,销售额有的月下降,有的月上升,跟红火的时候完全不同。”而此时,上市公司青岛健特却青睐在走下坡路的脑白金,尽管许多人不明白青岛健特为何要接这只“烫手的山芋”,但史玉柱却逃不掉借股票市场套取巨额现金之嫌。

二:避开攻击,炒作新产品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做另一个保健产品。”史玉柱的助手刘伟告诉记者,“我们的新产品已经开始进行推广了”。新产品是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混合物,也就是史玉柱去年底曾说的“明年将把赌注放在另一个新产品上,新产品将跨在药品和保健品之间”的谜底。

凭着脑白金为自己赚得亿万身家的史玉柱为何要卖掉脑白金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呢?业内人士都清楚,一种新的保健品出现后,替代品就会很快出现,同时有关副作用的问题也开始惹人注意,最终导致销售额下滑,一种保健品的“生命期”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而对于脑白金来说,其化学物质褪黑素所引起的副作用已经引起各方专家的讨论和关注,销售渠道和市场占有量也趋向饱和状态。深诸此道的史玉柱早就在策划推出新产品,甚至包括将企业转型。这种转型当然是保健品行业较为熟悉的领域——制药行业。

据健特生物内部人士介绍,健特公司已经研制完成的药有治疗胃病的奥美拉唑、胃药泮托拉唑呐以及抗感冒药双达芬胶囊,然而制药界人士都知道,这些药都是在药店里常见药品,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能赚取高额利润,远不能和脑白金相比。史玉柱恐怕自己也明白,自己研制药品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真正的希望还在”黄金搭档”这样的保健品上。

三:激流勇退,广告预热

因为其少年得志和两起一落的传奇,几乎关于史玉柱的一切重大举措都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这次一夜之间就形成轰炸之势的“史玉柱卖了脑白金”很容易让人想到史玉柱惯用的自我宣传手法。

2001年,史玉柱借债还钱就是一个最好的变相广告:史玉柱还债,不仅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心理阴影,还为自己做了一个大广告,使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消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极大地提高了他本人及其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由还债而引发的新闻报道,其广告价值超过1亿元,正好与他还债的数额相当。

史玉柱卖脑白金,不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无疑给下一个新产品做了最好的广告预热。

“应当说,无论是对脑白金还是对自己,史玉柱的宣传都是成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法分析。“脑白金的商业运作是成功的,史玉柱这次卖脑白金,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脑白金”出来之后,通过大规模、密集性的广告攻势,迅速填补了国内保健品行业低迷期过后的市场空当,风靡全国。到2000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员工数千人,并在全国建立了拥有200多个销售点的庞大销售网络,规模超过了鼎盛时期的巨人集团。

但业内人士分析,脑白金的繁荣对于史玉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尚不可预测。首先,一种保健品热销的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脑白金已经达到了临界点。脑白金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上海健特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处办事处,有的甚至铺到了乡镇一级。其次,史玉柱也承认“新增消费的速度的减慢”。所以,上海健特如果没有新的突破,按照史玉柱的性格,结果可想而知——脑白金只会成为他事业上的一张草图。还有,脑白金的广告诉求近来遭到媒体质疑:“凭什么收礼只收脑白金?”接着是其铺天盖地呼啸而来的阵势,让许多人感到讨厌。

对于史玉柱来讲,把脑白金再做大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花费巨大精力的广告效应正显出衰减的势头,而在这样一个时机把它卖给一个更大的公司,重创一份家业,为自己赢得更大发展的机会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史玉柱深谙知名度的市场号召力,利用自身的传奇效应,还可趁机发掘自己给新产品带来的无形资产,对史玉柱而言,可能是一种“更划算的选择”。

公开信息显示,史玉柱在巨人投资公司占有95%的股份,巨人投资公司则在上海健特持有90%的股份。上海健特原来与黄山康奇共同持有无锡健特的全部股份,经过后来的转让、增资,无锡健特的股权结构曾变为上海华馨占90%,上海健特占10%。又经过变更,现在青岛健特持有无锡健特90%股份,上海华馨持有10%。

据统计,2002年以来,华馨与上海健特来自健特的进账,光现金就达3.43亿元。健特生物今年的具体“付出”如下,2001年报10转增7,派1元,上海华馨手中的2800万股增至4770万股,得分红4770万元;2月底从上海华馨手中购买无锡健特39%的股份,付1.224L元;中报10送2转增1,派现0.5元,华馨持股增至5700万股,付给华馨2850万元;此次受让无形资产,再付出1.46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此次转让可能大有背景,要么是史玉柱建立了一个健特生物平台,现在开始收钱;要么是健特生物与史玉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市公司与上海健特一起在进行一个整体的资本运作、产品运作。史玉柱与脑白金的关系可能的确很难说清楚。

无论如何,史玉柱卖脑白金实是放开眼界的明智之举,这已是各家公认的结论。至于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