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4561300000020

第20章 人类之谜(4)

美国1975年报道了一位具有杰出才能的白痴。他在某方面的才能远远高出普通人,甚至可以称为天才。他从小就愚笨,智商只有54(常人为100,120以上为聪明,70以下为愚蠢)。直到50岁时,他还没有学会生活自理。但奇怪的是,这位白痴在音乐方面有独特的才能,他能够单凭耳朵分辨出U种乐器的音色。此外,他还能绘制精细的房形图,他最得心应手的绝活儿是推算历法。在这方面的测试中,他回答的168个问题中完全正确的有134题,正确率达到了80%,且速度惊人,平均每道题的计算反映时间是7.9秒。在接受第二次测试时,他更让人刮目相看:回答问题正确率是91%平均计算时间缩短至3.7秒。

在欧洲也发现了一名白痴学者,他能够迅速准确地推算出6000年范围内的任何一天是星期几,这是大学数学系高才生们所望尘莫及的。研究发现,除了推算历法,白痴学者中有的具有某种商业才能,有的堪称“音乐学者”和“蜡笔画家”。在美国一家医院里,3个“低能儿”竟然是背诵专家。其中一个8岁的儿童,既不会写字,也不会做事,但是他能够准确无误背诵杂志上的文章;另外一个孩子没有专门学过拉丁文,却能用拉丁文唱歌;还有一个小孩年仅6岁,却能把总统的演讲词一口气背诵出来。

所以,在智能不足的情况下,白痴学者在某些方面有着过人的能力。俄国的一对双胞胎兄弟不幸患有白痴,当有人问他们20减10是多少时,他们目瞪口呆,但他们能够说出将来的某一天是几月几号。在中国也发现了一位女性白痴学者,患者降生几个月就全身瘫痪,经治疗后动作迟缓,反应迟钝;但她能迅速地査字典。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鉴定,患者的智力测试仅仅为64但她查字速度相当快,而且有很多字她不用翻字典,能够在不到3分钟时间内将字的页码准确写出。

白痴学者的存在,在记忆心理学和智能心理学上都是一个谜。有人认为,从神经解剖生理角度分析,白痴学者是由于人的大脑各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智力结构由120个要素组成,而数学逻辑所使用的智力成分比较单纯;所以,数学才能比较容易成为白痴学者的突出方面。还有人认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即使先天智力发育正常的人,若后天无兴趣爱好上的偏爱,会容易整天沉湎于某种考虑中(如不擅长交际和娱乐的人往往埋头于别的事情);而对于发育已经有i先天缺陷的人,这种“沉湎”的排他性更强,这既影响了别的智能的发育,同时也造成某些方面特殊的才能。

心理学家认为,人体有一种“代偿功能”。盲人看不见这个世界,但他们的听觉特别灵敏。所以白痴学者在存在智力缺陷的情况下,就会增进某一方面的功能来补偿。科学家普遍认为,智商低于70的白痴,他们感觉器官大多完好,精神机能缺损不多,大脑没有原发性的记忆障碍。所以,白痴学者的机械记忆能力特别强,而且他们大都性格孤僻,专心于自己的“研究”,或者只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来不会像正常人那样觉得“枯燥”、“无聊”。

还有研究者注意到,白痴学者的家属中往往有才能突出的人。这种突出的能力与其说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不如说与遗传有关。这种意见认为,人大脑的左半球主管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等功能,而右半球主管音乐、绘画、想象和综合等功能。所以在大脑左半球受损伤时,就会使得右半球得到超常发育,某些功能就会得到强化。总之,人们对白痴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在智力发育上与“白痴”和“白痴学者”相对的,就是所谓的“神童”。一般而言,被称为神童的人,在很小或者比较小的年纪,就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惊人的才华”或者“非凡的禀赋”,他们的智商通常要在120以上。世界音乐史上就一直神童辈出,如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的莫扎特,还有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等等。其他各个方面,自古到今,惊人的神童也不断涌现。19世纪英国着名哲学家米尔3岁时就念希腊文,12岁时他已经修习过了基础几何学、代数学,对许多文学和历史典籍耳熟能详。现代“网络神童”凯斯佩里斯,年仅13岁就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CEO等等。

有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和以往时代相比,现在被人们早早地誉为“神童”(或所谓“成功孩子”)的似乎越来越多。有科学家冷静地指出,这并不是一种值得高兴的社会现象。西方社会学家进行一番分析、调査后说,所谓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是男孩子,而且大多为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这不免让人得出一些“社会学结论”:第一,神童是这些阶层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中产阶级具有某种“地位焦虑”,他们渴望“向上爬”);第二,神童的造就多是父母们后天威胁(甚至逼迫)的产物。首先在西方流行,而后不断蔓延的“超级婴儿运动”,就是一个例证。一些父母们因觉得自己过于平庸而对下一代“野心勃勃”,他们从“胎教”和“0岁计划”开始,在孩子刚刚断奶时就给他一大堆“识字卡片”、“益教玩具”。更加莫名其妙的是那些“精子银行”,专门为生育出神童而做准备。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心理学家选择了一个电脑科学家捐赠的精子,生下一名男孩。当孩子4个月时就有8个月大的孩子的活动能力,18个月就显示出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不少人感慨:神童的产生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了,所以也已经失去了其珍贵的意义。

研究告诉人们,神童固然拥有某种非凡的才能,但他们不一定就会生活快乐,身心健康,对社会贡献特大。首先,历史上的许多神童寿命很短。意大利着名画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只有37岁的“短暂的辉煌”;而作曲家舒伯特也只活了31岁。虽然并不一定就是“神童短命”,但一些研究者还是指出,这里恐怕的确存在某种并非偶然的联系。其次,神童超常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他们的致命“社会缺陷”。比如,他们不能与同年龄的孩子们受同等水平的教育,而与大年龄的孩子交往又会不适应,以至成长中倍感寂寞和烦恼。所以,他们往往一开始就很难在社会上定位,有的甚至长期无法找到自己正确的社会角色。由于他们过于专注自己的世界和空间,接踵而来、不可避免的就是孤独感和社会的“异样看待”。

最后,也是最主要,这就是神童对社会的意义。他们是某一方面的特殊人才,但在其他方面经常会“暗淡无色”。尤其是现代那些“人造神童”,因为社会和别人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似乎就是智力标准,而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就是智力测验,仿佛这个世界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其他都是“真空”。这本身就极大地局限了儿童的多方面平衡、自然发展。他们不是在一个舒展和开放自由的空间长大的,像盆栽和园艺一样被蓄意加工,扭曲变形。一些神童表现出较低的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甚至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医学上,也有不少神童表现出头痛、腹痛、乱扯头发、焦虑和沮丧等不良生理和心理症状。所以一方面,神童作为一种现象固然是令人欣慰的,因为它证明了人类智力发展的潜能;但是另一方面,人为的刻意追求这种程度,又不是社会所需,甚至是对社会有害的。

有专家将白痴学者和神童在研究意义上“相提并论”,他们指出,无论是白痴学者还是神童,这都是人类在某种智能方面单一地达到了极限的体现。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有6种智能,即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和身体体力;但人身上的各种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一些专门领域的学者研究后则认为,人有5种能力,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每个人身上,5种能力各占一定的地位。从统一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智能都是遗传和环境的具体产物;从分开的角度看,具体的智能从执行程序上又分为外部智能、经验智能和内在智能,它们分别对应于“适应外部环境”、“应付新的情况”和“对客观世界的总体把握”。所以,白痴学者或神童,都是将人类的某一种智能极限化的结果。在自然条件下,他们的出现都是人类进步和强大的表现;但人为制造神童对社会而言,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其中包括具体的物质负担和精神压力。

在挑战人类智能的极限时,白痴学者和神童都是某方面的成功者和佼佼者。就单一智能发展而言,白痴学者虽然是有多方面智能先天缺陷的残疾人,但他们对社会也是有用之人;而反过来,如果强调总体智能对个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神童也并不一定是“栋梁之材”。在人类智能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两种“特例”,并在不断探索中尽可能地增加人类的总体智慧和经验。

人类进化之谜

自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人类最初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要基本弄清人类究竟怎样一步步从猿进化,实在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大约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到800万年间的腊玛古猿(人猿)。1934年,美国耶鲁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生刘易斯在印度考察时,发现了一块古猿上颌骨化石。他用印度古代叙事诗《腊玛耶那》中的英雄——腊玛的名字,将这种古猿命名为“腊玛古猿”。此后,考古学家们又先后在非洲的肯尼亚、中国的禄丰、欧洲的匈牙利和希腊等地,发现了大量腊玛古猿的化石。

后来的考古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腊玛古猿之后的,是从森林搬到了草原上生活的“南方古猿”,他们可能是人类真正的祖先(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400万年至100万年之间。据推断,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已达到400毫升,并且已经能够双足直立行走了。此后,南方古猿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能人”,他们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后,最终形成了我们现代的人类。

考古人类学的工作,就好比是重新打造一个链条。科学家们把一点点发现的属于各种时期的证据,一环一环地逐渐连接起来。如果每个时期的证据都足够确凿,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就比较清晰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考古学没有找到任何一块属于800~4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以证明这一时期古猿进化的程度。这就是说,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万年,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令人魃尬的“空白”。许多科学家把这称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环”’。然而,资料的缺少并不能阻挡强烈的好奇心,它反而一直促使学者们提出问题和假设,对400万年的历史进行一种“补白”。

960年,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猿”的假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思维”:为什么恰恰是在这个人类进化的关键时期,没有留下任何化石呢?这是因为人类的祖先并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

哈代认为,大约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地球海平面由于某种原因而升高,非洲东部和北部有大片陆地被海水吞没。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古猿没有逃上陆地,而是被迫“下海”生活。他们当时对海洋的适应能力很强,渐渐地进化成为“海猿”。这个可能并不“愉快”

的经历,对人类后来进化的过程并非可有可无的插曲。海水的浮力使海猿脑容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它们在海洋中学会的双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陆地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进化过程中的重大突破,直接奠定了基础。

哈代还进一步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在某些方面与猴子、猩猩等灵长类“亲戚”截然不同,倒与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极为相似。

比如,地球上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全身都覆盖着浓密的体毛,就连人类的近亲猿类也是如此,但唯独人类却与海生哺乳动物一样,皮肤裸露,除了头发几乎没有浓密的体毛,这是不是很奇怪呢?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这是由于人的生长发育比别的动物慢,因为幼态延续的作用,使人类幼年时皮肤光洁、没有体毛的形态一直延续到成年。但胚胎学的研究却发现,人类的胎儿在大约6至8个月的时期中,倒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浑身长满了被称为“胎毛”的细长而浓密的毛发,直到出生前才渐渐褪去。还有人提出,人类皮肤裸露在外可能是为了散热。不过,生活在干燥炎热的沙漠中的骆驼浑身也长满了驼毛,可见皮肤裸露与散热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仅如此,和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一样,人类的皮肤下分布着厚厚的皮下脂肪,用于保持体温;人类通过泪腺分泌眼泪,用以排出体内的盐分。这些生理现象,在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中,也都是绝无仅有的。

一些科学家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在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方面,进行4对比研究。他们发现,一般陆生哺乳动物若在体内缺盐时,就会食欲下降;它们.对盐分的渴求影响甚至抑制了它们在其他方面的生理需求。而一旦满足了对盐分的需求,它们就再也不会对多余的食盐感兴趣了。这表明,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对自身的盐分需要量,有着极其精细的调节本领。但是,人类就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对每天摄入的食盐是过多还是不足,没有精确的感觉;人类体内缺盐不会产生渴求,而摄人超量时也不能自我控制。这一点也与生活在海洋中、体内盐分充足的水生动物相似。

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当人类潜入水中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肌肉紧缩,全身动脉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迟缓了。同时,含有大量氧气的新鲜血液不再供给皮肤组织、骨骼以及其他器官,而是全部输送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大脑和心脏,使那里的细胞fW能够在几十分钟的时间中不会因缺氧而死亡。这种“潜水反应”的现象,也是海洋生物所特有的本领。

海猿要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就不能一直“乐不思蜀”地生活在海中,他们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登陆。持“海猿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大约又过了几百万年,海水渐渐退去了;于是一部分被迫到海中生活的海猿,又回到祖先曾生活过的陆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海猿就成为我们人类的真正祖先。而另一部分海猿则继续生活在海中,迄今不为陆地人类熟悉。他们可能是高度发达却神秘莫测的“海洋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几个巨石文化圣地(如地中海沿岸、中美洲、秘鲁、复活节岛等)都位于海洋中或大海附近的缘故。因为在当地传说中,这些巨石(雕刻)的“创造之神”都来自海上,最终又消失于茫茫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