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类不同于一般自然界生物,其生物属性更多地受社会属性制约。社会生活的条件越来越趋于舒适和稳定,则人类生理外观上的进化就越来越趋向于“蛰伏”(或者说“休眠”)。实际上,人类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生理外观、大脑容量上的变化,比之人类知识增长、社会发展,都是微不足道的。美国着名人类科学家艾尔迪恩和塔特萧1983年出版了《人类进化之谜》,他们在书中指出,近100万年来人类始终处于不断的然而却是缓慢的进化当中,体质和形态特征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由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已经脱离了野蛮状态下人类的生物学进化范畴,进人相对稳定时期,不大可能有突变发生。人类学家拉特莫把150万年前的爪哇人化石,同50万年前的北京人化石进行详尽地比较。他发现,这两种直立人虽然在进化时间上相隔100万年,但头盖骨和大脑容量上的差别却不像人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大。可见,100万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在人类体质和形态上烙上明显差别的痕迹。
其次,从人类比较解剖学角度观察,未来人类虽然肯定会有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微乎其微、相对宏观而言基本属于“细枝末节”。即使如此,仍然需要几十万,甚或上百万年的时间方能“显山露水”。头颅方面,由于未来人类更加“君子动脑不动手”,大脑无疑进一步发达,颅骨趋向薄化,头形更加像个“鸡蛋”。牙齿方面,由于咀嚼功能退化,无论男女老少“玉齿”更加纤细。另外,喉头位置进一步降低。这个结论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属于古人类的尼安德特人的喉头比现代人高,未发育成熟的婴儿喉头比成年人高,等等。至于脚,由于更多使用代步工具,未来人类的脚掌会变小、变窄,有人甚至推测中间三个脚趾将实现“机构合并”。眼睛方面,近视患病率和程度大大加重(这一点其实用不着预测)。未来人类毛发会更加稀少,皮肤天然地更加光滑、细嫩,这是居住舒适、养尊处优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更加“四体不勤”,整个身体略嫌单薄、苗条。头发方面有些争议。有人说人类头发历来比任何动物都浓密,故而未来“秀发飘飘”不只是今日淑女专利;但是另外一些人主张将来人人头顶有个“地中海”,因为头发最原始的散热、御寒等防护功能会随着生活的优化而逐渐退化。你更愿意相信哪种前景呢?’
进一步说,不谈头发这个无关轻重的话题,你更愿意相信人类是“进化”、“退化”或者“稳健变化”中的哪一种呢?
有人总结说,技术文明促使人类以“自我选择”对抗“自然选择”,以4“自主进化”取代“自然进化”,这无疑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违背了自然赋予人类进化的“本意”,也愚蠢地抛弃了大自然慷慨赠送给人类的“锐利武器”。假如人类循规蹈矩地服从自然的本意,没有创造出今日所谓“物质;文明”,那他们在自然意志的强迫下,将“生长出鹰鹫般的巨大翅膀,产生狮子一样的强大力量,猎豹那样的迅猛速度,或海豚似的自由于水中”。由于没有外在的技术依赖,人的各项“生理技能”得到充分发展,“眼睛进化到可以透视高山和云雾,耳朵将能预测地震和风暴,由此而成为某种‘超人另外一种观点则说:前一个观点是一种对自然选择和自然进化的迷信和崇1拜。它反映了人们对技术文明发展给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造成的某些负面影响的忧虑、反思,但是除了这方面的一点“合理性”,就整个观点来说是不足取的。关键是,它把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原封不动地“搬”到对人类社会的解释上来,因而是根本错误的。这样无异于抹杀了人和一般动物的区别,只在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看待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和人的进化。一般生物进化只表现为以基因改变和遗传为基础的形体结构上的变化,而人类的进化不仅包含生物意义上的进化,更主要是“社会进化”和“精神进化”。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属性的改变来促使生物属性的改变,这是一种只属于人类的崭新的“演化形式”。各种先进工具的使用,不但不会使人类退化,反而促进人类肢体、感觉器官、大脑思维能力的空前解放,为它们的进一步强化和继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由于对各种工具的充分利用,人类已经实现了部分“超人”
的梦想。
也许我们多少应该暂时抛开人类学、生物学乃至近乎哲学的争论,听一听文学家的意见。
“生活的舞台上,道具倒是经常在换,昨天举着石斧,今天提着大哥大。越往后,动作就越难看,威武雄壮激越潇洒蜕变成种种蠕动。试想,我此刻的打电脑的动作比在龟甲上刻字更值得欣赏吗?若不是还有体育活动,有性活动,人的委琐真是病人膏肓了。再极端一些,四条腿的动物,譬如虎豹豺狼,无论毛皮还是体形,怎么都比人要入画。人进化成了直挺挺的一根,连多情的尾巴也丢失了,自然界除了蛔虫,还有比他更丑陋的动物吗?奇怪的是,人的审美却还是猴子那时候的,要求胸部前耸,臀部后凸。对于一个猴子,这前耸后凸是必然的,在人却难了,地球的引力反而要使它们挂下来。人的难看造成了他们的虚荣,于是发明化妆,发明假发,发明隆胸的时尚,文身的民俗。为了脱去的这一身毛,换上多少新皮都觉得不自在。吃了伊甸园里的苹果,懂得穿上衣服,遮一点还是露一点就成了永恒的踌躇。这些是文明的代价。人既然要进化,看来也只能这么踌躇下去了。进化固然是一种自觉,但也不妨看成是无奈。”
文学家当然不是人类学、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们同其他的专家、学者一样,从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出发,对人类文明的命运给予思考和关注。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也许他们更加“人性化”。他们对人类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体验,或许更加细腻,也更加发人深省。
探索星外智慧古往今来,当人们仰望耿耿银河、点点繁星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人类是绝无仅有、别无同类的生物吗?过去,人类认识世界和生命现象的局限很多,这在各国各地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中都有类似反映。如今情形大不相同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眼界大大开阔。但即便这样,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还是很不一样。
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能进化出人类这样的高级智慧生命,是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结果。如像太阳那样稳定的恒星,地球自身的体积,地球与太阳合适的距离,以及像月球那样与地球形成近似双行星系统的卫星,等等。这些条件只要稍有不符,就根本不会形成生命,更不用说像人类这样高度发达的智慧生命了。因此在茫茫宇宙中,人类也许真的是孤独的过客。
然而,更多科学家则认为,地球人类只不过是宇宙智慧生命家族中极其平凡的一员罢了。如科学家休伯特里夫斯就说道:“我们银河系有1千亿颗行星,其中有10亿颗是像太阳那样的黄色恒星。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否都有行星,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星是十分普遍的。假定每10颗黄色恒星中只有一颗拥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那么银河系就会有1亿个‘地球’。而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在这样一个宇宙中,没有别的生命才是不可思议的事。”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太空专家们也这样认为。
他们相信,在我们银河系中有生物和高度文明的星球很多,起码有100万个;10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十分巨大,但要是与银河系所有的星球相比,就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就说像我们的太阳这样的恒星吧,总数起码有100亿个。而在这100万个“文明星球”中,地球及其所属的太阳系,只是处在银河系边缘的一个落后荒僻的角落里。也许说不定,那些外星人未必会注意到我们呢。
一些急不可待的人们还为我们未知的同伴画了一幅幅“肖像画”
在一些重力较小的小型行星上,生活着一些身材修长、步履轻盈的外星人。由于空气稀薄,他们很可能长着大脑袋,还有一个特大的鼻子。而在另一些较小的行星上,“鸵鸟人”统治着整个星球。他们外形与地球上的鸵鸟有点类似,但其实完全不同。他们的翅膀变成了长有手指的双手,智慧高度发达,绝不会在遇到麻烦时把头埋进沙土中。
在一些重力较大的大型行星上,则可能生活着一种由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蹲踞人”。他们身材粗矮、骨骼强壮、心脏特大,全身还长满了一层足以抵挡周围腐蚀性空气侵袭的厚皮。而在另一些包裹着稠密的大气的星球上,也许生活着一种“水母人”,他们能像气球一样直接升上天空,而不用像人类那样还要乘坐飞机。
在一些海洋面积广阔的星球上,可能生活着海陆两栖的“海豚人”,高度发达的大脑使他们成为了该星球的主宰者。而在一些整个表面都被海洋覆盖着的星球上,则生活着“君临天下”的“章鱼人”。
至于在一些条件与地球相似的星球上,可能生活着同地球人类十分相似的外星智慧生命;不过那里也可能生活着一种奇特的“有袋人”,他们的婴儿和地球上的有袋类动物(袋鼠、袋熊、袋狼)一样,是在育儿袋中慢慢长大的。
在一些人极尽“纯粹想象”之能事的同时,在世界各地神秘出没的UFO(飞碟),也成了人们想象中外星智慧生命的宇宙飞船。甚至有报道说,在美、英等国的一些军事基地中,还秘密地保存着一些在坠毁的UFO残骸中找到的外星人的尸体。当然,无论是神出鬼没的UFO还是近乎神话般的目击报告,都无法证实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
从20世纪初开始,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寻觅我们的太空同伴了。
960年美国开始实施“奥兹玛计划”,即通过倾听外星智慧生命发出的电波来寻找人类的同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把位于西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均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了我们太阳系的近邻——波江座和鲸鱼座,企图搜寻21厘米波长的无线电波。因为这是氢原子辐射的电磁波波长,它在传递过程中既不会被星际间的各种物质吸收,也不会被行星的大气层反射。
不久之后,苏联高尔基市的电波物理研究所也开始了同样的守候。那里的科学家们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对太阳系附近的几百颗恒星进行“收听”。
但有人扫兴地指出,一架射电望远镜的监听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即使真有多个星座在向我们太阳系发射无线电波,要靠几架射电望远镜来找到它们,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全凭运气。
早在1959年,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在成立伊始,就开始实施一项寻找人类“智慧旅伴”的庞大计划——SETL计划(探索地外智慧生物计划)。可以想象这是多么艰苦而恼人的计划。在1993年,这项计划终因耗资巨大却毫无收获,被迫终止。但同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ETL研究所在民间资助下,又启动了具有相同目标的“凤凰计划”。该计划满怀希望、雄心勃勃地对1000颗类太阳恒星进行探测和搜索。
与此同时,另一项计划——CETL计划(与地外智慧生物通讯计划)也早已经开始实施了。1972年和1974年,美国先后发射了两颗负有特殊使命的宇宙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在它们的身上,各携带着一张人类向外星智慧生命介绍自己的“名片”。这两张“名片”都是一块长22.9厘米、宽15.2厘米、厚约1.27毫米的镀金铝板,上面绘制了一些外星人可能看懂的图画(因为文字符号只有地球人类才认识,所以在这种名片上不派用场)。在“名片”的左上方是两个用短线相连的圆周,它表示的是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氢分子的超显微结构示意图;中间的放射状图案表示的是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所处的位置;左下方大小各异的十个圆形图案代表的是太阳系中太阳与九大行星的大小和位置。图中还描绘出了“先驱者”从地球出发的运行轨道。“名片”的右部则介绍了地球上人类的形象——男一女,在他们背后还画出了“先驱者10号”的外形。人们相信,如果外星智慧生命真的收到了这张精心设计的“名片”,也许他们就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1977年的8月和9月,美国又先后发射了两颗宇宙探测器——“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它们这次携带的是一个特别的铝盒,其中装了一个陶瓷唱头、一枚钻石唱针和一张镀金的铜唱片,估计它们即使在10亿年后仍能清晰嘹亮地播放。唱片上录制了精心选择的声音和图像。开头是116幅图片,有标明我们在银河系中位置的图表,有地球和地球大气层的化学组成;有脱氧核糖核酸的图式,有人体的染色体结构和人体解剖图。有地球上的海洋、大陆、山脉、沙漠、树木、花草、动物等的形象,有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和人类日常生活时的情景;有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纽约的联合国大厦等展示人类巨大成就的照片,还有贝多芬降B大调交响曲的一页乐谱和乐队演奏时的情景,等等。唱片上还录制了用世界上60多种语言、方言发出的对地外智慧生命的问候,以及一对鲸鱼热情友好的致意声。录制声音还包括雨声、风声、涛声等自然界中的声音,鸟鸣、犬吠、狮吼等动物发出的声音,以及人类的说话和呼吸声等35种各类响声。上面还有27首乐曲,包括中国古曲《高山流水》,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经典名曲。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介绍地球和美国的电文,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口述的向外星智慧生命的问候,都包括在内。
现在,据信这些东西都已先后飞离太阳系,正向茫茫宇宙深处飞去。它们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它们将给地球人类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奇妙的智能极限
所谓“白痴”,通常指智商低下的人。患者动作迟钝,表现愚笨。轻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连自己的饮食起居都不能料理。但是研究发现,在白痴中偶然会冒出几个某一方面智力超群的佼佼者,科学家们把这种“聪明的傻子”(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甚至超过正常人)称为“白痴学者”。早在1977年,美国纽约的心理学家希尔调査研究了300个收容智力迟钝者的机构;他发现在接受调査的9000名白痴患者中,有54名白痴学者,比例为1200。按精神病学家霍维茨的说法:“智力低能者,但在其他心理功能方面高度发展者可成为白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