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37

第37章 武则天的墓葬之谜3

麦田怪圈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透过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几何图案,其中很少有被折断的痕迹。

第一例关于“麦田怪圈”现象的报道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国,此后,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出现250个麦田怪圈,图案也各有不同。

从最初只有几个圈的图案,到后期复杂得纵横交错,时而出现蜘蛛网,时而是长达180米的长尾蝎子,也有直径超过100米的花形,甚至是一辆大汽车,还有几何图案、宇宙星系图、古文字乃至肝炎细菌图案等,寓意相当令人费解。最奇怪的是,麦田怪圈的图案都是互相对称的,面积之大着实让人惊叹。

至今科学家没有麦田怪圈是人为构造的证据,包括没有机器留下的痕迹,地上没有洞,周围农作物没有受到滋扰,最重要的是没有脚印。而且农作物依一定方向倾倒,成规则状的螺旋或直线状,有时分层编织,最多可达5层,但每颗作物仍像精致安排一般秩序井然。麦秆弯曲位置的炭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向而异常,但竟然能继续正常生长。生长的速度比没有压倒的小麦快。开花期的作物如果形成麦田圈,不会结种子。成熟期的麦子形成的麦田圈,会因发生变异而使果实变小。

麦田怪圈到底是如何出现的,这吸引着众多人们的目光。开始于1989年6月的白鸦行动,是人类第一次有组织地抓捕麦田圈制造者,如今已有更多的人们加入到了这支解答谜题探寻真相的队伍中。

要解开乾陵怪圈之谜,突破口在最大的环状遗迹上。这个圆环直径大约110米,圆心恰好位于唐朝燕国公李瑾行的墓葬,圆环十分规则。有人曾认为这个圆环是战壕的遗迹。乾陵历来被兵家看成军事设施的绝佳之地。秦始皇曾在此建梁山宫,唐安史之乱后期这里一度为叛军所占据。如果不是近代的战壕,也有可能是古代战时壕沟的遗迹。也有人提出这是修建李瑾行墓葬时的一部分,隶属于这座陪葬墓。而且据资料看,李瑾行墓是乾陵陪葬墓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将领墓葬,他和父亲在唐朝为官,受到武则天的器重。尽管圆形的唐代陵园并未发现,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也许这种圆形结构和李瑾行的少数民族信仰有关系。当然还有另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推测是,这些环状遗迹是盗墓者留下的。乾陵是目前考古界还公认的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也因此被传为“盗不了的墓”,但如果这些环状遗迹真为盗墓者所为,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在对中国帝王的陵墓或者古墓进行发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进行到99%时都感觉墓葬是完整的,直到铲最后一下才发现墓室早有人光顾,而且已经搬空了。因为盗墓者不走墓道,那里可能太招摇也可能会有防盗的机关,盗墓者通常从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方进入。当如今的考古人面对这些空空如也或是一片狼藉的墓室时,只能感到无比的遗憾和可惜。

包括这些怪圈,无字碑的缘由,陵墓的保存状况以及其中的随葬品等等,乾陵的确有太多的谜题,人们一时半会还难以说清,但不可否认这也正是乾陵如此吸引人之所在。就如同武则天这个奇女子,褒也罢,贬也罢,始终都带着丝丝神秘。也许不只是为了保护地下的文物,单是为了守护这份神秘感,我们也有必要让乾陵继续安然的驻守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