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跨越障碍:经理人最容易犯的21个错误
4544000000033

第33章 错误十七对待员工有失公允(2)

汤姆的做法得到公司高层和广大员工的赞扬。但是时间一长,员工们发现,汤姆完全变成了一名监工。他要求员工达到最高的要求,但是自己却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他对员工采用独裁式的管理,只要求员工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许多员工不满他这种管理手段,以为这是过时的管理方式。汤姆不但在管理方式上停留在十几年前,就是业务知识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些技术类员工发现在一些专业知识方面根本就没法同他交流,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有些员工抱怨:“天天要求我们培训这个那个,自己却是个老顽固、老古董。”这样一来,汤姆的经理人位置是无法再坐下去了,但是公司高层念汤姆为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所以并未辞退他,而是让他继续留在公司,参加为期一年的经理人培训。汤姆在培训期间推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一年之后又回到了公司经理的岗位。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经理仅仅要求员工接受培训、努力学习是不够的,经理人也要加强自身的培训和学习。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把握住行业的发展规律,才能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财富,才能充分吸取和运用同行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保持创新精神和活力。学习精神对每一个经理人而言,既是敬业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经理人自身价值的尺度。

经理人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是经验的积累,理论是经验的结晶。理论往往给人以枯燥的感觉,学习理论也费时费力,但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理论能在实践中帮助我们获得长足的进步,现在经理人中仍有把企业文化仅仅理解为员工娱乐活动的;有的经理人一年到头总是老一套做法;有的经理人只懂技术不懂管理……这些都与经理人没有重视理论学习有着密切联系。很多经理人业余时间忙于应酬,忽视读书,最终的结果是素质得不到提高,工作越来越难做。这种现象,经理人一定要特别重视。

经理人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因为每做完一个项目,每完成一项任务,每考察一个项目,每接待一位客户,每与一个同行交流,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经理人只有认真地坚持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系统、分类积累起来,久而久之,才会变得经验丰富、目光敏锐。

经理人要善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终身教育”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学习力已经成为了企业的生命之源。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可以使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通过学习不断突破自我、提高持续创新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作为团队的领导,经理人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培养和提高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能力。

part3:何故成了局外人

经理人绝对不能对员工的好坏绝口不提,更不能对员工不闻不问。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一个和谐的、充满生机的氛围。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经理人由于工作繁忙和较高的地位容易忽视员工,对员工漠不关心。无论是员工表现好或者是表现差,都不提不问。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人一种“铁面无私”的感觉。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经理人对员工的好坏绝口不提,是一种非常失策的行为。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被关注的欲望。人们在取得良好的成绩时希望得到赞扬;在做得不是很好时,希望得到指正。人在受到关注时,心情会变得更好,会把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经验告诉我们,气氛活跃的工作环境永远比死气沉沉的工作环境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经理人对员工漠不关心,就是在打击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而劳动积极性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失去这种精神生产力,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一种严重的挫伤。

2004年6月8日,对株洲牛王皮鞋公司的员工来说是痛苦的一天,因为公司聘请了一位姓陈的经理。陈经理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员工见到他比见到老板还要敬畏三分。由于陈经理有着一张黝黑的脸,员工暗地里都叫他“铁板脸”。

陈经理不和员工混在一起,对员工的任何事基本上都不会过问,交流也只限于部门经理之间,陈经理在公司就像是个“局外人”一样。他的这种特点使员工感到很不舒服,但同时也觉得增添了几分自由。

2004年7月,包装部的员工刘小志连续三天都没有来上班,别人也无法取得联系。虽然包装部的张经理向陈经理反映了这件事情。但是陈经理却说:“你们部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不要向我说这些东西。我不想管,如果你们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任务,一个月不来都没有关系。”一个礼拜之后,张经理接到公安局的电话,说他们在一片密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叫他去辨认一下。等见到尸体后,才发现死者就是他们厂的员工刘小志。原来刘小志喜欢赌博,在这次输光之后试图赖账,就和其他人发生了口角,最终被其他人刺了两刀,死后被拖到一片树林里。

此事发生后在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公司老板指责陈经理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员工。陈经理反驳说:“这是他自身素质不好,不能把责任归结到我身上。”公司老板说:“作为一名经理人,并不是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完了,也要关心员工,包括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身体情况、日常生活困难等。这是经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刘小志死于他杀,但和你也有间接的关联。”陈经理被驳得哑口无言,但他除了要求其他的部门经理更加关注员工外,自己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对员工的不足陈经理也不关心,对员工有良好的表现同样也没有任何的关注。每年的员工大会都会评出一批优秀的员工,但是陈经理基本上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他还说:“表现好是必须的,表现不好就应该批评。为公司做事难道不应该好好表现吗?”那些获奖的员工听到他这么一说兴致全无,都表示以后不会那么卖力了,反正奖金也就那么一点点。

2006年,公司的平均利润下降了20%。在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员工不满陈经理的管理作风排在第一位。有的员工表示:

“陈经理对员工一点都不关心,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就像被人遗忘了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太压抑了,我们工作都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这样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成绩。”听了员工的发言后,老板决定辞退陈经理,聘请一位更有亲和力更关注员工的经理人。

经理人绝对不能对员工的好坏绝口不提,更不能对员工不闻不问。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一个和谐的、充满生机的氛围,只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所以,经理人必须关注员工,关爱员工。经理人在管理中需要做到:

1.关注员工的个人情况,包括他们的困难

每个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经理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员工的才干、长处、个性、特性和要求。当经理人关注并了解员工的时候,员工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同时经理人也要关注员工的困难,并适当地给予帮助。当员工受到关注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中调网的研究表明,一些离职的员工往往不是要离开企业,而是要离开对他们漠不关心的经理。他们觉得,在不关心员工的经理手下工作很不愉快。

2.不吝言辞当面表彰和赞扬员工

认可和表扬就像兴奋剂,让人充满激情和干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认可和表扬,并会由此产生成就感。经理人一定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变化,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要大加赞扬;在他们取得的业绩不怎么理想时就要鼓励。在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让员工更有积极性。

3.跟员工谈论他的进步

发现员工的进步一定要给他指出来。优秀的经理人总是把员工的进步“看在眼里,讲在口上”。经理人要定期地和员工保持沟通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示范、辅导和表扬,使员工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得到工作的乐趣并增加信心。

总之,经理人不能对员工不理不睬,多与员工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当经理人关注员工时,经理人和员工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会慢慢地增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关注并关心员工已经成为经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