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4543600000024

第24章 马云商道(13)

关于这一点,佛教中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与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这个庙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不会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来庙里烧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尽管以上故事是编出来的,但却反映出了人们对能让人各尽其才体制的向往、对能巧妙搭配人才的核心人物的赞赏。

在国内商界,阿里巴巴素来以善于用人、善于打造合作团体著称。在马云看来,一个成长型企业要想取得成功,重要的一点是:打造一个能让人才发挥其最大优势的明星团队,而不只是拥有明星领导人。马云认为,很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几年下来,领导人成长最快,能力最强,其实这样并不对,他们只要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毕竟,企业仅凭一人之力,永远做不大,团队建设才是成长型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马云坦言,自己最欣赏的就是唐僧师徒团队:

唐僧这种领导碌碌无为,每个单位都有,平常得很。这个人我就喜欢,好像看起来没有领导才能,其实他目标很明确,我要取经,任何事都影响不了他。孙悟空这样的人,能力很强,品德很好,但是脾气暴躁。还有一个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是没有猪八戒不行,生活中少了很多乐趣。对沙和尚来讲,他说他没有什么使命感,价值观远大于理想,他说我是8小时工作制,挑担、劈柴、挑水、牵马这是我的工作,别跟我讲理想。这种人单位里也很多。正是这4个人结合在一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我觉得这几种人生活中很常见,只要大家懂得怎么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团队。唐僧是一个好领导,他知道孙悟空要管紧,所以要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则需要经常鼓励一番。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成形了。

在马云看来,一个企业里不可能全是孙悟空,也不能都是猪八戒,更不能都是沙僧,“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我这么能说,而且光说不干活,会非常可怕。我不懂电脑,销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里有人懂就行了。”马云曾多次对公司的管理干部说:“领导人不一定要做具体的工作,但要懂得发现可用之人,要下面人去做,领导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发现出来。你要找这个人的优点,找到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这是你的厉害之处。”

在阿里巴巴,员工通过考核被分成三种:一、有业绩、但价值观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被称为“野狗”,孙悟空最初就是如此;二、事事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被称为“小白兔”,类似沙僧;三、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被称为“猎犬”,被教化后的孙悟空即是。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总监邓康明说:阿里巴巴需要的是“猎犬”“对‘小白兔’会通过业务培训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野狗”,公司要通过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教化,在教化无力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坚决清除。而一旦被确定为“猎犬”,而且是一只能够深入理解公司文化并且愿意与公司一同长期发展的“猎犬”,公司就会大力培养。

另外,阿里巴巴并不像大多数企业那样用人一味拔高,它十分强调用对人、合适的岗位使用最适合的人,就像唐僧团队那样平衡使用各类人才。在创业早期,阿里巴巴请过很多“高手”,一些来自世界500强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曾加盟阿里巴巴,结果却是“水土不服”。通过这些,马云总结出的道理是:“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我们在初期确实犯了这样的错。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但是却不合适。”

阿里巴巴的用人之道,听起来很普通,并不是什么云遮雾绕的高深理论。它的团队模式和所用之人可以说在生活中很常见,其道理也都十分朴素。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其实他的每一个做法都很实用、很巧妙。

我们知道金庸迷马云向来以风清扬自居。在《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已练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他在调教令狐冲时道出了“无招胜有招”的道理: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是活的。死招数用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任人屠戮。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即使是练熟了几千万手绝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正踏入了高手的境界。如果我们看阿里巴巴的管理之道,马云这些看似普通的招数,显示的似乎正是“无招胜有招”的高深境界。

55.让人才在阿里巴巴增值

如果我们想看某个集团的优劣,就可以先看该企业的人才增值情况。因为一个优秀团体会让其成员和它一起“茁壮”成长。阿里人就深谙此理,因此公司从开始建立就大力推行自己的人才增值计划。

人才是一个竞争实体的软肋,可以说从古至今利益集团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然而,很多情况下人才并不是一进入企业就能“用”,要想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还得自己去培养。就如同大树,人要想用它来建房或是做器材,首先要按自己的要求去砍削它。不过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拿《三国演义》举例,诸葛亮虽然在政治、军事上都有突出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的缺点,他在用人和培养人才上远远不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先是将赵云、魏延等大将之才当成偏将使用,每次出征搞什么锦囊妙计,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找了姜维做接班人后,也没有合理地培养他,使得后来蜀中无大将,关键时刻没有可用之人。可以说,这是蜀国最终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如果我们要看某个集团的优劣,就可以先看该企业的人才增值情况,因为一个优秀团体会让其成员和它一起“茁壮”成长。

马云就深谙此理,因此公司从一开始建立就大力推行自己的人才增值计划。

阿里巴巴会给予其员工三样东西:一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即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钱,今天是工资,明天是资金,后天是手中的股票;三是个人成长。

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马云认为,企业要成长首先要让员工以最快速度成长,要让人才成长呈良性循环。马云说:“我训练干部管理团队,要求他们在问题发生之前就把问题处理掉。你做的任何决定都关系到公司3—6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人能取代你,你永远不会升职。只有下面的人超过你,你才是一个领导人。”

马云认为要想让人才成长得快,还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马云爱看NBA篮球赛,他认为NBA队员之所以成长很快、越打越好,是因为NBA内部有良好的竞争机制。板凳上坐了12个人,下面的人很想上去,都认为自己打得也不差,上场的人压力很大,就会自觉学习、快速成长。这让马云想到了阿里巴巴人才的管理,“如果有一只老虎在后面追你,你的奔跑速度自己都想像不到,为什么能跑这么快?有老虎追你。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是领导要找出这个潜力。”目前,在人才管理方面,阿里巴巴内部正在逐步形成可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以激励人才的成长。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会对员工进行大量培训,正在形成系统的“学习制度”。阿里巴巴在员工培训、干部培训上面投入很大。马云认为,与其把钱放在银行,不如把钱放在员工身上。

对于被雇用的人才,马云采取的是“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请进来”,是指吸纳优秀的人才加盟。“送出去”,就是与一些MBA学校和培训班合作,把员工送出去学习。

2004年9月10日,阿里巴巴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国亨利商学院联合成立了“阿里学院”。“阿里学院”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一、培训客户,强化他们的电子商务知识;二、培养阿里巴巴内部员工,提升其业务能力。

另外,阿里巴巴还实行轮岗制度。业务经理定期在全国城市之间大调动,让他们调换眼光、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是培育“拥抱变化”能力的措施之一。

2005年10月,2005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在当年年底揭晓,马云的阿里巴巴成为当年的“最佳雇主公司”。马云公开对媒体表示,这一年他最高兴的事情不是超过eBay易趣,也不是并购雅虎中国,而是赢得了“最佳雇主公司”的称号。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青年人创业、成长、发展的最佳平台,它培养出的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他希望能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培养总裁、副总裁,这样阿里巴巴就离建成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目标不远了。

其实,世界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增值理念和措施:惠普公司以“不仅用你,而且培养你”著称;摩托罗拉一贯认为,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向这些有限的资源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并给予发挥的空间,才能释放其最大的能量,从而培养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IBM对员工常常提供“苦行僧”式的培训: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6时都要紧张地学习,而附加的课外作业常常要使员工们熬到半夜。松下认为,公司既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而阿里巴巴正是在向这些成功企业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有了自己独特的人才管理之道。

56.关于挖“墙角”

在人力资源竞争激烈的今天,到竞争对手一方挖人才成了许多公司的策略。阿里巴巴却坚决排斥这种做法。马云说,挖“墙角”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他不希望挖过来的员工变成不忠、不义、不孝的人。他还说,没有什么人才可以让阿里巴巴挖。其实,这两种解释或许都不是根本原因。

在人力资源竞争激烈的今天,到竞争对手一方挖人才成了许多公司的策略。阿里巴巴却坚决排斥这种做法。

2005年8月,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雅虎中国全面转型,从门户完全变成搜索引擎。因为搜索方面急需高科技人才,当年11月,阿里巴巴在校园展开声势浩大的招聘工作。公司进行网上预招,同时派人力部门在全国7个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哈尔滨)进行大型宣讲,此外,马云和雅虎搜索技术专利所有人吴炯还亲自到招聘现场巡讲。这么做就是为了招100名搜索方面的技术人员。在招聘现场,曾有记者对马云“好言相劝”“雅虎对搜索人才这么渴求,直接从百度等竞争对手那里挖人不是更好?”马云断然拒绝:“阿里巴巴从未从竞争对手方面挖过人,这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在此之前,Google为了招聘优秀人才,打出了招聘李开复(Google总裁)的50个关门弟子的牌。阿里巴巴似乎慢了一步,为此阿里巴巴内部曾有人建议去挖Google的“墙角”。但马云说:“这些人每人违约金5万,即使我们全挖过来也不过250万。但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

其实,不只阿里巴巴,许多知名企业都不赞成挖人的策略。比如在目前松下公司几万员工中,虽然有辞去别的公司职位自愿来松下工作的,但是公司一向都不去主动挖“墙角”。松下幸之助认为,挖“墙角”可以挖到人才,可是反过来细想,如果你也被挖了“墙角”,该作何感想。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松下幸之助认为:挖“墙角”挖来的人,不一定全部都是优秀人才,虽然可以信任的的确不少,可是还是有些不可靠,还是不做为好。

那么马云如何解释这一用人原则呢?马云说,挖“墙角”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他不希望挖过来的员工变成不忠、不义、不孝的人。“从竞争对手那边挖来的人,如果让他说,他对自己的旧主不忠;如果不说,他就对现在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让他说原来公司的机密,他在工作中也会无意识地用到,这样他就不义了。”

此后,马云还从三方面发表了对挖“墙角”的看法:

C2C领域不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国内的竞争对手问题太多,阿里巴巴不想也没有必要挖竞争对手的员工。应该也看到,阿里巴巴自己培养的新人打败了其他公司已经走过5年的老人,目前淘宝已经是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之一。

B2B领域自己摸索着做。阿里巴巴是完全自己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路。B2B没有人认可,都是自己摸索着做。在“战争”中学习,和客户一起成长,然后才有了阿里巴巴现在的全球性B2B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方面,阿里巴巴在国内是最领先的,竞争对手方面确实没有成熟的人才可挖。

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会一手招新人来培养,当然也不排除招有经验的人,至于挖人,国内搜索方面人才似乎并不多。

有人认为,马云的前一种解释似乎有标榜自己之嫌,而后一种解释说没有什么人才可挖,又显得太“狂”。其实这两种解释或许都不是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阿里巴巴向来不是以高薪而是以企业文化来吸引人才。如阿里巴巴现任首席财务官蔡崇信、CHO邓康明最初放弃高薪加盟阿里巴巴,看重的都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企业为了挖人,许诺几十万至上百万的年薪,甚至远远超过公司老总的薪酬。这样做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首先这会严重偏离一个公司的薪酬曲线,导致公司无法制定出合理的薪酬政策;再者,引起公司内部其他员工特别是与他岗位相似、级别相同的人的不满,由此引发公司内部的薪酬“地震”,这无疑是企业给自己戴上了手铐。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岗位重要的不是找到了一个多么优秀的人,而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聪明过人的马云或许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吧。

57.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其实“价值观领导理论”也正是对这个道理的发挥。马云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企业的目标,以“六脉神剑”统一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领导方式让这个企业与众不同,且不断变得稳健与高尚起来。

一般来说,创业者创办企业有三种动因:第一种是单纯的经济目的,即赚钱;第二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第三种是服务公众。三种不同的目的中,第三种“服务公众”是最具生命力的。不过,第三种目的往往是建立在前两种目的之后的。阿里巴巴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第三种目的的发展阶段。

阿里巴巴的核心理念是“永远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即企业是要盈利的,但盈利不是最终目标。马云提出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希望让互联网这个工具服务于所有做生意的人,这就叫服务公众,而只有服务公众的企业才能够真正强大、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