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销商还能怎么管
4538400000004

第4章 换个角度看待厂商关系(3)

厂家对市场的投入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经销商的。有些厂家的业务人员也图省事,当市场操作有难度时,不是去想办法如何解决,而是伸手向厂家总部要政策、要费用,或是帮着经销商向厂家要。这就导致厂家的市场费用一年比一年高,投入产出率越来越低。

厂家老板们必须重视以上问题,做些调查分析,针对实际状况采取些措施,或是设计一些更好的支持方法出来。不然的话,现在的这种常规性的投入就是个恶性循环,一直这么循环下去,持续地消耗厂家原本就不多的市场预算。具体的做法有:

(1)首先做个摸底调查,前期给经销商的那些费用和物资,究竟有多少是被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还有多少被变卖,或是被下游客户要走,作为经销商老板,自己又落下来多少。

(2)再把这个账算给经销商看,启发经销商老板自己算个账,以前从厂家那里拿到的支持都到哪里去了,老板真正赚到了多少。

(3)提醒经销商,你们辛辛苦苦要来的东西,其实自己也没得到,白忙一场,而且,还养成了下属业务人员和下游客户的伸手习惯,遇到问题不去动脑筋想办法,而是等着支持等着政策,以后一旦没有了,或是额度减少了,恐怕连现在的市场也无法维持。

(4)转移经销商的视线,给政策给支持的出发点是帮助经销商多卖货多挣钱,但是,由于经销商自身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有限,导致浪费严重,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最后,实际赢利水平仍然难以提升,在这种状况下,给经销商再多的支持和政策,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对于这些自身经营和管理能力有限的经销商,他们其实需要的是能够省钱的知识和技术,是能够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许多经销商,遇到问题要设法通过知识技术的引入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投入费用的方法来解决。

(5)明确地向经销商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厂商在一起合作,经销商的赢利问题厂家自然是要关心的。但提升利润的方法有很多种,靠变卖宣传品赠品,或是直接截留费用的手段,一来是丢西瓜捡芝麻之举,二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同时还把下属业务人员和下游客户伸手要东西的毛病给培养出来了。最后一笔账算下来,经销商老板也是落个空欢喜,厂商双方都是输家。

换个角度看待经销商的窜货

窜货问题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数的市场专家也给出了无数个解决方案,但却得不到根本解决。当然,一些专家的方案是对的,若是厂商中各相关人等都能照章执行的话,窜货问题是一定可以解决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无论厂家设计出什么样的窜货控制措施,在经销商老板们群策群力下,总能想出各种应对策略,有效地粉碎厂家老板的防窜货理想。

在厂家老板看来,窜货的责任都出在经销商身上。这些经销商为了贪图一点眼前利益,不顾与厂家的合约,不顾市场的稳定发展,疯狂地进行窜货活动,破坏市场稳定,干扰厂家正常的市场管理工作,影响销量及品牌形象,并且还损害遵纪守法的经销商的利益。总而言之,危害甚大!一些厂家还总结出窜货八大害之类的警世之语,试图以此来说服经销商,回归到安分做市场的正道上来。

其实,商业上的事情压根儿就没什么对和错,只有合适和不合适的区别,之所以出现各式各样的纷争,其实就是矛盾双方站的角度不一样。厂家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经销商的窜货,自然是有着诸多的不满,所提出的这些防窜货的解决思路,也只是从厂家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极少有从经销商的角度出发。若是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这窜货没什么错!厂家那些所有的狗屁理论更是可笑!这具体的原因有三:

1.出于追求商业利益的目的

商业的目的就是在追求利益,尽量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没什么错,窜货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销商的利益提升,出于商人对利润追逐的本能,窜点货又有什么呢?只不过是一种经营形态而已。

2.没有认清经销商与厂家之间的关系

经销商不是厂家的下属,是平等合作关系,在有些时间还处在一种对立的状况,那么,作为经销商,凭什么要听从你厂家的指挥,凭什么为了厂家的销量和品牌形象,而损失经销商因为窜货而带来的利润呢?

3.厂家与经销商对利润的认定形式不一样

厂家和经销商都是商人,都是追求利润,但是,双方对利润的认定形式是不一样的,厂家要的是战略型利润,而经销商看重的则是战术型利润。战略型利润来自于全局和发展层面,窜货破坏的正是这个层面,而战术型利润则更关注当前的利润回报率,窜货赚的也正是这个钱,符合经销商对利润的选取形式。而厂家所强调的战略型利润,对经销商来说,太远了些,只是存在于理论基础之上,远不如窜货来得实在,不但看得见,还捞得着。

厂家也好,经销商也好,在事关自己利益的问题上,谁都不肯放松或退一步。厂家坚持反对经销商窜货,经销商则想方设法窜货。说透了其实就是在维护各自的利益,谁都不肯放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乃至对立。目前许多针对窜货问题的解决方案之所以没办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利益争夺的根本性问题,光从策略上去防范经销商窜货,必然是治标不治本的。

当然,商业上的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方案的,解决窜货问题,其实就是在解决窜货所带来的利益问题。当然,试图说服厂商任何一方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是不现实的,大家都不会放弃眼前利益,哪怕是很小的利益。但如果可以创造出一种比窜货能够让经销商获得更大利益的形式,他们或许可以考虑放弃窜货。

那么,究竟该给经销商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利益呢?很多厂家老板认为,厂家提供产品给经销商,就已经在帮经销商创造利益,经销商卖得多,赚得多,这不就行了吗?其实,这种思想在经销商那里是完全行不通的,经销商老板会认为,利益是我该得的,我也投入了很多,所赚取的利润,完全是我自己的劳动所得,并不是厂家白送给我的,再说,我卖你这个厂家的产品赚钱,难道我卖其他厂家的产品就不赚钱了吗?甚至,有些经销商认为卖你这个厂家的产品,还算是给你机会。也就是说,厂家得设法给经销商创造与当前的产品利润脱离开的,其他的利润形式,厂商之间,除了产品利益之外,还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