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600000019

第19章 独立战争(9)

华盛顿忙着准备进攻纽约,正好此时法国的新舰队已经抵达,而且新舰队在途中和西印度的舰队会合,使得罗希曼司令所率领的这支舰队,竟然变成一支出乎意料之外的庞大舰队。

他们原计划海陆互相呼应,攻击敌方根据地纽约,没想到英军想从海路将援兵送到约克敦。华盛顿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改变了作战计划。

“敌方的主力部队移到约克敦,我们不妨把纽约暂且撇下不管,先攻打约克港。”

于是他们一方面建造一座巨大的烘烤面包炉来迷惑对方,一方面四处散播消息,使英方误以为他们全军要围攻纽约。华盛顿则利用这段期间,率军偷偷赶往弗吉尼亚。

当华盛顿一行进入旧首府威廉?史帕克时,民众欢声雷动。城内载满武器、弹药的货车不计其数,另外还有星条旗、三色旗以及美军和法军的军服。

一切都进行得相当顺利,停泊在契沙比克湾的是罗希曼司令所率领的法国舰队。将约克敦围成半圆形,密密麻麻甚至连只蚂蚁都无法潜入的则是华盛顿所率领的美军。

从环绕在约克敦四周的高地上望去,白烟袅袅,密集的炮弹让人喘不过气来。

纳尔逊行政长官一面举着望远镜观测,一面对华盛顿说道:“现在英军的司令部就是我以前的宅邸,射击那房子的任务,就请让我来做吧。”

如此激烈的攻坚战持续了一个月之久。1781年10月6日深夜,敌将康华利将军为情势所迫,偷偷召集各部队长说:“很遗憾,我们必须要撤出约克敦了!”

这晚月亮躲在乌云中,漆黑的天空,飘着几点小雨,是一个逃跑的最好机会。康华利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16艘小艇放下,仅带了极少的士兵,沿着岩壁慢慢滑行,想偷偷潜出约克港。

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被认为最适宜逃走的时候,天空突然间下起倾盆大雨,暴风卷起巨大的海浪,16艘小艇就像落叶般地随着风浪漂荡在海面上。

在海面上东漂西荡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东方已现鱼肚白时,他们才发现这些小艇一步也没有漂离要塞。

“糟糕!我们只是在原地打转而已。”康华利将军不禁大惊失色。可是如今已无计可施,因为法舰不知何时已冒着暴风,逐渐逼近港口了。

10月11日晚上,美军开始突击仅存的堡垒,康华利将军在枪林弹雨中好不容易才躲入城内,城内已是遗尸累累,耳中尽是城外美军气势逼人的欢呼声。

不久,要塞上一面白色旗子垂头丧气地缓缓升起。

突然有人高呼“万岁”。

“胜利了,我们大获全胜了!”华盛顿一面喃喃自语,一面凝视着飘扬在天空的白旗。

双方讲好投降条件后,决定于10月19日举行开城典礼。

英军垂头丧气,狼狈不堪地鱼贯出城,不一会儿,要塞上升起的美国星条旗,就飘扬在徐徐吹拂的秋风中了。

华盛顿骑在马上的雄伟英姿,宛如一幅画像。他纹丝不动地凝望着这幅令人感动的景象。

十二、战争结束

人们盼望已久的实现和平的消息终于到来了。1783年1月20日在巴黎签订了一项全面的条约。属于德斯坦伯爵的海军中队的军舰“胜利号”在3月23日从卡迪兹抵达费城,带来了拉斐德侯爵给大陆会议主席的一封信,人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几天以后,盖伊·卡尔顿爵士写信给华盛顿,说他奉令宣布在海上和陆上停止对敌行动。

华盛顿在4月17日接到了大陆会议发表的一篇相同的公告。由于他没有接到关于在必要时使他手下的那一部分军队退役的任何指示,因而他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不同的时候得到的关于和平的消息使他的军队中的那些“参加战争到底”的人抱有一种期望,认为发表结束战争的公告的结果肯定是迅速退役。其中大多数人不能区分宣布停止敌对行动和明确宣布实现和平之间的区别,他们认为再要他们服役的任何做法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因此很难执行必要的纪律使军队保持团结。华盛顿在写给大陆会议主席的一封信中申明了这种情况,并且恳切地要求大陆会议能够迅速决定这些人的服役期限,并迅速决定他如何处理他们的退役问题。

他的信中的一条建议说明他站在爱国的士兵一边,并且了解—个涉及在他手下服役受苦的荣誉的问题。他主张“参加战争到底”的人退役的时候,应当让军士和士兵带走他们的武器和所有物品,作为他们自己的财产和奖赏。

在这封信发出以后,他发布通知,停战公告应在第二天中午发表,在晚上向军队宣读。他接着说:“在这之后,几个旅的随军牧师将感谢全能的上帝的怜悯,特别是感谢上帝用他的仁慈的能力使国家间的战争停下来。”

他宣布4月19日这个吉祥的日子作为战争第八年的结束的标志,是重要的来克星顿战役的纪念日。他接着在命令中强调应该执行要求他们执行的庄严任务。

“我们当初赶紧拿起武器执行的伟大使命已经结束,我们国家的自由已经得到充分的承认和明确的保障,爱国军队的美名已经使那些遭受艰苦和危险、坚持战斗的人获得荣誉,因此这个伟大的舞台上的演员剩下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持坚持到最后一幕的完美品德,使这场戏剧在喝彩声中结束,带着天使和人们对他们以前的所有高尚行动的表扬退出军事舞台。”

因为他写给大陆会议主席这封信,大陆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参加战争的人员的服役时间要到和约的明确的条款得到批准以后才结束,但是总司令可以自行决定准许休假,而且应当允许他们把武器带走。

华盛顿全面运用了这种权力。他没有限制地批准休假,士兵单独地或者分成小批回到他们在农村的家园,一次解散大批没有饷银的士兵的危险和麻烦得到了避免。

同时盖伊·卡尔顿爵士也在为撤出纽约市做准备。他一接到国王的停战命令,就写信要求提供能从欧洲和西印群岛得到的所有船只。大约在4月27日,一个舰队就载运大约7000人和他们的全部财物驶往新斯科舍。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军人,但是同时有许多人是根据美国法律被放逐的亲英派分子和难民。

5月6日,华盛顿和盖伊·卡尔顿爵士亲自在奥林奇城举行一次会谈,讨论移交英军在美国占有的据点问题,以及按照条约的规定把全部财产交给美国人的问题。5月8日,大陆会议委托埃格伯特?本森、威廉?S?史密斯和丹尼尔?帕克在纽约视察和监督按照临时条约第七条载运人员和财产的工作。

6月8日,华盛顿写信给几个州的州长,商谈解散军队的问题。信一开头就表示自己期望过不担任公职的生活,他在艰难战争之际始终抱有这种美好的理想,虽然这种理想后来并没有能完全实现。

他说:“我在有幸担任为国家服务的职务时抱有的伟大目标马上就要实现了,我现在准备告老回家。大家知道,我们当时离开家乡是万不得已的事。在离开家乡的漫长痛苦的岁月,我从来没有断绝过回家的想法,我希望在那远离世界上纷扰麻烦的事情的地方安静地度过余生。”

他的信接着描述了美国公民的优越的环境。

“他们是包含世界上多种土壤和气候、能够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一大片大陆的唯一主人,我们是被公认为享有‘绝对的自由和独立’的人。现在是在政治上考验我们的时候。现在全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现在是建立或者永远毁灭他们的民族性的时刻。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使邦联政府具有必要的性质,以便实现建立邦联政府所想达到的目的,也可以削弱邦联的权力,破坏邦联的团结,使我们受欧洲政客影响。他们可以使各州相互对立,不让它们变得日益重要,从而实现他们自己的私利。”

这时,华盛顿发现他在总部的处境非常无聊,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不断地有人提出申请和要求来打扰他,而他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他决定利用签订最后的条约以前的一段时间,前往纽约州的北部和西部,访问进行过重要军事活动的地方。此外,他想尽力促进一项必要的工作,即一旦英军撤离以后立即占领和约规定的英军让出的据点。克林顿州长与他一同前往。他们走水路从纽堡出发,沿哈得孙河到奥尔巴尼,参观萨拉托加和柏高英投降的地方,乘坐向他们提供的轻型船只游览有很多名胜古迹的美丽的乔治湖,前往提康德罗加和王冠角,在视察这些有许多往事的据点以后回到斯克内克塔迪,他们从那里沿着摩霍克河河谷向该河上游前进。

华盛顿旅行了大约750英里以后,在8月5日回到纽堡总部。他在路上走了19天,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华盛顿在这次旅行中充分认识到哈得孙河和大湖之间的内部联系的巨大利益,后来由于有了伊利运河这个国家财富的大动脉,使整个国家获益匪浅。

10月18日,大陆会议在一项公告中宣布,所有休假的军官和士兵部停止服役,所有其他承诺在战争中服役的人从11月3日起都将停止服役。只有一小批入伍时规定服役一定时间的人继续服役,直到期限到期为止。

华盛顿在11月2日的一般性命令中提到这个公告以后接着说:“总司令现在要做的唯一的事情是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美国军队讲话—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并且亲切地、长期地向他们告别。”

“现在完成了委派给我的工作,我要退出这个历史大舞台了。长期以来,我一直是按照这个庄严的机构的命令行事的。在向这个庄严的机构亲切地告别的时候,我在这里交出我的任职令,并且结束公职生活中的所有工作。”

第二天上午,他离开安纳波利斯,前往弗农山庄。他在同一天即圣诞前夜抵达弗农山庄,他当时的心情同这个庄严而愉快的节日是完全符合的。

他在写给克林顿州长的信中说:“一切终于结束了。我不再担任公职,感到如释重负。我希望把我的余生用于为善良的人们做事和致力于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