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600000015

第15章 独立战争(5)

阿诺德在魁北克城下受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自己受了伤,差点残废。但是美军并没有因此撤退,他们利用兵力优势,继续包围魁北克。由于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阿诺德被提升为准将。整个冬季,魁北克守军和美军对峙着,双方都在等待援军的到来。阿诺德面临着许多困难,不仅弹药快要用完,后方的补给也迟迟送不过来。为了补充军需物资,阿诺德被迫使用了强制手段,这引起了加拿大人的反感和不满。与此同时,不少士兵的服役期满,已经有人要求回老家。有一段时间,美军士兵人数竟然不到700人。

加拿大人由于没有讨到什么好处,他们的决心开始动摇。更为不幸的是,加拿大本地居民开始对美军不满,很多贵族和领主已经宣布不再帮助美军,如果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美军不久就要溃散。即使在这种条件下,阿诺德的斗志依然没有下降。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带领小股军队前去骚扰敌军。4月1日,伍斯特将军率领援军从蒙特利尔赶到,并且接管了指挥权。就在伍斯特到来的第二天,阿诺德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再次受伤。由于需要静养,阿诺德前往蒙特利尔,并接任总指挥一职。

托马斯将军在4月中旬抵达魁北克,当时美军的境况非常糟糕,人数虽然增加到2000人,但其中有数百人没有战斗力。疾病、劳累开始折磨美军士兵,部分服役期满的士兵也要求离开。寒冷的冬天很快过去了,河水一解冻,英军的援兵应该很快就到。如果是那样,美军的处境将会更加糟糕。看到河流上游的冰层开始融化,托马斯将军当即下令准备进攻。

5月3日,美军士兵开始行动。他们想利用木帆船点火破坏敌人的战舰。刚开始的时候非常顺利,帆船顺利接近战舰。可就在那个时候敌人发动了进攻,帆船很快沉入到河底,并没有给英军造成什么重大伤亡。到了这个时候,美军别无选择,只好趁英军援兵还没到赶紧撤退。5月6日,英军援军登陆。有了援军的支持,守城的卡尔顿立即变得信心十足。可是当他出城攻击美军的时候,发现美军已经撤退了,双方只是零星地互开了几枪。

美军从加拿大撤退,对其他各地的战争形势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此种形势下,华盛顿派盖茨将军前去大陆会议,并随身携带了一封告急文件。盖茨不仅对当前的形势有深刻了解,而且长于言辞,华盛顿肯定他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盖茨刚刚启程,华盛顿就接到大陆会议让他去费城的命令。5月16日,盖茨被提升为少将,米夫林被提升为准将,二人共同负责波士顿的防务。华盛顿在起身去费城前签署了几个文件,这些文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了当前的危急形势。

华盛顿离开后,帕特南就是纽约州资格最老的少将,为此华盛顿临别指示帕特南担负起全权指挥的责任。同时,华盛顿还告诉帕特南一定不能放松对周围地区亲英分子的监控,如果他们有什么过分举动,要立刻采取行动加以肃清。如果有时间的话,华盛顿还想亲自去检查一下海兰兹的各个要塞,提醒军官们千万不可大意。海兰兹的驻军主要由纽约州的部队组成,指挥官是北爱尔兰县的詹姆斯?克林顿上校。华盛顿在5月21日离开纽约前往费城,并应汉考克的邀请在那里逗留。

加拿大的告急文书不断传送过来,形势不断恶化。坐镇蒙特利尔的阿诺德已经建立了一座要塞,取名为锡达,并派遣贝德上校率领400人驻扎在那个地方,这座要塞主要是为了防范英军和当地土著偷袭而建造的。5月下旬的时候,一支由英国人、加拿大人和印第安人组成的部队前来进攻锡达,得知这一消息后,贝德把指挥权交给巴特菲尔德少校,自己迅速前往蒙特利尔求援。阿诺德当即派出谢尔本少校作为先锋前去救援,他自己亲率主力部队紧随其后。但是他们还没有赶到,锡达已经被团团围住,无奈之下,巴特菲尔德少校投降。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阿诺德心里面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去报复,还是该用仁爱之心去关怀。一方面是报复的强烈欲望,一方面是自己的500名士兵,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最后,阿诺德命令部队前去敌人转运俘虏的小岛,但是未等美军到达,土著就把英军转移走了,只留下5个饿得半死不活的俘虏。见此情形,阿诺德当即命令军队向昆斯琴斯全速前进。

华盛顿也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汇报,但是语意含糊,使人很难明白。华盛顿认为锡达的失守完全是贝德上校和巴特菲尔德的胆怯造成的,为此他要求军事法庭审判这两个人。美军在加拿大的情况,本来就让华盛顿头疼不已,锡达失守更是加重了他的忧虑。他希望斯凯勒将军勤加努力,为全美人民的利益奋战到底。

俗话说祸不单行,正当华盛顿担心不已的时候,斯凯勒来信告诉了他另一个不幸的消息。根据来信,华盛顿得知,亲近英国政府的盖伊·约翰逊上校在扎赫姆?布兰特和巴特勒家族的人的陪同下,与印第安人进行了会谈,并且他们已决定由盖伊·约翰逊打头阵,英军和土著军尾随其后,一起杀回莫霍克地区。考虑到约翰逊爵士还在假释期间,斯凯勒派出伊利亚斯上校前去拘捕他,但得知了这个消息的约翰逊早就带着家人逃走了。伊利亚斯暂时控制了约翰逊庄园,并查获了一批重要文件。

很快,美军又得知了约翰逊兄弟的进一步行动。这位爵士一心想要报仇,不久他就要率领苏格兰战士杀回莫霍克山谷。斯凯勒准备在奥尔巴尼修筑防御工事,全力防范敌人的攻击。为了让斯凯勒行动方便,华盛顿授权他可以根据需要确立自己的行动,不必全部向上汇报。华盛顿预料到将会有一场血战,但他无力阻止,只有提醒自己的部下多做准备。虽然敌人很强大,华盛顿对自己的部下还是抱有很深的期望。

按照华盛顿的指令,斯特林勋爵巡视完海兰兹后,立即就写了一份情况报告。根据他的报告,华盛顿派出了一批枪手前去蒙哥马利堡,协助当地守军控制来往船只。在哈得孙河上游,靠近西点的地方有一座遍布悬崖的宪法岛,斯特林勋爵建议在此设防,进而在将来的战斗中赢取主动权。

在蒙哥马利堡共有两个连,约160名官兵。他们分别是詹姆斯?克林顿上校的步兵团和维斯纳尔上尉的民兵连。这些士兵的武器装备很差,战斗力很弱,如果敌人来进攻肯定支持不住,为了加强防守,华盛顿觉得有必要对他们的指挥权加以调整。6月14日,华盛顿命令詹姆斯上尉接管蒙哥马利堡,全权指挥当地的驻军。詹姆斯在少年时代就已入伍,军事经验非常丰富,由这样一个人来担任指挥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将军认为国王大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建议在附近的山上修筑工事。华盛顿经过实地考察,肯定了李将军的建议。如果防御工事建成,美军就能居高临下地防守进出纽约州的路径。出于对华盛顿的尊敬,新建成的要塞就叫做华盛顿堡。罗伯斯?帕特南上校是负责建设这个要塞的工程师,米夫林将军则带领两个营的民兵驻扎在距离工事不远的地方,以防敌人破坏。这个要塞正在兴建的同时,长岛上的人们也在格林将军的指挥下修筑防御工事。不管怎么说,为了保卫哈得孙河和附近地区,美军拼尽了所有气力。

八、长岛之役

其他方面传来的消息都使华盛顿更加担心,敌人的意图可能是要派一部分部队在长岛登陆,设法夺取俯视纽约的布鲁克林高地,同时遣派另一部分部队,像希思将军所说的那样,在纽约北面登陆。因此,没有经验的美军需要保卫许多没有联系、彼此相距很远的据点以及这些据点之间的广大区域,抗击一支纪律良好、拥有水陆作战的一切经验的优势军队。

格林将军率领一支部队驻扎在布鲁克林。他已经观察了长岛上从赫尔门到纳罗斯海峡的所有地点,并据此制订了防御计划。他的军队正在按照他的设计加快修筑工事。这些工事距布鲁克林镇约一英里,正对着长岛。英军很有可能从那里发动陆上进攻。布鲁克林在纽约对面。在那个地方,通常叫做东河的那条海峡约有四分之三英里宽,河水很急。布鲁克林镇坐落在北边的沃拉鲍特湾和南边的戈瓦纳斯湾两个深水湾形成的半岛状和狭长地方。一道由堑壕和坚强的堡垒组成的防线,从沃拉鲍特湾起,穿过半岛的狭窄部分,一直延展到一个沼泽地和一条注入戈瓦纳斯湾的小河河边。为了保护这些工事的后方不受敌舰的侵犯,在半岛西南角的红岬建立了一个炮台,并在正对面的总督岛建了一个碉堡。

在这道堑壕和堡垒组成的防线前面大约两英里半的地方,有一条树木茂密的山脉由西南延展到东北,形成横贯这个岛屿的一道天然屏障。有三条道路穿过这条山脉。一条在工事的左边,向东延展到贝德福,然后经过一个关口穿越贝德福丘陵通到贾门卡镇;另一条在中间,笔直的道路通过森林密布的高地直到弗拉特布什;第三条在防线的右侧,沿着戈瓦纳斯湾一直通到纳罗斯海峡和格雷夫森德湾。

占领这条山脉和保护它的各条通道的计划本来是格林将军制订的,但是,不幸,就在他苦心经营的时候,他发起高烧来,持续不退,只好由刚刚从香普兰湖返回的沙利文将军代理指挥任务。

华盛顿看出,要阻止敌人在长岛登陆是不可能的,因为长岛地域广,许多地方便于登陆,而美军的工事又修筑在和纽约相对很远地段。他写信给大陆会议主席说,“可是,我们将尽量设法对他们进行骚扰,我们也只能这样。”

华盛顿担心敌人妄图以急行军偷袭布鲁克林的防线。他立即派了六个营前去增援。他最多也只能抽六个营前去增援,因为随着下一次涨潮,敌人军舰很有可能把剩下的陆军运来。对纽约市,他还是命令另外五个营做好准备,在必要时前去支援。他勉励前往布鲁克林的军队说:“要冷静,但同时要坚定。不要老远就开火,要等待军官的命令。将军的明确命令是:假如有人逃避职责,躺倒怠工,或是擅自退却,就立即枪毙,以儆效尤。”

这些可怜的弟兄大多数是第一次上疆场,华盛顿对他们作了公正的评论。他说,“他们出发时都是高高兴兴的,所有士兵也都是如此。”

有9000名敌军带着40门大炮登上陆地,亨利·克林顿爵士担负主要指挥职责。他率领着第一梯队。和他在一起的军官有康沃利斯伯爵、珀西伯爵、格兰特将军和威廉?厄斯金爵士。在他们的船只靠近海岸的时候,率领步枪团驻扎在附近的汉德上校退到了树林茂密的山岭,在居高临下控制着通向弗拉特布什的中央大路的一个高地上据守。由于敌人登陆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们于是分兵两路。康沃利斯伯爵率领后备队去弗拉特布什,其余的军队部署在从纳罗斯海峡的渡口起,经过尤特勤克特和格雷夫森德,直到弗拉特兰镇一线。

康沃利斯伯爵率领的两营轻步兵、多诺普上校的黑森军以及六门野炮迅速向前推进,企图夺取通过山脉的中央通道。他发现汉德和他的步枪团准备进行强烈的抵抗,便停止前进,因为他事先得到命令:假如对方占领了这条道路,就不要冒险发动进攻。于是他们就在弗拉特布什镇扎营过夜。

敌人的目的显然是突破布鲁克林的防线,把高地占领。假如他们的意图得逞,纽约就要任凭他们摆布了。纽约居民的惊慌和焦虑继续有增无减。有门路的人大多数都搬到乡下去了。

24日,华盛顿渡河来到布鲁克林,视察防线,观察附近形势。他在这次视察中深刻感到,格林将军不在场,实在很令人遗憾,因为没有人来说明他的计划和指明各个地点。

美军的前沿据点都在树木茂盛的山中。汉德上校率领他的步枪团监视着中央通道,同时在这条道路前面已经筑起了一个坚强的堡垒,以阻止敌人从弗拉特布什前进,另一条道路由弗拉特布什通到贝德福。敌人或许经由这条道路转到布鲁克林的工事的左侧。有两个团防守这条道路。一个团由威廉斯上校指挥,驻扎在山岭的北面,另一个团是迈尔斯上校指挥的宾夕法尼亚步枪团,驻扎在山岭的南面。敌人则驻扎在一系列山岭那边的乡间。

到那时为止,除了前哨阵地之间的小接触和零星的射击以外,还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华盛顿看到部队中普遍存在着混乱现象,内心深感不安。

因此,华盛顿一回到纽约,就把长岛的指挥权交给普南特将军,不过他在指示信中提醒普南特要把军官们召集到一起,督促他们杜绝他在军队中看到的散漫无纪律的现象。他还指示,要在军营周围建立防线,在地形最有利的地方修筑工事。加强防线上的守卫,由一名当班的准将定期检查,监督命令的执行,校级军官要到各处查岗查哨,报告卫兵执勤情况。任何人没有特别许可证不得越过防线。同时,由合适的军官率领并经过正式批准,可以派出游击队和侦察队出击,以骚扰敌人并防止他们掳走乡村人民的马匹和牛。

华盛顿还要普南特特别注意美军防御工事和敌人营地之间的树木茂密的山岭。穿过山岭的几条道路要设立鹿寨,并派最精锐的军队防守。这支军队应当不顾任何危险阻止敌军靠近。民兵没有受到太多训练,也没有多少经验,但足以守卫内地工事。

华盛顿每天呆在前方,帮助普南特出谋划策。普南特刚刚到任,还不太熟悉防线那边的据点。晚上,华盛顿返回纽约,很是忧虑。一场总攻击显然马上就要开始了。它会从哪里发动呢?他手下的没有经验的军队经受得住这场战斗吗?纽约假如遭到敌人军舰的进攻,如何防守?这是一个躁动不安之夜,而且他躁动不安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那个晚上,敌方把一项给美国人带来灾难的计划付诸实施了。

我们所说的这项计划是英军总司令豪将军亲自制订的。按照这一计划,亨利·克林顿爵士要在夜间率领由精兵组成的先锋部队通过潜在行军,攻到从贾门卡前往贝德福的大路上,夺取距离那个小镇不到三英里的贝德福山中的一条通道,从而绕过美军前哨阵地的左翼。正是为了准备这次夜间进军,克林顿爵士才在白天率领他的部队从弗拉特布什退回到弗拉特兰,来往调动频繁,终于引起华盛顿的注意。

为了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防止他们发现英军偷偷包抄美军左翼的战略意图,格兰特将军要在黎明前向格雷夫森德前进,威胁美军右翼,而由德海斯特将军炮击汉德上校驻扎的美军中央阵地。不过,要等亨利·克林顿爵士鸣炮表示他已经成功,绕过了美军左翼的时候,他们两人才可能强力猛攻。到那时,英军就要在各个地点对美军发动极其强烈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