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4457000000034

第34章 走出阴影(4)

那么,是什么东西迫使奥维茨一定要做这部麻烦不断的电影的呢?是什么使他感觉到,《雨人》会获得巨大成功,尽管当时所有的人都对它心存疑念?“我绝对喜欢那个脚本,”奥维茨解释说,“我喜欢那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那个完全是条鲨鱼的哥哥,在他失散已久、又患了孤独症的弟弟身上找到某种心灵上的东西。”奥维茨还记得,他在上大学的心理学课程时还去帮助过患孤独症的儿童,他们的遭遇一直使他耿耿于怀。雷蒙德和查里·巴比特还使奥维茨想起了他与自己的兄弟马克之间的关系,“我们俩人彼此有过争执,可是现在,我们没有问题了。”(俩兄弟都在娱乐界工作,可是一个比另一个的影响大得多,知名度也大得多,因此有点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雨人》即将公映时,MGM表明,它对这部电影的信心没有奥维茨的那么强,因为该公司减少了即将放映该电影的电影院数目。奥维茨催促MGM重新考虑一下这个步骤,并且说服了他们,让他们增加了放映该电影的电影院数目。电影最后的票房数为8700万美元,成为1988年票房收入最多的电影之一。

“《雨人》属于很多人。”制片人马克·约翰逊说。1989年春天,他在洛杉矶的施莱因体育馆的台上领取1988年度最佳电影奖时这么说,主持奥斯卡颁奖晚会时也是这么讲的。同时获得其他奥斯卡奖项的还有巴列·列文森,他获得最佳导演奖;达斯丁·霍夫曼,他获得了最佳演员奖;再有巴利·莫罗和龙·巴斯,他们获得最佳脚本奖。当达斯丁·霍夫曼发表接受讲演时,老泪纵横,专门提到了迈克尔·奥维茨,也提到了奥维茨为该电影成功所付出的劳动。后来,霍夫曼还承认说:“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奥维茨的努力,很有可能早就被束之高阁了。没有他,该电影根本就不可能拍成。”

迈克尔·奥维茨本人是很少实际地去做发现人才的工作的。有时候他的确会碰到黄金,比如汤姆·克鲁斯。可是从整体上说,奥维茨认为,让像CAA这样的代理公司去与有名望的电视和电影明星签约,使其成为客户是更合适,也是更加安全的办法,然后再由公司将这些明星的事业尽量往前推。可他本人的确也不时找到一些他认为一定会成为明星的人物。有一次,这样的“发现”就发生在他自己的家中。

当迈克尔·奥维茨遇到斯迪夫·西加尔的时候,这位个子高高,皮肤很黑,一身肌肉的军事艺术专家还留着特别与众不同的马尾巴,一点表演经验都没有。他在电影制片厂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为肖恩·康纳利的一部电影中的军事艺术技巧进行指导而去的。西加尔1952年出生于底特律,9岁的时候又搬到了洛杉矶。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自己的军事艺术技巧。在17岁时,他就旅行到了日本,在那里呆了十五年,学习并教授柔道。

回到美国后,他开始给康纳利当顾问。至于迈克尔·奥维茨,他曾花了好几年时间练习过各种军事艺术技巧,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对自己掌握到的技巧感到厌烦了,并准备着手干点新事情。他读过有关柔道的书,这是一种相当先进的军事艺术,并认为这东西听上去值得研究一下。一位熟人在听说奥维茨对柔道的兴趣后告诉他说,他应该见一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斯迪夫·西加尔,此人一直都在日本研究和教授柔道,已经有好多年了。西加尔去布伦特伍德见了奥维茨,并给他上课,每次50美元。

跟好莱坞其他无数人一样,西加尔很希望能够在电影上面展露一下才华。可是他不太懂行,看起来一点希望也没有。奥维茨借了一些钱给他,好让他渡过难关,然后主动要求给华纳兄弟公司的特里·塞穆尔打电话。奥维茨很聪明地向塞穆尔做宣传:“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已近六旬,而这里有位年仅30的家伙。”奥维茨安排西加尔向塞穆尔本人展示他的军事艺术技巧。西加尔做好准备,亲自表演了一场,让四位手持杀猪刀的人一起上来攻击他,完全是李小龙的风格。西加尔将四个人抡到了空中,让塞穆尔赞叹得直点头。西加尔摆平对手后,径直走到塞穆尔跟前来,与他握握手,然后走开,就跟一位牛仔大步走向落日处一样。

不用说,塞穆尔折服了。根据西加尔上佳的表演,奥维茨和塞穆尔签了一份有关此柔道教练的五部电影合同。当时,华纳公司正大力投资和发行相当数量的低成本动作片,由查克·诺里斯和其他一些人主演。塞穆尔发现自己掌握了另一位大明星,他可以演这类电影。他想法搞来了800万美元,供西加尔演他的第一部电影,也就是《逍遥法外》,该电影于1988年公映。其他由西加尔主演的电影也很快出台了:1990年的《欲杀不能》和《在劫难逃》(当年票房收入最多的一部电影),1991年的《寻求公正》,还有1992年的《重兵压境》,1994年的《决死雄战》以及1996年的《死刑命令》。

1986年渐入尾声的时候,奥维茨还在不断地向上攀升。到8月底,他终于获得他经营十年的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份。1986年6月,马迪·包姆同意放弃他在该公司的股份,两个月后,罗兰德·伯金斯也做了同样的事(俩人都保留为CAA公司的经纪人)。结果,奥维茨拥有了公司55%的股份,梅耶和哈勃各占22.5%的股份。

获得CAA公司经济上的控制权并不是全部,他希望超过人才经纪行业的限制,能够站在形成美国文化和社会力量的每一个潮流的最前端。他确信,新的科技将使美国文化产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娱乐业。他以为自己是娱乐业世界里最有影响力、最有眼光的企业家,因此他认为,不管是从他个人还是从事业出发,他都应该与计算机世界的同行们发生联系,特别是与一位名叫比尔·盖茨的人发生联系。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头儿,1987年才31岁,是计算机世界的天才和神童。盖茨想出一种办法,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了必需的操作软件,以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使普通人也能真正使用他们的家用和办公用电脑。奥维茨很相信,不管盖茨是在干什么,也不管他将来会怎么千,在计算机领域里,将会有很多了不起的发明,可以全部投入到娱乐世界里来,虽然他自己一点也不明白,这样的事情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他认为,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是极其有意义的,不管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一些有远见的天才到底会使计算机文化朝哪个方向发展。奥维茨想见见这位天才人物,并希望与他做点什么生意。

奥维茨知道,帮助他处理财务的桑迪·克利曼与盖茨的同事斯迪夫·波尔马是好朋友,于是他就请克利曼安排自己与盖茨见见面。奥维茨和盖茨在西雅图的一家日本餐馆见了面,俩人感觉都还不错,桑迪·克利曼和斯迪夫·波尔马也在场。这次晚餐共花费了四个小时的时间。盖茨和波尔马起先感到奇怪,不知道好莱坞的一对人才经纪人怎么会认为他们与微软公司竟有联系的必要。可是当奥维茨谈到,娱乐界正在朝一个方向发展,以迎接计算机科技的到来时,盖茨就开始感觉到,也许他和迈克尔·奥维茨会有个共同的立场。而对奥维茨来说,他发现盖茨的确很有天分,并相信CAA如果能够搭上盖茨将会受益无穷。说得具体一些,奥维茨心里想的是让微软和创新艺术家公司共同进入一种行业合作关系,以建立一种交互式的产品,使其完美地与刚刚出现的媒体科技同步。好莱坞与个人计算机将会联手进入未来。“我希望成为好莱坞通向微软的大门,”奥维茨回忆说,“我说:‘我们将会成为你们的眼睛和耳朵。’”

盖茨愿意达成某种形式的合约,甚至好像还准备让CAA成为微软在好莱坞的主要合作者。可是奥维茨却认为,盖茨并没有走到极高处,他希望盖茨能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CAA将成为微软在好莱坞的独家合作伙伴。可是对这一点,盖茨却并没有做好准备。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奥维茨为新开始的合资公司仅准备了“微不足道”的5000万美元。“我想把他捆起来干,”奥维茨回忆说,“可是,他太聪明了,他明白了我准备干什么。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共同点,他的资产远远超出我的资产。这里没有什么资产,这也是我想移出人才代理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奥维茨的助手们都因为这个项目从公司的指缝间溜走而惋惜,这事的确让人痛心。他们都是这么觉得,奥维茨一直不愿松手,一点也不让步,不同意成为盖茨在好莱坞最主要的,但不是独家的合伙人,这就使该合资项目无法启动,也无法预知CAA和微软公司能够一起走多远。奥维茨希望盖茨全归自己一人所有,他不想与好莱坞的别的任何人一起分享盖茨。

在好莱坞,迈克尔·奥维茨可以呼风唤雨,任何人都可以搞定。可这次,他却碰了壁。战场设在一家日本餐馆里,竞争对手一个是好莱坞的大腕,一个是新科技的霸主。当然这两个人并非真正是处在一个战场上,他们只是两位转着圈的拳击手,一边还在想办法,看看到底是否必须联起手来,以共同抵抗他们的敌人。奥维茨想进,可盖茨却认为CAA太小。还有,迈克尔·奥维茨不愿让步。仅仅因为他无法将比尔·盖茨归入自己的合作门下,还不能说明他就准备停下手来,不再想出其他办法来将好莱坞与新的科技世界联系起来。

就在1995年春天,微软公司与梦幻工作室SKG一起组建了,一家电子娱乐合资公司,后来的名字定为梦幻工作室交互公司。SKG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娱乐集团,由大卫·格芬、杰夫雷·卡森伯格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控制。这家50对50的合资公司,正是迈克尔·奥维茨为CAA和微软公司预测的未来形式。

1996年9月,CAA和英特尔公司宣布建立CAA/英特尔媒体实验室,打算在计算机软件专家们极希望使个人计算机向娱乐界媒体方面发展的愿望上赚一笔钱。这一点与最初的微软-CAA交易也很是相像,也是由奥维茨预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