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4455600000018

第18章 人生聚散两依依(1)

情系国徽

事业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把事业当成满足一切物质需求的工具。毕竟我们都是食之烟火的俗人,摆脱不了生活所需,日常所用,终日忙碌奔波,渴望明天会更好。而青春的我们在选择事业上也有所不同。有人会看它的发展前景;有人会想它的收入是否可观;亦有人把它当成一种使命,一种爱好去完成,倾之所有也在所不惜。林徽因就是这样,建筑早巳融合进她的血液,化成了她的灵魂所系。所以在建筑领域里,林徽因巾帼不让须眉,取得的成绩让那些大男人也不能不为之叹服。

对于林徽因来说,她的事业如日当空,而生命却走向了黄昏,终有一天将伴随夕阳的余光而坠落。梁思成知道,林徽因知道,所有关心这个美好女子的人都知道,但我们难以接受。都说岁月无痕,人生匆匆,我们难以想象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女子,这个对生命充满热情的四月天下的莲荷会离开我们,会和梦幻中的林妹妹一样得了不治之症。

如果可以,梁思成愿意用任何代价来换取林徽因的健康;如果可以,金岳霖愿意付出所有,只为莲之圣洁,莲之安定;如果可以,我想远在天堂的徐志摩愿受轮回之苦,只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但是世界没有如果,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林徽因被肺病折磨得寝食难安。

此时,东方这条神龙生机勃勃,四处充满了歌声与笑声,四处洋溢着花的浓香,风的轻盈,云的淡雅。听着窗外燕儿的呢喃,林徽因会偶尔放下手中的资料,来到窗边,她会微笑,骨子里被战火,被事业辗压的诗意在苏醒,轻轻的,淡淡的。原来世间什么都不重要,只有生命最宝贵,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得到更多的美好,续写更多的完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新政协筹备会公开向全国发出征集国徽的启事,并设立由叶剑英、廖承志等八人组成的国徽初选委员会,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为国徽评选委员会专家和顾问。

政协筹委会决定把国徽设计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七人参加设计工作。这对林徽因来说是莫大的考验和荣耀,但对她的身体而言,是不幸的灾难。所有人都知道她此时需要的不是工作,是静养。但他们亦知道,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刚烈的女子不会放弃她狂爱的建筑事业。

为了赶在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

梁思成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测绘过天安门和故宫,他们找出了当年营造学社绘制的天安门图纸。在方案讨论中,梁思成指出,我国的国徽应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并要能表现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大家都认为,国徽要代表国家,包含政权、民族特征,庄严稳重,富丽堂皇。国徽应采用金、红两色,这是我国千百年来象征吉祥喜庆的颜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天安门图案,应采用立面图,将它程式化、图案化,而不能像风景画,而且应把天安门前两个华表向左右方向拉开距离,增加整体的开阔感,使构图更加稳定。思路越来越明确,方案越来越完善,每个局部推敲了又推敲,每一细处修改了又修改。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由于长期以来的劳碌奔波,梁思成与林徽因的身体都很差。梁思成的脊椎病复发,而林徽因的双肺和肾受到结核菌严重感染,在一侧肾手术切除后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但国徽送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那一刻,国徽就是他们的信仰和生命。梁思成、林徽因一连数日通宵达旦,在他们病床的周围是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图纸。林徽因靠在枕头上,在床上的小几上作图,累到支持不住了,就躺下去喘息一阵,起来再接着画。这两位中国第一流的学者,为了设计国徽,拼尽了力气,倾注了全部心血,倾注了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6月17日,清华小组拿出了最后定型的方案。图案外圈环以稻麦穗,下端用红绶带绾接在齿轮上,中央部分和下方是金色浮雕的天安门立面图,象征“五四”运动发源地和在此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上方绘有金色浮雕的五星,衬在红色的底子上,如同天空中飘展的五星红旗。整个图案左右对称,庄严肃穆。整个国徽图案体现出庄重、明快、健康、统一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表现了中华民族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梁思成、林徽因亲自起草了说明书。国徽模型拉走后,他俩病倒了。

1950年6月20日,政协国徽审查委员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评选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的设计参加了评选。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人因病未能出席,由兼任秘书工作的朱畅中代表与会。会议厅中间墙上挂着两组国徽图案,左边是清华小组方案,右边的是中央美院小组方案。两个方案内容相近,但清华方案在色彩、构图、比例上稍胜一筹。参加审定的委员们分成两派,一派以田汉为首,赞成中央美院方案;另一派以张奚若为首,力主清华方案,认为该方案具有民族特色,美观大方。周总理将目光转向一言未发的李四光,李四光手指清华大学设计的图案说:“我看这个气魄大,有中国特色!”周总理再次细看图案后表示赞同。在周总理的支持下,在会上根据李四光、张奚若、邵力子等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清华小组设计图案以布局严谨,构图庄重而中选,这侧消息给林徽因和梁思成带来莫大的喜悦。

看过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人们会觉得,林徽因是江南出落的深闺女子,拿着诗书,漫步在花草之间,洁净出尘,不带一丝烟火气息;而看到她在建筑事业上所创辉煌的人们,会觉得这个女子是寒风中的红梅,坚强勇敢,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而真正看到林徽因本人的人们都觉得这一些是对她最好的评价,但亦是最不完整的评估。林徽因就是一本书,慢慢读过,静静想过,为之吸引,为之陶醉,却说不清究竟为的是什么。这是个谜样的女子,她带着林妹妹的诗情走进凡尘俗世,从此爱上了烟火,渴慕与世俗为伍。但林妹妹终究是林妹妹,不管俗气怎么染指,都带着洁净的香。

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代表以起立方式一致通过了国徽审查委员会所拟定的国徽图案,即是清华小组的设计图案。林徽因被特邀列席参加这次大会,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病弱的身体,巳无力从座位上站起来答谢了。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至此,国徽图案设计工作得圆满结果。

此后,梁思成推荐了清华大学营建系的雕塑家高庄完成了国徽的立体浮雕模型。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席令,新华社发布了《国徽图案说明》,各报刊登国徽石膏模型照片及清华营建系莫宗江据此绘制的“国徽方格墨线图”和“国徽纵昕面图”。中央美院的张有教授又带领美术供应社的员工做了第一枚木雕国徽,并于1950年国庆前夕安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明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

对于林徽因来说,也算是尘埃落定,此次设计是她人生的又一圆满。是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花园”设想。

人们都说高处不胜寒,我想说这话的人们是太过平庸,而又无法坦然面对平庸?,他们说,凡尘俗世里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有人出生就含着金玉,比凡人少了奋斗,少了坎坷。粗心听了,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静下心来好好推敲的话,这个说辞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人总是追求成功,渴望尊重,期待关爱。这一切都不是你的出身能满足的,要靠你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就好像林徽因,她出身书香门第,如若不经自己的努力,她顶多也只能算为闺门名媛,何以让世人至今还如此怀念,追捧。

人生在世,心态平和,一切就都是公平的了。不管你在高处,还是在低处,人生就是此消彼长。繁华之后是落寞,鼎盛之后是消亡,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生与死,幸与不幸,半点不由人。所以,佛说的还是对了,修身养性,叫自己洁净视人,让自己坦诚待人。

景泰蓝之宴

中国人都听过景泰蓝,北京人都听过“老天利”,那是个神秘的精美的传统工艺。林徽因第一次接触景泰蓝还要追溯到儿时,在祖父林孝恂的桌案上,曾经摆放过精美异常的景泰蓝花瓶。林徽因喜欢至极,总用娇嫩的小手摸来摸去,留下了淡淡的指痕。儿时的林徽因不会知道,这个传统工艺会因为她的来到而起死回生,大放异彩。

1951年,为迎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的到来,亚太地区和平会议筹备组决定,要给每位代表送上一份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精致典雅的礼物。根据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代表的习惯爱好,决定制作四类礼品:第一类是丝织品,真丝彩印头巾和刺绣“平金”的女子坎肩;第二类是手工艺品,如景泰蓝、镶嵌漆器、“花丝”银饰物及象牙雕刻、挑花手絹等;第三类是精印的画册,包括年画集、民间剪纸窗花、敦煌壁画的画册;第四类是文学名著,主要是中国作家中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筹备组将第一、二类礼物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交给林徽因负责。

接到工作后,林徽因兴奋异常,她本身血液里就流荡着艺术的才华,从小喜爱古老的手工艺品,她很快就对这项工作着迷了。每天披星戴月地忙碌着,她先跑遍了生产手工艺品的工厂,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病,忘记了清晨刚刚还咳了一次血,肺部的痛折磨她的肉体,却摧残不了林徽因的心与坚持。宛如风雪可以冰洁梅花的枝叶,却无法掩住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忙碌中,林徽因发现这类所谓的工厂,其实只是些小手工作坊。破败零落,更令她格外吃惊的是,解放前连年战乱,这些东西无人顾及,解放后,这些被视为生产奢侈品的作坊也得不到扶持,只是顾虑到作坊工人的失业问题才勉强让它们存活下来。景泰蓝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生产成本又很高,这些作坊处于倒闭的边缘,风中残枝,水中落花,叫林徽因担忧而焦虑。

于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商议,在清华建筑系成立了一个美术组,她想借这次制作和平礼物的机会,抢救这一濒于灭绝的中国独有的手工艺品。美术小组的成员除了营造学社多年的伙伴莫宗江外,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学生:常莎娜和钱美华。林徽因和他们一起,到作坊里去了解景泰蓝的生产工艺,观看工人的操作过程。她对每个工序都有兴趣,经常要动手试一试,掐丝、点蓝、烧蓝……神话般的,毫不起眼的坯胎变成了绚丽的艺术品。

端详着那些制成品,不满足的情绪会涌上心头。景泰蓝长时期仅有那几种图案,不外乎牡丹、荷花、如意……这些带有浓郁宫廷色彩的富贵吉祥的图案虽说也挺好看,可也未免过于单调。于是林徽因决定亲自设计图腾,叫景泰蓝更加美好,饱满。

她和美术小组的人一起日夜奋战地设计绘制了一批新的图案,其中祥云火珠的图案简洁、明快,敦煌飞天的形象浪漫动人。他们把这些新图案拿到作坊中去,林徽因就在作坊里看着工人师傅们操作。忙碌,奔波,肺部的抽痛叫她汗如雨下,但林徽因没有退缩过,当样品成功地烧制出来后,她高兴得像个得到礼物的孩子,完全忘了刚才的撕心裂肺。

外面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目不暇接,林徽因沉浸在景泰蓝的一花、一叶、一枝这种难度极高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艺品创作中不能自拔。学生们注意到,痩弱的林徽因对艺术有种宗教般的热情。那双专注而有神采的眼睛,撼动着每个人的心跳与脉搏,他们不能不为之敬佩肃立。这个身患重病、非常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女子,用生命的执著演奏着比清泉还优美的乐声,每一个拨动,都叫人心醉,每一个回旋,都叫人心痛。

人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终有一条贯穿的主路线,那就是信念!林徽因不单单把建筑当成事业,更融入了血和肉,成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支柱。信念叫林徽因无视病痛,亦是信念叫这个柔软的女子散发着绚丽夺目的光芒。

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和平礼物送到了亚太各国代表的手中。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得到了飞天图案的景泰蓝,这位“天鹅公主”喜欢极了:“这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物,真是太美了!”

中国再一次得到世人的肯定,林徽因再一次创造了自己事业的辉煌。而林徽因的两位女学生,后来都在中国的工艺美术领域卓有成就。常莎娜后来是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钱美华后来成为景泰蓝设计专家、北京珐琅厂总设计师,她们都庆幸命运叫自己结识了林徽因这样精灵般的女人,让她们真正走进了艺术的大门。

1952年,梁思成和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身边许多亲人都劝她歇息一段时日,找个清净之地养病,可固执的林徽因依旧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完成了须弥坐的图案设计。林如莲,莲如林,冥冥之中让林徽因结下一段佛缘,那朵朵莲荷花瓣退去凡尘铅华,有种难以言说的静美。

同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林徽因还应了《新观察》杂志之约,在极短的时间里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如此成果,让人叹服到无言。

态度是什么?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生活对我们的态度其实都是成正比的。你付出多少亦收回多少,没有谁得到过特殊待遇。林徽因不管是生病,还是健康,面对一切的态度都是一如既往的坚定执著。她像古琴上优雅的弦,将自己绷得很紧,弹出的音乐美妙动听,回味悠长。

他们说人生如梦,他们说人生如戏,他们亦说人生是一盘棋,而在我看来,林徽因的人生,就是一曲古筝弹奏的高山流水。让你在黄昏时分,煮上一杯茶,拿起几卷书页,静静地,安然地,感受其中的宁静与美好。

梦幻中的城墙花园

梦是什么?成绩又是什么?其实我一直在想,凡尘俗世叫我们终日忙碌奔波,挣扎探索,在得到物质上的保护后,会不会对自己此时的处境,感觉到空虚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