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爸的礼物
4455000000026

第26章 人生的礼物(2)

“你跳下去,我还得救你,太戏剧化了。”他嬉笑着穷追不舍。我不得不认真地看看他了,一个不修边幅、脸色和我同样苍白的年轻人,不远处,摆着一副相当破旧的画架。

我勉强笑笑,问了句:“画什么?”

他耸耸肩:“3年了,我站在这儿感慨万端,却没画出像样的东西。”听得出很深的自嘲。

“你想找什么?”

“不知道,所以注意到你。”

“怕我跳下去?”

“怕破坏了一幅有灵气的画。”我感谢他的赞赏,笑笑说:“谢谢!”说得很由衷。

“也许你提醒了我。”

我不理解地看看他。

“人才是这个生存空间真正的生灵,其实,你第一次转过头来时,我已经知道‘水性’很好,不会被‘淹死’的。”

“人们的相互关注并不值得庆幸。”

“你很孤独?”他关切地看着我。

“狐独与生俱来。”

“可与生俱来的并不只有孤独。”

“我习惯了,或者说喜欢。”

“你可以喜欢,但不要习惯。”

我觉得他正一点一点地打倒我的孤傲,很想快点儿躲开,却又扔出一句:

“你呢?是喜欢还是习惯了感慨?”

“我很空虚。世间万物没有属于我的东西。”他坦诚的语言射出一种逼人的沉闷。

只剩沉默。

等他画完一张速写递给我,我大大地惊诧于他的画笔的穿透力;画上的女孩孤傲、忧伤而又飘逸得让人不可捉摸。

小心防守的堡垒突然被冲击,我很恐慌,我匆匆地就要告辞。他在那张速写上草草地写了几笔,折了两折给我,像阳光一样灿烂地笑了笑。

我就这样告别西湖,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如画的杭州真的远去了,我才打开那张速写。画面边上写着:

感到寒冷时,请来!

我骤然感到浓浓的暖意,又想起他说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只有孤独。”

我知道了还有人情的温馨。

谢了,朋友!

3.内在精神

亲爱的哈伯德:

你为自己不得不解雇一位办公室经理而感到难受,这意味着你关心着你的员工们,意味着你意识到了执行这一任务所带的沮丧与绝望会殃及他人的生活。我很喜欢你善良的心灵。

你事业的成功,与员工们的个人和团体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员工的确不适合他的职位,那么他对公司的作用就是消极的,这会压制真正适合这份工作的人发挥自己的价值。

有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处境困难,只是因为他们“胃口太大”。他们想要更高的报酬,但能力却不够资格待在那个职位上。这样的商业经历常常变成争斗与混乱——而我们这位经理的诚信也在贬值。

接着是另一种极端——一个人的能力远远超出他现在的职位,却一生不得志。他对公司也只有消极作用,因为他每天都无法调动他的热情,他与公司都不可能获益,这两者早晚会分道扬镳。

有时,你也会发现公司里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有潜力,对公司非常有价值,而且相当热爱他的工作,但是他无法与同事融洽相处。很显然,当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热爱与日俱减时,他就会发现自己在其他同事中越发感到不适。任何会造成这种影响的人,必须在他的态度撵走了你宝贵的员工之前离开公司。

就手头这件事来说,你的这名员工,无论是他的下属还是他的上司都很难同他共事。虽然他在工作方面足以胜任,但他的人格与态度却实在叫人不敢恭维。他经常大言不惭地说,’公司在某些方面是因为他的面子才能运转起来。现在,是时候让他把控制权移交出来了。

我一生中曾不得不解雇许多人,但我会反复思索“我这样做究竟对不对?”一两个月后,再问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会毫无疑问地发现自己做得很对,只是当时应该更早地做出决定!

在你解雇一名员工之前,想一想他的能力可否在其他地方得到更好的发挥。他有没有什么技术尚未得以利用?他是不是因为能力受到了压制?如果只是性格问题,那这种特殊的性格能否在其他部门成为有利的因素?

无论如何,可能将他贬谪是很重要的。这是一条双赢的途径:你并未树敌,他也未经受太多痛苦而重获部署。

同时,当你被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时,不必说谎,因为这会贬低双方的身份。相反,你应该平静简单地向他解释,你已经做出了决定,以及为什么其他人会更适合这个职位。

被解雇的员工一定会有挫败感,觉得忧虑、沮丧、苦恼和混乱。共同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你有义务尽可能地减少他在心理上和财政上的困苦。如果你做到了,那么无论情况有多么困难、费劲、不快或混乱,至少你们中的一个可以昂首阔步地走开。

你会在脑海与心头深刻铭记:只有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地选择雇员,才能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情形。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彻底避免,商业领域中的人员流动向来存在,也将永远存在下去。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只有快乐而没有苦恼。所以,把这件棘手的事情坚持做完吧。用心去完成!

你的父亲

阿尔伯特·哈伯德

(编译者语)人的存心,是人生命运的关键,是荣辱是不是安宁之所系,是事业成败与幸福得失的主要原因。

人生的幸福,完全源出于一个人的内心。人都可以由自己的心地,察验自己的灵魂样相,心地肮脏,灵魂自然不会清洁;存心丑恶,人格自必难期高尚。至于所谓相随心转,心地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外貌,心术如果不良,不但形色诡异,而且会由于费尽心机,给人带来身体上的病害,使之失去作为发展事业、建立事功所最需要的健康。所以,修饰外貌,不如整饰内心,存心如果光明磊落,前途自必无量。

所谓:“诚于中者形于外。”一个人心地的优劣,必然会显示在外貌上面。所以,你如果想要身舒体泰,肤润肌丰,最好是从修心人手,如果能做到了每一意念,都真实无妄,使胸无芥蒂,心无杂念,从而方寸自然畅通安逸,心境自然广大宽松。反之,如果心术卑鄙,存心不良,妄念歹意,起伏于胸臆之中,时刻鹜心于饰巧作伪,自然精神会变得恍惚萎靡,形体日形疲惫瘦弱了。

莎士比亚说得真好:“命名身体富足的,是人的心地。”你几曾见过一个心术善良、心地宽厚的人,不是容光焕发、光彩照人的?因为心地就是灵魂的影子。前人诗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佛家修行,第一是修心,能使一颗心修炼到平静无波,任何外界的东西都不会影响它。

事实上,人的价值,在于内心,与外在的财产无关。人心虽然仅只方寸大小,可其容量则属无限。人心大到可以包摄宇宙天地万物,但看你如何去用它。可是也有浅窄如杯者,稍注即溢,容不下一点东西。常见有人的身材,硕然颀然,俨然丈夫体态,却心量狭小;又有人身材矮小,却雄心万丈,气吞牛斗。可见人的身躯,无法限制心量的发展,而一个人的事业,也便由此可以断定。

存心与事业的关系,其最显着的实例,是我国古代圣君唐尧,史载:“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百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就也。有一民饥,则日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日我寒之也;有一民罪,则日,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溥而化广,故不费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有如此的存心,试问怎能不受百姓的爱戴拥护?难怪其在位达100年之久,其德化万民的典范,永远留在后代人心中。论语述孔子赞尧之辞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后世相承,以尧天为盛世之称,宋史乐志有句云:“九州臻禹会,万国戴尧天。”其由来就在于此。

大多数人之所以长寿,都是与其心地有密切的关系。如唐尧这位圣君,在位即达100年,其生寿虽史书未有详载,然而可以想见者,在其即位时,至少已到壮年,如此一来,其寿命当然不止120、130岁。而在尧之前的帝君,如黄帝,在位亦达百年;如少昊,在位84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在位70年;都是极可观的记录。语云:“仁者寿”,几乎可以为他解释。

存心与人身健康的关系,由现代医学研究的时候,已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其息息相关的程度。西方医学界不断指出,一些缠绵难治的疾病,大多是受到当事人精神与心理的影响所致。比如懊恼、烦闷、焦虑、歉疚的心情,都是使人致病的原因,而这类不良情绪,无一不是起源于一个人的内疚。所以,欲治身疾,先疗心病;只要求得心君安泰、心绪平静、使心地不留一点儿罪恶的根苗,身体没有不健康爽朗的。但是,多数人不明此理,只在病痛时才去医治,岂不是既舍财又伤身体。

不但如此,存心甚至关系到人的前途,牵连到一生的幸福与痛苦。由于心地善良,心胸光明,自然处事公正,待人公平;而能不为外界引诱所动,于取舍之际,有其一定原则和分寸;进而可以度德量能,见义勇为,使其一生无所悔咎。反之,如果居心叵测,不能高尚其志,圣洁其行,小则蝇营狗苟,作奸犯科;大则为非作歹,成为巨奸大憝,贻祸社会,危害国家;最终结果,必然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因此,人的一生最重大而神圣的任务,理所当然是保持心地的纯洁和完整,使之永远方正无偏,明流无蔽。语云:“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一个人失去了高尚完美的心,就好像是行尸走肉,纵然延年益寿,有享用不尽的物质供奉,然而精神已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札记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上个好价钱。对这种名贵花卉,商人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却连一粒种子也不给。他计划繁育3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

第1年的春天,他的花开了,花圃里万紫千红,那种名贵的花开得特别漂亮,就像一缕缕明媚的阳光。第2年的春天,他的这种名贵的花已繁育出了5000多株,但他和朋友们发现,今年的花没有去年开得好,花朵略小不说,还有一点点的杂色。到了第3年的春天,他的名贵的花已经繁育出了上万株,令这位商人沮丧的是,那些名贵的花的花朵已经变得更小了,花色也差多了,完全没有了它在非洲时的那种雍容和高贵。当然,他也没能靠这些花赚上一大笔。

难道这些花退化了吗?可非洲人年年种养这种花,大面积、年复一年地种植,并没有见过这种花会退化呀。百思不得其解,他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家,植物学家拄着拐杖来到他的花圃看了看,问他:“你这花圃隔壁是什么?”

他说:“隔壁是别人的花圃。”

植物学家又问他:“他们种植的也是这种花吗?”

他摇摇头说:“这种花在全荷兰,甚至整个欧洲也只有我一个人有,他们的花圃里都是些郁金香、玫瑰、金盏菊之类的普通花卉。”

植物学家沉吟了半天说:“我知道你这名贵之花不再名贵的致命秘密了。”植物学家接着说:“尽管你的花圃里种满这种名贵之花,但和你的花圃毗邻的花圃却种植着其他的花卉,你的这种名贵之花被风传授了花粉后,又染上了毗邻花圃里的其他品种的花粉,所以你的名贵之花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雍容华贵了。”

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谁能阻挡住风传授花粉呢?要想使你的名贵之花不失本色,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你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你的这种花。”

于是商人把自己的花种分给了自己的邻居。次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朵又肥又大,花色典雅,朵朵流光溢彩,雍容华贵。这些花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商人和他的邻居都发了大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共同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

4.以诚待人

亲爱的哈伯德:

在大多数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诚实,只是获取他人信任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把我们抬高到他人之上,使我们成为那些最重要事件的知情者。

让你看上去诚实的实质就是转移注意力,移开你想要欺诈对象的注意力,给自己时间和空间从事他们不会留心的行动。亲切、大方或诚实的举动往往是让人分心的最有力方法,这样可以解除对方的疑虑,让他们变成小孩一般,渴求任何一种情感的表达。

与人第一次会面时最好表现出选择性的诚实。我们都受制于一种习惯,而且我们的第一印象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关系刚刚建立时,对方相信你是诚实的,得费好大工夫才能让他们相信你其实不诚实。这就给了你改变状况的余地。

单一的诚实举动往往还不够,你需要的是诚实的声誉,建立在一连串的诚实行为上,而那可以是微不足道的诚实。一旦声誉建立了,就如同第一印象,是很难撼动的。

请记住:以感情的方式,经过策划的善意行为可以使任何狠角色变成容易骗的孩童。如同任何利用情感的手段一样,这套策略必须慎之又慎,如果人们看穿了,他们落空的感恩与温暖情意将会转成最猛的恨意与不信任。除非你可以让自己的举动看起来既诚挚又真心,否则千万不要玩得过火。

你的父亲

阿尔伯特·哈伯德

(编译者语)推行以诚待人,是成功的重要关键,是立业的坚实基础,为处世接物驭繁制杂的独特良方。

宇宙天地,众生万物,各有各自不同的面貌存在,没有不是以其本相表现的。而人却不同。知人知面,难知其心,人类从一开始最大问题,就是一个诚字。然而人生道路,虽有千万条,只有推诚心、布公道者,才有其可立、可行、可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