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门家训
4447900000018

第18章 苏洵家训(2)

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很深的文化涵养。他看到苏洵平日里的作为,常常伤心不已,担心她的夫君会从此断送了前程,因此郁郁不乐。苏洵也察觉到了妻子的忧虑,明白了她的苦心,开始后悔年少时不用功,虚度了许多光阴。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终于恍然大悟,于是端正了态度,终日端坐,奋发学习,不再出游。苏洵在二十九岁时再度赴京考进士,尽管他生性聪颖,才智超群,但因其所学与科举考试要求的章句、名数、声律之学不合,结果又一次落第。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自己以前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他觉得有些不堪入目、漏洞百出,于是苏洵毅然烧掉过去为考试而作的几百篇文章,又重新阅读古书。他忽然发现不为考试而读书,反而能尽力吸取书中的精华,品味到读书之乐了。

苏洵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发奋八年,前五年养精蓄锐,一字不写。五年之后,方才挥动如椽大笔,将心中郁积的东西一吐为快。他 的文章文风古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之后赞不绝口,并认为这是当今最好的文笔。在平时,欧阳修对那些有才学之人都会大力举荐,这次更不例外,他将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引起朝廷上下的震惊,京城内外的学者争相传阅他的文章,而且纷纷仿效苏洵文章的写作方法。苏洵这位大器晚成的散文家,从此名闻天下。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洵文章的民谣: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嘉佑元年,苏洵亲自带上了他的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一举成功,双双及第。苏洵与苏轼、苏辙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三曹”以后又出现的一门三学士的现象,人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独占三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想要做出一番出色的事业来,没有坚定的毅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古人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靠的就是坚忍不拔的毅力。毅力,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若有顽强的毅力,那么他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名门家训析要:关于毅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对其深有体会,牛顿说: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功的。”富兰克林说:“唯有坚韧不拔的人,才能圆满实现自己的理想。”世界着名学者约翰生说: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都迟早会取得丰厚的回报。”曾国藩也曾说过: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古代圣贤们也曾指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美国柯立芝总统更是将毅力看得比天分更重要: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而不胜。”有心理学家曾经对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作过调查,他们发现:80%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的智商都是中等或是稍稍偏 上,并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对成功的追求和执着,以及他们坚定的意志都是超乎常人的。其实不管是名言,抑或是警句,都表明学业以及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坚强的意志力是密不可分的。

在法国,有这样一位记者,他的名字叫博迪,年轻时因患了一场大病而导致四肢瘫痪。他全身的器官除了左眼之外,都无法活动。可是,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已经构思完整的作品完成。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只能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

每一次拼写的时候,助手都要将法语字母按顺序一一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如果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会眨一下眼睛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汇的,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他们还要借助于词典的帮助,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我们不难想象,两个人的工作是何其艰难!几个月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部着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其实关于毅力与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坚持和毅力。由于孩子生性活泼好动,这会导致孩子们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缺乏坚持,缺乏毅力。孩子刚开始做事时往往都是认认真真的,但是只能保持三分钟的热度,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还要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不断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与机会来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孩子意志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意志力坚强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有毅力、有恒心、自信、乐观、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做事贵在坚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成长链接:培养一个有“愚公”精神的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想得到获得成功的诀窍,但是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想要获得成功,只有不 断地坚持,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最终才能登上成功之巅。对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是家长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要想让孩子具有超强的韧性和意志力,家长就要做到:

从小事中磨炼孩子。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就要让他从小事做起,坚持做好每件小事,时间长了,孩子就能具备一定的韧性,做事就学会了坚持,才能在大事上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培养孩子的意志,要脚踏实地地从头做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要让孩子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中找到磨炼意志的良好时机,在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次大胆尝试,每一次取得的小小胜利中,让自己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做有毅力的爸爸妈妈。要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毅力肯坚持的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要孩子坚持晨练,家长首先自己要坚持晨练,养成良好的习惯。

又比如,家长想要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那爸爸妈妈就不要在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去上网玩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只有家长有坚强的毅力,才能让孩子养成坚持做事的好习惯。

对孩子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人的意志力都是在每次克服困难之后磨炼出来的,意志力的训练包括克服一系列自身的困难(胆怯、无信心、懒惰、畏惧、经验不足、身体不佳等)和外在条件的困难(环境不好、其他人带来的压力、学习条件差等)。而一个人的意志坚强度如何,要看他所克服的困难的大小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越是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坚强。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日本,有一些家庭会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受到重重困难的阻挠,并在其中得到磨炼,来培养他们持久的忍耐力和意志。到了冬天,他们会让孩子赤膊在风雪中锻炼。天地一片寒白,不少孩子嘴唇都冻紫了,父母却仍旧在一旁视而不见。

在日本,还流行着一种“穷留学之风”,也就是说,那些家境富裕的大城市中的学生,到偏远荒僻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事实 证明,这些孩子在社会和人生的道路上都有着坚强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

启发孩子进行意志的自我教育。曾经有学生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问他要怎么做才能像他那样学富五车、头脑过人。苏格拉底听了之后,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做了一次示范,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如此简单的事情能难得了谁?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

“哪些同学都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

“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胳膊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个时候,整个儿教室里面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高尔基说: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起来。”人通过自我培养和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在让孩子进行自我意志训练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名家名言,让孩子对照自己;或者找一个意志力坚强的榜样让孩子作比较,让孩子找到彼此的差距,并尽力弥补存在的差距;可以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在日记中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让孩子继续他自己的活动。有的时候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经常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制止孩子专心做事,这种行为容易造成孩子做事不能善始善终。例如,当孩子正学习的时候,家长不时地问他“要不要喝水”,或是“歇一会儿,吃个水果吧”等等,这样非常容易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难以专注,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假如孩子在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他就难以静下心来,久而久之,就无法锻炼他的坚持性了。

当孩子全神贯注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打扰他,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和氛围,慢慢地,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坚持和专注的时间就会越来越久,这样就能培养出他超强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