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门家训
4447900000017

第17章 苏洵家训(1)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传世。

苏洵的“南风式”家教——走出“棍棒之下出英才”的教育误区

法国作家拉丹封曾写过这么一则寓言:有一天,南风和北风比赛,比试一下谁先把行人的大衣吹走,于是北风竭尽全力,呼啸着向行人席卷而去,那些行人感到寒风凛冽,冻入骨髓,于是就越发将大衣裹紧。而南风则不同,它暖融融地拂向行人的面颊,让行人感觉到天气如此暖和,没有穿大衣的必要,就纷纷把大衣脱掉了。

有着“唐宋八大家”名号的苏洵对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采用的就是这种“南风式”的家教。有这样一副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说的就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苏洵是唐宋时期远近闻名的文学家,据说他作文时“下笔顷刻数千言”,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这位文学巨擘也是一位极善家庭教育的名家。

在“唐宋八大家”里,苏氏一门独占三席,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都是很罕见的,我国文坛上才华出众者不乏其人,比如李白、杜甫、陶渊明等等,他们可以说是灼灼其华,但是他们的后代却消退了光芒,变得很平庸,在中国古代的文坛上,“一门父子三词客”的现象可以说是一道奇观。在这三个人中,苏轼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有坐上头把交椅的能力,而苏洵、苏辙在其中则不太出众。但是谈到对苏家一门整体的贡献,则非苏洵莫属。

据说,苏轼、苏辙两兄弟小时候性情顽劣,专爱玩耍,无心学习。

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苏轼、苏辙两兄弟都将他的话当做耳边风,这种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 如此,苏洵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强迫他们去读书学习,他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他就从这一点入手,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诱其入门。当两个儿子正玩得不亦乐乎时,他就故意在一个他们能看得见的角落偷偷地看书。两个兄弟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跑到苏洵身边来,看看他偷偷摸摸地到底在做些什么。在这个时候,苏洵就故意假装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这一举动将两兄弟的胃口吊得更高了,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地偷父亲的书来看。由于他们本身就天资过人,对这些书越读越是津津有味,就这样,他们渐渐都迷上了读书。

相比于东方人来说,西方人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他们往往会对孩子旁敲侧击,让孩子自己感觉到自己在哪儿犯下了错误,并能作出正确决定。球王贝利的父亲对贝利的教育也是一种“南风式”教育。

在贝利小的时候,他曾经抽烟抽上了瘾,而且在抽烟的时候被父亲当场抓住,最终是父亲真诚的劝告让他下定决心戒掉了烟。后来,他这样回忆道:

“假如当时父亲把我狠狠地揍上一顿,或者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痛骂一顿,或许我就会对他进行反抗,而最终我也可能变成一个烟鬼。”然而当父亲发现他偷偷抽烟时,只是朋友般推心置腹地说:

“你在足球上有很高的天分,加以努力,日后或许你会成为一个球场高手。但是,你吸烟喝酒的习惯会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这样你就难以踢好球,到时候你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在90分钟内一直踢出让人满意的水平……不过,这件事还是由你自己决定吧。假如你坚持要抽,最好抽自己的,老讨别人的烟很丢人。”父亲说完,就从身上拿出几张钞票,转身走了。

父亲这几句话让贝利泣不成声,感到无地自容,同时贝利对他的父亲也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之情。后来贝利果然戒了烟瘾,继承了父业,终于成为在球场上奔跑的一名职业球员。

其实,这种“南风式”家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比粗暴教育所起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的教育,并不是靠打骂就能够立竿见影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宽和的态度,心平气 和地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也会对家长更加信任和依赖。

名门家训析要: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在中国不知道已经流传了多少年,有时候它居然成了家长打骂孩子的借口、教育孩子的“金玉良言”!有的家长在这种教育态度下,动不动对孩子就拳脚相加,恶语相向,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久而久之也会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严重者甚至导致心理扭曲,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身为父母者,不能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加拿大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研究员史特劳施曾经作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在打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智商测验中平均得分为98分,不常或几乎不曾遭受打骂的孩子平均得分为102分。史特劳施博士还说,语言上的亲子互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加拿大儿童健康研究所的执行主任渥克说,时常遭受暴力、侵犯与威胁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生理反抗机制,这种好斗或者逃避的心理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了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那些爱发火,动辄动手打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引以为戒。因此,当你身为人父人母之后,应当多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以后你也就不会对孩子做出什么愚蠢的举动了。

粗暴的教育或许能让孩子短暂地顺从,但是却扼杀了孩子的活泼和睿智。打骂教育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暂时的效果,但是它会给儿童带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事实证明,棍棒教子的方式只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隔膜,有人说:

“棍棒底下不出孝子,往往出的是逆子。”这句话是经验之谈。

成长链接:不打不骂教育孩子

有关教育研究指出: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他就会变成魔鬼。因此,家长如果想要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乐观的孩子,就要抛弃“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想法。不要妄图通过打骂孩子,让孩 子畏惧自己来确立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和地位。打骂,只会让孩子与你越行越远。家长只有对孩子循循善诱,态度温和,才能让孩子从内心更加敬爱父母。要想实现有效的教育,父母就要做到: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像火药似的,一点就炸,要逐步学会克服这个坏毛病。

心理学上说,人的情绪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情绪的强度、持续性,都是可以主观控制的。作为成人,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能过于情绪化,只有努力增强控制意识,才能成为情绪的主宰者。另外,要学会缓解情绪。在和孩子交谈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都不要将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而要学会缓解,保持心理常态。比如可以转移注意力,别将烦心事放在心上,多看一些哲理性极强的名言,平复自己的情绪等。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他住处显眼的位置,挂了一张写有“制怒”二字的条幅,为的就是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让自己头脑清醒,保持理智。

正确对待子女。不管孩子表现好坏,都要对孩子正确对待、科学教育。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好就将他吹捧上天,也不要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就将其贬得一无是处。对孩子始终要以温和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包容,而不是无理和蛮横。

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不要用刻毒犀利的言语冷嘲热讽,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而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不可能是白璧无瑕,一点错误也不犯的,尤其是对于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来说,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对他们充分理解和信任,然后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要有温和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消极粗暴的态度,遇到事情不问缘由,劈头盖脸就大骂一顿,孩子心理会受到影响,行为也会变得偏激而粗暴。假如父母对待孩子如同南风般令人微醺,孩子就会变得温顺驯良。只有在父母温和积极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和 帮助下,孩子才能进行自我评价,确立自我意向,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很好地发展出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十七,始发愤”的启示——毅力的重要性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几句话说的就是苏洵发愤图强的故事。

北宋时候,四川有一个人叫苏序,从小就对读书写字兴趣全无,只爱玩耍,到了晚年却读起书来,还写了不少诗。苏序有三子,依次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澹和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苏涣更是进士及第。已经衰败不振的苏家开始有中兴的迹象,并为五代以来的眉州贡举破了天荒,让当地的读书风气蔚为风行。后来眉州出了学者千余人,苏氏一家的确起到了带头的模范作用。两个哥哥高中进士,对苏洵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力的鞭策,但苏洵还是四方游荡闲逛,没有心思读书。

十八岁时苏洵赴京赶考,不幸落第,十九岁结婚以后干脆就不再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