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商的塑胶热中,李嘉诚起了一定的表率作用,他的成功激励更多的潮商加入这一行业。李嘉诚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不忘给予潮商同行一定的帮助。
此时李嘉诚的兴趣只在经商,而且已越来越热衷于经商,对担任政府或社团公职没有多大兴趣。不过,他在任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期间,仍尽力而为,不负众望,尤其是做了一件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功德无量的好事。
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全球性的石油危机,香港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尤其对塑胶行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危机引发原料价格暴涨,从年初的每磅6角5分,一路直线上涨,到秋后竟高达到每磅4~5港元。塑胶制造业一片恐慌,如临末日。有原料储备的厂家日子还相对好过一些,不少厂家并未储备原料,一时“无米下锅”,只好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被进口商垄断。其实,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并不在石油危机本身,因为国外塑胶原料的出口离岸价只是略有上涨。
原料价格急速上涨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香港的进口商利用生产厂家因石油危机产生的恐慌心理,垄断价格,一致提价,再加上炒家的介入,使价格节节上升,最终到了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
面对这场关系香港塑胶业生死存亡的危机,身为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挂帅救业。
其实,此时的李嘉诚已经把经营重点转移到了地产上,而且也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益。这次塑胶原料危机,对长江的整个事业而言,影响不会太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就有充足的原料库存。李嘉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公心和义务,他不能眼看着潮籍塑胶商们就这样毁于一旦,更不愿整个香港塑胶业就此衰落。在李嘉诚的倡议下,数百家塑胶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甚至有不少非潮籍塑胶商也主动加入进来。
要打破进口商的垄断,就只有厂家自己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料,但单个塑胶厂家由于购货量太小,国外原料商不愿意进行交易。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向国外原料商进货,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很快便达成了交易,从国外购进了相对较便宜的塑胶原料。
购进原料后,再由商会出面协调,按实价分配给各股东厂家。在厂家联盟面前,进口商对原料的垄断不攻自破,不得不自动将价格降了下来。
这样,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在李嘉诚的全力相助之下,终于烟消云散了。
李嘉诚在这次救业大行动中,还有一个惊人之举:他将长江公司的库存原料匀出了1243万磅,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在直接购入国外厂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的20万磅,以购入价格转让给了需要量相对较大的厂家。
在危难之中,受李嘉诚帮助的厂家多达数百家。李嘉城此举真可谓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他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李嘉诚扶危济困的义举,为他树立起了崇高的商业形象,使他的声誉和声望如日中天。而这种信誉和声望又给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生意和财富。
暂且不论李嘉诚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以商论商,李嘉诚的这一举动,确实是经商的上乘之作。
我们可以假设,当业中同行需要你施援相助,而你也具备足够能力时,你又会做何行动呢?
很多人的做法是:落井下石,踩沉对方。以为这样就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但切不可忘记,即使你真的扼杀了对方,其他的竞争对手仍会相继而来,绵绵不绝。由于你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他们必然会对你心存戒备,若有机会也会损你一把。这样,你的事业中便时时潜伏着危机。更何况风水轮流转,万一哪一天灾难落到自己头上呢?
像李嘉诚这样,救人于危难之中,不但能赢得人缘、信誉及声望,也会为日后创大业赚大钱埋下伏笔。
朋友之间的友谊是珍贵而永恒的。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均留下了大量关于友谊的高论。孔子的《论语》中关于交友的论点就不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西方学者西塞罗、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也有不少关于交友的高论。到了当代中国,朋友更是“兴旺”,什么文友、商友、学友、棋友……派生出这么多的友,恐怕也是现代社会强调分工的烙印。年轻朋友则更喜欢创新,觉得“哥们儿”不够味,再加上个“铁”,似乎表明现代人之间的友谊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然而,尽管“铁哥们儿”之间称兄道弟,能真正算得上朋友的究竟有多少?一旦有利害冲突,不妨扪心削司,在你失意患难之中能雪中送炭、始终不渝的朋友有几个?在关键利害冲突时能不陷害你的朋友又有几个?在你发达之时能不惦记你钱的朋友又有几个?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太多的。多则滥,滥则浅。酒桌之上“哥俩好”,酒醒之后也与路人一般,这样的朋友只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
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一个重要问题。选择朋友一定要慎而又慎,以正直、诚实,互相帮助为标准。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是一好百好,而是包含着互相勉励、规劝、批评与自我批评,朋友之间坦诚相待,不护短、不妒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迁就,如此才能对双方有益,从而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真正的朋友并不常相守,浓郁的友情看上去反而非常清淡。即使相隔多年未曾谋面,一朝相会两个人的心灵便立刻对接上,无需任何寒喧与过渡,双方就能融为一体。友情的高低往往和距离成正比——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距离。纠缠在你身边并且需要时时呵护的友情,往往非常脆弱。最珍贵的友情又总是像北极星那样,永恒而又遥远。
朋友,就是当你事业有成时,与你一起分享,使欢乐增加一倍;当你遇到不幸与痛苦时,与你一起分担,使痛苦减少一半。这叫水乳交融,患难与共。
谁是你的朋友,谁就是你的生命尺度。就像老舍和赵树理那样,一旦一位不幸去世,另一位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随之离去。
友谊就像沙里淘金,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友谊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死生贫富转换之际而始终不渝者,知己也。”愿我们的人生中多一些真正的朋友。
6.关注内地,扶助中资
李嘉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时时关心着祖国大陆的发展与繁荣。只要他能够为大陆做事,总是不遗余力。这不仅是为了给自己开创一条生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也就是说,即使他不赚钱,也乐于帮助大陆的同胞做生意。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荣李二人互相敬慕,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经商办公司,有所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1986年,荣智健进入香港中信集团,不久,荣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也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渴望到瞬息变幻、大起大落的股市闯荡,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个完全由自己所控制的公司。
李嘉诚以扶植其子泽钜、泽楷的心理,时时关注着荣智健的事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并未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如今,与他交情不错的荣智健有心大展鸿图,世叔伯岂有不帮忙之理?
荣智健看好借壳上市,结果与李嘉诚一拍即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其来源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要申请上市,原则上需要具有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而且要按照正式手续在交易所上市,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于是,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便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这些小型上市公司被喻为“空壳”,就是说它们的资产和营业额都极少,收购时买家无需动用大额资金,这种收购不同于一般含义上的股市收购战,无须搏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利我利的事。
此种方式简便易行,常为精明的商家所采用。
一般而言,在港的中资公司不是来港资历浅,就是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中资要尽快上市,只有打一些资产额较少或经营不佳的上市公司的主意,也就是寻找“空壳”。
有买壳者,就有造壳者——有的集团有意分拆上市,或掏空某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待价而沾。因为他们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李嘉诚、荣智健为了买壳,在股市多方寻找、权衡,最后相中了泰富发展公司。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禧旗下的新景丰发展。后来,几经改组,控股权最终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控制性股权。
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然而,曹光彪在港龙航空这一大项目上,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进行了激烈的空中争霸战,最终不敌对手,以致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只有“减磅”。
由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任主席的百富勤,也是中信的财务顾问及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宣布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
当时,泰富市值仅为7.25亿港元,是股市中的“蚊型股”。
中信没有利用现金收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及以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的。
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曹光彪的主力舰)的股东、与曹光彪打过交道。因而,这次收购,是经过各方的缜密协商之后才达成协议的,是互利的公平交易。
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从此,泰富正式改名为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
从股权分配上看,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并无意获取利益。
借壳上市,对荣公子,李嘉诚还只是牛刀小试,后来收购恒昌行的行动,才称得上是大展拳脚。收购恒昌行在前节已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李嘉诚与荣智健的合作,引起了更多香港中资及内地国企的兴趣。他们纷纷与李嘉诚联络,欲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合组联营公司,以利用双方的优势,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
结果,李嘉诚选择了首钢作为合作伙伴。
首都钢铁公司,是中国特大型四大钢铁基地之一,有职工27万人。经营多元化,包括钢铁、采矿、电子、建筑、航运、金融等18个行业,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70多家联营公司,在海外拥有独资、合资企业18家。
首钢有意在香港上市,看中了李嘉诚的巨大声誉与影响力,而李嘉诚也很看重首钢的实力。经过一番比较,他们决定收购东荣钢铁公司。
“东荣钢铁”上市公司以经销钢铁业务为主,为李明治的联合集团所控。李明治是香港股市著名的魔术师,他常常会不停地将全系各上市公司股份倒来倒去,据说买家和卖家都是他本人,害得小股东们叫苦连天。李明治因此涉嫌触犯证券条例,招致了证监会等机构的大调查。如证据确凿,李明治及其联合系集团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和处罚。在此情况下,李明治走为上策,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作壳出售。
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吻合,它既可消化首钢的钢铁,还可将部分钢铁销往海外,这应当是一个最佳选择。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东荣钢铁在北京签订了有关收购东荣钢铁的协议,收购价每股为0.928元,涉资2.34亿港元。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为75%的东荣股权。收购停牌前,东荣市价为每股0.92港元。
东荣的市价及收购价均低于股票面额,可见东荣当时的股市信誉之低,已成了一只没有肉的微型空壳。但这只空壳并不能限制未来的主人将其发展成大型中资企业。
1993年4月2日,首钢、长实第二次合作,收购联合系旗下三泰实业。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3家。三泰实业挂在首长国际旗下。
1993年5月18日,首长国际收购开始投资,经重整后,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1993年8月12日,首长国际又集资1.74亿港元,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
1993年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是首长国际所涉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5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与内地政府企业达成的合作项目所涉金额达百亿以上。
1995年,香港证券界评出当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中信泰富以市值474.7亿港元高居榜首,首长国际以63.6亿港元排列第三。
1994年,中信泰富以375亿市值跻身香港十大财阀榜第8位。其风头之劲,连香港的一些老牌华资英资大财阀,都深感可畏。
李嘉诚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中资,自然有他的道理。作为商人,在商界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再加上中资在香港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很快便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与英资、华资三足鼎立的趋势。所以,与中资交好,可为今后进一步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全力帮助中信借壳上市时,李嘉诚可谓殚精竭虑,但最后只占5%的股权。这是李嘉诚一贯的风格,他更注重的是日后的长远合作和更大的利益,并不在意眼前吃点小亏。
此外,李嘉诚一直在寻找适当机会投资内地。通过帮助中资,可为他在内地树立起良好声誉,为下一步顺利进军内地埋下伏笔。一些传媒评论说李嘉诚是在买政治保险,尽管他对此加以否认,但他的行动在客观上会起到这个作用。
一般的商人,也知道“买政治保险”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到了需要时,金钱、美女,什么都敢送。这不但会遭致非议,败坏名声,还可能触犯刑律,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像李嘉诚这种做法,不显山,不露水,做得堂堂正正,不但不清誉,反而可以扬名,效果极佳。
7.商场中也要重要仁义
常常有人说:商场即战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商战中讲仁义道德只会自取灭亡。而真正具有雄才伟略的大商人却往往都是心中有大慈悲对天下充满怜悯之心。做生意时也最讲究遵循道德准则。
目光远大的李嘉诚就经常出于善意,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也使被收购公司或起死回生,或得利丰厚。这样做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这样有时候宁可吃亏,也不怕失败。被李嘉诚视为赶超目标,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