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饮食与健康
4431200000039

第39章 第30个月

一、饮食营养

2岁半幼儿喂养特点及措施

此时的幼儿仍需大量的蛋白质以供生长发育的需要,据计算,2岁6个月幼儿每天总热量约为1226千卡,其中蛋白质约每天40克,钙含量每天约530毫克。

儿童与成人每天饮食都应当平衡搭配适当,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营养吸收和利用。每顿应以主要供热量的粮食作为主食,也应有蛋白质食物供给,作为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如奶、蛋、肉类、鱼和豆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需要的几种氨基酸主要从蛋白质食物中来,各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同,必须相互搭配,摄入氨基酸才全面。如豆腐拌麻酱。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其营养相当于动物瘦肉所提供的营养,这种互相补充叫做蛋白质互补。

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主要食品,每顿饭都应有一定数量的蔬菜才符合身体需要,平时再加上一些水果就可满足其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有些家庭早饭只是牛奶、鸡蛋,不提供碳水化合物食品。身体为了维持上午所需热量,只好将宝贵的蛋白质当作热能消耗掉,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有些家庭早上只有粥、馒头、咸菜之类,只能供热能用,没有蛋白质食品,这样也不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食物烹调要符合消化功能,即细、软、烂、嫩,要适合幼儿口味,避免用调味品,如味精、花椒、辣椒、蒜等。

幼儿进食的禁忌

忌“零食”

宝宝常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因吃零食,破坏胃肠道消化的规律,容易引起胃病。

忌“偏食”

偏食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影响智力发展。调查表明,宝宝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多达20余种。

忌“暴食”

宝宝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若吃得过饱,消化液的分泌供不应求,容易引起肠胃病。

忌“快食”

吃饭过快,唾液分泌不足,会影响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忌“笑食”

说笑、打闹进食,食物容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

忌“看食”

边吃饭,边看电视、看书,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天长日久,会引起消化不良。

忌“蹲食”

蹲着吃饭,腹部受挤压,肠胃不能正常蠕动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忌“甜食”

常吃甜食,特别是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忌“咸食”

经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滞留,心脏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症。

忌强迫压服

有的宝宝顽皮,不好好吃饭,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采取强制手段,如吓唬、训斥、以不给买玩具,不带宝宝去公园来威胁宝宝,甚至打骂等等,迫使宝宝吃东西。强制饮食对宝宝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压抑,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宝宝不想吃或不愿吃的东西,往往是他当时不需要的食物。即使有些有营养的食物象胡萝卜、水果、青菜、牛奶等,医生建议坚持让宝宝吃的也不要强迫压服,否则会引起宝宝的反感,可以通过讲故事和耐心说教的方式逐渐加以更正。

忌强求乞求

强迫压服不对,强求乞求也十分有害。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吃东西,死气白赖地强求乞求,变着法说呀,劝呀,许愿呀等,宝宝吃不吃,基本上顺其自然,稍加干涉即可,否则养成纵言娇惯的习惯。

忌生气中进食

进食时应平心静气,有祥和的气氛,不要在宝宝进食时进行批评训斥宝宝,更不能在吃饭时或吃饭前打骂宝宝。如宝宝刚刚哭闹发过脾气,宝宝在气头上暂时不要进食,应缓一缓,烟消云散,在充满轻松快乐的心情下进食,否则容易导致胃病。

忌投其所好

有的宝宝不喜欢吃主食,喜欢吃巧克力、小食品、冰淇淋三类食品,家长便投其所好,一再迁就。主食,其意在主上,不能用小食品代替主食。小食品只能是零食,要吃得适当不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忌纵意姑息

对某些宝宝有弃食行为要及早发现制止。对有偏食行为的要设法纠正。挑食的更要严格要求,有的宝宝自动养成挑菜、拣菜、翻菜的不良习惯,必须教育宝宝养成文明吃饭的礼貌行为。

忌催促快吃

有的家长为各种原因常催促宝宝快吃,这不利于咀嚼和消化。如果宝宝确有意义要出去玩或上学,最好吃多少算多少,总比不嚼就咽下去强得多。

忌分注意力

宝宝吃东西,也应像上课一样要求,不应分散注意力。应当将电视关掉,将玩具收起来,把书本作业也放下,吃饭就集中吃饭,吃饭时谈笑风生。说话唠叨,边打闹说笑边吃饭,这样如果不小心,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也不要边看边吃饭这样不但饭菜无味,而且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胃部供血,日久天长会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近视。

忌随走随吃

有的宝宝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宝宝端着碗,到处走,这很危险。这样宝宝容易摔倒,造成摔伤、烫伤、戳伤等意外事故。另外上街也不要随便买小食品边走边吃,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卫生。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和食物一起吞咽会损害宝宝的健康。

忌边玩边吃

常常有的宝宝边玩边吃,更有吃饭之间放下饭菜,跑出去嬉闹一阵回来再吃,这样不仅有损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也会导致宝宝做事不认真,很随便的坏习惯。

忌你攀我比

常听有的家长为了使宝宝吃得多,就说:“你看某某同学,每次吃两碗。”有的宝宝有好强的好胜心,愿和人比个高低,为了显示自己和为了讨妈妈的喜欢,就强咽下许多食品,这也会闹出毛病来。

注意水分的摄入

因季节不同,宝宝每天的摄水量约为:夏季1500毫升,冬季1000毫升。水分摄入可通过牛奶、菜汤、稀饭、水果、水等。同时注意宝宝的菜不可太咸。宝宝应在上午和午饭时摄入全天水量的一半或一大半,5点钟以后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以免晚上尿床。尤其是在夏季,宝宝活动量大,汗出得也多,下午可喝些水,但5点之后最好不要喝大量的水或吃西瓜等水果。

服用赖氨酸促使长高的保健措施

婴幼儿和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体组织生长很快,因此需要各种营养。据研究,儿童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是成年人的10倍,在这个时期适当服用赖氨酸,对长高是有利的。

要多吃含钙多的食品。因为钙为成骨材料,学龄前儿童每天需钙量为600毫克,小学生为800毫克,中学生为1200毫克,若食物中的钙供不应求,婴幼儿时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长不高。所以,给幼儿和学龄儿童适量添加钙质和鱼肝油,对长个子有好处。再就是让孩子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二、疾病预防

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1)当天气干燥,小儿穿衣过多时,内热有火,小儿鼻粘膜干燥常会引起鼻腔出血。

(2)孩子用手挖鼻孔,挖破鼻粘膜而引起出血或外伤了鼻腔,鼻粘膜下血管破裂而流血。

(3)当孩子发烧、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粘膜下线表血管破裂出血。

(4)孩子把异物塞入鼻腔,刺激鼻腔粘膜糜烂出血。

(5)患有鼻腔肿瘤或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小儿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1)冷敷:将凉毛巾敷在孩子的前额、鼻根和颈部两侧。

(2)用两手指紧捏鼻翼约3~5分钟。

(3)用食指紧压鼻腔旁边的迎香穴或手的合径穴。

(4)左鼻腔出血举右手,右鼻腔出血举左手,约3~5分钟。若出血不多用以上方法可以止住,如出血数量较多,就要去医院用沾有止血药的纱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就要找医生检查原因,对症治疗。

眼外伤处理办法

眼睑外伤

仅仅是眼皮受伤,可按一般皮肤外伤处理,清洗伤口,涂红药水,不要沾水。

眼受打击,眼皮出现外伤只是表面现象,要看眼眶有无骨折,眼球有无损伤,孩子有无头晕、呕吐、昏迷等。

角膜损伤

黑眼球外层是角膜,角膜受伤,会出现剧痛、怕光、流泪等。角膜受伤,可影响视力,因此家长一定不可大意。孩子受伤后,不要用手去碰,如有新鲜眼药水可先点眼,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送医院处理。

眼球撞击

眼球受撞击后可发生挫伤或振荡伤。眼内出血,可引起视物模糊、疼痛,导致失明。发生眼球撞击,要让孩子躺下,不要再摇动,可叫救护车急送医院。

锐器伤

锐器刺入眼内,扎破眼球。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送医院。对伤口不能冲洗,对扎在眼内的异物,不要拔出,也不要把脱出的组织推回眼内。将伤眼压住,不要压迫眼球。

病人应仰卧,运送时注意平稳。

狗咬伤的处理办法

狗咬伤以后,有感染破伤风或狂犬病的可能。

(1)狗咬后皮肤上可有1个或数个小洞样的伤口,有的发生撕裂伤,出血多不多,与咬伤部位有关。

(2)孩子被狗咬伤后,立即用带子将伤口以上及以下扎紧,扎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家长可用口吸吮伤口的血液。然后用高锰酸甲水或肥皂水、醋、清水反复冲洗伤口10分钟。用纱布盖好伤口立即送医院。

毒蛇咬伤的处理办法

(1)让患儿坐下或卧下,不要乱动,不要哭闹,以免毒液吸收扩散。

(2)点燃火柴烧伤口,对毒牙较短、排液量少的毒蛇咬伤,疗效较好。方法是在蛇毒未被吸收扩散之前,将几根火柴放在伤口上方,点燃火柴头爆灼伤口。局部高温可使蛇毒蛋白凝固而失去活性,达到减少毒液吸收的目的。

(3)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阻止蛇毒经血液或淋巴液回流,注意每隔15~30分钟放松止血带l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4)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清水冲洗伤口,用小刀在咬伤处作十字形切口,挤出有毒血液。也可用拔火罐等吸出毒液。

(5)使用季德胜蛇药,或用新鲜半边莲捣烂敷于伤口周围,加雄黄外敷。不宜用酸类或碘涂伤口。

(6)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