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4430600000003

第3章 厚黑学基础(2)

有人问,世间很多人,用厚黑以图谋私利居然成功,是何道理?我说这是所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耳。”与他相敌的人,不外两种:一种是图谋公利而不懂厚黑技术的人,一种是图谋私利而厚黑技术不如他的人,故他能取。万一遇着一个图公利之人,厚黑之技术与他相仿,则必败无疑。语日:“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因为妨害了千万人之私利,这千万人中只要有一个见着他的破绽,就要乘虚打他。例如史记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其时的百姓,个个都希望他两人中死去一人。所以项羽迷失道路,问于田父,田父骗日左,左乃陷大泽中,至被汉兵追及而死。如果是救民水火之兵,田父保护之不暇,何至会骗他呢?

二、逢人则人。遇鬼则鬼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日:“上士闻道劝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天笑,不笑不足以为道”。厚黑学是一门放之四海皆奇效之学问,它的原理,它的精髓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在言行上。因自然界存在着差异,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类绝不可能一样千篇一律。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差异或大或小,若我们以同一种手法(特别是在激烈的谈判桌上)来对待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无论你水平再高、功夫再深,必败无疑。

例如:谁都知道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位大辩论家,但有一次孔子出门游说,马吃了农民的庄稼,农民就把马捉住不还。孔子命子贡前去交涉,子贡说尽了好话致歉,但农民就是不给马。一路人自告奋勇前去对农民说:老哥,你又不是在东海边种地,我们也不是在西海边旅行,庄稼就在马嘴旁,马哪能不吃呢?这听起来是无稽之谈,但农民喜欢听,最终高兴地将马还给了马夫。试想,子贡是孔子的高足,当初齐国欲讨伐鲁国时,孔子命子贡去游说,破吴霸越,这样会说话的人,惟独对一个农民而无可奈何。其原因是子贡的学识太高,说的话,农民听不懂;路人的智识与之相等,故一说即人,很容易沟通。你当过总统,我就显总统身而说法,你当过总裁、老板,我就显总裁、老板身而说法;你当过工人,我就显工人身而说法;你讼谁,我就拥谁。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随你的变化我做相应的变化,其目的是让对方感觉到我 们彼此间的距离很近,极易沟通达成协议,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 是最好的典范。

三、逢人短命,遇货添钱

假如你遇着一个人,你问他的年龄,他答道:“今年五十岁 了。”你说:“看你先生的面貌,只像三十岁的人,最多不过四十 岁。”他听了,一定很喜欢,是之谓“逢人短命”。又如走到朋友 家,看见一幅挂毯或其他什么的,问他买时多少钱,他说:“二百 八十元”,你说这种毯,你的其他一个朋友买的和这种一模一样, 用了“三百五十元”,或说“××商场、××购物中心与你这一模 一样的标价都是‘五百元’,你真是会买。”他听了一定很喜欢,是 之谓“遇货添钱”。

人们的习性就是这样,所以自然而然地生出这个公理。人 皆喜欢说其好、能,不愿别人说他的短处。实质上是投其所好, 满足他的自我优越感,降低其对外界的警惕度,再攻其不备,待 他知道时,你已彻底胜了。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一滴蜜比 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使 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用一滴蜜 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谈判者最好不 用恐吓的面目出现,最好用友善的态度去影响对手。

四、办事二妙法

1.锯箭法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了,即索谢礼, 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拔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询问内 科好了。”这是一段相传的故事。

现在有些政府机关,办事也是用这种方法;譬如批呈词:“据呈某某等情,实属不合已极,仰候令饬该县知事,查明严办。”“不合已极”四个字是锯箭杆,“该县知事”是内科。抑或“仰候转呈上峰核办”,那“上峰”就是内科。又如谈判桌上,其中一方是受委托而来的,由于对方提出了许多极不公平的要求,他说:“先生刚才所讲我很赞成,但我必须请示总裁后才能签订协议。”这里“我很赞成”是锯箭杆,“总裁”是内科。又说我们已经把某些部分谈妥了,其余的以后再谈。“先谈”是锯箭杆,“以后”是内科。此外有只锯箭杆,并不命其寻找内科的,也有连箭杆都不锯,命其径直找内科的,种种不同。但为了表示“友好”、“合作”的意向,最好还是锯箭杆。

2.补锅法

做饭的锅漏了,请补锅匠来补,补锅匠一面用铁片刮锅底煤烟,一面对主人说:“请点火来我烧烟。”他乘着主人转背的时候,用铁锤在锅上轻轻地敲几下,那裂痕就增长了许多,及主人转来,就指给他看,说道:“你这锅裂痕很长,上面的油腻了,看不见,我把锅烟刮开,就现出来了,非得多补几个钉子不可。”主人低头一看,很惊异地说:“不错,不错,今天要不是遇着你,这口锅恐怕就不能用了。”及至补好,主人与补锅匠,皆大欢喜。

郑庄公纵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义,才举兵征讨,这就是补锅法。中外历史上这种事情极多,有许多变法,有许多地方是把好肉割了下来医,也就是补锅法。

上述二妙法,是厚黑办事的公例。无论古今中外,合乎这个公例的就成功,违反这个公例的就失败。管仲是中国的大政治家,他办事就是用这种方法,狄人伐卫,齐国按兵不动,待到狄人把卫灭了,才出来做“替卫国报仇”的义举,这是补锅法;召陵之役,不责楚国僭王号,只责他包茅不贡,这是锯箭法。那个时候,楚国的实力,远胜齐国,管仲敢于劝齐桓公举兵伐楚,可说是把锅敲烂了来补,及至楚国露出反抗的态度,他立即锯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补锅法始,以锯箭法终。管仲把锅敲烂了能把它补起来,所以称为天下奇才。

中国明臣季武,把流寇围住了,故意放他出来,本是用的补锅法,后来他制不住,竟至国破君亡,把锅敲烂了补不起,所以称为“误国庸臣”。岳飞想恢复中原,迎回二帝,他才刚刚起了取箭头的念头,就遭杀身之祸。明英宗被也先捉去,于谦把他弄回来,算是把箭头取了出来,仍然遭杀身之祸,何以致此?违反公例故。

五、厚黑战略战术原则

李宗吾先生借用中国古代军事谋略,说明厚黑致胜的战略原则:

“先立于不败之地”;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可见,厚黑致胜的原则不是“匹夫之勇”,不是直接进攻,而是以迂为直,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是柔策,拙策,奇策,讲究避实击虚,伺机捣虚,这正是《孙子兵法》讲的“迂回”战略。

厚黑致胜的战术原则:

李宗吾先生用孙子论正奇之变说明厚黑致胜谋略的战术多样性,灵活性,随机性。处世不外厚黑,厚黑之变,不可胜穷也。厚中有黑,黑中有厚,厚黑相生,如循环之无端,不懂厚黑哲理而去行厚黑,必致一败涂地。战术原则有三条基本原则:

1.以厚克黑

对方语言恶毒,心狠手辣,你若硬碰硬,一对一,肯定是去死。以软化硬,以柔克刚,以厚制黑,则能避其实,击其虚,迂其直,击其侧,静观其变,以制其弱。如刘邦卑身屈尊“伺事”项羽,刘备含光韬晦,大智若愚等,皆属此类。

2.以黑克厚

刘邦转败为胜时,没有“沽名学霸王”,而是猛追穷寇,把项羽逼死乌江;勾践卧薪尝胆,大败吴军,在吴王夫差求饶的情况下,心黑手硬,不留他一条生路;等等,都是以黑克厚的战术。

3.厚黑相生

指厚中有黑,黑中有厚,厚黑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或以厚合,以黑胜;或以厚事,以黑胜。好像以正合,以奇胜,正奇之变,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李宗吾先生强调,只要大原则正确,要能战胜对方,就必须智勇双全,心要彻底的黑,脸要彻底的厚。千万不可意气、感情用事,或有黑心,而无厚脸,如伍子胥、范增之流,终无立锥之地;或有厚脸,而无黑心,如韩信之脸;或脸、心的修养都不够狠,失败的机率最大,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项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