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4391800000008

第8章 四书:《孟子》(1)

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其实并不是梁国的国君,而是魏国的国君,不过,魏国因为秦国的逼迫,无奈迁都到了大梁这个地方,因此,魏国又被称为梁国,而魏惠王则被称为梁惠王。梁惠王三十五年,孟子听到梁惠王广招贤士,于是,他就欣然前往,来到了大梁。

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问他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到我们国家来,必定是有什么有利于我国的主张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何要一见面就治理国家的利呢?其实只需要仁义就足够了。假如大王总是说:‘如何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假如大夫们说:‘如何才能有利于我的封地呢?’假如士者和百姓说:‘如何才能做到对我有利呢?’国家上下人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的着想,那么,国家的处境就很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一万辆车的国家,杀死国王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车的诸侯国,杀死诸侯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车的大夫。如果说一万辆中拥有一千辆,一千辆中拥有一百辆,数量也是很多的。但是,如果先利后义、重利不重义,那么,不把其他人的夺到自己手中,他是不会满足的。没有仁义的人可以抛弃自己的父母,但是,有仁义者不会对自己的国君不敬。大王你只要能够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总是说利在哪里呢?”

过了一段时间,孟子又去见梁惠王。此时,梁惠王正好站在水池边上欣赏鸿雁、麋鹿,他就问孟子:“贤君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贤君才能有权利享受到这样的快乐,如果不是贤君,即使有这样的快乐,他也享受不了。《诗经》上说:‘文王开始修建灵台的时候,百姓们纷纷前来修建,很快就修好了。文王说不着急,但是百姓依旧很卖力地干活。文王到园囿中游玩,看见母鹿肥硕安详,鸟儿自由飞翔。文王到池塘边,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游玩。’文王动用百姓劳力修建高台池沼,百姓却没有丝毫推卸,反而十分乐意去做,并且称高台为灵台,池沼为灵池。文王看到苑中的麋鹿、鱼鳖等珍奇动物都非常高兴。古代的贤君可以与民同乐,因此才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快乐。夏桀虽然自比太阳,但是却遭到老百姓的怨恨。《汤誓》中说:‘太阳你什么时候灭亡,我和你一起消失。’这就是老百姓对夏桀的诅咒,已经怨恨到如此的境地,老百姓都愿意和他一起死去。虽然他拥有高台深池,还能一个人去享受这样的乐趣吗?”

梁惠王继续问他说:“寡人对这个国家,是尽心尽力地治理。河内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会将河内的百姓迁往河东居住,将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如果河东发生灾荒,我则会将河东百姓迁到河内。我看了一下周围国家的君王,没有一个可以和寡人的用心相比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也没有因此减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因此而增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可以用战争给您做个比喻。在打仗的时候,战鼓已经敲响,双方已经兵刃相接,有些士兵丢盔弃甲抱着兵器逃走,有些人跑一百步停了下来,有些人则跑了五十步停下来,跑五十步的人反过来嘲笑跑一百步的人。大王您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梁惠王回答说:“当然不可以,即使你没有跑一百步,你也是逃兵。”

孟子说:“大王既然明白这一点,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会比其他邻国的百姓多了。不违背农时,收获的粮食就吃不完;不捕捉幼小的鱼鳖,鱼鳖就吃不完;树林中的树木要定时砍伐,这样才可以有无尽的木材使用。粮食和鱼鳖食用不完,木材用不完,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则没有人会不满意的,这才是王道的开始。

“一个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有丝绸衣服穿了;不要错过饲养鸡、狗、猪的机会,七十岁的老人就会有肉吃了;百亩的田地不要破坏生产,一家几口人也就有足够的粮食吃了。注重教育办学校,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那么,就不会出现老人背负重物出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老人可以穿丝质衣服,可以吃肉,百姓衣食无忧,做到这个程度,没有不称赞大王的人。

“富人家的猪狗吃的都比穷人吃得好,却不知任何节俭;路上有饿死的人了却不知道去救济;有人死了,只是说:‘不是我的错误,是天灾造成的。’这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是刀子杀的。’有什么不一样?大王不能将过错归咎于天灾,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你了。”

梁惠王回答说:“我愿意诚心向你请教。”

孟子问道:“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区别啊!”

“那么,用刀子杀人和政治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同样没有区别。”

孟子说:“大王您看,您的厨房中有肥肉,马厩中有肥硕的马匹,但是老百姓却面黄肌瘦,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人,这样的做法就像是野兽在吃人。野兽总是互相残杀才招致人的厌恶。做为百姓的父母,你用野兽来吃人,这样的恶劣行为怎么能做人们的‘父母’呢?孔子说过:‘第一个制作俑来陪葬的人,难道没有后代吗?’用俑来陪葬无疑是在用人殉葬啊!你做为一国之君怎么可以眼睁睁看着百姓被饿死呢?”

梁惠王回答说:“先生你是知道的,当年的魏国也是天下的强者,但是到了寡人这里,败给了东边的齐国,大儿子死于战争;西边又败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则被楚国打败。寡人实在觉得羞耻啊,我想给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在一个百里的地方就可以建立国家。大王如果可以对人民施仁政,减免刑罚,减少税收,鼓励生产;让年轻人学习诗书礼仪、忠孝忠信,对父亲、兄长尊敬,并时刻记在心中,那么就可以抵御秦国、楚国的精兵了。你看一下其他国家,无节制地征丁,不让百姓种地,那么一家人的温饱就会成问题,生活就会陷入困境中。如果这个时候,大王前去征兵,有谁会愿意给大王好好打仗呢?因此说:行仁政的大王才会天下无敌。大王不要再对仁政有所怀疑了。”

以羊换牛

齐宣王问孟子说:“你可以将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给我讲讲吗?”

孟子回答说:“因为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讲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人,所以他们称霸的事情已经失传了。我因此也不知道,既然我不能说他们得事情了,我就给您讲讲王道吧!”

齐宣王说:“那么,要具有怎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人民安居乐业就可以称王,这样的君王是没有人可以抵抗得了的。”

齐宣王说:“那么您看我这样的人,是否可以安顿百姓呀?”

孟子说:“当然没有问题。”

齐宣王说:“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里得知,您坐在大殿上的时候,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走过。然后您就问这个人:‘你将牵着牛去哪里呀?’那个人回答说:‘这是准备用来祭祀钟的牛。’然后您说:‘把它放了吧!我不能容忍他没有罪过就这样死去,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模样。’那人听您这么说,就问:‘如果不杀他,难道取消祭钟仪式吗?’您回答说:‘祭钟不可以取消,那就用羊来代替它吧。’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呢?”

齐宣王回答说:“确实有这事。”

孟子说:“如果大王您有这样的不忍之心,那么,您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是大王您吝啬,我知道是您于心不忍而已。”

齐宣王说:“确实,有很多百姓都认为我那样做是吝啬。齐国虽然土地面积不大,但是我也不至于会吝啬到连一头牛都舍不得吧?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它恐惧的样子,所以才没有杀它,而是用羊代替了它。”

孟子说:“至于百姓认为您吝啬也并不奇怪,拿一个小的换一只大的,他们如何能够理解您的心思呢?但是,您想过没有,你不忍心杀死牛,可是,牛和羊有什么差别吗?”

齐宣王回答说:“这又怎么说呢?我真的不是因为吝啬才用羊换牛的,如此说来百姓说我吝啬也是应该的。”

孟子说:“这些都是没关系的,反而正是表现了您的仁爱之道,只不过是因为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一个仁人之人,看到活着的飞禽走兽就不忍心看着他们死去,听到它们死去时的哀鸣声就不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因此,君子从来不靠近厨房。”

齐宣王听到孟子这么说,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说:“《诗经》中说:‘能够揣测到他人的心思的人。’说的就是您啊!我虽然这样做了,可是当我去想我为什么做的时候,我却想不出来原因。可是,听到先生说的这些,我的心中就有所明白了!那么,这样的心思为什么符合王道呢?”

孟子说:“如果说有人对大王说:‘我可以举起三千斤东西,但是却举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可以看清楚鸟儿秋天新生的细毛的末端,但是却看不到一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他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了。”

孟子说:“如今您已经将恩泽推广到禽兽身上,但是老百姓却感受不到您的恩泽,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此看来,连一根羽毛都举不起并不是没有力气的原因;看不见整车的柴草也不是视力的原因。老百姓没有感受到恩泽也不会是不施恩的原因。因此,大王您没有统一天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肯做。”

齐宣王说:“不能做和不肯有什么区别,怎么才能看出两者的不同呢?”

孟子说:“如果说想要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北海,您说您做不到,那么,这个是确实做不到。在长辈面前鞠躬作揖,您说您做不到,那么,这就是不肯做。您现在之所以还没有统一天下,并不是让您去完成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渤海这样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大王没有去做向长辈鞠躬作揖这样可以做到的事情。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进而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那么,统一天下便易如反掌了。《诗经》说:‘一个君王首先要是自己妻子的榜样,然后推广到兄弟中间,然后才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将爱家人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因此,推广恩泽就可以安抚天下的百姓,如果不推广恩泽,则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能安抚。古代的圣人之所以可以比他人要有所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推广他们的良好品行。现在,您的恩泽已经推广到了禽兽身上,现在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您的恩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只有用秤称过才可以知道轻重;用尺量过才能知道长短,每件事情都是这样的,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您好好思考一下吧!”

缘木求鱼

孟子给齐宣王讲了推广恩泽、行仁政才可以统一天下,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孟子又给他讲了其他的例子来说服他实行仁政。

孟子说:“大王,您是不是认为发动战争,让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同各诸侯国结下怨恨,您心里才会舒服呢?”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这样做怎么会使心里舒服呢?我只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得到我最想要的东西而已。”

孟子说:“不知道大王您最得到什么东西?可不可以告诉我?”

齐宣王听到孟子的问话并没有回答,只是笑而不语。

孟子又说:“您是因为美味的食物不够吃呢?还是以因为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或者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单调,您还没有看够各种色彩呢?难道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没有听够呢?难道说您身边受宠的人不够用?难道您真的是为了这些吗?您的大臣们完全都可以给您提供呀!”

齐宣王说:“不,我并不是因为这些。”

孟子说:“照这么说,我就知道大王最想看、最想要得到的东西,那就是疆土。您想要秦国、楚国都来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区,使得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在您的安抚之下。可是,依照您这样的做法,想要实现这样的理想,无异于缘木求鱼,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方法都错了,能有收获吗?”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如此严重吗?”

孟子说:“后果恐怕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得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影响、后果;如果依靠打仗去实现您的理想,即使费尽心思恐怕也会带来灾祸。”

齐宣王说:“您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呢?”

孟子说:“我问您,假如邹国和楚国开战,谁胜利的可能性大呢?”

齐宣王说:“是楚国。”

孟子说:“小国家原本就不该和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原本就不该和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小的国家原本就不该和强国为敌。现在的天下,国家的土地面积纵横有一千多里的有九个,齐国也算是其中之一。你以一分的力量去对抗八分的力量,这样的形式同邹国与楚国打仗有什么差别呢?您不如回到根本上来吧。

“假如你能实行仁政,那么,天下当官的人就都想到您的国家做官,种田的人也都想到您的国家来耕种,商人也会想把货物存放在您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您的国家的道路上行走,那些各国憎恨他们君主的人也都会跑过来向您申诉。如果您将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谁还可以抵抗的了您呢?”

齐宣王说:“听您这么说,我更加不明白了。希望您可以帮助我实现愿望。指导我统一天下,虽然我不聪慧,但是请让我试一下吧。”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但是却具有善心的人,也只有贤德士人才能够做到,老百姓不过是普通人,他们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来依靠,那么,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百姓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产生叛乱、不服从治理。等到百姓犯罪,朝廷用刑法去惩罚他们,无疑是在害百姓。没有那种具有仁人之心的君王却做危害百姓的事情!因此,凡是明君都会给予百姓规定一定的产业,让他们上则可以赡养父母,下则可以养活妻子、儿女;在收成好的时候可以做到丰衣足食,在收成不好的时候也不会因此饿死。在他们丰衣足食之后,君王要引导他们有善心,因此百姓就会比较信服君王,愿意跟随您。

“现在,百姓所拥有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即使收成好也非常困苦,收成不好的时候被饿死则是常有的事情。都不能够丰衣足食,百姓怎么会去讲究礼仪呢?

“如果大王是真心想要施行仁政,那就从根本上来实行。每户给予五亩的住宅,在院子里种上桑树,种上了桑树,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有丝绸衣服穿了;不要错过饲养鸡、狗、猪的机会,这样一来,七十岁的老人就会有肉吃了;百亩的田地只要不破坏生产,一家几口也就有足够的粮食吃了。注重教育办学校,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那么,就不会出现老人背负重物出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老人可以穿丝质衣服,可以吃肉,百姓衣食无忧,做到这个程度,就没有不称王的人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齐国的大臣庄暴前来拜见孟子,他对孟子说:“先生,我去拜见大王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喜欢音乐,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喜欢音乐到底好不好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如此喜欢音乐,那么,他距离王道就不远了,齐国不久就会强盛起来。”

过了几天,孟子拜见齐王的时候,就对他说:“大王是不是曾经对庄暴说过您喜欢音乐?”

齐王听后,脸色立刻就变了,讪讪地回答说:“我喜欢的不是先王喜欢的那种优雅音乐,只不过世俗的音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