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音乐和味道恰好的羹汤一样,由气、体、类、物、声、律、音、风、歌九个方面相互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协调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也可平和心性,拥有较好的德行,因此《诗·豳风·狼跋》说:‘和谐的音乐是没有瑕疵的。’
“梁丘据可不是这样的和谐。国君您认为可以的地方,他也附和着说可以;国君您认为不可以的地方,他也附和着说不可以。这就好比用水来调和水,用琴瑟弹同一个音调,谁能忍受呢?因此,梁丘据对于大王您,只是‘相同’,而非‘和谐’。”
晏子之所以由此引发这一通关于“和谐”和“相同”的感慨,是因为想要劝谏齐景公。梁丘据是齐景公最宠信的臣子,他机灵圆滑,善于察言观色,最善于投景公所好、拍马屁,齐景公有了这样一个臣子,挥霍浪费、吃喝玩乐就有了最佳怕当,自然很宠信他。
例如,齐景公喜欢宴饮,突然心血来潮问:“圣人会不会也像寡人这样喜欢吃喝玩乐呢?”“马屁精”梁丘据回答道:“圣人当然也喜欢吃喝玩乐,圣人也是人嘛!”齐景公听到这里,就释怀了。
还有一次,齐景公喝酒玩乐了半天,突然哭了起来:“要是我死了,就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切了。”梁丘据也陪着他哭。
最典型的一次是:有一天,齐景公心血来潮,半夜想起来喝酒,就出宫找大臣陪自己。他先来到相府找晏子,晏子听说国君深夜驾到,赶紧穿戴好朝服,还以为有紧急公务呢。但得知国君只是想找人陪喝酒时,立马变脸了:“跟政事无关的我就不陪了,反正会有别人陪您。”齐景公在晏子这里吃了闭门羹,自然不快,于是又到将军府找穰苴陪酒。穰苴听说国君深夜来访,也是很紧张,以为有紧急军情,于是赶忙披上盔甲出来迎接,并准备进攻,但一听说是陪酒,也拒绝了他。齐景公连续碰了两个“钉子”,反而越想找人喝酒,于是又来到梁丘据的府邸。梁丘据拿着乐器,唱着歌出来迎接他,欢天喜地地陪他喝酒。齐景公大喜,忍不住赞道:“没有晏子和穰苴,没有人帮寡人治理国家;没有梁丘据,就没有人陪寡人玩乐。”
因此,对于梁丘据这种只知道陪国君玩乐的人,晏子自然看不上眼。当齐景公说到梁丘据跟自己“和谐”的时候,晏子才忍不住提出“和谐”与“相同”的不同,并将这个理论上升到国家大事上,劝谏齐景公明辨是非。
齐国四姓之乱
在齐国,当时是陈、鲍、栾、高四个姓氏家族的势力最大,后来他们因为地位和财产之间的纷争,开始作乱,最后以陈、鲍胜利,栾、高败走结束了这场混乱。因此,历史称其为“四姓之乱”。
鲁昭公二年的时候,晋卿韩起到齐国去。他先是拜访了齐国大夫子雅,也就是栾氏家族。他见到了子雅的儿子栾氏后,就评价说:“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并不能守住家业啊!”后来,韩起又拜见了大夫子尾,即高氏家族,见到了子尾的儿子高强,并且对他做出了相同的评价。韩起如果说自己是齐国大夫的儿子,大家不但没有人相信他,反而还会讥笑他,认为他是胡言乱语。但是,晏婴对此却深信不疑。
次年冬天,子雅去世,晏婴就断言说栾施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姜氏一族要有危险了。鲁昭公八年,子尾也去世了。他刚去世,栾施就想要将其家产吞并。他先是杀死了子尾的家臣梁婴,又赶走大夫子成、子工、子车,又为子尾的儿子高强重新另立了一个家臣总管,此时,他想要吞并高氏家产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子尾的家臣看出了栾施的动机不良,就决定要去攻打栾施,阻止他对高氏家族的侵占,于是,他们就将家臣武装一番,准备进行战斗。陈无宇听说之后,也准备帮助子尾家臣对付栾施,于是,他也将家臣武装了一番,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此时的栾施还蒙在鼓里,准备进一步侵占高氏财产呢!当有人将这件事情告诉他时,他有点不相信,最后等他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他就想要亲自前去高强那里看一下,但是,后来他改变了主意,直接到了陈无宇的家中打探消息。陈无宇此时已经准备好去攻打栾施了,可是,却没想到栾施自己找上门来了,于是,他就放下了武器,开门迎接了他。
陈无宇见到栾施后,就对他说:“听说高强已经做了准备要去攻打你了,是你还不知道吗?”
栾施回答说:“我没有听说此事啊!”
陈无宇就说:“你也去准备一下武器去战斗吧,我会和你一起战斗的。”
栾施听了陈无宇的话,回答说:“我怎么可以这么做呢?这可是不道德得事情啊!高强年纪尚小,我总是想帮助他,怕他自己不能成才,因此才会替他做那么多的事情。我怎么能攻打他呢?如果我这样做了,那就对不起天地和祖宗了。《周书》曾经说过:‘要给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施加恩惠,要给那些不听劝告的人更多劝说。’我虽然不能做到如此心胸宽广,可是,却也不能去随意攻打高强啊!”
陈无宇听了栾施的话,认为自己错怪了他,于是,就改变了对栾施的看法,并且调解了两家的关系,两家人又回到了从前和睦的关系,而且高强和栾施还成了好友。虽然陈无宇成功调解了高、栾之间的矛盾,阻止了一场纷争,可是,他却不能阻止自己和他们的纷争。栾施和高强都是喜欢嫉妒的人,他们虽然拥有的权势比陈、鲍两家还要强大,可是,他们依旧不能容忍陈、鲍两家的强势,心中充满了嫉妒,并且想要将其除去。
鲁昭公十年夏天,陈无宇和鲍氏家族的大家长鲍国都得到消息说栾施和高强要前来攻打自己,于是,陈无宇就将家臣武装起来,准备迎战,并且找到鲍国和他商量对策,鲍国也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两个人在商量的同时,又派人不断察看栾施和高强的行动。陈无宇对鲍国说:“你看他们现在虽然没有动静,我们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他们会攻打我们,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武装好了,肯定也不会放过我们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趁他们现在没有防备,先攻打他们。”鲍国同意陈无宇的意见,于是,两家人联合起来开始对付栾施和高强。
高强和栾施面对陈无宇和鲍国的攻打,他们认为如果可以将国君掌握在手中,那么陈氏和鲍氏就奈何不了他们了。于是,他们就来到了公宫,想要进入宫中,但是却遭到了齐景公的拒绝。无法进入宫中,他们只好去攻打南门——虎门。
晏婴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穿上了朝服来到虎门外站着,看着四姓家族。四姓家族都想要请晏婴到自己家里去,但是晏婴统统拒绝了。他的部下以为他要帮助他们其中的一方,可是,晏婴却说:“无论是哪一边,他们哪里有值得我要去帮助的地方吗?”晏婴是非常看不起他们无良的品德。他的部下劝他离开,但是,晏婴却说:“国君正处在危难之中,我怎么可以独自离开呢?”于是,晏婴就一直站在那里,直到齐景公召见他,他才离开。
四姓家族在稷门展开大战,结果,栾施和高强战败。第二次他们在庄路又展开战争,栾施和高强再次败走,此时,栾、高两家已经呈现出了颓败之势,失败就在眼前了。最后在鹿门一地,他们彻底失败,栾施和高强只好逃到鲁国去了。陈无宇和鲍国胜利了,随后,他们就将栾、高两家的财产瓜分了。“四姓之乱”至此结束。
陈无宇得到了栾、高两家的财产后,晏婴劝他说:“你应该将分到的栾、高两家财产献给齐景公。谦让是人的最基本的德行,能够将东西让给他人更是最高的美德。争夺之心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但是,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能做的,只要做到见利不忘义才可以胜过他人。如果你贪得无厌,不但不会给你带来利,反而会使你招致灾祸。现在放弃的利不但不会让你损失,反而会让你得到更多的利。”陈无宇认为晏婴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将分得的财产献给了君王,自己则告老还乡,仅求得了高唐一块小小的封地来颐养天年。陈无宇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放弃了眼前的利益,所以,后来他们陈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后来他的儿子掌握了齐国政权,直到最后取代了姜氏,陈氏一族成了齐国的统治者。
专诸刺王僚
伍子胥逃到吴国的时候,当政的人是吴王僚。前一任吴王诸樊的遗嘱中说,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因为他最小的弟弟季札是一位贤人,父王寿梦原本就打算将王位传给季札的,只是他一直不肯,诸樊就想通过这个办法将王位传给弟弟。但是,当诸樊的其中一个弟弟夷昧临终将王位传给季札时,季札再次谢绝了,并以归隐表示自己无意国君。不得已,吴国人就将夷昧的庶兄僚立为吴王,是为吴王僚。
夷昧的儿子公子光是一位很有抱负的人,眼看王位落到叔叔手中,他很不甘心。伍子胥一到达吴国,就看出他的野心志在王位,于是就暗中帮助他,为他推荐了刺客专诸。公子光知道专诸是一位勇士,于是便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然后寻找时机夺位。
楚国边境的钟离和吴国边境的卑梁氏因为采桑引起纷争,双方互相攻击。当时的楚国虽然不是霸主,但毕竟是一个大国,怎么会忍受吴国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国来欺负呢?所以楚平王为此事大怒,于是发动全国兵力,准备讨伐吴国。吴王僚派时任大将的公子光应对楚军,公子光攻下楚国两地,回来。伍子胥本想说服吴王僚继续进攻楚国的,但公子光却看穿了伍子胥为父兄报仇的私心,决定不攻打楚国。此事虽然无关于王位,但吴国却因此与楚国结为仇国。
五年后,楚平王去世,他与秦国女子所生的儿子轸继位,是为楚昭王。吴王僚认为,当前楚国举国办丧事,应该没有精力打仗,于是就想趁此机会派遣烛庸、盖余两名大将出兵楚国,同时派季札去访问中原各国,看看中原诸国对他攻打楚国有什么办法。但楚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成功将烛庸、盖余的军队截断,烛庸、盖余无法率军回吴国,吴王僚手中一时没有军队。
这对于一直致力于王位的公子光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对勇士专诸说:“中原地区流行这样一句话:‘不去索取,怎么可能得到呢?’况且,我本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我就应该得到王位。如果我成功了,那么即使季札回来了,也没有资格废除我。”
专诸则对他说:“国君是可以刺杀的。不过我上有老母,下有年幼的儿子,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公子光说:“从今以后,我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就这样,专诸答应了同他联手刺杀吴王僚。
公子光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宴请吴王僚,但却在地下室里埋伏好了武士。吴王僚赴宴的时候,道路两旁坐的都是自己的武士,从屋里一直做到大门口,这样门口、台阶、里门和坐席上,全部是吴王僚的亲兵,他们全都拿着剑护卫着吴王僚,戒备森严。不仅如此,前来为吴王僚进献食物的人,在门外都要脱光衣服,再穿上吴王僚准备的衣服,然后才可跪着将食物端上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刺客。而且,吴王僚在进食的时候,亲兵还会用剑挟着进献食物的人,剑尖一直挨着献食者的身体,避免他有所动作,然后,才将食物递给吴王僚的亲信,然后再给吴王僚呈上去。由此看来,要想刺杀吴王僚,困难重重。
宴席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上有病,借机进入地下室,让专诸做好刺杀的准备。专诸为吴王僚端来一条鱼,鱼腹中藏着一把短剑。专诸走到吴王僚跟前时,掰开鱼,趁机用短剑杀死了吴王僚。与此同时,吴王僚的亲兵也将手中的剑刺进了专诸的胸中,局面顿时混乱。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好的武士,将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杀死了。
接替吴王僚登上国君之位的,自然是筹谋多时的公子光,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封专诸的儿子做了卿,并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
申包胥泣秦廷
申包胥是楚王的后裔,对楚国忠心耿耿。
伍子胥父亲被陷害的时候,伍子胥出逃,临走前,对好友申包胥说:“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颠覆楚国。”
做为爱国者,申包胥不认同伍子胥的做法,但做为朋友,申包胥却也不会陷害他,只能对他说:“大家一起努力吧!将来你努力颠覆楚国的时候,我就要努力复兴楚国。”
伍子胥因为帮助公子光获得君位,因而受到吴王的重用。伍子胥以“扰楚疲楚”为由,劝说吴王攻楚,得到吴王的采纳。
而此时的楚国,奸臣费无极虽然被诛杀,但由于长久以来政治不清,加之对中原小国的欺凌,已经限于内忧外患之中。吴王趁令尹子常羞辱唐、蔡两国国君的机会,派伍子胥、孙武联合两国出兵攻打楚国。楚国战败,都城郢都被吴军攻破。吴军进入郢都后,大肆掠夺,给楚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派人将楚平王的尸体挖掘出来,鞭尸泄恨。
对于伍子胥的复仇,申包胥表示理解,但却无法认同他做出鞭尸泄愤这样的过激行为,更无法认同吴军对楚国百姓的蹂躏。于是,在一腔爱国热情的指示下,申包胥走上了复兴楚国的道路。
要复兴楚国,必须寻找外援。当时有力量与楚国抗衡的大国,只有秦国和晋国。但晋国长期与楚国争霸,两国积怨已深。况且吴国也是在晋国的扶植之下才强大起来的,因而外援不可能是晋国。秦国就不同了,秦国经常与楚国联盟对抗晋国,而且楚昭王就是秦国公主所生,秦国公不可能撇下外孙的国都不管。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就成了申包胥唯一的依靠,也是复兴楚国的唯一可靠外援。申包胥对秦王说:“吴国好比一头野猪、一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楚国就是最先受到伤害的诸侯国。我们国君楚昭王无法抗衡吴军以守住自己的国家,只好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他派小臣向您来告急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大王您的邻国,那么他也会像侵扰楚国一样侵扰秦国。趁现在吴国还没有完全灭亡楚国,您还是出兵帮助楚国夺取一些土地吧。如若不然,楚国灭亡了,另一部分没被征服的土地就成为大王您的国土了。如果大王您能凭借自己威望来安抚楚国人,那么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您。’”
秦哀公知道出兵对于中原各国的影响,稍有不慎,可能会招致晋国及其他诸侯国的讨伐,这对自己是不利的。因而他婉转地拒绝了申包胥的请求,对他说:“寡人知道楚国目前的处境,你先暂且到旅馆休息吧,寡人召集大臣讨论一番,再告诉你决定。”
申包胥不死心:“我们的国君如今还流亡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下臣怎敢独自休息呢?”
说完,申包胥就站起来,靠着院墙痛哭起来,这一哭就是七天七夜,连一口水都没有喝。秦哀公听不下去了,为他作了一首诗:《无衣》。申包胥读完诗之后,连续叩了九个头,然后才肯坐下并停止哭泣。申包胥对于国家的忠诚打动了秦哀公,秦国于是就派亲兵出国援助了。
成功获得援兵之后,申包胥身先士卒,直面吴军。而与此同时,越国也在后方袭击吴国。吴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吴军连续失败,国内引起内讧。再加上吴军对楚国人的掠夺行为惹怒了楚国百姓,吴军在楚国上下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出楚国,楚国成功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