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晋献公并没有废弃太子的意思。一计不成,骊姬又生一计。她找了机会将太子召回来,宴请他吃饭,然后又向晋献公哭诉,说太子调戏自己,并以“我父王老了”这样的话来刺激晋献公。晋献公自然不信。于是骊姬第二天就邀请太子跟自己一起郊游,但事先在自己头发上涂了蜂蜜。结果在郊游的时候,很多蜜蜂都围绕着骊姬,骊姬便让太子帮自己赶走。太子从身后用袖子赶骊姬头上的蜜蜂。这一幕被骊姬刻意安排在一旁偷看的晋献公看到了,晋献公非常生气,当时就想杀了太子。
但是狡猾的骊姬却帮太子求情:“是我让太子回来的,如果他现在被杀了,这不都是我害的吗?家丑不可外扬,其他人不知道这件事,大王您这次就放过太子吧。”晋献公想想也对,就将太子赶回了曲沃。
在太子临走前,骊姬找机会对太子说:“你父王昨晚梦到你的母亲齐姜,她说她很思念你,你要赶快祭祀她,以免她牵挂。”于是太子听命。
但暗中,骊姬却命人把太子祭祀用的酒和肉偷走,在里面偷偷放了毒药,然后以太子的名义将酒和肉献给晋献公。但她的目的不是毒死晋献公,自然不会让晋献公吃到这些食物,而是借机让晋献公将肉喂狗,结果狗吃了下了毒药的酒、肉,自然就被毒死了;将这些酒、肉给小臣吃,小臣也被毒死了。晋献公看到这种情况,大怒,以为太子要杀害自己,准备惩治他。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逃到曲沃,太子逃跑了,晋献公就杀害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有人向太子建议:“你为什么不揭发骊姬的阴谋呢?相信只要你为自己申辩,大王查明真相,就会饶恕你。”
太子却说:“父王如果没有骊姬娘娘的照顾,会寝食难安。如果我向父王说明真相的话,恐怕她要受到父王的惩罚。父王其实是不想惩罚娘娘的,他这么大年纪了,我怎么能做出让他为难和伤心的事呢?”因而不为自己辩解。
知情人为太子担心,但太子坚持不告发骊姬,就只好劝他快些逃出晋国,可太子却不肯,他说:“现在父王对骊姬的罪过还不知情,我现在带着毒害父王的罪名逃走,哪个国家敢接纳我呢?”由于实在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难题,于是太子被逼上吊自尽。
除掉了太子之后,骊姬依然不肯罢休,又将魔爪伸向重耳和夷吾。她向晋献公道:“重耳和夷吾两个人都知道太子要毒害您的阴谋,但却知情不报。”
昏庸的晋献公,听信了骊姬的恶言后,竟然派兵攻打重耳。重耳无奈,但又不能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还击,于是他一边命手下的人不准抗击父王的军队,一边带领贤士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人逃往狄族人居住地,夷吾则逃到了屈城。
第二年,晋献公派军队到屈城攻打夷吾,夷吾虽然抵抗,但难以抗击父王的一国之力,就与屈人订立盟约,然后出走,也准备逃往狄族人的居住地。
夷吾的手下却芮说:“重耳已经逃亡到狄国去了,现在你效仿他也逃到狄国,说明你也是有罪的。不如去梁国吧。梁国是秦国的邻居,你去梁国之后,容易得到秦国的庇佑。”于是夷吾逃往梁国。
至此,骊姬已经除掉了三大障碍。晋献公去世后,她的儿子奚齐顺理成章继位,成为晋国国君,骊姬请荀息当国相辅佐自己的儿子。但奚齐继位才一个月,就被太子的支持者——晋国大夫里克杀死,这时候晋献公还没来得及安葬呢,可怜骊姬白白筹划了这么久。当时的国相荀息,在奚齐死后,拥立晋献公的小儿子卓子为国君,但才一个月不到,里克又杀了卓子,荀息被逼自尽。接着,里克按照长幼顺序,邀请晋献公的二儿子重耳回国继位,但重耳婉言谢绝了。里克只好邀请晋献公剩下的唯一一个子嗣夷吾,拥立他登上了国君的宝座,是为晋惠公。晋惠公担心自己重蹈奚齐、卓子的覆辙,对里克很不放心,于是他逐步削弱了里克的军权,然后找机会包围了他的府邸,里克在家中自尽而亡。至此,晋国才勉强恢复了稳定,由骊姬造成的灾难才逐渐平息。
重耳四处流亡
重耳的支持者虽然不及太子申生那么强大,但由于重耳的贤德,他身边还是聚集了一些人才,其中以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五人最为出色,有“五贤”之称。重耳受到骊姬的迫害,无法再在晋国待下去,只好带着“五贤”流亡国外,没想到此后近20年都要过着流亡的生活。
重耳首先流亡到狄国。当时狄国人刚好战胜了一个叫做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该部落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这两个女人被赏赐给重耳。重耳取季隗为妻子,将叔隗赏给了跟自己一起流亡的赵衰。重耳与季隗生了伯俦和叔刘两个孩子,赵衰和叔隗生下了日后鼎鼎有名的赵盾,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在狄国呆了一段时间,重耳想去齐国了,于是对妻子说:“你等我二十五年吧,如果二十五年后我没有回来,你就改嫁把。”季隗则回答说:“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那时候都该进棺材了,还会改嫁吗?还是让我等你吧。”不过重耳还是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才离开。
在去齐国的路上,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轻视他,对他很不讲礼仪,重耳只能勉强过着贫民的日子。在最艰苦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像乡下人讨饭吃。而乡下人竟然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很生气,本想用鞭子抽那个乡下人的。狐偃劝导他说:“泥土就是国土,这是建立国家的预兆。”于是重耳就向乡下人叩头表示感谢,然后将泥土接过来放到车上,继续赶路。
此时的齐国,管仲刚死,齐桓公急需一个贤德之人来辅佐自己,以使霸业更上一层楼。重耳是当时天下有名的贤人,因此到了齐国之后,齐桓公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很好,为他娶了妻子姜氏,还赐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在此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对于这种生活状态,重耳很满意,但随行的“五贤”却不喜欢,一方面,这样的生活太安逸,重耳已经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齐桓公对重耳也有所猜疑。因此,与重耳一起来齐国的那五个贤人偷偷商量着想要离开。但他们在私下的一段关于出逃的谈话刚好被一个女奴听见,女奴就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姜氏。
姜氏将女奴杀了,然后问重耳:“你们是不是打算远行?我已经将知道你们秘密的人给杀了。”
重耳回答说:“没有的事。”
姜氏通情达理地说:“你还是走吧。在齐国过着安逸的生活,会影响你的前途。”
重耳本是不愿意走的,但姜氏与狐偃商量之后,就用酒灌醉重耳,然后将他运出齐国。重耳酒醒之后,大怒,拿起戈就要击打狐偃,口中还骂着:“现在我们重新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了,如果不能复国,我要吃你的肉!”
狐偃则说:“如果复国失败了,我也会死在荒郊野外,被狼吃。如果复国成功,晋国的肉都是你的,又何必吃我的肉呢?”
事已至此,打他也没有用,重耳只好带着大家继续流亡。
重耳天生异相,重瞳子,并且肋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流亡到曹国时,曹共公就想看看重耳这些奇特的生理特征。于是在重耳洗澡的时候,曹共公就凑过去看重耳的裸体。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觉得晋国公子的随从各个都是胸怀天下的能人异士,晋国公子在他们的辅佐下可能会回到晋国复国,他当上国君之后,一定能在诸侯国中成就霸业。曹共公如今做出这等失礼的行为,日后如果他要讨伐对自己无礼的国家,曹国肯定首先遭难。你现在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向晋国公子表示自己与曹共公是不同的呢?”
于是僖负羁就听从妻子的建议,为重耳送了一盘饭,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他的饭食,但将宝玉退还给了僖负羁。
重耳一行人继续流亡,又来到宋国。宋襄公以仁义治国,重耳又是贤德之人,宋襄公自然优待他,不但以与齐桓公相似的规格招待他们,还送给重耳二十辆马车。重耳对宋襄公的仁义牢记在心。
离开宋国,重耳等人又流亡到郑国,对于这位落魄公子,郑文公也不以礼相待。他对前来通报的人传达:
“每年从我们国家经过的诸侯、公子数不胜数,我哪有那么多钱招待大家。”因而不予接待。
郑国的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重耳是晋国有名的贤德之人,况且他又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第一,父母同姓的后代(重耳父母都姓姬),原本不可能昌盛的,但他却一直活得好好的;第二,如今他流亡在外,晋国国内局势却一直都不安定,这就说明有一条路等着他开辟;第三,即使在流亡,才智过人的人还是愿意跟随他、辅佐他。这一切都说明,或许上天就是打算立他为国君呢。再加上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经过郑国,原本就应该受到礼待的,大王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
郑文公不但不听叔詹的劝告,还催促重耳一行人快些离开,不要在自己的国家闲呆。重耳无奈,只得再次流亡,这次他们到了楚国。
楚国国君楚成王以礼相待重耳,以丰盛的宴席招待他。在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公子成功复国,会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大王不缺少美女、宝玉、丝绸,也不缺象牙、兽毛、鸟羽和皮革。晋国所有的特产,都是您所拥有的。我还有什么好东西再来报答您呢?”
楚成王说:“即使如此,你也总得拿些什么东西表示表示吧?”
重耳回答道:“托您的福,如果我能够复国成功。将来晋国和楚国如果发生战争,双方军队正面对峙,我让晋军后退九十里。如果您仍旧不依退兵的话,我就只有左手拿马鞭和弓梢,右手拿箭袋和弓套,跟您较量一番了。”
楚国的大夫子玉听到这样的回答,觉得重耳不容小觑,就建议楚成王杀掉重耳。
楚成王自有一番打算,他说:“晋公子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生活俭朴,言辞文雅,一切都合乎礼仪。他的随从,个个待人比较恭敬,对晋公子也比较忠心。现在晋国的国君晋惠公不得人心,国内外的人都很讨厌他。既然上天已经为晋公子安排了这么好的局面,我又何苦违背天意杀了他呢?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目前比较昌盛的,也许晋公子就是靠这支获得振兴吧!”
于是,楚成王没有杀重耳,将他和他的随从送到了秦国。
秦穆公愿意支持重耳复国,不过要重耳答应,日后继承君位后,要将河东五城割让给秦国。重耳考虑一番后,答应了,秦穆公大喜,送给重耳五名女子做妻子,这其中包括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文嬴——文嬴曾经嫁过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也就是说,她是重耳的侄媳妇。重耳很尴尬,胥臣引经据典告知娶她为妻的好处,重耳才勉强答应接受。文嬴因为是公主,所以难免骄纵,重耳也不以为意。秦穆公看重耳这么明白事理,更愿意支持重耳复国。况且晋怀公还是晋国公子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自己将女儿嫁给他以示优待,他为了回国继承君位,竟然不辞而别,这也让秦穆公很气恼,所以他宁愿辅助重耳。
公元前636年春,秦穆公派三千名秦军护送流亡十九年的重耳渡过黄河,到达晋国。重耳联系昔日旧部,栾氏、郤氏、狐氏、胥氏、先氏等强族皆积极响应重耳。加之晋怀公统治不得人心,很多人都表示归附,重耳很顺利地就打败了晋怀公,被拥立为新的国君,即晋文公。晋怀公在逃亡的途中被杀,重耳继位后处死了两个支持惠公的权臣,稳固了朝政。
政局稳定后,晋文公赏赐了许多在逃亡时对自己有恩惠的人,很多人都得到重赏。曾经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让重耳充饥的介子推没有为自己争取俸禄,晋文公也没有特别优待他。后来他死后,重耳非常哀伤,下令全国将介子推被焚烧的日子三月五日定为禁火日,仅吃寒食,中国因此形成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寒食节。
秦、晋韩原之战
秦穆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冬,晋国遭遇旱灾。晋国无奈,于是向邻国秦国购买粮食度荒。秦穆公就此事召集群臣开会。
大臣丕豹与晋惠公有杀父之仇,因此他明确地反对向晋国出售粮食。他还对秦穆公说:“晋国国君曾经对大王您无礼,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晋国国君已经失去了民心了。况且晋国遭遇灾难,这说明晋国国君又失去了天命。我们不应该售粮给他们,反而要顺从天意,趁此机会讨伐他。”
秦穆公认为百姓无罪,但也没有明确表态,于是询问公孙枝的意见。
公孙枝说:“大王您曾经帮助过晋国国君,他却对您和百姓都做出无礼的事。现在因为干旱有求于您,这也许是天意。如果您不售粮给他们,上天反而会怜悯晋国百姓。万一百姓有所怨言的话,晋国国君反而说这是您不肯施恩惠,您反而得罪了百姓。不如我们售粮给他们,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因此感谢您,而对他们的国君有所怨恨。如果以后晋国国君做出不听命的事,我们即使讨伐他,晋国的百姓也不会帮助他。”
秦穆公依旧不表态,又询问百里奚的意见。
百里奚说:“诚如大王所说,各国都可能遇到天灾,百姓是没有罪的。晋国国君曾经对您不恭,他们的百姓对您不恭了吗?救助灾民,体恤百姓,这是天道。大王遵循天道行事,肯定会获得福报。”
听完大家的议论,秦穆公决定售粮给晋国,解决了晋国的燃眉之急。
所谓无巧不成书,第二年,秦国又遇到了灾荒,秦国使者来到晋国,向晋惠公买粮。晋惠公也就此事召开群臣会议。
一开始,晋惠公想让黄河以西的五个城邑给秦国运粮。
大臣虢射却认为此事不妥:“不将这五个城池给秦国(骊姬之乱时,晋惠公曾经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秦国发兵,帮助自己登上王位,但他继位之后却反悔),却让这五个城邑运粮食给秦国。这样秦国不但不会感谢我们,反而会更怨恨我们。我们干吗白白将粮食借给他们却招来怨恨呢?不如不卖!”
晋惠公觉得虢射讲得很有道理,但是另一个大臣庆郑却说:“既然已经违背誓言不给秦国土地,干吗还要再吝惜这一点粮食给呢?这是公然背叛他们曾经对我们的善意和对我们的友好。如果我是秦国国君的话,恐怕会来攻打晋国。”
晋惠公听到这话很不高兴,就斥责他:“你懂什么?!”于是下令不准出售粮食给秦国。庆郑听到这个命令后,不禁感叹道:“国君将来肯定要为这个决策后悔!”
晋国连着两次对秦国做出忘恩负义的事,让秦国很恼火。秦国渡过灾荒之后,就率领大军讨伐晋国。秦军出征前,秦穆公让卜徒父占筮,得到的是吉兆,并且预言说晋惠公一定会被俘虏。原本晋惠公已经做出有失民心的事了,现在听了这样的占卜结果,秦军犹如吃了定心丸,斗志昂扬地向晋军发起了进攻。
战事果然像占卜师所预言的那样,秦军连战连胜,三败晋军,渡过黄河之后,直接深入晋国境内,到达韩原。晋惠公亲率大军,也来到韩原。两国在韩原地区兵戎相见。
决战前,晋惠公命大夫韩简侦察秦军,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各个骁勇善战。晋惠公知道自己遇到了劲敌,但已经不可能退回了,只好硬着头皮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