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孝”是一个最核心的观念。曾子说:“孝可以分为三等,下等的孝是只能供养父母,中等的孝是不侮辱父母的名声,上等的孝是让父母能够获得尊敬。”公明仪问道:“那么先生您可以称得上‘孝’了吧?”曾子说道:“这是什么话!君子为孝,应该在父母表达之前就知道他们的意思,事先做好,又能通过所做的事情让父母明白做人的道理。我现在只是供养父母,怎么能算得上是孝呢?”
曾子说道:“身体发肤都是受之于父母,用父母留给我们的身体来行动,怎么敢不恭敬呢?日常生活中的起居不庄重,这是不孝;侍奉君主不忠心,这是不孝;身在官位不谨慎行事,这是不孝;交朋友不讲信用,这是不孝;上战场打仗不勇敢,这是不孝。这五个方面如果做不到,就会使灾祸连累到父母,怎么敢不恭敬呢?仅仅是把饭做好,品尝以后献给父母,这不是孝,只是供养而已。君子所说的孝,是指要让人们都发自肺腑地称赞:‘你有这样的儿子,真是幸运啊!’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孝是教化民众的根本,它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赡养。赡养也许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敬’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敬也许是有些人可以做到的,但是要自然而然地做到就难了;自然也许有人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坚持一生都如此就难了。当父母去世了,还能谨慎行事,不让父母背负上恶名,这可以称得上是终身为孝了。仁义的人会以孝为根本,懂礼的人会行孝,有大义的人会让自己的行为合乎孝,信者会自己践行孝义,强者会一直做到孝。快乐因行孝而产生,刑罚则是由于不孝的行为带来的。”
曾子说:“树立了孝道就会充满天地,不重视孝道就会分散在天下各地,能够施及后世的必将永远存在。推行它并将它放到东海是行为的准则,推行它并将它放到西海是行为的准则,推行它并将它放到南海是行为的准则,推行它并将它放到北海是行为的准则。《诗经》里说的:‘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遵从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曾子说:“砍伐树木要等到符合季节的时候,猎杀禽兽也要等到合适的季节。老师曾说道:‘砍伐树木,猎杀禽兽没有合乎时宜,那就是不孝。’孝有三等,小的孝只用花费力气,中孝可以建功立业,大孝则没有欠缺。想念父母的慈爱,忘记自己的辛苦,这可以说是出了力气;崇尚仁德的行为,遵从道义做事,这可以称得上建功立业了;把仁德的观念推行到天下,使每个人都能够受益,这可以称得上没有欠缺了。父母夸奖自己,那就高兴地记在心里不敢忘记;父母若批评自己,那就要反省自身行为,更加谨慎地行事而不要有怨言;父母有过失的地方,应该婉言相劝而不要妄加责备、随意指责;父母如果去世,要用仁者的粟米来祭祀,这样才称得上终身行孝啊。”
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下堂的时候扭伤了脚腕,几个月都没有出门,闷在屋里面带忧虑之色。有弟子不解,问他:“先生,您的脚已经好了,但是为何几个月都不出门,还这么忧愁呢?”乐正子春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我从老师曾子哪里听说:‘天所生育的,地所养育的,没有比这样的人更大的人了。父母完整地生育子女,子女应当完整地归还给父母,这样可以称之为孝。不损害自己的身体,不侮辱自己的身体,这样可以称之为完整了。所以,君子每走一步都不能忘记孝啊。’如今,我忘记了孝道,所以才会面有忧虑之色。每走一步都不能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不能忘记父母。每走一步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路的时候要走大路不能抄小径,渡河的时候要坐船而不游泳,不敢用父母给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情。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从不对别人恶言相向,愤怒的和埋怨的话语才不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不会侮辱到自己,也不会羞辱自己的亲人,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孝。”
鲁哀公问礼
鲁哀公问孔子:“大礼应该是怎样的呢?说到礼的时候,君子的态度为什么都会这么庄重呢?”孔子说:“我孔丘只是一个小人物,还不配议论礼呢。”鲁哀公说:“不是这样的,请您谈谈礼吧。”
孔子便说道:“我听说,礼是百姓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礼,就不能正确地侍奉天地间的神灵;没有了礼,就无法分辨君臣、上下和老幼的地位;没有了礼,就没办法区别男女、父子之间的感情;没有了礼,也不能把握婚姻和亲疏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君子会十分敬重礼,并以之教导百姓,指导他们在合适的时节进行礼仪活动。等到他们的教导有了一定成效,再制作祭祀的器具、制作行礼的服饰来完善礼法;人民顺从的时候,再进一步指定服丧的期限,准备祭祀用的器具和牲畜、修葺宗庙,每年的同一时候都进行祭祀,祭祀的时候要排定长幼的顺序;同时,君子要自己安排住处,要衣着简朴,住在矮小简朴的房子里面,马车上不要有装饰用的花纹,祭祀的器具上也没有雕刻的花纹,吃饭简单,与百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前,君子们就是这么做的。”
鲁哀公又问道:“那么,当今的社会为什么没有君子这样做呢?”
孔子回答道:“当今的君子们只懂得享受眼前暂时的利益,而且十分贪婪,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过分地要求得到,得到了又不舍得放手。心里想要的多,身体又懒惰,但是态度却很傲慢,一心想要耗尽人民的钱财,将人民的利用价值压榨殆尽。他们违反人民的意志,肆意侵犯好人、欺负老实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他们横行霸道什么事情都敢做出来。从前的君子施行的是前面说的方式,当今的君子施行的是后面说的方式,当今的君子已经不愿意再遵从那种古老的礼仪了。”
孔子在鲁哀公身旁坐着,鲁哀公问他道:“在治理百姓的措施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呢?”
孔子的表情马上变得十分严肃,说道:“您能问出这个问题,可真是百姓的福气啊!我虽然见识浅薄,但又怎敢不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呢?在治理百姓的措施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政治啊。”
鲁哀公问道:“那么什么叫做政治呢?”
孔子回答道:“政治,就是正直。君王能够做到正直,百姓也就会跟着正直了。君王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百姓学习的榜样;君王不做的行为,百姓又怎么会去做呢。”
鲁哀公说:“那就请您谈一谈怎样施行政治吧。”
孔子说道:“夫妇之间有分别,父子之间能相互关心,君臣之间要相互尊敬,这三件事情做好了,能做好其他的事情也就不在话下了。”
鲁哀公说:“我虽然不是您所说的古代君子,但我也想知道这三件事情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做好,您能说给我听听吗?”
孔子说道:“古代君王处理政事,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爱人;而要做到爱人,首先就要治礼;治礼的话,就要先学会恭敬。恭敬最极致的表现是在君王和诸侯的婚姻上,他们的婚姻将是恭敬中最难做到的。结婚时,君王要穿着礼服亲自前去迎接,这是为了表示对女方的爱;爱对方也就是爱自己了,所以君王应该用崇敬和爱慕的感情和女方相爱。夫妻之间没有了敬意也就失去了诚意,没有了诚意也就没有了爱慕,而没有了爱慕的夫妻便不会有敬重,没有了敬重,那就不是正当的婚姻。爱人和恭敬,大概算得上是政事的根本了。”
听到这里,鲁哀公对孔子的说法表示出了一点疑问,他问:“我有话想问,穿着礼服去见一个女人,这是不是有些太隆重了?”
孔子严肃地回答道:“婚姻是两个姓的结合,古代帝王传递后代,才有了现在江山社稷的主人,怎么能说这样的行为太过隆重呢?”
鲁哀公说:“我真是愚蠢,但是我如果不愚蠢,我也就听不到您这番话了。我想请教您,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说法。现在您请接着往下说吧。”
孔子说道:“如果天地不相互配合,那么万物就不能生育。婚姻能够延续后代,使子孙后代繁衍不绝,您怎么能说太隆重呢?”
孔子又说:“夫妻对于宗庙中主持的祭祀而言,他们足以和神明相提并论。对外发号施令,使得大家都能恭敬地听从;宗庙内外都有了礼,臣子如果有失职的地方就可以及时纠正,君王有了错误也能得到及时地改正。所以说,施行政治要以礼为基础,礼是政治的根本。”
孔子接着又说道:“在夏商周时代,君王们治理政事都十分敬重他们的妻子和儿子,他们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百姓也是一样的,因为自己想到其他百姓,因为自己的儿子想到其他百姓的儿子,因为自己的妻子想到其他百姓的妻子。君王对这三者都一样敬重,天下的人也就会做到这三敬,礼就会在天下普及。过去的周太王就是这样做的,能够这样做,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了。”
鲁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敬重自身呢?”
孔子回答道:“君王说错了话,百姓便跟着会说错话;君王做错了事情,百姓便会跟着效仿也做错事情。所以君子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能说错话,也不能做错事,做事要有原则。这样一来,不用花力气去吩咐指导,百姓就会恭敬,这就是敬身。能够做到敬身,也便可以成就父母的美名了。”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成就父母的美名’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这个美称是用来称赞人的,百姓如果能够把君子这个美称送给他,说他是君子的儿子,那么他的父母就可以成为君子了,这样就成就了父母的美名。”孔子又进一步解释:“古代君王处理政事的时候,很重视仁爱。不能爱人的人,别人也不会爱他,他又怎能保住自身呢?自身都保不住了,又怎么能保住国土?保不住国土,他就会归罪于天;把一切罪责都归罪于上天,他也就不能够成就自己了。”
鲁哀公又问道:“那么什么又叫‘成就自己’呢?”
孔子说道:“做事情没有过失就能够成就自己了。”
鲁哀公问道:“请问,君子为什么要崇拜天道呢?”
孔子说:“崇拜天道是因为它永远不会停止啊!比如日升月沉,东升西落,日夜运行不息,这是天道;畅通无阻,永远如一,这是天道;自然没有任何做为而能成就万物,这也是天道。上天孕育了万物,功德多么显著,这也是天道啊。”
鲁哀公叹道:“我真是愚蠢顽固啊,恳请先生多多指教啊。”
孔子马上离开座位,说道:“仁德的人做事是没有过失的,孝顺的人做事也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仁德的人侍奉父母会像侍奉上天一样,侍奉上天也会像侍奉父母一样。所以,孝顺的人是可以成就自己的。”
鲁哀公说:“我听了您这番话,担心以后我还会出现过失啊,这怎么办呢?”
孔子欣慰地说:“您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百姓的福分啊!”
童子汪踦舍身救国
童子汪踦舍身救国,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少年汪踦为了报效国家,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汪踦,按照成人的礼仪标准厚葬了少年汪踦。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地发生战争。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双方在山东曲阜附近的郎邑展开了激战,打得不可开交。
一天,鲁国的公叔禺人看见一个背着兵器的人来到城中休息。而且,这个人满脸疲惫,一副劳累不堪的样子。于是,公叔禺人就十分痛心地感叹道:“自从我们鲁国抵御齐国以来,鲁国就不断地要求百姓服兵役和交纳更多的赋税。看看现在,日益沉重的兵役,已经将百姓折磨得劳累不堪了;愈来愈重的赋税,也让百姓食不果腹,困顿不已了。在普通百姓们为国家贡献人力物力财力的时候,那些大臣公卿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那些拥有重权的卿大夫之中,有几个人是能够尽心尽责地为国家效劳的呢?而且,那些任中下级官职的士人们,又有几个人是可以为了国家献身的呢?如果全国的人民都不愿意为国家出力的话,我们靠谁击败齐国军队呢?既然我已经这样说了,就从我开始吧。”
于是,公叔禺人就找邻居汪踦商量。当时,汪踦还未成年。听到公叔禺人这么说,汪踦也十分同意,就和公叔禺人去前线作战了。在战场上,公叔禺人和汪踦两人不顾生命危险,奋勇杀敌。不久,公叔禺人和汪踦两个人都战死在疆场上。后来,鲁国击退了齐国。
人们为了纪念死去的少年汪踦,就打算用成人的礼仪厚葬他。但是,汪踦还没有成年,人们又非常讲究礼仪。根据《礼记》中对丧服的规定,普通的义士死的时候,仍然按照普通人的标准举行丧礼。于是,有人就建议去问孔子。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就说:“童子汪踦拿起武器,和成人一样保卫国家。这就说明,汪踦把自己做为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全汪踦的忠义呢?”于是,人们就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厚葬了汪踦。
仲尼燕居
孔子在家中闲坐着,他的弟子子张、子贡和子游陪伴着他。在闲谈中,他们说到了礼,孔子说道:“你们三个过来坐下,我给你们说说礼,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以礼周游四方,把礼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子贡起身问道:“请问先生,礼应该是怎样的呢?”
孔子说:“态度真诚而有敬意但却不合于礼,这叫粗野;为人恭顺但却不合于礼,这叫谄媚;行为勇敢但却不合于礼,这叫逆乱。”说到这里,孔子强调说:“我们往往会将谄媚和仁慈混淆。”
孔子对子张说:“子张你有时候做得过分,子贡你呢,有时候做得又不够。你们看郑国很有名的那个大臣子产,他对众人有着一副慈爱的心肠,但是他只知道喂养,却不会教育人们。”
子贡又站起来问道:“怎么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孔子回答道:“要靠人们对礼的修习啊,只有懂礼,人们才能言行适中。”
子贡坐回座位,子游又上前来问道:“请问老师,您说的礼是不是让人改正自己的恶行为,而保全自己的美德呢?”
孔子点头:“是的。”
子游又问道:“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说:“祭祀天地的礼仪,是为了向鬼神表示仁爱;在宗庙中祭祀的礼仪,是为了向祖先表示仁爱;馈奠祭祀的礼仪,是为了向死者表示仁爱;乡饮酒礼和乡射礼,是为了向乡里的乡亲表示仁爱;举行食飨的礼仪,是为了表示对来往的宾客们表示仁爱。”
孔子接着说道:“明白了祭祀天地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会轻而易举;日常的生活起居中有了礼,长幼尊卑的次序才能分得清;家族成员的相处之间有了礼,亲人们在一起就能够和睦相处;朝廷之上有了礼,臣子们的官职爵位就显得井然有序;田猎中有了礼,国家的军事行动就会显得娴熟,在战场上也就能够战无不胜了。所以,宫室要符合尺度,度量和祭祀的器具要符合样式,五味要合乎时节,弹琴奏乐要合乎节拍,车辆的行走要符合规范,鬼神能够得到他们应有的供奉,逝去的人在下葬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悲伤,辩论的人能够得到追随者,做官的人他的服饰言表都能够和他的身份相称,那么政令就能够得到通行,政事也能够顺利进行了。用礼来指导自己,就能够将一切事务做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