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4391800000032

第32章 五经:《礼记》(3)

文王给父亲送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亲自看看饭菜的冷热程度。等王季吃完了,饭菜撤了下去以后,文王还要问父亲吃了多少。而且,文王还要告诉掌管膳食的官员:“以后不要再送和这次同样的饭菜来了。”看到负责膳食的官员答应了以后,文王才会离去。

文王的孝行影响了儿子武王,周武王的一言一行丝毫不敢不及自己的父亲。一次,周文王生病以后,武王就衣不解带地在床前伺候了几天几夜。在这期间,文王吃一口东西以后,武王才会吃一口东西;文王吃两口饭以后,武王才肯吃两口饭。这样一直持续了十二天,文王的病好了,武王才放心了。

有一次,武王做了一个梦。文王就问武王:“你梦到什么了呢?”武王回答说:“父亲,我梦到上天让我活到了九十岁。”文王又问儿子:“那么你觉得这个梦应该怎么解释呢?”武王说:“西方一共有九个诸侯国,我想父亲不久就可以统领这九个诸侯国了。”文王就说:“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古时候,年龄这两个字是放在一起使用的,而牙齿也代表年龄。我能够活一百岁,你能够活九十岁,我就给你三年吧。”因此,周文王死的时候九十七岁,周武王死的时候九十三岁。

周成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非常年幼,所以还不能亲自处理朝政。于是,周公就暂时以大王的身份处理国家大事。周公经常提及周文王做太子时候的言行举止,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伯禽。原来,周公是借教育伯禽让周成王明白君臣、父子、长幼的礼仪。一旦周成王有什么过失,周公就用鞭子抽打伯禽,以此来达到教育周成王的目的。因此,周公是间接地用文王做太子时候的行为,督促周成王。

孔子叹礼运

孔子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蜡祭活动,活动结束后,他在城楼上观赏风景,一边看一边叹气。孔夫子之所以叹气,大概是因为鲁国现在的情况吧。当时子游就在孔子旁边,听到老师不住叹气,于是问道:“夫子您为什么叹气呢?”孔子回答说:“以前那些大道通行的时代,我没有赶上,只能从一些记载中略窥一二。大道通行的时代,是天下为公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君王选择官吏都是选择那些贤能的人,天下的百姓都十分讲究信用和睦。所以,人们不仅仅和自己的亲人亲近,不仅仅只抚养自己的孩子,老人都会被人赡养,壮年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小孩子都会被用心抚养长大。男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女人都有自己的归宿。物品唯恐将它丢弃在地上,但没有人会将它藏起来据为己有;每个人都努力做事,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没有阴谋诡计,没有盗贼小偷,晚上睡觉的时候连大门都不用关,这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啊!

“现在呢?大道已经不复存在了,天下的人都只知道关心自己一小家的私利,只知道把自己的亲人当做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不管是挣钱还是干活,都只是为了自己。国家和人民可以被当做礼物由父亲送给儿子,建造坚固的城墙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学习礼仪是为了方便国家的统治,这样来确定君臣之间的身份,来使父子和谐,兄弟和睦,夫妻相亲相爱,并用礼仪来设立制度,来划分田地,来提倡贤德勇敢之人,这样把功劳都划到自己头上。由此,阴谋诡计都开始横行,战争也由此产生。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靠礼仪来治理天下的榜样。这六位先贤,没有不严格按照礼仪来行事的 。他们用礼义来表现道义,来考察诚信、来判断过失,行事讲究礼义仁让,告知人民正常的行为,如果不按照这样做的,即使是有权有势的人,大家也会将他看成是祸患。这就是所谓的小康。”

子游又问道:“礼这件事情,真的如此急需吗?”

孔子回答道:“礼,是上古明君用来传承上天的规律,以治理人间的万事的,所以,只要你失去了礼,就会走上灭亡,而采用它的人,则会长久地生存下去。诗经里曾经提过,老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所以说,礼,是天下的根本,如果用它来治理国家,那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子游又问道:“夫子您把礼摆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可以给我讲讲为什么吗?”

孔子说:“我曾经想瞻仰一下夏朝时候的礼,于是到了杞国,但是却没有找到什么礼留下来的痕迹,只是得到了夏朝时候的历法书。我于是又想去看看殷商的礼,就跑到了宋国,可惜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仅仅得到了研究阴阳学问的书籍。但就是从这两本书中,我仍然学到了礼的演变过程。

“在刚开始的时候,礼是从饮食习惯中表现出来的。古代的人们将米放在石头上烧熟,将野猪肉撕开后烤熟吃,在地上挖坑来盛酒,拿着杯子来喝酒,用土块来制成鼓槌,用来敲打同样是泥土制作成的鼓,虽然现在看来很是简单,但当时却已经用来被做为祭祀鬼神的行为了。等到有人死去的时候,活着的人就跑到屋顶去大哭大喊道:让某某回来呀!然后把生饭放入死者的口中,再将一些烧熟的肉包子来做为陪葬品,也就是说,招魂的时候要面对天空,下葬的时候要将尸体埋在地底下。因为人们认为,人死后,身体就会变沉重,而人的生气则会漂浮在上方。死者的头要面朝北方,而生者则要面向南方,这都是从那时候就传下来的规矩。

“那个时候,君主们是没有皇宫内院的,和平常百姓一样,他们冬天就住在自己盖成的穴窟里,夏天就住在用柴草搭成的巢穴里。当时还不知道怎么使用火,所以只是吃一些草木的果实和鸟兽的生肉,喝他们的血,吃没有去毛的肉。当时也没有丝麻这些东西,所以经常穿的就是动物的皮毛。

“等到后来有了圣人,他们教会了人们怎么使用火,从此生活就变得容易些,然后又有人教会了大家用泥土、金属来制作成砖瓦,建造出美丽的台榭宫室。人们从此学会了用火来烧烤食物,来酿酒,又学会了用丝麻来织出布帛。用这些东西来供养生者,埋葬死者,并用此来祭祀鬼神上帝,我们现在所做的也都是从那个时候继承下来的。

“所以,在室内祭祀时,要把最古老的酒放在屋里最高的地方,将醴酒(甜酒)放在室内,将粢醍放在举行仪式的大堂上,将清酒放在最下面。陈列好祭祀用的牛羊,备好鼎俎,再准备好礼乐之事,写好祷告词,这样来使天上的神灵和自己的先祖前来,保佑国家和平,社会和睦,夫妻和谐,兄弟相亲相爱,这就叫做蒙受上天的庇佑。

“最后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制造鬼神的名号,然后准备好酒水和牲畜,开始祭祀活动。在活动中行礼时,主人夫妻双方都要亲自踏上草席。端着酒杯,穿上新作的衣服,献上醴酒和乳制品,再奉上一些烤肉之类的祭祀用品。两人互相交换着进行祭祀活动,以便取悦于先人的灵魂,达到人神相通的境界。祭祀完后,主方再退下,将那些半生的肉类合在一起煮熟,然后盛到祭器里,再进行祷告。这叫做大祥,也是礼的最终步骤。”

讲完这些后,孔子又略带些叹息的口气说道:“唉!实在是可悲啊!我辛辛苦苦考察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发现从周幽王、周厉王时期开始,这些先人制定的制度就开始被败坏了。只剩下鲁国这一个国家还在继承着周代的礼仪,如果让我离开鲁国,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但就是鲁国,现在也没有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周代的礼仪了。那些先人的智慧结晶越来越不被重视,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杞国举行的郊祭,是祭祀禹;宋国举行的郊祭,则是祭祀契,这些都是天子应该必须做到的事情,也只有杞国和宋国这两个国家可以举办这样的郊祭。所以说,天子只可以祭天子,而诸侯也只能祭祀自己封国的那些保佑社稷安危的神灵了。”

魏文侯问乐

魏文侯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贤君,有一次他问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我只要穿着很正式的朝服去听那些古时候的音乐,很有可能没多大会儿就会睡着。但是要是让我去听那些郑卫地方的音乐,就是时间再长我也不知道疲倦,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古乐会让人疲倦,而最新的流行音乐却会使人不知疲倦呢?”

子夏回答说:“您所说的那种古乐,它在表演的时候,常常是齐进齐退,古乐的乐声十分的平和,音域也很宽广。管弦之类的乐器,都依附于鼓声的节奏来进行演奏,开始是以鼓声领起,结束时用金铙来作结。指挥结束的乐曲时用相,控制音速是通过压。而且古乐很多时候是君子们用来表达深刻的意义的,或者是用来歌颂圣主的业绩的,表现的是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迹。而您说的那种流行音乐,在表演的时候往往混杂不堪,乐曲中又充斥了奸佞邪恶的感情,往往能够令人沉溺于此而不能自拔。而且经常是夹杂着那些倡伶艺人之类的表演,男男女女、父父子子,混杂在其中不能分辨。您花费时间将它们听完后,往往一点收获也没有,既不会体味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会得出上古贤君的英雄事迹。这些,就是新乐的表现。虽然您认为您现在问的是乐,其实是在讨论音的问题。所谓音乐,音和乐看似一样,其实是很不同的。”

魏文侯于是问道:“请问有些什么不同呢?”

子夏接着说道:“古时候,天地是极其和谐的,四时也是极其恰当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培养自己善良的品德,庄稼每年都是大丰收,没有疾病的流行,也没有妖魔鬼怪之事作崇,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太平盛世啊!到了后来,出现了圣人,他们为了治理天下,开始划定伦理纲常,设定了礼仪之事,这样一来,天下也算安定。天下安定下来后,接着圣人又制定了六律,调和了五声,再配合那些乐器和诗歌,就成了有德行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才能被称之为乐。《诗经》中曾经说过,德音听起来是多么的淡漠,而德行却又是那么的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又合乎德行的,才是能够胜任君王之位的人,在这样的人的治理下,国家才能够强大,人民才能够幸福。等到文王的时候,德行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没有什么遗憾了。文王接受了上天的庇佑,又把这种庇佑传给了他的子子孙孙。这些,说的就是德音的问题啊!您现在所喜欢的,大概是那种被称为溺音的声音吧。”

魏文侯接着问道:“那再请问,您所说的溺音又是从哪里产生的?”

子夏回答道:“郑国的音乐,听起来显得轻佻而浪荡,容易使人产生淫邪的念头;再说宋国的音乐,听起来有种说不出的缠绵悱恻感,很容易让人产生消极的感觉;而卫国的音乐呢,节奏大多十分急促,常常会使听的人觉得十分疲惫,意志消沉;齐国的音乐又是另一番景象,听后让人能够产生一种骄傲蛮横的感觉,使人变得自傲。这四种音乐,都会使人沉溺,从而不利于德行的培养,所以在祭祀的时候是绝对不能使用的。《诗经》中提到过,只有严肃舒缓的音乐,先人们才愿意聆听。做为国君,不应该完全凭一己的好恶来选择爱好,一定要从对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有利的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国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上行下效,说的就是上面常常有什么样的举动,下面的群众就会竞相模仿,形成一股流行势力。《诗经》中所说的:诱导民众很容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圣人后来又制作了六种不同的乐器,用它们来发出德音。接着再用钟、磬、竽、瑟这些乐器来进行调和,再用干、戚、旄、狄来进行伴舞,这样制作好的乐才可以被用来祭祀先王宗庙,才可以用来排列官职的大小等级,才能向后世的人们昭示尊卑的顺序。

“钟这种乐器,声音铿锵响亮,可以用作号令,容易令人振奋,这样才会建立武功,君子听到钟声就会想到武臣;石磬这种乐器的特点呢,就是声音非常的坚定有力量,可以令人分辨节义,只要能够分辨节义,这样就不会畏惧牺牲了。君子只要听到石磬的声音,就会想到那些为国裹尸沙场的英雄们;至于弦乐,它的特点就是音色缠绵,听起来十分的哀怨。哀怨则可以使人产生正义感,这样就会使人树立远大的志向。所以,君子只要听到弦乐声,就会联想到那些有操守的大臣们;至于箫管这类用竹管制成的乐器,因为将声音聚拢在一起才能够演奏,所以可以聚集起人心。君子听到竽、笙箫、管的声音,很快就会想到那些团结人心的力量;至于鼓皮,因为它的声音很喧闹,所以常常会令人激动,以此来促使人们不断前进。君子听到后,就会想起那些统帅军队的将士们。所以说,君子听音乐,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听那种节奏感,更多的是想从音乐中收获和自己理想相契合的部分。”

孔子主持射礼

有一次,孔子在矍相这个地方主持射礼。孔子早早地带着子路等人来到了矍相的一块很大的空地,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过往的人群看见有人在主持射礼,都十分好奇,渐渐地聚拢了过来,到最后,人群多得像是一堵墙一样,四面八方都透不进去一丝风。

正式的射礼仪式开始之前,先是行乡饮酒礼,然后原先担任司正的人开始转任为司马,而射礼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正在大伙都想一睹为快之时,主持射礼的孔子突然命令这次活动中担任司射职务的子路走了出来。只见子路手里拿了一张弓箭,先是盛情邀请围观的群众来参观这次活动,接着又说道:“我们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现在我讲一下可以进场观看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资格。首先,凡是打过败仗的军人,是不能够进来观礼的;其次,国家已经灭亡的士大夫,也不可以进来;再次,那些为了贪图富贵,把自己硬生生过继给别人做后嗣的人,也是不可以进来的。除此之外,大家都进来吧。”

子路说完这番话后,人群中立马少了一半的人,进入场内的只剩下一半的人。孔子接着又叫公罔之裘和序点将酒杯举起来,然后来宣布活动的规则。

公罔之裘首先举起自己手中的酒杯说道:“首先恭喜大家能够进来观看我们的活动,但是由于此次活动所设置的来宾席数量有限,所以我们只能再从大家中间挑选一部分人留下来。我现在想问的是,我们中间有没有二三十岁左右的人,但是已经能够懂得孝顺父、母亲,和自己的兄弟和睦相处的?有没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平时对礼义这门学问很有讲究,又不受那些庸俗之风气的影响,能够一直以高尚的品德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一直到老去为止?如果您的标准符合我上面所说的两条,就请到这边的来宾席上。”

公罔之裘这番话说完后,来的人中又走了约莫一半数量的人。接下来序点又举起了酒杯,更进一步地说道:“留下的都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但是我现在还有几个条件要讲。我们中间有没有年纪很轻,但是十分热爱学习,每天都孜孜不倦地研究学问、爱好礼义,而且愿意一直这样下去不改变自己志向的?有没有已经八九十岁的年纪,甚至已经达到一百岁,但是一直都奉公守法,从来没做过那些胡作非为的坏事的?如果有的话,请再往前一步,到我们这边的贵宾席来就座。”

等到序点的话说完后,留下来的人早已经寥寥无几了。

曾子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