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派使者子显(公子絷,字子显)向重耳传话。当时,重耳仍然流亡在母亲所在的国家狄国(狄,也写作翟,古时候的一个游牧民族。重耳在狄国待了十二年)。秦国使者子显就把秦穆公的话告诉了重耳:“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人容易在国君死的时候失去国家,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虽然你现在非常伤心,你每天都庄严肃穆地为父亲守孝,这是你应该做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你的这种服丧不应该持续很长时间。况且,你也不能长时间地在晋国以外逃亡。因此,现在是你夺取晋国政权的最佳时机啊,你要慎重考虑这件事啊!”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顺理成章地夺取政权。但是,重耳却没有草率地做出决定,而是把秦穆公的这些话告诉了舅犯(即狐偃,重耳的舅舅,字子犯)。舅犯听了以后,就对重耳说:“你最好不要听从秦穆公的建议,还是拒绝了秦国的使者吧。只是,你流亡在外,也没有什么珍奇异宝送给秦国。只有你对待亲人的仁爱之心,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况且,你的父亲死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悲伤的事情啊。如果你趁这个机会夺取了晋国的政权,日后,天下的百姓会怎么评价你呢?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人会听你的辩解之词。所以,多方面考虑以后,你还是不要答应秦国的建议。”
听到这儿,晋公子重耳再一次去见秦国使者子显。重耳对秦国使者说:“贵国的国君真是太好了,竟能派人来安慰我这个逃亡在外的人。我流亡多年,现在父亲去世了。做为儿子的我,竟然不能亲自到父亲的灵柩面前哭泣奔丧,也让你们的国君为我担心。而且,我心中的悲哀一直无法释怀。父亲去世,这是怎样一件悲伤的事情啊!这个时候,我怎么敢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非分之想呢?而且,这也有损于贵国国君对我的一片仁义厚爱之情。”
重耳说完这些话,就跪下磕头并且行稽颡之礼(稽颡,即古人在父母死了以后,跪拜宾客的礼仪)。但是,重耳并没有以自己是晋国继承人的身份拜谢秦穆公。随后,公子重耳哭着站起来。重耳站起来以后,也没有再和秦国的使者说什么话。可以说,重耳的一言一行都非常合乎礼仪规范。
秦国使者子显回国以后,就把公子重耳的这些话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听了以后说:“公子重耳真是一个仁爱讲道义的人啊!重耳只是磕头却没有行拜谢的礼仪,这说明重耳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晋国国君的继承人啊。重耳哭着站起来,表明重耳非常敬爱他的父亲。重耳站起来以后,就没有和宾客私下说什么话,这说明重耳不是一个贪图私利的人。哎,重耳竟然远离权力的诱惑,不把自己看做晋国的国君,这真是让人敬佩的行为啊。”
试想,面对权力的诱惑,多少人可以像重耳这样做呢?可是,公子重耳却抵制住了利益的诱惑,坚持非礼勿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那样一个礼仪盛行的时代,重耳这样做是很明智的。从此,重耳的仁爱之风为人们熟知。后来,重耳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这与公子重耳仁爱道义的美德是分不开的。
杜蒉罚酒
杜蒉罚酒,指的是春秋时期杜蒉劝谏晋平公的典故。杜蒉凭借自己聪明的辩术,并用献酒的方式成功说服了晋平公。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公卿大族势力较大。对于这个现象,晋平公一直忧心忡忡。不久,晋国六卿之一的智悼子荀盈死了。智悼子还没有下葬的时候,晋平公就毫无顾忌地与师旷、李调两个人饮酒作乐,奏起欢快的乐曲。
这时,负责宫中每天膳食的杜蒉刚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杜蒉听见钟鼓奏响的声音,就问侍卫:“钟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旁边有人回答说:“大人,钟声是从后宫里传出来的。国君由师旷和李调陪着,他们正在后宫里奏乐。”
听到这儿,杜蒉就三步并作两步走,急速地来到后宫。果然,杜蒉远远地就看见国君在饮酒奏乐。于是,杜蒉就快步走上台阶,来到了晋平公面前。然后,杜蒉就倒了一杯酒,并对师旷说:“师旷,现在请你把这杯酒喝了。”师旷不知道杜蒉要做什么事情,但还是喝了这杯酒。随后,杜蒉倒了第二杯酒,并且对李调说:“李调,现在也请你把这杯酒喝下去。”李调也是一脸茫然,不过也喝了这杯酒。接着,杜蒉站在堂上倒了第三杯酒,自己面向北喝了这杯酒。杜蒉喝完了酒以后,就转身向外面快步地走了出去。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晋平公坐不住了。晋平公命人把杜蒉叫来,并且问杜蒉:“杜蒉,你刚刚是想劝导我的吧?所以,我才没有和你说话。现在我问你,你为什么让师旷喝酒呢?”
杜蒉回答说:“古时候,桀在乙卯这一天死去,纣在甲子这一天死去。因此,人们认为乙卯和甲子这两天十分不吉利。人们就规定不能在这两个禁忌日里奏乐,用来警戒世人不要像桀纣那样宴饮无度。况且,现在智悼子的棺材还没有下葬。但是,您却又喝酒又奏乐,这岂不是比冲撞乙卯、甲子这两个不吉利的日子还要严重吗?师旷是负责礼乐的太师,却没有把这些道理告诉您。所以,我要罚师旷喝一杯酒。”
晋平公又问:“那么,你为什么也让李调喝酒呢?”
杜蒉回答说:“李调,是你亲近的臣子。但是,李调只顾着吃喝享乐,却没有尽到规劝国君的本分。所以,我也要罚李调喝一杯酒。”
听到这儿,晋平公接着问:“那么,你为什么也面向北喝了一杯酒呢?”
杜蒉回答说:“我负责宫中膳食,不去切菜剁肉,却不顾自己身份卑微而在这儿劝说国君。所以,我逾矩越权了,也要被罚一杯酒。”
晋平公就说:“这样说的话,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在上卿智悼子死的时候饮酒奏乐。那么,也请你为我倒一杯酒吧。”
于是,杜蒉就把酒杯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杜蒉倒满了一杯酒,把酒杯高高地举起来,并且呈献给晋平公。晋平公又对身边的下人说:“你要替我记住,要永远记杜蒉刚刚举杯的方式。哪怕到我死了以后,国家也不能废除这个举杯的仪式。”
所以直到今天,凡是向国君和宾客献酒之后,然后高高举起酒杯的方式,就被称做“杜举”。
国家的重臣刚刚死去,国君却喝酒奏乐,这显然是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因此,杜蒉才要想尽办法劝谏国君。晋平公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不合礼法,然后才接受杜蒉的进谏。从这件事情来看,古人是十分重视礼法规范的。
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语出孔子,意思是说残酷暴虐、昏庸无道的统治比凶猛的老虎还要让人害怕。后来,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写了文章《捕蛇者说》,更加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天,孔子乘车经过泰山旁边。这时,孔子看见一个妇女在一座坟墓前非常伤心地哭着。于是,就把手放在车轼上,用来表达对死者的哀伤。然后,孔子仔细听哭声,并且让弟子子路去询问具体怎么回事。
于是,子路就问那个妇女:“您哭得这么伤心,您的心里一定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吧?”妇女伤心地哭了一会儿,然后才说:“是啊,我心里的确非常痛苦。从前我的公公让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让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不幸地让老虎咬死了。我连续遭遇了这些不幸的事情,怎么能够不伤心呢?”
然后,子路就把妇女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再去问问那个妇女为什么不离开这个险恶的地方呢?”子路就问妇女:“那么,您为什么不离开这个有猛虎出没的地方呢?”妇女听了就哭着说:“您有所不知啊,这里虽然有猛虎,却没有苛捐杂税,也没有残暴的统治啊。”孔子知道了这个原因以后,就对弟子们说:“你们都要记住啊,残暴的统治比猛虎还要可怕啊!”
这就是“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即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徭役都会让百姓难以承受。而且,还会让百姓觉得苛捐杂税比猛虎还要让人畏惧。后来,唐朝的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个道理。
据人们所说,永州的郊外有一种奇特的蛇。这种蛇,皮肤是黑色的,斑纹是白色的。只要被这种蛇咬过的草木,都会很快枯死。人被这种蛇咬了以后,也会无药可救。但是,这种蛇却是很好的药饵。捉住这种蛇以后,将蛇晒干,制成药饵。这个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手脚麻痹无法伸展、颈部生疮和恶疮等疾病;还可以消除坏掉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最初,宫中的太医以皇帝的名义向百姓们征收这种奇异的蛇,一年收集两次。同时,朝廷还召集捕这种蛇的能手,由这些人专门为朝廷捕这种蛇,捕来的蛇还可以抵消这个人的赋税。于是,百姓们都纷纷抢着去捕蛇。
有一个姓蒋的人,他的家族用捕蛇充当赋税已经三代了。柳宗元听说了,就去问这个人捕蛇到底怎么样。这个人却说:“我的爷爷死在了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是因为捕蛇死的。我捕蛇也已经有十二年了,也有好几次险些死掉。”这个人说完以后,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哀伤。
柳宗元很同情这个人,就对他说:“你非常讨厌捕蛇这件事情吗?如果你讨厌的话,我就告诉掌管这件事情的人,让他们免除你捕蛇的差事,恢复你缴纳的赋税,这样可以吗?”
这个姓蒋的人听了柳宗元的话以后,就更加伤心了。然后,这个人流着泪说:“您是打算同情我并使我好好地活下去吗?那么,捕蛇给我带来的不幸,还没有赋税带来的不幸更加让我痛苦啊!如果我不干这件差事,我恐怕早就已经穷困潦倒了。我们家三代都住在这里,已经有六十年了,但是周围人们的生活却一天天地潦倒下去。乡亲们经常需要把自己种的粮食全部上交给朝廷,家里的所有收入也要全部上交。只有这样,乡亲们才能够完成朝廷交给的赋税任务。因此,一些人由于无法负担沉重的赋税,开始辗转迁徙。在路上,随时可以见到许多饿死、病死的人。从前,和我爷爷一起住在这里的人家,现在十家里没有一家在了;和我父亲一起住在这里的人家,现在十家里也剩不下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也剩不下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迁到了其他地方,就是死掉了。只有我们家,因为一直捕蛇,才能活到现在。每次残暴的官吏来到我们乡里,借着收取租税的机会到处叫嚣着骚扰百姓,整个乡里都被这些人弄得鸡犬不宁。这个时候,我就会非常担忧地起床,看看那个装着蛇的瓦罐。我只要看到蛇还在,就会非常安心地躺下睡觉。我每天都会小心谨慎地喂养蛇,在规定献蛇的时候,我就把蛇贡献给朝廷。这样,献完蛇以后,我就可以舒心地吃着自己地里收获的粮食了。再说,我一年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捕蛇的时候,也就只有两次而已。除了这以外的其他时间,我都过得非常开心啊。可是,看看那些乡邻们,他们天天都要承受这种煎熬啊。所以,即使我死在捕蛇上,和那些死的乡邻相比,我已经算活得很久了。因此,我又怎么敢抱怨捕蛇这件差事呢?”
姓蒋的人说完这些话以后,柳宗元就更加难过了。于是,柳宗元就感叹道:“我曾经听孔子说‘严酷的统治比猛虎还要凶狠’。当时,我还有些不相信这句话。现在看来,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哎,谁能想到残酷的统治比猛虎还令人害怕呢!”所以,柳宗元就写了《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柳宗元希望遍访民情的官员能够深深地领悟这篇文章,也希望官员们能够理解“苛政猛于虎”的道理。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原指怜悯他人,施舍东西给他人;后来指带有侮辱性或者不怀好意的施舍,是一个贬义词。
嗟来之食,语出《后汉书·列女传》,即“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说的是,河南人乐羊子的妻子劝说乐羊子不要贪图金子的事情。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非常高兴。乐羊子回到家以后,就兴高采烈地拿出这块金子给妻子看,本以为妻子会夸奖自己。哪知,乐羊子的妻子却说:“我听说,志向远大的人不会喝盗泉(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新泰市)里的水,品行高洁的人不会接受嗟来之食。现在你捡到别人的财物,不但没有归还,反而据为己有。这难道不是玷污了你的品德吗?”
乐羊子听妻子这样一说,也觉得非常惭愧。因此,乐羊子就把这块金子扔到了郊外。然后,乐羊子就外出求学去了。
但是,嗟来之食的典故最早却记载于《礼记·檀弓下》。
春秋时期,齐国大旱,连续三个多月没有下雨。几个月的干旱之后,庄稼全部枯死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了。于是,齐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饥荒,很多人都饿死了。
当时,齐国一个叫黔敖的富人,他命人做了很多好吃好喝的东西放在路边。然后,黔敖就专门坐在路边,等着把饭菜施舍给那些没有饭吃的人。
每当一个饥民走过来的时候,黔敖就把吃的东西扔过去,并且大声地喊道:“喂,要饭的,赶紧来吃吧!”有的时候,会有很多灾民路过。黔敖就把吃的东西扔在这些灾民中间,让灾民们抢夺食物。看着灾民抢食物,黔敖洋洋自得。即便这样,黔敖还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仁慈的人。
不久,路边走来了一个灾民。这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并且用袖子挡着脸,拖拉着破破烂烂的鞋,慢慢地走在路上。黔敖看见了这个人,就想多施舍给他一些吃的东西。于是,黔敖拿了两个窝头,盛了一碗汤。随后,黔敖把饭和汤递给这个破烂不堪的饥民,并对这个灾民说:“喂,要饭的,我给你施舍东西了,你赶紧过来吃吧!”
黔敖以为这个灾民会非常感激自己,可哪里知道,这个灾民依旧旁若无人地走着。黔敖再一次大声道:“喂,你听见没有?赶紧过来吃啊!”
灾民听了以后,不但没有接受黔敖的施舍,反而瞪起眼睛来。这个灾民对黔敖说:“你还是拿回你的食物吧。我就是因为不想吃这样的嗟来之食,才会落魄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黔敖听到这儿,终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于是,黔敖赶紧向这个灾民道歉,并诚恳地邀请这个灾民吃东西。但是,这个灾民始终不肯吃黔敖的食物,最终饿死了。
曾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说:“这个灾民做得也有些不对吧。当黔敖大声叫嚷着施舍食物的时候,这个灾民是可以拒绝的;但是,黔敖道歉以后,这个灾民就可以接受黔敖的食物了。”
后世也有不少人喜欢用嗟来之食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心志。如唐朝的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一文中这样说:“军井未建,如临盗泉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 唐朝李绅《却到浙西》一诗中写到:“野悲扬目成嗟来,林极翳桑顾所求。”
文王世子
周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以孝顺闻名四方。文王对待父亲王季非常恭敬,每天都要问候父亲三次。早晨鸡刚刚叫之后,文王就穿上衣服,来到父亲住的屋子外面。然后,文王就向值班的内臣询问道:“我父亲今天休息得怎样呀?睡得好吗?”内臣回答说:“大王睡得很好。”周文王听到这儿,就非常高兴。中午的时候,文王也来给父亲问安。到了晚上的时候,文王还是会来问安。文王一旦听说父亲有一点不舒服,就非常担心。这时候,文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心思,一脸担忧的样子,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晃晃的。直到王季的饮食起居恢复正常以后,文王才会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