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是即使没有胜利也要看做是胜利了一样。面对敌人,要先估算对方的实力,然后再决定前进还是后退,没有十足的胜算把握是不会前进的。但这样的人是不适合打仗的,因为这样的人必然不会胜利,只不过不害怕而已。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个人培养勇气的方法不知道到底哪个更好,但是,相比较而言,孟施舍的方法更简单一点。
“从前,曾子对子襄说过:‘你喜欢勇敢是吗?我曾经听我的老师说过关于大勇的解释,是这样的:从内心中反省,即使对方是低贱的人,也不去冒犯;从内心中反省,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可以勇往直前。’这样看来,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又不如曾子的简单。”
公孙丑问道:“我想了解一下您的不动心和告子之的不动心,可不可以告诉弟子?”
孟子说:“告子说过:‘如果不能在语言上战胜他人,那么,就不要依靠思想;如果在思想上战胜不了他人,就不要依靠意气。’在思想上战胜不了他人就不要依靠意气,这句话是可行的;但是在语言上战胜不了他人就不要依靠思想,就不对了。一个人的思想意志是意气的统帅。意气充满全身各个地方,思想是先到的,意气是后到的,因此应当说:要思想坚定,不要意气用事。”
公孙丑说:“既然老师说思想在前,意气在后,那么,为什么又要说坚定思想,不要意气用事呢?”
孟子回答说:“如果思想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则意气就会转移到某件事情上;意气如果专注某件事情,思想也会受到影响。好比一个人跌倒后,爬起来再奔跑,意气会造成思想的起伏变化。”
浩然正气
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先生最擅长的是什么?”
孟子说:“我擅长剖析他人语言,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公孙丑说:“想请教老师,什么是浩然正气?”
孟子说:“浩然正气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这个气是天下最大、最刚的气,是用正直培养出来的,不会有任何损害地充满天地之间。浩然正气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成,需要用正直和道义供养,而且如果出现不忠不义的行为,气就会崩溃。因此我说过:告子并不懂得道义,他认为其是身外之物。培养这种气的时候,心中不要有其他杂念,要时刻将其铭记在心。千万不要像如下的那个宋人:
有一个宋人,他总是担心地里的庄稼不长,嫌弃禾苗长得太慢了,于是,他就将禾苗一个个地向上拔了拔。劳作了一天,他就回家了,对家人说:‘快把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很多。’他的儿子听到后,赶紧跑到田里去看,结果,禾苗都枯死在地里了。天下的人不犯拔苗助长错误的人少之又少。认为浩然正气没有用而不去培养的人,就好比是舍弃庄稼不种的人;急于求成的人就好比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带来损害。”
公孙丑有些明白浩然正气的意思了,于是他又问:“什么是剖析他人的语言呢?”
孟子回答说:“不全面的话可以看出片面的地方,过激的话可以看出不足的地方,不公正的话可以看出偏离的地方,闪烁其词可以看出理屈的地方。人们说话是源自心中的思想,如果将这些有危害的话用到政令上面就会危害社会。一个圣人,肯定会按照我说的去做的。”
公孙丑说:“宰我和子贡是外交的能手,非常善于说外交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叙说德行;孔子则两者兼有,但是他却说自己最不擅长辞令。如此说来,先生已经是圣人了?”
孟子听到弟子的话,对其责备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从前子贡问孔子说:‘先生您已经是圣人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达到圣人的高度,只是能够做到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而已。’子贡说:‘学不厌,就是智者;教不倦,就是仁者。您兼具仁和智,怎么会不是圣人呢?’你看孔子都不敢自称为圣人,你怎么可以说我是圣人呢?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公孙丑问:“伯夷和伊尹这两人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这两个人不是一个道路上的人。伯夷这个人,如果不是遇到自己理想的君主,他便不辅佐,如果不是遇到他理想的百姓,他也不治理,乱世隐退,太平盛世则出来为官;伊尹则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君主,他都可以辅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百姓,他都可以治理,无论乱世还是太平盛世,都会出来做官。孔子则是想做官就做官,想隐退就隐退,想做多久的官就做多久的官。他们都是圣人,但是我还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三人中,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孔子那样就满足了。”
公孙丑说:“他们三个人一样吗?”
孟子说:“自然不一样,伯夷、伊尹比不上孔子,还没有人可以比得了孔子。”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和孔子,难道没有相同的地方吗?”
孟子说:“当然有。他们的相同点就是不做不义之事,如果让他们做不义之事,杀无辜之人,他们都不会去做的。”
公孙丑问:“老师能给我说一下他们不同的地方吗?”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慧仅可以了解圣人,不会奉承他们不喜欢的人。宰我说过先生比尧舜还贤德;子贡说过即使在百年之后评论国王的政治也不会违背孔子的意思;有若说过圣人是老百姓中的出类拔萃者,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人比得过孔子。”
不忍之心
孟子主张的人人性本善,因此他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都是有不忍之心的。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之心。以前贤明的君主因为有了不忍之心,因此才可以推行不忍之心的仁政。用不忍之心去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掌握在其手掌中了,治理起来就易如反掌。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忍之心呢?如果看见一个小孩子就要掉到井里面了,看到的人是不是都会有所揪心,感到心惊胆战?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同情之心产生。这些人会有如此反应并不是因为他想要结交孩子的父母,也并不是想要在乡间邻里落下了一个好名声,更不是因为受不了孩子的哭喊声。由此可见,没有同情之心的人不算是人,没有羞耻之心的人也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的人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人更加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人的仁、义、礼、智四分开端就好比是人的肢体一样,如果一个人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做不到的,那是自己放弃自己,不让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有人说他的君主做不到仁、义、礼、智,那么就是在害他的君主。既然知道了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那么,就要将其发扬光大,这就好比是刚刚点燃的烈火,刚刚涌现的泉水,一定要尽心呵护。如果能够将其发扬光大,那么,就可以拥有天下,如果不能的话,就连侍奉父母的事情都做不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非常注重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概念是孟子提出的,他认为打仗就要天时、地利、人和,特别重要的就是人和,从而规劝君王施行仁政,这样才能笼络人心。
孟子说:“作战的时候拥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拥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而有利的地理形势又不如拥有团结的人心。攻打一个只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的城郭,将其包围起来却攻打不下来。如果能够将其包围起来攻打,那么,一定是拥有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但是不能够取胜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拥有好的地理形势,所谓天时不如地利。但是丢弃城郭而逃走,并不是因为城墙不够高,护城河不够深,武器装备不精良,粮食供给不充足,这就是因为有利的作战地理环境不如人心的团结,所谓地利不如人和。
“因此说,让人民安居乐业定居下来不迁到其他地方去,并不能单纯地依靠疆域的划分;巩固国防不能够仅依靠山河的险要;想要威震天下也不能仅依靠能打仗的兵力。一个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的身边往往帮助、跟随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的身边往往帮助、跟随他的人就少。不帮助他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自动归顺于他。如果那个得到天下人帮助的君主甲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君主乙,那么,君子甲不战则已,一旦开战必将胜利。”
孟子不受召
孟子准备出门去拜见齐王,但是,恰好齐王派人来对他说:“我本身想要起身去见你的,但是,却感染了风寒,不能出门被风吹。早上有朝会,先生可不可以过来,让寡人见你呢?”
孟子听到齐王的意思,回答说:“真是不幸运啊,我也生病了,因此不能去参加早朝了。”但是,第二天,孟子却出门去给东郭家吊唁。
公孙丑看到老师这样的行为大为不解,就问他说:“老师,你昨天说有病推辞没有去早朝,今天怎么就出门吊唁了呢?这样做会不会不大妥当?”
孟子回答说:“昨天的病,今天已经痊愈,为什么不能出门吊唁呢?”
齐王派人来询问孟子的病情,孟子不在家,孟仲子就对侍从说:“昨天大王已经下了命令,但是先生因为身体不适才没有早朝。今天病有所好转,他已经去早朝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然后派人将孟子拦在路上,把情况向他说明,让他去早朝。
孟子自然不会去早朝,也不能返回家中,于是就躲在了景丑氏家里。
景子知道孟子的事情后,对他说:“在家中要尊敬父子,在朝廷之上要尊敬君主,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父子仁爱,君臣互敬,为何齐王对你这么尊敬,你却不知道尊敬齐王呢?”
孟子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看齐国没有一个人和齐王去谈论仁义的,难道是仁义不好吗?不是的,是他们心中认为大王没有资格谈论仁义,这样的做法才是大不敬。如果不是尧舜的大仁义我都不敢在大王面前说,难道在齐国还有比我更尊敬大王的人吗?”
景子说:“不是的,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礼经》上面说过:‘父亲召唤还没回话就要起来;君王召唤马车没有准备好就要出来。’你本来要去朝会的,但是听到大王的命令反而不去了,似乎这样做不符合礼仪啊!”
孟子说:“你不能这样说。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富裕是哪个国家都比不上的,他们因为富有而自豪,我则以拥有仁爱而自豪;他们以地位高而自豪,我则以道义而自豪,我哪里比不上他们?’曾子说的话难道是错的?天下有三种人值得尊敬,地位高者、年龄高者、品德高者。在朝廷上自然尊重地位高者,在家中邻里自然尊重年龄高者,在辅佐君主治理百姓的人中自然尊重品德高者。人不能仗着自己拥有有其中一个方面而怠慢其他两方面的人。因此,那些有大做为的君王,肯定有不轻易诏请的臣子,如果有事要和他商量,一定会亲自前往。大成者必定都尊重品德高尚的人,不然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当年,商汤就是亲自去请教伊尹,然后再请其出来辅佐自己,因此才能统一天下;齐桓公对待管仲也是这样的,因此他才能称霸诸侯。你看现在天下的各国,在哪方面都是旗鼓相当,没有特别突出的君主,这就是因为现在的君主喜欢教诲他人,却不愿意听他人教诲。商汤对伊尹,齐桓公对管仲都不敢轻易召请,所以才能成大事。就连管仲都能有如此待遇,更何况我呢?”
孔距心知错
孟子在齐国居住的时候,有一次到平陆去视察。他来到平陆后,就对此地的大夫孔距心说:“如果你手下站岗的士兵一天中有三次私自离岗,那么,你会不会将他革职呢?”
孔距心回答说:“当然会,不等到三次我就会将他革职!”
孟子说:“如果你这么说的话,你失职的地方也有很多!在灾荒之年,平陆的百姓饿死、冻死的老弱病残,流落他乡的年轻劳力,恐怕也有几千人吧!”
孔距心回答说:“这并不是我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啊!”孔距心认为他做为地方长官根本控制不了这样的事情,这些都应当由君主来亲自处理。
孟子说:“假如说,有一个人替他人放牧,管理牛羊,那么,他就要为牛羊安置牧场、准备草料。如果他没有能力找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你说他是眼睁睁看着牛羊饿死,还是将牛羊归还给他人啊?”
孔距心听到孟子的话后,知道是在指责自己没有负责任,就惭愧地说:“依照您这么说,确实是我的错误。”
过些日子,孟子前来拜见齐王,对他说:“大王,我代您管理地方官员的五个人中,只有孔距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他人一概不知!”然后将自己和孔距心的对话给齐王叙述 了一遍。
齐王听后,也非常惭愧,就说:“如此说来,这件事也是寡人的过错啊!”
许行之徒陈相
有一个叫许行的人,借着神农氏的名号推行农家的理论学说。他从楚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我从远方来,听到您正在实行仁政,不知道可不可以给我一块土地让我做您的百姓呢?”滕文公听后,就欣然同意,给了他一块地。这个许行得到地后,就和他的徒弟十几个人,穿着粗布麻衣,依靠编制草鞋和竹席维持生计。
陈相是楚国陈良的徒弟,他也和弟弟一起扛着锄头来到了滕国,对滕文公说:“我听说您要按照古代圣人的方法治理国家,那么您就是圣人了,我愿意做您的臣民。”于是,他就在滕国居住了下来。接着,陈相结识了许行,非常欣赏他的做法,就抛弃原先的所学,拜许行为师,跟着他学习。
陈相前来拜见孟子的时候,对孟子说了许行的话:“滕文公是一位贤德的君主,虽然,他没有理解仁政的根本。贤德的君主应该和老百姓一起耕种以获得自己的粮食,早晚吃饭的时间用来治理国家就可以了。但是,你看滕文公有自己的粮仓,这就是压榨老百姓来养活自己,这怎么能是贤德呢?”
孟子问:“许行是自己耕种粮食吃的吗?”
陈相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那么,许行是自己织布做衣服穿的吗?”
陈相说:“不是的,他穿的粗布麻衣。”
“许行戴帽子吗?”
“戴呀。”
“他戴的是什么样的帽子?”
“白色的帽子。”
“他的帽子也是自己织布做成的?”
“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那么,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
“他忙着耕田呢!”
“许行用陶器做饭吗?用铁锄头耕地吗?”
“那当然了。”
“这些器具、工具也是他自己做的?”
“不是,也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说:“用粮食来换陶器和铁器,他不认为他是在剥削陶匠者和铁匠吗?陶匠和铁匠用他们的东西换取粮食,就是在剥削农民了?许行不自己制作工具,还要拿粮食和工匠交换,他就不嫌麻烦吗?”
陈相回答说:“这么多的器具,不可能一边耕田一边去制作的。”
孟子说:“治理国家的同时就可以耕地了吗?做官的有做官的事情,百姓有百姓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会做,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制作才能使用,那么,天下的人主要为自己忙碌就可以了,天下不就变得混乱不堪了吗?所以说,肯定会有人从事脑力劳动,有人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管理天下,体力劳动者被管理;管理的人被供养,被管理的人供养人,这就是天下运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