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学,它从金融市场中个体认知和决策规律及其偏差的角度来解释证券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对投机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从方法上、理论性和科学性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行为金融学发展到现在,应该说还没有成为一门成熟的完善的学科,其缺陷表现在: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基本理论框架,也没有形成独特的逻辑严密的分析范式,因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显得比较散乱,很多研究成果之间内容多有重叠,有些理论之间的联系尚不够清楚,整个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尚有欠缺。这其中的根本问题是,整个行为金融学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扎实、完善、可靠的个体心理模型基础之上,而该心理模型的建立到现在还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当然,这主要还是受当今人类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总之,该学科目前还处在搭建和完善理论框架的阶段,离实际应用或者说对金融市场中的投机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与行为金融学有些类似,同时理论体系上与行为金融学又有明显的差别,本书的特点是:
1.创新性。本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属于原创。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本书首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相比于当今的行为金融学甚至心理学富有新意更加完善的心理模型,其中主要是认知模型。在此基础上,整个理论框架内的大多数理论属于原创,部分则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改造和融合。
2.统一性和科学性。本书的各部分内容以及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心理模型之上的,他们之间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有机地搭建组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读完此书,真正读懂此书,你会发现和感受到此书中理论结构之美。本书理论框架中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一般会避免有些书籍和言论中经常所采用的那种含糊的、模棱两可的表达和阐释方式,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
3.包容性和一般性。本书的理论体系是具有创新性的,但是并不排斥传统的相关理论,而是通过一个更具一般性的理论框架将一些传统理论和观点有机地加以包容。因此,通过该理论框架,你既可以真正理解传统理论和观点的合理性成分,又可以发现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包容性的另一面就是一般性,本书中所揭示和阐述的是投机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以及投机的最根本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也许看起来不是那么具体和实用,但却是正确的、可靠的。在投机市场中,大家都能够轻易掌握的规律和方法一定不是有效的可靠的规律和方法。读完此书你就该发现,本书中的理论和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一些投机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经得起流行假设的检验,即假如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熟读和精通此书中的理论和方法,那么该理论和方法仍然有效,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该理论体系所需要解释的一种极端情况而已。这就是该理论体系一般性的体现。
4.实用性和通俗性。本书不仅从理论上发展和完善了投机学和行为金融学,而且对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在理论结构的设计上以及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开目前并不成熟且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词汇,也尽量避免无实质内容的“数学化”倾向。毕竟,大道应该是至简的。
四、本书的研究框架
本书只研究了股票市场的投机问题,实际上所有投机市场在原理和方法上应该是相通的,因此本书所阐释的理论和方法也可运用于其他投机市场。
本书围绕着投机思维这条主线,主要研究了三个核心问题:人类是如何进行思维与投机思维的;市场中公众的思维决定和影响价格的机制及其运行规律;如何进行投机思维以战胜市场。
第二章通过建立一个心理模型(主要是认知模型)解释了人类认知和思维活动的基本机制,以此作为本书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考虑到本书并非专门的心理学著作,因此在心理模型的设计和描述上并不追求详尽、具体、完美,而只是建立能够支撑起本书理论框架的一个新颖的抽象的模型,其中主要涉及模式、定势、思维定势、思维路线、社会心理等概念和理论。其中有些概念和理论是当今主流心理学没有使用过的,属于本书原创,有些概念和理论则与主流心理学并非完全一致,在内涵和外延上有创新之处。如果你对心理学发展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的话,你应该懂得这并非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在该心理模型基础上,本章还探讨了人的思维缺陷或者说认知偏差问题以及股市中的投机思维问题。读完后你会发现,本书在对人的认知偏差的探讨中虽然也尽量运用了当今行为金融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一些概念,但是由于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是建立在新的心理模型基础之上的,因而显得更加具有层次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读懂第二章不仅有利于你对本书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对你对人的心理和思维活动的理解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假如你在心理学方面没有任何理论基础,也许你要透彻理解本章内容是有困难的。没关系,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对后面内容的理解问题就不是太大。
第三章研究的是股票市场中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机制,也就是市场心理如何决定和影响股票价格及其变动。在运用持有意愿、需求曲线等概念解释了股价的形成及其变动机制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又从公众心理和个别心理差异两个角度展开的。一般说来,公众心理的变动影响和决定着股价的变动,而个别心理差异的产生和变动一方面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更直接的作用则是导致市场交易的发生。
第四章研究了股市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资金面因素、基本面因素、技术面因素和心理面因素。当然,不管是基本面因素、技术面因素还是心理面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思维影响股价及其变动。读完这一章,你会明白影响市场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这些不同的因素对市场运行的影响方式和特点是不同的。作为总结,本章对行为金融学中的噪音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和阐释。
第五章研究了股市运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这些原理和规律表现在趋势的运行原理和规律上,包括趋势的产生、加强和反转的原理和规律,包括上级趋势与下级趋势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规律,包括趋势扩散的原理和规律。这些趋势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实际上是市场心理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在价格运动中的表现,因此最终还需要通过公众心理和思维的变化原理和规律加以解释。本章中还通过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将一些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加以有机地融合,读懂后你会对一些传统理论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有新的理解。
第六章中我们将探讨投机思维的方法和策略问题。现实中很多人所采用和热衷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有很大缺陷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无论是从其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效果来看,有效性都是相当有限的。本章在对市场有效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市场是可以战胜的,最后阐释了战胜市场的四条基本思路和途径,并归结出一条投机者参与投机所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进行理性投机,只做你能够预测和把握的趋势和潜在趋势。
五、出版此书的目的——倡导理性投机
世人对投机行为褒贬不一,总体上持反面看法的居多。投机实质上是投机者之间所进行的一场心理博弈和智力较量的游戏而已,投机活动的直接结果是投机者之间进行了重新的财富分配。投机行为属投机者的自愿行为,愿赌服输,对局外之人也无直接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投机活动似乎无可指责。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投机活动也多有可指责之处,比如投机活动中的庄家操纵、内幕交易,再比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对经济正常运行的扰动等,这些实际上属于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实际上,尽管我们绝大多数人并非专业投机者,但是投机几乎是所有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和行为,谁购买或者卖出股票、黄金、古董、房产的时候会一点都不考虑时机的问题呢?有多少人能在选择专业、行业、职业、配偶的时候能够不为世俗观念和流行趋势所左右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某种程度的投机者。
本书倡导理性投机原则的原因在于,理性投机是一种利己且利他的投机方式。一方面,理性投机是在投机市场中能够长期生存和盈利的必由之路。在短期内,投机活动的收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而长期来看,投机活动盈亏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投机的理念和方法,在于投机思维的方式。长期进行心理博弈和智力较量的投机游戏的总体结果一定是:理性投机者赚到了非理性投机者的钱。而另一方面,理性投机又具有利他的一面。理性投机者的抄底和逃顶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过分波动,这对非理性投机者而言其实是一种保护,这种抄底和逃顶行为主观上利己客观上利他。市场中的理性投机者比例越大,市场的波动会越平缓,对非理性投机者的伤害则越轻,而假如市场中理性投机者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市场中很难产生理性的投机机会,这种情况下,理性投机者也很难战胜市场,非理性投机者的利益将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具有投机性且非理性的股票市场,要想通过投机长期战胜市场,你必须在思维上超越公众,对市场及其相关因素的思维比大多数人更长远、更深刻、更准确。投机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你已经赔了,而且赔得很惨,如果你不能找到自己的思维缺陷并且有效地加以改进,那么你还会继续赔下去;投机市场是不相信欲望和激情的,君不见多少人砸锅卖铁,倾其所有,怀揣着梦想与渴望进入股市,最终却屡屡碰壁,惨败而归;投机市场是不相信勤奋和执著的,君不见多少人心无旁骛,夜以继日,专心痴迷地做功课,奋斗了几十年后却不得不对股市摇头叹息;投机市场是不相信经验的,每一次失败后,你都会总结经验,认为同样的错误以后不会再犯,然而最终,你会发现错误总是难免。投机市场相信的是思维,长期赢家赢在思维,输家输在思维。在投机市场,思路决定出路。
用心研读此书,你对此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你在股市中的出路。读懂此书未必能使你短期内暴富,但至少能够保证你在投机实践中少犯错误,不犯根本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这是能够确保长期战胜市场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