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写给青少年的书)
4360800000009

第9章 春秋战国(4)

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命令一些死囚在战场上突然自刎。就在吴军惊愕之时,越军发起了冲锋。吴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阖闾脚上受了伤,返回吴国之后终因伤势严重而丧命。他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勾践与咱们的仇恨。”

夫差当了吴王后,重用伍子胥、伯嚭等人。在他的治理下,吴国依然保持着强盛的国势。他派了十个人,每天站在他的堂前,只要这些人一见到夫差,就大声说道:“夫差,你难道忘记了与勾践之间的仇恨了吗?”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一支军队,攻打越国,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北)这个地方把越军杀得狼狈而逃。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上,身边只有五千人马。吴军士气高涨,将会稽山团团围住,不给勾践逃生的机会。

越王勾践没有办法,只好派大夫文种去吴国大营求和。文种知道吴国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就送给他许多财宝、美女,想通过他实现两国罢兵的目的。伯嚭大喜,就对吴王说:“现在越王愿意归顺我国,供大王驱使。这样一来,越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吴国的属国,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灭掉这个国家呢?”

夫差一向对伯嚭言听计从,这次居然也听了他的话,说道:“勾践要保全越国也可以,但要他与王后到吴国做苦役。”

伍子胥对夫差说:“不能和越国讲和,勾践一旦重掌越国大权,就会日夜想着报仇。等到越国打败了吴国,那时您后悔也迟了。”可是,夫差一心要撤兵回国,把伍子胥的话当成过耳秋风。

伍子胥从夫差那里离开,说道:“现在大王饶恕了勾践,他会用十年的时间积蓄力量,再用十年的时间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二十年之后,他必定讨伐吴国。到那时,吴人只好成为越王的奴仆了。”

两国达成和议后,勾践让文种镇守越国,自己带着王后与大夫范蠡去吴国侍奉夫差。夫差在祖父阖闾墓旁盖了一个石屋,让勾践住在那里守坟,还要他做喂马的苦役。从此以后,吴王每次出游,都由勾践牵马。范蠡寸步不离地跟着勾践,在夫差上车时伏在地上当马凳。

这样过了三年,文种又向伯嚭行贿,请他在吴王面前美言几句,放越王归国。这时的夫差,认为勾践已经被驯化为忠于吴国的奴仆,就听从伯嚭之言,放勾践回去。

勾践回国后,天天想着报仇雪恨。他不敢享受安逸的生活,每天晚上睡在稻草堆上,还在屋内挂着一只苦胆,每天清晨醒来就尝一尝。他充分信任文种、范蠡等人,让文种管理内政事务,让范蠡训练军队。

勾践还精心挑选了一名美貌女子西施,将她献给吴王。西施到了吴国之后,很受夫差的宠爱,从此夫差就疏于理政了。

公元前484年,夫差派伍子胥到齐国出使。伍子胥觉得夫差越来越昏庸,怕有朝一日杀掉自己,就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人鲍牧。夫差大怒,命伍子胥自尽,然后把他的尸体扔到湖里喂鱼。老百姓见伍子胥死得可怜,就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葬于吴山。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领军队讨伐齐国。这时,越王勾践率几十万大兵攻入吴国。夫差大为吃惊,忙率领大军回国。结果,吴军被越军打得落花流水。夫差派人议和,勾践见夫差还有一些实力,就答应了。

公元前473年,勾践又率军进攻吴国。此时吴军已经丧失战斗力,在越军的强攻下节节败退。伯嚭投降后被杀,夫差自尽。

孔子周游列国

鲁国的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孔子不但喜欢研究学问,对从政也很感兴趣。公元前501年,鲁定公封孔子为中都宰,第二年又封他为司寇,并执掌宰相的职权。

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大有由弱变强之势。公元前498年,齐景公怕鲁国强大起来,对自己不利,就派使臣带八十名美女去献给鲁定公和掌握鲁国大权的季氏。使臣们到了鲁国都城,让美女们待在南门外,自己进城去见鲁定公。

季氏听说来了一群美女,身穿便服来到南门外。他见到这群女子,非常高兴,就急匆匆地去见鲁定公。定公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季氏说道:“如今齐国来了使者,咱们就陪他绕城一周,观赏一下鲁国的景色吧。这才是待客之道啊。”鲁定公觉得他言之有理,就和他一齐出城。

到了南门外,美女们在齐使的命令下,载歌载舞。定公和季氏呆呆地看了一整天,连上朝也耽误了。欣赏完歌舞之后,鲁定公就和季氏把这八十名美女平分了,从此荒废了朝政。

孔子见国君耽于女色,经过慎重的考虑,就带着众弟子到卫国去了。卫灵公与孔子见面后,不清楚孔子的意图,就派公孙余假作为孔子的陪同。这个公孙余假名义上是陪同,实际上起着监视的作用。孔子察觉卫国人监视他,很不高兴,就离开卫国到陈国去了。

孔子来到陈国的匡地时,遇到了一桩麻烦事。原来,阳虎曾经到匡地作战,损害过匡地老百姓的利益,而孔子长得与阳虎很相似。匡人把孔子当成坏人阳虎,把他围困起来。孔子师徒被围困了五天,但并没有什么过激表现。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路还弹剑唱起歌来。

匡人见他们不像坏人,就不再包围他们了。

这时候,孔子的粮食已经吃完,只得返回卫国的都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卫灵公听说孔子走了,正后悔得不行,见孔子去而复转,非常高兴,热情地接见了孔子。

可是,没过多久,卫灵公出去游玩,自己和夫人南子坐在前面的车子里,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子里,招招摇摇地通过街市。人们见到这种情况,都指指点点。孔子非常羞愧,回去后就带着弟子们离开卫国走了。

公元前492年,孔子等人途经宋国,就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有个司马桓魋(音tui),知道了这种情况,勃然大怒,说道:“孔子前几年讲‘仁’时,曾说我不仁。今天他来到我管辖的地方,竟敢在这里教弟子们礼仪。这不是公然藐视我吗?”于是,他派人把大树砍倒,将孔子师生赶走。

孔子离开宋国,又去了陈国。陈国君主待孔子很好,却不肯听从孔子的治国主张。后来,孔子师徒听说楚昭王是个贤君,就去投奔他。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对他们不利,就在陈、蔡两国的交界处把他围了起来。

孔子在陈、蔡边界绝了七天粮,大家饿得倒在地上,但仍然非常乐观,弦歌之声不绝。子路说道:“夫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呀!为什么会陷入如此恶劣的处境呢?”孔子说:“君子虽然困窘,依然能保持节操。而小人陷入困窘之境就无所不为,干尽坏事。”后来,楚昭王派兵来救,孔子等人才有东西吃。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想给他一块封地。令尹子西说:“孔子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周文王和周武王,又有一班弟子辅佐,如果让他得了势,恐怕对楚国不利!”楚昭王想了想,就不再与孔子谈论治国之事了。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他见自己“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就在鲁国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典籍,专心研究学问。由于孔子的不懈努力,儒家学派终于有了自己的经典著作。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开创的儒家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墨子劝楚王

公元前480年,齐国的田氏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姜氏政权。

战国初期,楚惠王为了称霸天下,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工匠,名叫公输般。因为他是鲁国人,人们又称他为鲁班。公输般来到楚国,替楚王设计了一种用来攻城的设施。这种设施是一种梯子,非常高,似乎能直上云端,所以叫云梯。

楚王非常高兴,说道:“宋国的城墙虽然高,可是我有了云梯,灭宋之战就变得很容易了。”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不忍心让宋国生灵涂炭,就急忙跑到楚国去,想阻止这场战争。他一路上走得很急,双脚都磨出了血泡,他撕下衣服裹住双脚,继续往前走。

墨子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才到了楚国都城郢。他先去拜见公输般,对他说:“我有件事想求您,现在有人侮辱了我,我想请你将他杀了,事成之后一定重金酬谢!”公输般吓了一跳,说道:“人们都说先生淳朴善良,怎么让我去杀人?”

墨子说:“我出一万两金子给你,你愿不愿意去?”公输般说:“我是不肯杀人的。你就是给我十万两金子,我也不干这种事。”

墨子对他说:“现在你帮助楚王攻打宋国,难道不是去杀人?现在诸侯纷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轻动刀兵只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艰难!你不怕宋国人咒骂你吗?”公输般无可奈何地说:“先生的话说晚了,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说:“这场仗不能打!你让我去见楚王,我一定能把他说服!”公输般应允了。墨子见到楚惠王,说:“现在有个人,自己明明有华丽的车子,却要偷人家的破车子,自己明明有绸缎衣服,却要偷人家的破褂子。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楚惠王说:“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他一定是得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有五千里,出产的物品应有尽有,宋国的土地只有五百里,而且非常贫瘠,没什么土特产。大王拥有那么好的楚国,却想得到宋国,这与那个整天想偷窃的人不是一样吗?”

楚惠王说:“先生的话虽然有理,可我已经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不能放弃攻宋的计划。”公输般也附和地说:“我们已经有了云梯,一定能攻占宋国。”

墨子却说:“公输般,楚军如果硬要进攻宋国,得不到什么好处。你虽然善于攻城,可我却是守城的行家能手。到时候,你帮助楚国,我就帮助宋国。”公输般听了以后很不服气。墨子就从腰间解下皮带,围在地下当城墙,叫公输般拿几块木板来演习一下,看他的攻城本领到底有多高。

结果,公输般施展一种攻城手段,墨子就用一种防守办法将他打退。公输般使用了九种攻城之术,都败在墨子手下。

公输般说道:“我知道有一种办法可以打败宋国,可是我不说。”墨子说道:“我知道有一种办法可以彻底打退楚军,可是我也不说。”楚惠王问道:“二位先生都是什么意思呀?能否说与寡人听听?”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无非是想把我杀了,好让他灭掉宋国。可是,我已经派我的学生禽滑釐等三百多人,带着我设计的防御工具去宋国帮助防守。楚军一到宋国,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楚惠王见墨子这样有本事,就打消了伐宋的念头。墨子离开楚国,经过宋国都城。当时天上下了雨,守城士兵怕他是间谍,不敢开城门。墨子也不介意,就在城门洞里避了一阵雨,然后离开。

晋阳之战

到了公元前455年,晋国的大权由韩、赵、魏、智四家把持,晋国国君反而没有权力。在这四家大夫中,以智家的势力最为雄厚。智家的首领智伯野心很大,想侵夺韩赵魏三家的土地,就请三家大夫到自己府里饮宴。

大家正在饮酒取乐,智伯突然说:“想当年晋文公在位的时候,被周天子封为侯伯,各路诸侯没有不害怕咱们晋国的。现在,越国成为天下的霸主,咱们晋国在诸侯中的号召力越来越差。为了振兴晋国,我提议,你们每家各献出一百里土地,交给国君管理。”

众人都知道,晋敬公已被智伯牢牢控制在手中,如果三家献出三百里土地,这些土地实际上就归了智伯。

韩康子和魏桓子害怕智伯的威势,只得点头同意,不敢有半句怨言。惟独赵襄子不肯交出一寸土地,他对智伯说:“我的土地都是我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如果献给智家,只恐旁人耻笑。”

智伯见赵襄子居然有胆量冒犯自己,非常生气,与他争吵了起来。赵襄子见智伯这样蛮横,愤然离开智府,回自己的封地去了。

于是,智伯下令,让韩、魏两家和自己一块儿进攻赵家领地。韩、魏两家不敢不从。这样,智家军队为中军,韩军为右军,魏军为左军,三军人马共同进攻赵地。赵襄子打不过三家军队,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晋阳(今山西太原)。智、韩、魏三家把晋阳团团围住,不放一兵一卒出城。

可是晋阳军民上下团结,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投降。智伯见达不到目的,就将附近的晋水决口,灌进了晋阳城。水势非常猛烈,把晋阳市民的房子都淹了。智伯非常高兴,对韩康子和魏桓子说:“这一下,咱们还拿不下晋阳城吗?”

晋阳城百姓的抗敌意志很坚决,没有房子住,就爬到房顶上生活。可是,智伯继续围城。百姓们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才结束,生活又很困难,于是民心浮动,人心大乱。

赵襄子见形势对他不利,非常着急。他对家臣张孟谈说:“如果水势继续往上涨,整座城池就保不住了。城破之日,就是我命丧之时。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吗?”

张孟谈对他说:“依我看来,智伯三家的联合并不是牢不可破。韩、魏虽然割让了土地,但心里并不服气。您为什么不派人劝韩、魏二家与您合作,一起除掉智伯这个祸害呢?”赵襄子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派张孟谈趁着黑夜出城,游说韩、魏二家。

张孟谈见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对他们说:“人的嘴唇没有了,牙齿也难以保住。现在智伯一心灭赵,但赵家的灭亡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等到赵家被消灭后,智伯就该对付你们了。”韩、魏二认为张孟谈的话有道理,就决定和赵家联合,共同讨伐智伯。

于是,韩、赵、魏三家就决晋阳之水,向智家大营灌去。智伯见水淹到了自己的床下,还很高兴,认为是晋阳城的水流到这里了。没想到韩、赵、魏三家的大军很快杀到,智伯没有防备,被赵襄子活捉了。韩、赵、魏作为胜利者,平分了智家的土地。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承认了他们瓜分晋国的事实。

西门豹治邺

公元前445年,魏桓公的儿子魏文侯掌握了魏家的政权,用李悝为宰相,进行改革。他听说邺(今河北临漳县一带)这个地方老百姓生活得很苦,就任命西门豹为邺令,去那里管辖百姓。

西门豹到了邺,发现那里很多田地没人耕种,一片荒芜的景象;老百姓非常稀少,而且一个个愁眉苦脸。西门豹就把邺地的有名人士聚集起来,让他们说说老百姓有什么困难。这些人说道:“现在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河伯娶妇。”

河伯娶妇?既然是结婚办喜事,又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邺地境内有一条漳河,一到天气恶劣时就泛滥成灾,淹没田地。有个巫师就说:“这是漳河的神仙河伯在发脾气,嫌老百姓对他不虔诚。要想让漳河不发水,就得每年选一个姑娘给河伯当老婆。”

邺地的官员相信了巫师的话,真的让他去挑选姑娘,给河伯“娶妇”。这位巫师从此带领他的手下到处挑选美女。他们不但骚扰乡里,还借口为姑娘准备彩礼,到处搜刮民财。老百姓们有的不肯把女儿嫁给见不着影的河伯,有的交不起彩礼钱,纷纷逃往异乡。

西门豹听了大家的讲述,对他们说:“今年河神娶妻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告诉我,我也要看看河伯娶妇的大场面。”

等到“河伯娶妇”的时候,有人通知西门豹来观看。西门豹来到漳河边,看见很多地方官、富豪、百姓都来了。主持娶亲仪式的巫师是位女性,已经年过七旬,她有很多女弟子,身穿华丽的衣服,紧随其后。

仪式开始后,巫师念了一阵咒语。众弟子从一个棚子里拉出一个女孩,她就是河伯要娶的媳妇。巫师立刻下令,要将这女孩放在一张席子上,投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