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做不懂用人的傻瓜
4356300000020

第20章 后记

这是我写起来觉得最没有底的一本书。为什么?太难写!这年头最难研究的是什么?可能就是人了。这比研究一部机器难多了。因为人有思想,而且还会掩盖自己的思想。但是,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恰恰无法绕开的就是人!

但是和很多人比,我的优点是在跨国企业打过几年工,在本土企业也混过,而我从事“人的生意”已经有八年了,期间阅人无数,很多高级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也都愿意和我一边喝XO一边倒苦水,各种事我算基本都见过。所以我写的东西可能比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人写的有实操性一些,比完全草莽出身的人理论性和总结能力强一些。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将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尽可能采用我参与过的案例和历史性的事件,这样总比瞎扯要好吧。

曾经有一个台湾哥们在大陆讲执行力,他的客户客气地问:“你对执行力见解这么深刻,你们公司成立了十多年怎么才不到二十人呢?似乎你们公司没啥执行力啊。”台湾哥们当即受了内伤,晚上回到酒店吐血一升。

我也很怕大家问我一个问题:“老王,你又凭什么写这本书呢?你们公司不一样有各种人的问题吗?”说实话,我真的比较汗颜,我告诉客户不要犯的很多错误我们公司同样在犯,作为一个知识性的公司,我们一样有不少骨干“离家出走”,甚至有人走后还不忘往锅里扔块石头……但是,这些都让我反思,让我成长。我也希望与大家共同成长。

在这本书中,我能写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同企业情况差异太大,难以找到个公式。不过天下万物都有用途,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我给同志们扔一块砖头,希望同志们把心中的玉引出来。一口想吃个胖子的人,结果就是得了肠胃炎,最终请吗丁啉帮忙。所以用人这么博大精深的事情更需要从长计议。如果看到这本书写得不够全面,不要骂我,而要在心里说:“王洪浩,你辛苦了。”如果有说不完的话,请发邮件到:david.wang@cost—killer.com<mailto:david.wang@cost—killer.com>。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书的名字就改过好几个,甚至为此还与朋友面红脖子粗地争论过。但是正所谓没有争辩就没有真知,在大家齐心协力地争论下,这本书的名字最后定为《别做不懂用人的傻瓜》。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尤其要感谢我的同学陈勇,虽然他时常讥讽我的发散性思维,但他最后还是认可了这个书名。我想他本身就是从事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他说行应该问题不大了吧。

王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