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54

第54章

1741年8月21日,亨德尔收到一个邮包,拆开邮包,是一部清唱剧剧词手稿,作者是清唱剧《扫罗》和《以色列人在埃及》的作者詹宁士。他在信中表示希望这部新的剧本能仰仗大师的才能插上音乐的翅膀飞上灵霄,清唱剧的标题是《弥赛亚》。被种种失败情绪折磨得近乎麻木不仁的亨德尔此时根本没有心思接受新剧本,不过他还是随便翻开瞟了一眼。然而,剧词的第一句话就牢牢抓住了他,“鼓起你的勇气!”亨德尔心头一震,被失败情绪笼罩的他,正是需要鼓起勇气有所作为的时刻。“鼓起你的勇气!”这句话好像是来自苍穹的感召,映入眼帘,深入肺腑,顿时化作千种乐音,汇聚成强烈的音符,撞击着他的心灵。亨德尔接着读下去,觉得剧中的歌词都是向他而发的,他感到自己心灵中某种被压抑了很久的力量,正在被唤醒。他读到“他曾遭到鄙夷”,读到弥赛亚被害,还没有死去就被埋葬,还遭到尽情的嘲笑,“而当时没有一个人给这个苦难者安慰”。亨德尔联想到自己几年来的遭遇,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安慰他,但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他。歌词这样写着:“昂起你的头!”“不要把你的灵魂留在地狱”。当读到赞美诗《哈利路亚》时,亨德尔确信自己已经获得新的灵感,他觉得有千军万马在胸中奔突,汹涌的心声仿佛掀起滔天的巨浪,化作旋律直透云霄,反复延伸扩展,充满整个世界。

亨德尔不敢有片刻的耽搁,立即抓起笔,把这来自上苍的音乐记录下来。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他、挤压着他,使他无法停下。夜已经深了,在黑夜遮盖下的这间小屋却充满了光明。直到第二天上午,仆人小心地推门进来,亨德尔还在不停地写着,他的助手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抄写乐谱,竟被他粗鲁地赶了出去。于是再也没有人敢到他身边去,只是按时把水和面包送到他的工作室去,亨德尔也整整3个星期没有离开房间,他已经完全如醉如痴。他不时站起来在房间里走动,一边高声歌唱一边打着拍子,眼睛放出异样的光彩。债主登门讨债、歌唱家来找他试唱、皇上的使者来请他到宫里去,都被仆人挡在门外。因为仆人知道,这种时候去打扰主人,就好比去点燃一桶火药。亨德尔完全被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激流裹挟着奔腾而去,他觉得自己还从来没有过如此旺盛的创作欲,也从没有为一部作品这样呕心沥血。

3个星期之后,作品终于完成,亨德尔也如同一个被压榨干了的躯壳,颓然倒在床上。他睡得如此之长,以至于仆人以为他旧病复发,去请医生。当医生赶来时,亨德尔已经起床,正在吃饭,那表情像是个获胜的将军。

1742年4月13日,清唱剧《弥赛亚》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首演,获得极大的成功。为了感谢都柏林观众对他作品的理解,亨德尔把《弥赛亚》的全部演出收入捐赠给都柏林的慈善事业。1743年3月,《弥赛亚》在伦敦演出,但反响并不强烈,英国的观众还没有改变对他的敌视态度。但是,亨德尔仍坚持每年演出《弥赛亚》,并把演出收入捐赠给医院和孤儿院。直到7年以后,才在伦敦取得决定性的成功。

1751年亨德尔双目失明,但是,他没有改变亲自演奏指挥《弥赛亚》的习惯。1759年4月6日,在柯文特皇家歌剧院举行《弥赛亚》的第56场演出,74岁的亨德尔依靠着生命最后的力量,指挥演出并弹奏风琴,当终曲《阿门颂》结束时,他倒在台上。几天以后亨德尔与世长辞。

清唱剧《弥赛亚》是亨德尔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反映出早期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精神,借助《圣经》中耶稣拯救人类的故事启动人们崇高的精神力量。直到今天,每年的圣诞节世界各地都演唱《弥赛亚》。亨德尔生前曾说过:“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弥赛亚》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斯美塔那: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在世界着名的诗人、小说家、画家、戏剧家里,以自己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作曲家描写个人生活的音乐却不是很多,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e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曲作者为这部作品加的副标题就是《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是斯美塔那用音符写的自叙传,乐曲的四个乐章表现作者从青年到老年的精神历程,是他一生经历的写照。斯美塔那的一生充满坎坷与艰辛,忍受过无数痛苦,但在这部自传性音乐里,却没有愤世嫉俗的紧张和怨天尤人的愁苦,有的只是一个艺术家在音乐世界里寻到的欢乐。

《我的生活》布局为四个乐章,但并不意味着遵循古典传统。斯美塔那自己曾表示过,他无意按照传统形式写这首四重奏,而只想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一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里主观抒情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音乐形式在逐渐向情感让步。所以,若以传统四个乐章的结构原则为线索去分析这首四重奏,将是徒劳的。这首四重奏自始至终注满了作者的情感,叙述自己从青年时期对艺术的追求以至一生中从音乐里获得的快乐,是斯美塔那一生的精神历程。

斯美塔那1824年出生在波希米亚的一个小镇,父亲是酿酒商,喜欢音乐,也能演奏一点乐器,他让孩子5岁起跟当地的乐师学钢琴和小提琴。斯美塔那极有音乐才能,一年后就能参加四重奏,演奏海顿的作品,还举办过钢琴演奏会。8岁在钢琴上即兴弹一些小品,这时他还不会记谱,由别人为他记下一首波尔卡舞曲。尽管斯美塔那的种种表现足以在家乡称得上是音乐神童,但是他没有接受过完整正规的音乐教育,最多只能算是个音乐爱好者。19岁迁居布拉格,在这座音乐名城,他眼界大开,听了李斯特的演奏之后,立志“在技巧上成为李斯特,在作曲上成为莫扎特”。

斯美塔那对《我的生活》四重奏有一些文字说明,提示在第一乐章里表现的是“青年时代对艺术的热爱,我的浪漫情怀”。一个热情初放的青年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在第一乐章里以浪漫欢乐的情绪表现出来。音乐开朗热情,充满生机,正是一个青年做出人生道路选择时的憧憬、向往、希望。音乐里丝毫没有表现他19岁只身去布拉格求学遭遇的苦厄、困顿,那时他不但没钱交学费,连租一架钢琴的钱也付不起。斯美塔那写《我的生活》时52岁,受着病痛的折磨,听觉完全丧失,生命力正在衰退,再加上来自外界的讥谤,精神状态应该不算太好。在这种境遇下写出的音乐,有一些感时伤世、自怨自艾,当在情理之中。但他只表现生活中美好欢乐的一面,这也许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气度。

斯美塔那对四重奏的第二乐章的解释是,“波尔卡舞曲带回青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作为作曲家,我曾以舞曲点缀年轻的世界。”波尔卡是最初流行于波希米亚地区的快速二拍子舞曲,后来流行于全欧洲。作为民族主义作曲家,斯美塔那对捷克民间舞曲的整理推广起过重要作用,是他使波尔卡传遍欧洲,也是他最先把波尔卡这种民间音乐形式运用到艺术音乐中。《我的生活》的第二乐章以波尔卡的快速节奏表现作者青年时代在音乐里的快乐。事实上,斯美塔那的音乐道路并不顺利。他想成为李斯特的梦想永远没有实现过:直到23岁才为自己筹措了第一场钢琴独奏会,结果并不成功;25岁时开办自己的音乐学校,不过是惨淡经营;27岁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钢琴曲《六首风格小品》。在作曲上成为莫扎特的梦想也注定实现不了,但是斯美塔那终于能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1848年欧洲革命引发的民族主义运动使音乐里的民族意识觉醒,参加过波希米亚民族主义者起义的斯美塔那把毕生的音乐创作都集中在建立捷克民族音乐上,他被称作“捷克音乐之父”。

《我的生活》的第三乐章是悠长的慢板。斯美塔那在这个乐章里重温与妻子的恋爱,音乐充满温情,是对幸福的美好时光的追忆。斯美塔那与妻子的恋情足以令人称羡,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却很不幸。斯美塔那的妻子原本可能成为不错的钢琴家,嫁给斯美塔那以后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家庭。在13年的共同生活里,生了四个女儿。1854年到1855年,四个女儿中的三个夭折,而灾难并不就此而止,1859年斯美塔那的妻子也撒手而去,只留下孤零零父女二人,这一年斯美塔那35岁。这一切在斯美塔那的音乐里都不留痕迹。只有在第四乐章里才找到一点斯美塔那生活中不幸的影子:在这个乐章的末尾,有一个与音乐极不和谐的高音E,这个持续出现的刺耳的高音表示作者耳聋后,在脑子里驱赶不掉的幻听音,这个刺耳的声音折磨得他无法正常生活。但是,这个乐章的主要篇幅还是用来表现他对民族音乐的运用和从中得到的喜悦。

斯美塔那的晚年生活异常凄凉,50岁耳朵出了问题,很快就丧失了全部听力,为此他不得不辞去布拉格民族剧院的指挥职务,住到乡下去。但是,他顽强的民族主义音乐创作却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写出了他最辉煌的作品——交响组曲《我的祖国》,这部作品使他享誉全世界。在写《我的祖国》的同时,他写了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这两部作品同样地积极乐观、充满热情、没有孤独、没有痛苦,更看不出那时来自同伴的中伤正包围着他。

从50岁耳聋到60岁去世的10年间,斯美塔那还写了3部歌剧、几部室内乐、一批声乐作品、14首捷克舞曲等大量作品,其毅力是惊人的。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异常孤独,《我的祖国》、《我的生活》、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我的家园》、合唱《我们的歌》这些作品他从没听到过,靠出卖作品的一点近乎于施舍的收入维持生活,住在乡下忍受寂寞,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写贺卡寄给自己。听觉没有了,持续的耳鸣长期折磨着他。绵绵秋雨的日子,站在窗前看滚落的雨滴,向空旷的庭院频频招手,幻觉中那里聚集着成群的崇拜者。他已经精神失常。他在一些废纸上涂写凌乱的句子,据分析那是写给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信。他想向天国中的贝多芬和莫扎特倾诉什么,无从知道,或许是预感到自己也很快要追随他们去了。1884年,斯美塔那死于布拉格的一家精神病医院,终年60岁。

斯美塔那的一生历尽坎坷与苦难,但是,他总能在音乐里找到欢乐与安宁。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表现了一位音乐家在艺术世界里忘我的境界。音乐能给人以无限的慰藉。

勃拉姆斯:《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

单簧管五重奏,是指单簧管参加的五重奏,即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构成的弦乐四重奏加一支单簧管,构成五重奏。在这样的器乐组合里,浑然一体的弦乐器组与音色华丽富于表现力的单簧管形成对比,产生温柔、沉静的浪漫气息,可以达到一种引起幽深的内心体验的艺术境界。勃拉姆斯的《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就是这样一部含蓄抒情的宁静之作。

用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组成的五重奏曲目不是很丰富,甚至可以说很少,但是在这不多的曲目里,却有几首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这几首单簧管五重奏的产生背景非常相似,都是由于单簧管演奏者炉火纯青的技巧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于是专为这位演奏家写单簧管音乐,这当中当然少不了作曲家与演奏家之间的友谊。首先应该谈到的单簧管五重奏是莫扎特在1789年为维也纳的单簧管名家安东·施塔德勒所写,这部五重奏是单簧管参与室内乐的较早范例。莫扎特的太太康斯坦察的娘家姓氏叫韦柏,她有一位堂弟卡尔·马利亚·封·韦柏,就是那位写过歌剧《自由射手》的韦柏,为慕尼黑的单簧管演奏家贝尔曼写过单簧管五重奏。比莫扎特晚整整一百年,勃拉姆斯在1891年又为迈宁根的单簧管名家穆菲尔德写了单簧管五重奏。几位作曲家在不同年代里采用同一形式作曲,本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但是这三首五重奏产生的过程很相似,音乐精神也很接近,都很优美感人,堪称珠联璧合。

假如勃拉姆斯没有在1891年到迈宁根去旅行的话,今天也就不会有《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这首名曲了。那时勃拉姆斯58岁,按照现在的观念,58岁只是人生的中年期,应该是创作力旺盛的时期,但是,勃拉姆斯从几年前就显出精神上的老态。从1889年开始,就很少创作新作品,把主要精力用在整理旧作上。他向朋友诉说自己感到创作力已经衰退,写大一些的作品有些吃力,以后不再写大型作品了。他甚至准备了遗嘱。勃拉姆斯一生为人拘谨,性格不算开朗,55岁以后生活比较平淡;他终生未娶,难免有人生的寂寞感;他作曲一向下笔谨慎,创作速度较慢;到了一定年纪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些都可能是他停笔的原因。

勃拉姆斯的客厅,墙上有贝多芬塑像和宗教题材绘画。

1891年勃拉姆斯到迈宁根去旅行,在迈宁根看了迈宁根宫廷乐队的演出。这里有一位叫理查德·穆菲尔德的单簧管手,演奏了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和韦柏的单簧管协奏曲。穆菲尔德的演奏技巧把莫扎特和韦柏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勃拉姆斯大受感动,他声称还从没有听到过有人把单簧管吹得如此优美动听。在那次音乐会之后,勃拉姆斯与穆菲尔德成了好朋友,勃拉姆斯晚年的四部单簧管作品都是为穆菲尔德写的。勃拉姆斯在作曲方面是出名的慢手,但是,这次却很快拿出了两部篇幅不短的室内乐,一部是为单簧管、大提琴、钢琴写的三重奏,另一部就是这首《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这首五重奏当年在柏林公演,单簧管当然由穆菲尔德担任,合作者是约阿纪姆四重奏组。约阿纪姆的四重奏组一向不与管乐器合作,这次破例演奏了单簧管五重奏,是约阿纪姆与勃拉姆斯绝交多年后的善意举动。演出获得了成功,第二乐章应观众要求返场。

《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共有四个乐章,四个乐章按照传统的奏鸣曲快慢对比布局,全部演奏下来大约用28分钟,大致相当于一部交响曲的长度。在音乐形式上勃拉姆斯仍然恪守古典主义的严谨和均衡,但是他使用的音乐语言和大量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却是浪漫主义的。在严谨凝练的结构里,他装入的是个人内心的浪漫情感,既有热情的表露,又有诗意的抒情,所以这部室内乐很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第二乐章柔板,单簧管与弦乐的各个声部轮流交织,从容不迫地倾诉内心世界,仿佛正在把人生的苦涩吞咽下去,化作柔美的旋律歌唱出来,非常富于诗意,具有一种哀而不伤的美感特质。